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玄武门之变

  第三节 李元吉如果有机会说话

  秦王李世民为什么和太子李建成拥有对等的地位呢?
  传统史书给我们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李世民神功无敌,而且功勋盖世。

  如果李元吉有机会发言肯定会说,你李世民和大哥李建成地位相当,是因为你神功无敌,而且功勋盖世;那我和你拥有相当的地位,又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李元吉失败了,所以我们谁也知道,李元吉能和李世民拥有对等的地位,就是因为他是李渊的嫡子。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似乎是没有了;其实是真的没有了。
  因为翻开传统历史书,李元吉那就是要一壶没一壶,怎么看,也就是一个夜壶。因为,在传统史书中,李元吉实在比高衙内还不堪。
  在传说中的二十四史中,李元吉坐镇晋阳时,竟然喜欢没事在大街上随便射箭,以观看人们惊惶失措的逃避为乐趣;你说高衙内敢这样玩吗?
  真心说,高衙内不敢这样玩,因为他爹只是太尉,李元吉的爹却是皇帝。身份能一样吗?

  更夸张的还在于,李元吉纵容小弟四处抢劫老百姓,没事还要带着小弟闯进别人家淫乱,你说,高衙内有这样嚣张吗?
  真心说,高衙内没有这样嚣张,因为他爹只是太尉,李元吉的爹却是皇帝。身份能一样吗?

  李元吉在晋阳,那就是传说中花花太岁;而且无法无天到了极点。关键是,相关的内容,还不是来自小报上八卦新闻,而是源于一个高级官员写的汇报材料。

  这个官员在给李渊写上述材料时,还对李渊提出一个非常担心的问题。那就是,您把晋阳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李元吉这种未成年的花花太岁,我实在担心的很厉害啊!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先是,巢王元吉授并州总管,于是纵其左右攘夺百姓,宇文歆频谏不纳,乃上表曰:“王在州之日,多出微行,.....当衢而射,观人避箭以为笑乐。......夜开府门,宣淫他室。百姓怨毒,各怀愤叹。以此守城,安能自保!”
  李渊看到这种汇报,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就决定把李元吉调离晋阳。但是李元吉岂是高衙内那种人可比?所以,在李元吉的软硬兼施下,晋阳的官员百姓都是纷纷上书,总而言之,晋阳不可一日无李元吉啊!
  李渊晋阳起兵时,15岁的李元吉是姑臧公,中路军元帅。
  这种地位与29岁的李建成、20岁的李世民完全是对等的。因为当时太子建成是陇西公,左路军元帅;李世民是敦煌公,右路军元帅。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六月己卯,传檄诸郡,称义兵,开大将军府,置三军。以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军隶焉;世民为炖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军隶焉;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焉。

  从这层意义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这个管理团队中的地位,虽然是以元帅的名义出现,但是真实的身份,其实是类似监军的形象。换而言之,他们坐在相关军队的头把交椅上,只是为了保证这枝军队,永远是李家的、永远是忠于李家的。
  否则,李渊让20岁的李世民当大军统帅,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按传统史书所说,李世民英明神武、神功无敌;那李渊让15岁的李元吉当大军统帅,又是所谓何事呢?甚至而言,让资质平庸的李建成当大军统帅,他也不是个事啊。

  类似的人事安排,翻当时的历史,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最简单而言,隋文帝平定江南时,大军统帅就是20岁的晋王杨广,真有人相信,平定江南的主要负责人,就是晋王杨广?
  因为晋王杨广,就是后来是隋炀帝,所以随便拉出一个人也知道,20岁的晋王杨广只是名义上的大军统帅,军队的真正负责人,就是他手下的高级助手。所以隋朝统一天下的战争,根本和晋王杨广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而言,在整个过程中,晋王杨广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问题是,在隋炀帝高高在的时候,真有史官敢这样写隋朝统一天下的历史吗?
  当然了,如果后世的统治者都需要高举隋炀帝的大旗,真有史官敢这样写隋朝统一天下的历史吗?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从李元吉说起。
  李渊进入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16岁的李元吉,爵位是齐国公;主要是官职“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都督十五郡诸军事,听以便宜从事。”
  这种权力地位,丝毫不逊色于30岁的李建成,21岁时的李世民。因为当时的李建成是世子,左军元帅;李世民是秦国公,右军元帅。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二年正月丁未,隋帝诏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吹。...戊辰,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国公世民为右元帅,徇地东都。....。三月己酉,齐国公元吉为太原道行军元帅。...高祖兵已西,留守太原,封姑臧郡公,进齐国,总十五郡诸军事,加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

