妇女给别人看的时候,说的都很详细,眼下轮到自己孙子了,妇女却好像一句话都不想多说,奶奶当然忍不住要问她。
妇女听奶奶这么一问,居然连连摇头。原来妇女并不是不想多说,而是奶奶这个孙子太奇怪了。
妇女说,香火里的小人坐着一动不动,还低着头不看她,啥也不说,也不叫问,这是从来没出现过的情况。小人儿不说话,妇女当然也给奶奶说不了那么多。
奶奶闻言,忍不住在心里兀自一合计,之前在通往天门的云霞路上,孙子浑身冒金光,已经得道成仙走在云霞路上的人都吓得垂手站在路边不敢看他,眼下香火里坐的“小人儿”,只怕还在修行当中、还没得道成仙呢,也就是说,香火里的“小人儿”更不敢去看自己的孙子、更别说给孙子看命了!
不过,奶奶还是忍不住对妇女说了一句:“你能不能问问香火里的仙家,求他告诉我,我这孙子到底是个啥转世。”
妇女点了下头,把眼睛看向了香火,奶奶见她嘴唇微微动了几下,嘴里却没发出声音,奶奶明白,这是默语,跟默念口诀一个道理。
停了一会儿,妇女突然抬起头,伸手将烧了一少半儿的香从香炉里拔了出来,转手扔在了旁边一个灭香的水桶里。
妇女对奶奶说道:“大娘,你走吧,你这孙子我看不了,香火钱你也不用给我了。”说完,妇女不再理会奶奶。
奶奶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自己这个孙子确实异于常人,也不知道是个啥仙家下凡,反正到哪儿都不怎么遭人待见……
奶奶也没再问妇女啥话,妇女虽说不要钱,但奶奶还是给她放下了两毛钱。当时一斤猪肉才三毛钱,所以两毛钱在那时已经不少了。
回到家里,奶奶心里堵得慌,坐到床边,看着床上沉睡的怪胎,忍不住叹了口气,说了句:“你这孩子,生在俺们家,也够委屈你的了……”
奶奶话音一落,怪胎居然动了,朝里面翻了个身,把后背对向了奶奶,似乎不想听奶奶说话。
奶奶不禁心头狂跳,激动了起来:“黄河,你醒过来了吗?”
怪胎却只是翻了个身,再没动静了。奶奶把身子探到床上,朝怪胎脸上看了看,还是一副沉睡的样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更没有苏醒的迹象。
奶奶心下疑惑,又坐回了椅子上,把怪胎重新审视起来。
片刻后,奶奶嘴角挂起了一丝笑意,一丝冷冷地笑意,她看着床上的怪胎说道:“你已经醒了对吧,其实你早就醒了,就是故意不起来,对吧!”
怪胎却像没听见似的,并不回应奶奶,奶奶一点头,又说道:“好,你要是故意装睡,我有的是法子收拾你!”说罢,奶奶从椅子上站起来,伸手掐住了怪胎大腿上的一块肉,恐吓道:“你醒不醒,你要是再不醒过来,奶奶就要使劲儿了!”
