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4 白奶奶传》第一百七十八章 奇珍异宝



就见郭贤家的院门紧闭着,奶奶上前抬手拍起了门,拍了几下,从里面传出一声回应。
奶奶闻听不由得愣了一下,听声音有些陌生、还有些苍老,是个男人的声音,但肯定不是郭贤的。
很快的,院门缓缓打开了,奶奶迫不及待朝门里一看,彻底愣住了。
就见开门的居然是个陌生老头儿,看着能有六十来岁,头发稀疏、有些谢顶。
没等奶奶说话,老头儿问了奶奶一句:“你找谁?”
奶奶朝老头儿打量几眼,感觉老头儿不是太高兴,一脸愁容的样子,奶奶反问道:“您是……”奶奶本想问,您是郭老爷的父亲吗?旋即一想,郭贤父母早就双亡了,连忙改口:“您是郭老爷家的亲戚吗?”
老头儿一听,似乎来了些火气,没有回答奶奶,反而也反问了奶奶一句:“你找他呀?”
奶奶赶紧点了点头,老头儿上下打量了奶奶一眼,又朝奶奶身后的白守嗣和施姑娘看了看,冷冷又问道:“你们是他什么人?”
奶奶这时感觉出来了,老头儿语气不对,不但不像郭贤的亲戚、反而更像是郭贤的仇家。
奶奶连忙回道:“我们不是他什么人,前些日子我们给他家看过风水,今天过来是有事找他。”
奶奶说罢,老头儿冷哼了一声:“你们找他?我还想找他呢!”
奶奶闻言,感觉老头儿保不齐真跟郭贤有啥仇怨,连忙问老头儿:“大叔,郭老爷没在家吗?”
老头儿斜了奶奶一眼,“这已经不是他的家了,这是我的家!”
“啥?”老头儿这话出乎了奶奶的意料,疑惑问道:“大叔,你是说……郭老爷已经不住在这里了吗?”
“对!”老头儿没好气道:“一个多月前,郭贤那小子把家宅和地全卖给了我,现在一家三口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啊?”奶奶闻言,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奶奶和施姑娘看了一眼,俩人这时候都有些傻眼。
奶奶连忙向老头儿告辞,带着施姑娘和白守嗣想要离开,这时候,老头儿却出言拦下了奶。
老头儿说道:“你先等等,你刚才说啥……你们来给郭贤那小子看过风水?”
奶奶点了点头,老头儿打量奶奶一眼,“这么说,你们几个是看风水的咯?”
没等奶奶答话,旁边的施姑娘答道:“我是看风水的,我姐是看邪事儿的。”
老头儿闻言,朝施姑娘看了几眼,说道:“那感情好啊,那你给我说说,郭贤那小子为啥叫你过来看风水,是不是他这宅子有啥问题?”
施姑娘刚要说啥,奶奶却抢先一步说道:“咋了大叔,您住进来以后出过啥事儿吗?”
“出过啥事儿?”老头儿顿了顿,露出一脸恼火,叫道:“自打买了这小子的宅子,住进来就没太平过,天天家里不是这个生病,就是那个出事儿,花钱如流水,入不敷出……这两天,好不容易地里的庄稼熟了,谁知道不知道怎么着了火,别的庄稼都没事,就我买下这小子的那几百亩地,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奶奶闻言,和施姑娘对视了一眼,俩人都把头低了下去,本来想整郭贤的,谁知道郭贤把宅子卖了,整到别人身上了。
奶奶连忙给老头儿保证道:“你放心吧大叔,以后你们家会好起来的!”
老头儿闻言,看看奶奶,说道:“就冲你这话,郭贤这宅子是有问题吧?”
“没啥问题。”说着,奶奶看向了施姑娘,对施姑娘说了句:“妹妹,你快告诉这位大叔,他该咋做。”奶奶的意思,让施姑娘告诉老头瓦瓮的破解之法。
施姑娘给奶奶轻轻点了下头,明白奶奶的意思,随即对老头儿说道:“在这座宅子外面埋着一个破瓦瓮,你在辰时把它刨出来,翁口朝东方,等日头照在瓦瓮上的时候,用铁棍将瓦瓮砸碎就行了……”
老头儿一听,再次打量了施姑娘一眼,“你这说的跟真的似的,那地方真埋了个瓦瓮?”
施姑娘点了下头,“真的。”
“那你咋知道的呢?”