  武德元年,16岁的李元吉是齐王;21岁的李世民是秦王。
  武德四年,19岁的李元吉领司空,24岁李世民领司徒。
  武德八年,23岁的李元吉官拜侍中、28岁的李世民官拜中书令。
  从相关爵位、头衔、职务去看,李元吉和李世民在大唐帝国的地位完全对等的。

  李世民明显高于李元吉的头衔只有一个,那就是天策上将。因为李元吉与此对应的头衔只是大都督,明显低一个格。
  但是不管怎么说,李世民的权力地位,是排在李渊、李建成之后的。因为天策上将说得再拉风,也不能与东宫太子相比啊;至于天策上将说得再拉风,也不可能和皇帝相比啊。

  而不管怎么说,李元吉的权力地位,一直也是仅次于李世民的。因为齐王、司空、侍中、大都督这几个头衔摆在一起,除了皇帝、太子、天策上将,谁也得靠边站。
  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里,杜伏威作为一方强藩投靠了李渊;为了表示重视杜伏威,李渊让他排在李元吉之前,但他的实际地位显然不能与李元吉相比。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李元吉为什么会拥有这样高的权力地位?
  显然是因为,李元吉是仅次于李建成、李世民的嫡子!
  从这层意义上,李世民之所以会拥有那样高的权力地位,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用类似的事实,想证明李世民的权力地位,就是因为投胎好,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用类似的事实证明,大唐的真正开国皇帝是李渊,显然是足够的。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真如传统史书所说,大唐帝国的真正缔造者是李世民,就凭李元吉的年龄、能力,还一心和李世民作对,怎么可能一直拥有和李世民对等的地位呢?


  待续
  复泪痕春雨2020:

  我开我的楼,我写我的文章,和你好像没有深仇大恨吧。你这样一个劲的如是牛皮癣一样,把我的楼污损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我不知所谓何事。
  其实,我开始就应该拉黑你。如果拉黑了你,我的这个楼,也不会变得好像一个垃圾场一样。

  盖一座房子很难;拆一座房子呢?
  装修一间房很难,想破坏它呢?
  你有能力,就自己搭一间房,或是装修一间房。如果人们感觉你建的很好,很愿意多看。这是你的本事。一个劲的干扰别人、自己却毫无创作,真是一种LOW到极点的行为。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在别人楼里,装傻充楞的、胡搅蛮缠的、断章取意的自以为是。是一种非常LOW的行为。
  你觉得,你很有学问,我觉得你好像一个小丑。
  我在天涯连载了十年。优秀的跟楼者见多了,没素质的跟楼者也见多了。但是像你这样的人,还真是头一次见到。你的存在,好像就是为了恶心人。

  还泪痕春雨2020,一个人有一点点自信,就不会起出这样LOW的网名。
  你觉得,你是一个与我同等量级的对手,甚至是一个可以辗压我的对手。在我看来,甚至在大多数人眼,这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
  你继续表演,反正这个楼早已变成了一垃圾场,我也懒得拉黑你了。
  复泪痕春雨2020:


  若是一个虚名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天策上将”不仅有军事实权,而且还有另一项非常特别的权力:“许自置官属”。
  这是什么意思呢?可以单独设置自己的“朝廷”!太子李建成有这个权力么?没有。
  杜如晦、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程知节、侯君集、秦琼、长孙无忌、柴绍、罗士信、史万宝、李勣、刘弘基等,这些牛X人物,全都是李世民天策府出身。

  大问题来了!
  李世民,若当时没有实际地位和权力,他是如何从李渊手里获得这个外挂机构的?
  得到这个外挂机构的李世民,如何便说实际权力不如李建成?

  ===========================

  我觉得,你的历史知识,大多都是源于一些英雄传奇故事,或是零星碎打的网络搜索。你没事,简单把《唐书》浏览一遍,也不会说出这么离奇的话。

  李世民有自置官属的权力,李建成没有自置官属的权力!
  你能不能再幽默一点?

