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什么是茅台?——时间的玫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70年薪火相传,70年风雨兼程。从小作坊到香飘世界的“国家名片”,茅台集团的发展,如赤水河一般,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茅台如何成为茅台?茅台的过去与今天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让我们一起翻开70年来茅台发展时光里的星光与故事。
时间的玫瑰
这就是茅台

在人类的餐桌上,酒,是不可忽视的一员。在风味的大戏里,酒,既是食物本身,也是食物的调味剂。酒,更是一切故事的催化剂。可以慢品细饮,可以一干而尽,也可以觥筹交错。它看似无形,却能化力,经常被我们牵挂。这是时间的玫瑰,这是岁月的天使。真正洞悉这种风味的玄机,才能领略它的万千变化。
不卖新酒
一名刚进茅台两年的制酒工人说:“再等三年,我就可以喝到自己酿制的茅台酒了。”这句话里暗藏了茅台酒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不卖新酒。简单来说,一瓶茅台酒从基酒生产到出厂需要五年时间,茅台人常用生产一瓶茅台酒的时间作为一种时间单位。

茅台酒的贮存规则赋于其宝贵的时间价值。从工艺来说,相较于清香型、浓香型的白酒,酱香酒的酿造时间更长。因为时间不到,就产不了好酒。茅台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二次投料、七轮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这样拆解开来看,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场马拉松。以端午制曲为这场马拉松的起点,经过踩曲、高温发酵、翻仓等环节,直到重阳时节,才进入制酒环节。
在下沙、二次投料之后,工人便可以逐月进行七个轮次的取酒,直至次年八月。在这一年时间里,任何一个生产环节没有达到时间长度,都可能影响茅台酒的品质。比如,在制曲过程中的翻仓环节,曲块在仓库内的发酵时间需要达到40天,否则曲块就不能运至干曲仓存放,更没有办法用作下一环节的制酒生产。

完成制酒后,接下来就是贮存。进入酒库后,每轮次的酒都需要进行分型定级,并在存放一年后进行盘勾,之后再存放一年,进行小型勾兑、大型勾兑,接着送回酒库中再储存一年直至出厂。也就是说,出厂的茅台酒至少经历五年光阴,而且除生产周期一年外,四年都处于贮存状态。
这是沿袭许久的古老法则。陶坛中的酒,看似密封沉寂,却又悄然与外界发生反应。如此反复,每一坛酒都在坛中慢慢度过自己的春夏秋冬。

陶坛特殊的微孔结构就像人的皮肤一样能够呼吸,与外界的空气产生交互,进而帮助坛内的酒体与外界产生交互,促进酒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与物理反应的作用下,新酒中微辣、暴辣的低沸点物质挥发,高沸点的有益物质保存下来。
随着时间的沉淀,坛内的酒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变得柔和不刺激,饮后不上头、不辣喉、不烧心,喝起来尤为醇厚、幽雅。在茅台酒厂的核心产区中,酒库大概占1/3,规模超过生产车间。截至2020年,茅台酒厂已经有200余栋库房,新的库房还在不断修建中。每栋库房不超过5层楼高,最小的库房能容纳200~300坛酒,最大的库房能容纳700~800坛酒。为满足新酒的存放,茅台酒厂每年还会购入一定数量的新酒坛。可想而知,其规模何其震撼。

在一位茅台人的回忆中,初见老酒酒库的情形是她永生难忘的记忆。平时去老酒库的人不多,所以道路两旁不常落脚的地方长满了青苔。酒库的房顶不高,采光效果不佳,存放酒的陶坛在暗淡的光线下显得分外斑驳,散发出岁月的厚重感。这样的景象神秘、庄严、肃穆,令人在一瞬间心生敬畏。为了不使酒洒落,库房管理员小心翼翼地进行老酒取样。“液体黄金”静静地躺在透明的玻璃瓶中,散发着如珀一样的黄色光芒,流光溢彩。
茅台对酒库的管理员有严苛的要求,例如品格上绝对可靠,生活上不嗜酒,工作责任心强,每天都必须认真巡查库房的状况,全力看护好“黄金”酒库。