奶奶连忙说道:“我们就是干这行的,信不信由你,法子我们已经给你说了,作为报酬,您能不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呢?”
老头儿转而又看向了奶奶,“你问吧。”
奶奶问道:“您不知道郭贤他们一家都上哪儿去了?”
老头儿回道:“我要是知道,我早去找他们了,卖给我一个晦气的宅子,我得叫他赔我的钱!”
奶奶点了下头,又问道:“那他有没有啥亲戚,会不会投奔亲戚去了呢?”
老头儿说道:“我不知道他有啥亲戚,他卖地卖宅子的时候我还问他,你把宅子和地都卖了,你们一家将来住哪儿呀?他说,不再这里住了,已经找好地方了,现在看来,他早就知道宅子晦气,早就想走了,这都怪我,图他卖的价钱便宜。”
闻言,奶奶和施姑娘又对视了一眼,施姑娘想说啥,奶奶却用眼神示意了她,没让她说出来。
告别老头儿,回家的路上,施姑娘对奶奶说道:“姐,我觉得郭贤好像就是在看见我以后才贱卖家产的,他不会是想故意躲咱们吧?”
奶奶点了下头,说道:“也不算是躲咱们,不过,他肯定是在撞见你以后才想起卖家产的,这么一来,他啥也不用顾忌了,带上钱和玉碗,一家三口就能远走高飞了。”
施姑娘闻言问道:“那玉碗是不是再也找不回来了呢?”
奶奶叹了口气,过了好一会儿,奶奶若有所思道:“这事儿本来跟咱们没啥关系,咱跟九龙洞也没啥交情……”话没说完,奶奶似乎想起了啥,连忙吩咐赶车的白守嗣,“先别回家,到九龙观去一趟。”
驴车转道儿去了九龙观。
来到观里,奶奶先给观里的道士打了声招呼,而后挨个给九位龙王上起了香,并且在神像前挨个祷告说:“弟子无能,未能追回玉碗,眼下已力不从心,若列位有灵,还望指点弟子一二……”
从九龙观回家,途中经过黄花洞,拉车的毛驴竟然自己私下改道儿,走上了去往黄花观的山路。
等车上三人察觉的时候,驴车已经朝黄花观走出去一段距离。白守嗣想把驴车掉头,却被奶奶拦了下来,三个大活人在驴车上坐着,青天白日,竟然走错路了都不知道,这恐怕是有缘由的吧。
奶奶随即吩咐白守嗣就这么走吧,到山上拜访一下观主歆阳子也行,好久没跟他见过面了。
到了黄花观,歆阳子非常高兴,给奶奶三个泡了壶茶,几个人坐一起闲聊起来。
聊着聊着,奶奶把话题聊到了九龙观那里,就问歆阳子,知不知道再往北边一点的山里,还有个九龙洞?
歆阳子说,当然知道了,九龙洞当年可比黄花洞有名气。
提起九龙洞,歆阳子给奶奶三个滔滔不绝说上了:
听说九龙洞在建观之初,天降骤雨,雨后有彩虹落下,匠人在彩虹所落之处,掘开山石三尺三寸深,在石中得异宝,后置观中,为镇观之宝,九龙观声噪一时,善男信女争相进山膜拜。
不过,观中置有异宝可能只是传说,因为没人见过异宝,就连土匪响马日本人听说后,都到观里找过,全是一无所获,九龙洞异宝传说,只怕是当年的人以讹传讹。
歆阳子说完,奶奶不由得苦笑了起来,对歆阳子说道:“不瞒你说,我见过观里的异宝。”
“啥?”歆阳子闻言,震惊不已,把眼睛都瞪圆了,“白仙姑此话当真?”
奶奶点了下头,施姑娘说道:“我也见过,是一对玉碗,上面有九条不同颜色的龙,却看不出雕刻的痕迹,就像天设地造的一样。”
歆阳子闻言,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传说竟然是真的,九龙观建观已经几百年,向来只有异宝传闻,却没一个人真正见过,白仙姑、施姑娘,你们二位是如何得见的呀?”
奶奶朝歆阳子打量了几眼,就见歆阳子此刻满脸激动狂热,都有些失态了,这时候,奶奶隐约明白郭贤为啥不肯把玉碗送回道观了,因为它们不单单只是两件价值连城的玉器,还是传说了几百年的奇珍异宝!
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到头条里留言讨论。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以看到我的今日头条空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