  先给你简单引用一段内容,让你看看唐代的亲王府,法定机构有多大?换而言之,齐王府最低也是这种配置。

  亲王府:
  傅一人, 从三品。
  谘议参军一人, 正五品上。  
  友一人, 从五品下。
  文学二人, 从六品上。  
  东阁、西阁祭酒各一人。 从七品上。

  长史一人, 从四品上。  
  司马一人, 从四品下。  
  掾一人, 正六品上。
  属一人, 正六品上。  
  主簿一人, 从六品上。  
  史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 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六品上。  
  录事一人,从九品上。
  功仓户兵骑法士等七曹参军事各一人, 正七品上。  
  参军事二人, 正八品下。 
  行参军四人, 从八品。  
  典签二人。 从八品下。  
  长史、司马统领府僚,纪纲职务。掾统判七曹参军事。主簿掌覆省王教。

  你是不是觉得,齐王府与天策府就没法相比啊?
  齐王府的机构,也不会多逊色于秦王府(天策上将府)的。至于东宫体系,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整个东宫机构,完全就是一个小而化之的三省六部。东宫的官属,三品、四品的官员,伸出两把手、加上两个脚的指头都数不过来。

  我实在想知道,天策府的官属,都是几品的?比如,你上面罗列的这一大堆人名,在玄武门之变前,都是什么品级的?就他们也可以与东宫的属员相比;就这种班子,在你眼中,就远远超过了东宫体系?

  在那个年代,东宫体系常常都是可以威胁皇权的,事实上,这才是总会有强势亲王压制太子的原因。
  最简单而言,李渊时代,秦王、太子相争;李世民时代,又是魏王、太子相争。你以为这是偶然?往上翻,杨坚时代,晋王与太子相争。
  而且,表现在外,都是太子无能,亲王优势虎視眈眈太子。你以为,这一切都是偶然?
  复泪痕春雨2020:

  请回去看看你的那些粉丝,几个字也会占你一个楼层。另外,实话说,有我这种抬杠的人不是挺好吗?比如你那段《唐书》的内容,明明不是《唐书》的,你却硬说是《唐书》的。我指出这些问题,对你不也是一种鞭策吗?请直面自己的错误可以吗?

  ======================

  如果你觉得我的作品有可观之处,所以经常跟楼,并且挑出一些硬伤,我非常感谢。

  如果你觉得,我的作品,可以让你从头批到尾,随便一段都可以让批出一大堆问题来。我觉得,你真是闲得没事了。
  一篇文章滥到这种地步,你还有心思看,还有心思批?我也真服了你了。对此,我从来不会领情的。

  你这样批,还不如从开楼层去评论。

  第四节  李建成如果有机会说话

  李世民是玄武门事变的胜利者,更是整个时代的胜利者,因为此后二百多年时间里的统治者,都需要高举李世民的大旗。所以说起玄武门之变时,最符合李世民利益的记述,就成为正史中唯一的记述。

  如果李建成有机会写这段历史,会怎么写呢?
  肯定是另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大致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一下明初靖难之变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了。

  看明初靖难之变,我们难免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的故事,与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的故事惊人的相似。

  朱棣靖难起兵时,汉王朱高煦是朱棣的主要助手,而且立下许多汗马功劳。甚至从某些内容去看,如果没有汉王朱高煦,朱棣早就失败好多次了。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起兵,仁宗居守,高煦从,尝为军锋。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

  关键是,许多人也认为,汉王功高,所以应该取代太子。更主要的是,朱棣也一度认为,汉王朱高煦比太子优秀,所以也曾流露出让汉王当太子的意思。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成祖即位,命将兵往开平备边。时议建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善高煦,时时称高煦功高,几夺嫡。
  而当时的太子朱高炽呢?则一直留守后方,相对而言就没有什么军功。关键是,明成祖朱棣一直不看好太子朱高炽。所以一度想废掉他太之位,朱高炽之所以能保住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所以朱棣并没有废掉他。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
  故事发展到这里,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相争的历史,就是从前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故事的改编版,雷同度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如果汉王朱煦后来也并太子上了位;这段历史,估计就和唐初的历史一模一样了。
  问题是,因为汉王朱高煦最后失败了,所以我们再看这段历史,就感觉它和玄武门之变截然不同了。
  因为在这段历史上,汉王朱高煦就是一个丑角,而且是一个大反派;而太子朱高炽却是男一号,而且代表着正义。
  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失败了,写在历史书,估计也就是汉王朱高煦的翻版。总而言之,他有才能,也有功劳,问题是,怎么看他,他也是一个大坏蛋啊,所以看到他咄咄逼人的想夺储,谁也希望,他的阴谋不会得逞。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汉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凶悍。......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法。 .....私选各卫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隶籍兵部,纵使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治之。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遂僭用乘舆器物。成祖闻之怒。.....。
  更主要的是,他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他不作不死。话说宣宗皇帝(太子朱高炽之子)上位后,一直对他很好,但是他非要造反;造反失败,大仁大义的宣宗皇帝也想保全他的性命。问题是,他一点情也不领,还要和宣宗皇帝死磕,宣宗皇帝才杀了他全家。
  《国朝献征录》是这样记载的: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
  反过来说,如果汉王朱高煦也杀兄逼父夺储成功。御用文人再写这段历史时,会怎么写呢?肯定就历史上李建成、李世民的故事一样了。
  总而言之,汉王朱高煦忠义无双、功高盖世,但是一直受到无能的太子仇视迫害;而他的父亲也一直纵容太子这种邪恶的行为;最后汉王朱高煦忍无可忍,只能选择杀兄逼父了!