怪胎依旧沉睡不醒,俨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奶奶只好将手上缓慢使劲儿,手指头一点点掐了下去。
一直掐到疼痛的程度,怪胎居然还是一动不动,平日里掐到这种程度,怪胎虽然嘴上不服气,但已经嗷嗷痛叫了。
奶奶连忙松开了手,这时候,奶奶感觉孙子不像是在装睡,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了。
奶奶又坐回了椅子上,看着背对自己的怪胎,对着他又说起了话:“我不知道你是天上的啥仙家下凡,或许你不想下来、更不想投胎到俺们家,可你现在已经下来了,就老老实实在俺们家呆着吧,再说你下来肯定是有事要做的,不然你为啥要投胎呢……”
奶奶坐在床边居然苦口婆心说了一夜,怪胎却没见醒过来,更没见再翻身。
第二天一早,我奶奶先找我妈商量,说昨天到大庙上去,有个看香的,说孩子命硬,得给孩子认干爹干娘,保不齐给孩子认了以后,孩子就能醒过来了。
我妈那时比我爸强,还比较信这些,直到后来我弟弟疯了,我妈才对这些深恶痛绝了。
我妈一听,那就认呗,要是认了干爹干妈以后,孩子能不再那么作,那就更好了。
奶奶见我妈没意见,又跟我爸商量,我爸犹豫了一会儿,居然也同意了,怪胎毕竟被他们养了五年,就算养一条狗五年也能养出感情来,更何况是亲生儿子呢……
给孙子认干爹干妈,对方人品差了可不行,奶奶心里有对儿合适的夫妇,人品好、脾气更好,并且,他们家只有一个闺女,是东村老薛家的人。我姑姑其实就是奶奶收养东村薛家的,他们等于都是一户薛家。
怪胎孙子的事儿不能耽误,再拖上几天,孙子恐怕就得饿死了,事不宜迟,奶奶当天就去了薛家那对夫妇家里。
这对夫妇也认识奶奶,之前奶奶给他们闺女招过魂,他们闺女比怪胎小一岁,前两年被吓着了,喊魂没喊回来,就请奶奶过去招了魂。
奶奶对薛家夫妇说明来意之后,薛家夫妇有些不同意,他们不想认干儿子,但是,奶奶要是把怪胎送给他们当儿子,他们倒是挺乐意。
奶奶一听,那不行,有道是“长子不离父”,有送二儿子三儿子的,没有送大儿子的。
人家又说,那把你二孙子送给我们吧。
奶奶一听,自己干啥来了?自己是来给大孙子认干亲戚的,怎么送起孙子了呢?
奶奶婉言辞别夫妇,离开了东村。
回到家里,奶奶给我爸妈一说,我爸说了句:“不认拉倒,我还不想叫他认啥干爹干娘呢!”
我妈却问我奶奶,“除了认干亲戚,就没别的法子了吗?”
奶奶想了想说:“好像还说了啥……得改姓,不过,不认干亲戚咋改姓呢?”
我妈说:“我听说看香的那大姐还没走,要不咱过去再问问她吧。”
于是,婆媳俩一起去了大庙。
看香的妇女果然没走,还在偏殿,并且偏殿里还坐满了人,看来妇女看的确实准,村里人听说以后都赶过来让她看了。
再者,妇女就是靠这个养家糊口的,看的人多,对她来说也是好事,她当然不会早早离开。
他们这种的,最后离开的时候,都会给庙上留下一笔香火钱,所以,对庙上、对看事儿的来说,都不吃亏。
等我奶奶跟我妈一进偏殿的门,正在给人看香的妇女立刻停了下来,抬起头看向门口的奶奶,问了一句:“大娘,你咋又回来了?”
奶奶一听这话立刻就明白了,肯定是香里的“小人儿”知道自己过来,不乐意了。
奶奶连忙说道:“昨天你说的,我孙子得认干亲戚,可现在不好找合适的人呀。”
妇女说道:“现在找不到合适的,那就等等呗。”
奶奶说道:“等不了,你昨天说的,改姓、认干爹干娘,要是……不认干爹干娘,只改姓成吗?”
妇女似乎想让奶奶早点离开,立刻点头,顺势说道:“行呀,不认干亲只改姓也行。”
奶奶顿时松了口气,说了句:“那行,那就让他随我的姓。”
妇女本来已经不想再理会奶奶,一听奶奶这话,连忙说了句:“跟你的姓不行,你们是一家人,将来要进一个祖坟的,太近了!”
我妈一听,问妇女,“我是孩子的妈,他跟我的姓也不行,我们也太近了,是吗?”
妇女点头说了句:“那就更不行了。”
我妈顿时跟我奶奶对视了一眼,我妈很快又问妇女,“要是随他姥姥的姓呢?”
妇女闻言,顿时把头一点,“行,随他姥姥的姓,你们赶紧走吧,我这边忙着咧。”
妇女嘴上说忙,却眼巴巴盼着我奶奶和我妈离开,好像他们俩一进庙门,香火里的小人儿就“罢工”了……
我奶奶和我妈离开大庙回到家里,跟我爸一商量,我爸点头妥协:“中,随他姥姥的姓也中,也不算外姓,不亏得慌!”
于是,怪胎从此不但有了两个姓,还有了两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