几十年过去了,酒库依旧是茅台酒厂的保护重地。厂区内有五大贮存片区。每一个片区和库房都有相应的班组负责,并且责任到人,以保证每天巡查到位,不出现纰漏。正是基于这一规定,任何突发情况发生时,酒库内都会有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酒库内,坛子的摆放一定要合乎规则,每一行坛子之间都有1.3~1.5米的距离,同时每一列中两个坛子之间也有一个拳头的距离,以防互相挤压或在搬运时相撞,造成损失。
在老酒师眼中,酒库就像是时间的雕刻师,它去掉了新酒的浮躁气息,赋予其生命的沉静。从价值角度来讲,只有茅台耐得住寂寞,借助不同性格的基酒,不断丰富自己,熬五年时间产一瓶酒,这无疑赋予了茅台唯一性、独特性。
当一个人站在陶坛前的时候,似乎能够与酒对话。这里面存放的不仅是优质酱香酒,还是时间的河流。不卖新酒,不仅是企业的竞争力,更是一种无法超越的历史优势。
10年没有发言权
在茅台,一个新人要用多少年才能够成为大师?这个问题几乎无解。不管是工匠,还是酒师,或者新人,每个人都摇头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64年,25岁的季克良来到茅台时,酒厂正处低谷时期。这一时期,酒厂计划生产200吨,虽然实际产量达到220吨,但亏损仍高达84万元。他回忆说,80%的生产厂房处于闲置状态,酒厂员工共计300人,却还不断往外调人。毋庸置疑,此刻茅台酒厂的状况实在不容乐观。但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季克良很珍惜这份工作。真正打动季克良的是茅台酒工艺。初来之时,正逢酒厂投料,季克良看完全程只觉茅台酒工艺实在复杂。他对同伴徐英说道:“我们10年之内没有发言权。”原因有三:第一,对比其他酒的生产,茅台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工艺复杂;第二,茅台是固态发酵,质量很难保证;第三,茅台是自然发酵,既会产生好的微生物,也会产生不好的微生物,工艺难度大。多年后,“10年之内没有发言权”成为茅台酒厂许多一线人员的座右铭。

10年,体现的是每个人对茅台酒工艺的敬畏之心。做了17年酒师的张军说,茅台酒工艺复杂,很难掌握,“如果一个人5年时间能懂工艺,那他已经算优秀了”。
“工艺很复杂,没个10年真的学不明白。”无数茅台人对此深信不疑。比如勾兑工艺,尤其需要天赋和经验。在茅台酒厂数万员工中,深谙勾兑工艺的大师只有14人,且以70后为主。培养一名勾兑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每个生产周期内,茅台都会在各个部门选拔勾兑人才。感官灵敏的人常常会被青睐,但同时还要具备三级品酒师以上的资格。这意味着,参赛者要在品酒岗位工作3年以上,且成绩优异,才有资格参选。1994年就开始学习小型勾兑,如今已是茅台匠人的王刚估算,如果从一名新人锻炼到能够勾兑茅白酒,至少需要9年。

在茅台,新人成为大师需要数十年时间,通常要经过“八步”历练。第一步,岗前培训。新人从进厂第一天起,要经过岗前培训,对工艺有初步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第二步,在岗培训。通过工艺分享会等多种途径,提升工艺认知度。第三步,“老带新”。老师傅带新员工,传递经验。第四步,骨干培养。从普通员工中挑选优秀人员培养为副班长、班长,最后培养为酒师。第五步,“师带徒”。公司通过老酒师收徒弟的方式,将茅台酒的工艺传承下去。第六步,金牌班组长。激发员工在工艺、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我。第七步,茅台工匠。主要抓茅台酒的整个工艺技术传承。第八步,首席酿造师。负责对工艺全流程的把控,包含制曲、制酒、勾兑、品评。从新人到首席酿造师,用茅台人的话说,“半辈子时间过去了”。八步培养法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作支撑,这背后折射出大师的一生。
每个人的时间长度都是一样的,如何在同样的时间里更快地成为大师?茅台给出的答案是学习。季克良进厂后就找各种机会和工人交流学习,10多年后才感到对复杂的工艺有一点发言权了。

茅台酒是微生物“社交”的产物,也是时间馈赠的礼物。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如果能用10年时间去钻研一件事,一定会有收获。虽然这期间肯定有挫折、压力、怀疑和煎熬,但只要耐住寂寞、踏实学习,就会看到改变。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环境中,有机会在一个地方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是一种幸运。在一瓶酒里,不仅有酒的贮存年龄,还有酒师的许多个10年。



 Cultural Moutai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点击【阅读原文】参与线上互动答题活动,综合成绩(分数+答题时间)前20名可获得精美小礼品(APERA派小工具箱)一份!答案都在文章里哟~
长按识别二维码
答题
注:如未识别出答卷可直接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参与答题,如遇拥堵,可多次刷新页面。

End
图片来源:贵州茅台官微
文章来源:茅台时讯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金叶阳光连锁/印证品质生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