  当然了,因为史书会加入各种微妙的细节,让我们感觉太子对汉王的仇视迫害,就是人神共愤的,但是汉王高煦拘于传说中的礼法大义,却是一再说,我宁愿死也不会做不忠不孝的事。
  问题是,汉王高煦手下的忠义之士都纷纷劝说他说他夺位。总而言之,忠有大忠小忠之分,孝有大孝小孝之分,您这样任由太子迫害致死,想过太祖皇帝苦心建立的大明帝国吗?如果您这样死了,任由昏庸的父皇、邪恶的太子把帝国败亡了,您有什么脸面见大明太祖皇帝呢?
  最后,汉王朱高煦终于决定造反了。于是,大明的仁宣之治,就换成汉王高煦的牌位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人们就是这样替李世民辩护的。
  总而言之,李建成、李元吉是两个大坏蛋,而且都是标准的败家子;如果李世民不杀他们,大唐帝国肯定很快就灭亡了;如果大唐帝国因此灭亡了,李世民虽然小节上无亏,但是从大节上,他恐怕还不如秦二世、隋炀帝呢!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

  待续
  @民族英雄常凯申 2020-06-24 03:08:52
  先生的书籍在哪里可以购买呢
  -----------------------------
  目前还没有印出来。你可以把地址联系方式发给我。到时我给你寄过去。
  第五节 历史很客观 记述有立场


  总的来说,历史是客观的,但记述者永远都是有立场的。
  更主要的是,不论谁记述历史,也会夹杂自己的情感色彩;更会习惯性的美化自己、丑化自己的敌人。

  因为类似的原因,如果我们只能看到单方面记述的历史,那历史通常都是忠奸善恶脸谱分明,是非对错一眼就能看清的戏剧故事;总而言之,怎么看也就是一个好人与坏人、正义与邪恶大战的故事。
  如果我们有机会看另一方记述的历史,它通常还是一个忠奸善恶脸谱分明,是非对错一眼就能看清的戏剧故事。但是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从前的反面人物突然全变成了正面人物,而从前的正面人物,突然都成了反面人物。
  因为类似的原因,只要资料足够丰富,我们就会发现,历史通常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多权威学者也争论不清的历史事件。

  我这样写,难免有人会说,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总而言之,让你这么一么说,历史就没有真相了。
  其实呢,说这种话的人,肯定都不知道历史虚无主义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唯物史观是怎么回事。因为我说的这是标准的唯物史观。
  在唯物史观中,历史是上层建筑的一种。既然是上层建筑,它就注定会有立场、有倾向性。
  对此,不要说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的唯物史观作品了,就是我们学的历史课本,也从不讳言这些,更会反复强调这一点。

  比如,我们学生时代的课本中,经常会说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总的来说,同一段历史、同一个人、同一个事件,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它记叙出来的样子,就是天差地别的。
  最简单而言,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曾国藩就是古今第一完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曾国藩就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再简单而言,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黄巢就是一个邪恶变态的大魔头;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上,黄巢就是一个农民起义领袖。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就会说,一个优秀的史官,绝不会有立场的,因为他们永远会公正的、客观的秉笔直书历史。
  总而言之,齐太史兄弟不畏崔杼带血的大刀;董狐不畏赵盾滔天的权势,该怎么写历史就怎么写历史。
  因为史官大都有这种可敬的节操、素养,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通常都是可信的。

  其实呢,齐太史兄弟、董狐记述历史时,屁股都歪到姥姥家了;如果当时的历史,就由他们去记述,那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肯定都会大变样的。
  按流传最广的史书说法,齐庄公荒淫无度,给崔杼带了绿帽子,还四处宣扬;崔杼忍无可忍才杀了他。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待者曰:“不可。”崔杼怒,......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
  《左传》的记载,与此大同小异。

  但是这一切到了齐太史兄弟笔下,就成了某年某月,崔杼弑君。


  按流传最广的史书说法,晋灵公邪恶变态,还一心要杀忠君爱国之心可表天地赵盾,所以被赵穿弄死了。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灵公患之,使鉏麑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鉏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於桃园而迎赵盾。
  《左传》的记载,与此大同小异。

