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热点。
一是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严重的通胀预期,市场担心货币政策下一步会收紧。
二是最新人口数据的发布,在坊间所引起的对未来的议论和担忧,我看了很多稿子,但似乎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都没有指出来。
但它们背后关乎的都是经济问题,一个是未来五到十年的经济走势,一个关乎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衍变。
我们用两篇文章分别来说,今天我们说通胀预期。
1
最近社会流行的大通胀恐慌,起源于大宗商品的暴涨。
过去一年,铜价暴涨了80%。3月份的PPI同比增速达到了4.4%,环比增速1.6%。
这是有数据以来的最高值,背后反映的则是工业品价格正在急速攀升。
重点在于,现在市场上普遍为,PPI仍在爬坡阶段。
大概率二季度将持续走高,市场共识单月同比高点将突破6%。
眼下螺纹钢、水泥、玻璃之类的价格都出现大幅度上涨。
问题就在于,在PPI如同脱缰野马一路狂奔的时刻,与其紧密相关的CPI却并没有做出应有的反馈。
近期中国CPI同比保持在1%以下。
PPI和CPI之间正加速背离。
PPI和CPI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大概有几个主要原因:
PPI向CPI的传导,必须要经过两个阶段:
一是PPI生产资料向PPI生活资料的传导,这是PPI上游向下游的传导;
二是PPI生活资料向CPI的传导。
最近暴涨的大宗商品,属于上游PPI生产资料的范畴。
这些上游原材料又与国际大宗商品联系紧密,国内基本无法管控,因为定价权并不在国内,只能被动接受。
而国际大宗商品又受到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重影响。
从供给端,是疫情造成的采购和运输制约,以及行业普遍采取的囤货行为,会造成市场供给的短缺。
需求端是,不同于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的缓慢恢复;这一次是属于不可抗力导致的生产停滞。
所以在疫情被抑制后,需求迅速恢复,呈现报复性增长。
这个时候,叠加美国主导的全球货币大放水,供给短缺被大幅度放大。
最终,造成PPI的疯狂。
但是在PPI生活资料向CPI的传导则主要在国内完成。
因为CPI主要是居民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所以定价权主要在国内。
而消费品又是中国的工业强项,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凭完整的产业链在疫情期间供养了全球的需求。
疫情后,国内制造业对消费品的恢复速度,甚至远远超过了需求的恢复速度,供应十分充足。
所以,尽管在我国CPI篮子的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烟酒类、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居住和衣着这六大类商品价格都在上涨。
但是今年的五一出游这么火爆,也只不过刚恢复到几年前的水平。
整体需求尚在恢复之中,也并没有达到预期。
所以,在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并未提及大宗商品的涨价,只是说要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这说明,在短期内的消费品价格,在高层看来并不是问题。
很多人担忧的将进行货币收紧来应对通胀预期,也只是杞人忧天。
2
有问题的,是430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这句话:
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在之前,中央定调时,会说房住不炒、遏制房价上涨……
但是,这一次,指明了是学区房和等,之类的炒作房价。
这说明的问题是,楼市分化,高层已经完全意识到了。
去年的深圳上海,涨价最多的是两种房产,学区房和核心城区的豪宅。
毕竟连郑州这种购买力极弱的城市,5000万一套的豪宅也能一月一套地销售了。
另一个问题是,房租却在不断下跌。
有钱人房子越买越贵,租房子的人则不断在压缩租金预期。
这背后,则是资产和中低端消费的加速分化。
另一种情况是,一边是金银珠宝、化妆品之类的高端消费品价格和销量猛增,一边却是食品和日用品之类的低端商品的增速平如水面。
连消费都分化成这样了。
这是第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
一季度国内的GDP同比去年增长了18.3%,这说明了中国经济已经从疫情的重创中逐渐恢复了过来,是喜人的。
但是一看环比,增速只有0.6%。这却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