  但是这一切到了董狐笔下,就成了某年某月,赵盾弑君。
  虽然我不敢说,《左传》、《史记》中所写的内容非常可信;问题是,相关内容的存在,显然证明齐太史兄弟、董狐所写的内容都非常有倾向性。
  一切显然的,在齐太史、董狐笔下,只记述了臣子弑君的事实,对于君主不利的内容,他们全部隐没了。
  如果齐太史、董狐在写相关历史时,全篇就是按《史记》、《左传》中的基调,弑君的凶手肯定不会生气的。这就好像,商汤、周武弑君不假,问题是夏桀、商纣邪恶变态,他就该死啊!在这种背景下,弑君就不叫弑君了,而叫替天行道了。

  齐太史、董狐之所以被称作史学界的良心,无非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利于神话君权罢了。
  这就好像,伯夷叔齐被人称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多值得人们称颂。而是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一个真理,那就是就是君主再不是东西,大家也不能反对;君主再欺负你,你也不能反抗;你敢反抗,你就是大逆不道!
  总而言之,纣王再坏,他也是天子;你周武王再好,也是乱臣贼子啊。所以,我们这种代表忠义的人士,宁死也不吃你们周家的小米饭!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作为臣子,思想觉悟高到了这种境界,虽然不是圣人,在许多人眼中,也和圣人相差无几了。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从齐太史、董狐说起。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齐太史、董狐为什么敢那样“秉笔直书”历史呢?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崔杼、赵盾有很多政敌,而且势力非常大;关键是,齐太史、董狐碰巧和崔杼、赵盾的政敌是一伙的。
  崔杼弑君后,仅仅过了两年,就在穷途末路中自杀了;赵盾弑君后若干年,赵氏一族差点被灭了门,而此时距三家分晋还有近二百年。
  以他们的实力,敢和他们公然作对的人多的去了,并不是只有齐太史、董狐。

  如果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众多强大的、敢和他公然作对的政敌存在。说到玄武门之变时,难免也会有史官,公开谴责李世民大逆不道的行为。
  换而言之,这些史官在说到玄武门之变时,难免也会说,某年某月,李世民杀兄逼父。然后呢,然后就什么话也没有!
  面对这种史官,你说李世民会怎么对他?我估计肯定会赏他们一刀的;而且还会把他喷得狗血喷头。因为,你们作为史官的节操何在?!
  面对一件事,你们不说起因,也不说经过,就说结果,而且以耸人听闻的形式写出来;你们是史官?还是小报记者?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你们老师没有教过你们?
  是的,是我杀了太子李建成!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杀他,你们怎么不说?他们此前是怎么对我的,你们怎么不说?
  是的,我提前接班了!问题是,我为什么会提前接班,你们怎么也不说?我如果不提前接班,以国家百姓会有多大的危害,你们怎么也不说?
  你们把起因、过程、结果都摆出来,让大家看一看、评一评,如果大家都认为我有错,我也认了!问题是,你们隐去起因、过程,就说结果,而且以耸人听闻的形式写出来,你们是说话不负责的小报记者?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史官?


  从某种意义上,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通常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是无可置疑的。
  最简单而言,李建成是太子、李世民是秦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
  再简单而言,齐庄公是君主、崔柕是臣子;某年某月,崔杼把齐庄公杀了。
  再简单而言,晋灵公是君主,赵盾是臣子;某年某月,赵穿把晋灵公杀了;赵盾回来主持国政,赵穿啥事也没有。

  这些最基本的历史事实,相信谁去记述它,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中间发生了多少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不同的历史当事人去说,那就天差地别了。

  最简单而言,说起李建成、李世民兄弟明争暗斗的起因、经过,谁是谁谁非,谁对谁错时。你让李世民去说,肯定都是他的理;让李建成去说,肯定都是他的理。
  他们谁说的可信?我们只能根据最基本的事实,搜集更多无可置疑的客观事实,然后用自己的逻辑、经验去判断了。
  从这层意义上,读史者如果不能明白历史的这种特殊属性,通常只会产生两种结果。
  第一个结果:那就是他所有的历史知识,其实都是一个个的故事段子。在这些故事段子里,忠奸善恶脸谱分明的如同戏台的角色,是非对错分明的,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一眼就能看清的。
  第二个结果:那就是他渐渐成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因为翻开历史书,那就是由一个个的罗生门构成,最后他就会觉得历史无谓什么真相了。


  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