说明经济的恢复的速度正在边际放缓。
另一组数据是,国内制造业一季度同比增速是29.8%,但两年内投资的平均增速下降了2%;
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0%,但两年内投资的平均增速只有1.7%。
这都是需要警惕的。
在需求恢复尚未到达预期的时候,投资增速也在逐渐放缓,PPI却在狂飙。
生产停滞、消费萎靡,资产价格却依旧大涨。
控制不好,真的很容易就会滑入滞胀的深渊,如海啸一般伤筋动骨。
所以,在430会议上,着重强调了“要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快恢复”。
但是,经济结构的K型分化,正在一边让资产价格狂飙;一边和几个亿的中低端消费主力,迅速的拉大贫富差距。
问题就在于,对于资产持有者来说,这个群体的消费,是很难对促进国内消费有大的作用的。
比如说,一个家庭每个月的固定消费就在30万,那么你的收入再高,也基本已经维持在这个范围。
但是穷人就不一样的,穷人一直在压制消费。
每月收入2000,消费也是2000,其实真实消费需求可能是4000。
所以只能抑制消费。
这个时候,如果你每个月多收入了2000,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增收基本都会重新投入到消费的大潮之中。
所以,国内的六亿中低收入人群,才是促进国内消费增长的主力军。
也正是这群人用三五年的时间捧起了一个拼多多。
所以,政治局会议又着重强调——
“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内需持续扩大”。
所以,在眼下,加快中低层消费恢复、加快民间投资恢复,才是重中之重。
加快经济恢复才是重中之重。
3
如果对现有局势做一个总结,那么:
首先,在中美新一轮博弈中,中国最大的底气就是内循环,再加上中欧和东亚两个贸易协定补充。
但是,拜登上台后,借助西方的普世价值,三下五除二就将中欧贸易协定暂停了。
最终,我们只能倚重于内循环。而内循环,中低消费者是主力军。
但是,现在我们依然在打通堵点上没有做到很好。所以,平权和财富再分配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这直接影响到:对资产持有者——房产税出台的时间正在加速;另一面则是对学区房的强力压制和入学同权,这是平权;对共有产权房和自持租赁房的比重在逐渐加大,这是财富转移。
这是其一。
中国已经明确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期限,这本身就是供给侧改革迈进深水区,倒逼产业和经济改革。
之所以说大宗狂飙不必过于恐慌,就在于这背后一个关键的因素正是在为碳达峰和碳中和所做的努力。
比如说铜价暴涨了80%,这背后则是在碳中和时代,铜就是新石油。
作为性价比最高的导电材料,铜在风光地热等清洁能源的采集、储存和传送中是关键角色。
有人预测,到2030年,铜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需求增幅,可能会达到最高900%。
还有铝,作为导电性仅次于铜的材料,是铜不足时的完美替代品,价格也呈趋势性上涨。
还有银……
一边是需求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一边是供给侧改革,在边际上消减传统的煤炭、钢铁、水泥的产量,会推动国内动力煤、螺纹钢、水泥价格的上涨。
这一切都并没有超出预期。
这是其二。
碳概念的背后,是倒逼产业的大洗牌,也是科技大革命。
科技大革命之后,则是中国城市大洗牌。大洗牌过后,至少三十年时间内,城市规则和等级将很难变动,除非下一次的创新再次到来,重新占位洗牌。
城市的命运,在大多数时候基本决定了你的命运,和你的家庭的命运。这一点你必须认识到。
这是其三。
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至少要有一套主城的房子,这样至少在资产涨价时你能跟随,而不是被远远甩下。
尽量不要持有负资产。包含商铺、写字楼以及大多数公寓,以及远郊新城的远郊盘。逻辑已经不一样了,这些大概率注定都会成为你的负资产。
要跟随大势走,不要盲目自信。在别人都逃时,你觉得你是在抄底,这些都是被心灵鸡汤所蛊惑的行为。
更重的是,拿不准时,宁愿不动,作壁上观就好。
持有核心资产,跟随趋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扩展阅读:
楼市全面进入养蛊时代!
住建部“剃头式”巡视的背后逻辑!
2021米宅城市调研文章合集
南京&合肥:南京市场现状丨南京区域分析 丨南京新区模式 丨 南京置业建议丨调控后的合肥丨合肥小庙
青岛&济南:青岛主城 丨青岛置业建议丨即墨 丨济南市场
大连&厦门:厦门市场丨大连市场丨大连选筹丨厦门买房逻辑
天津:天津丨天津教育房
其他:佛山 丨无锡
成都&武汉:成都市场 丨武汉市场丨武汉版块 丨分裂的成都
5月份城市调研文章预告:西安、长沙、无锡、天津......关注米宅,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