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斋|狐仙智者
清朝,一书生天资愚钝,读书读到父母双亡,三十多还没能考上秀才。书生无奈之下,只好离乡另寻机缘。在异地游历时,书生听说山中有一个大智者,便去往山里求学。最终寻到了一只大白狐。白狐见他心诚,便化为白须老者,教他读书。再十年后,书生归来再考,连考连捷中了进士。
康熙年间,开封府有一个黑脸书生,名叫宁安。他自幼便长得皮肤黝黑,脸方身矮,其貌不扬,出身在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家中虽穷,老父还是花钱给他聘请教书先生,让宁安可以安心读书,成了一个穿长袍的生员。
无奈,宁安却天赋欠佳,读书非常吃力,往往一首诗词念得十几篇,还是背不会。父母见他如此愚钝,简直操碎了心,父亲也是个老童生,更是花许多时间亲自教导,想让儿子有更多的学问,希望他至少能考个秀才。
宁安十七岁开始,便去赴考,未料屡次落第,失败而归。
考到三十几岁时,父母死了,自己却还是连秀才也没考上。此后,日子过得穷困潦倒,自己生得丑又穷,更无女子愿意嫁给他。于是,宁安倍感失败,觉得无脸面对列祖列宗,独自收拾得个包袱,就离家出走了,看能不能另寻机缘。
这一年,宁安四方游历,来到一处群山村寨。听村里的山民说,深山里有一个得道高人,是一个大智者,精通四书五经,满腹经纶,很会教人读书。
宁安心想,自己天性愚钝,若是遇得一良师赐教,未必不是好事。
为此,宁安问得个大概方向,便跋山涉水,走了三日,终在山谷里发现一处茅庐,类似山民所说的地方,为此高兴之余,便跨步上前欲要敲门。
此时,篱笆小院子的青石上,躺着一只大白狐,双腿盘坐,坐姿像人似是在打禅。宁安很是惊奇地看了一会儿,出声问道:“狐啊狐,这里可有一位文才渊博的老先生?”
不一会儿,狐狸才微微睁眼,用嘶哑的老人声音说道:“少年郎,你找来此处,所为何事乎?”宁安先是作揖行礼完毕,才道:“在下愚钝,曾多次考举不中,灰心之余特来求老先生赐教一番,让我回去再考!”
白狐沉思良久,便摇身变成了一位白发白须的老者。
宁安见状,十分吃惊,心知对方是一狐仙,便忙下跪拜求道:“原来老先生是狐仙也,失礼,失礼了”。那老狐仙则道:“既是你我有缘,便收你做学生吧!”
此后,宁安便在山谷里住下,每日受老狐仙教书指导,自己勤勤恳恳,耐心苦记,磨砺得半载,发现渐渐变得文采飞扬,懂得了许多。
在这深山之中,宁安的一颗心也完全安宁下来,远离红尘,一心求学。老先生说的每句话,都如暗夜之灯,指引着他刻苦奋进。
匆匆五年过去,宁安随着老狐仙学得许多知识,开始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出口成章五步成诗,整个人也变得聪慧了许多。
这一日,狐仙叫宁安来到跟前说道:“你已学有所成,可以出山去追求功名了,切记无论成败,以后都要回来看望为师一趟!”
宁安听罢连连点头答应,自身感动得泪流满面,对着狐仙老翁再三叩首,方才收拾行李离去。
宁安回到家中后,适逢科举开考。自己则踊跃报了名,结果连考连捷,两年间连中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被朝廷授官南阳县令。
次年立春,宁安独自寻来山谷,想与恩师叙旧。未料,来到茅庐后发现有一美少女倚立在门前,且长得五官精致,貌如天仙,身姿曼妙气质不凡。
宁安便笑问道:“你是谁家的闺女,为何在这里?”。女子嫣然一笑,说:“宁公子有礼,我是你老师的女儿,半年前刚修得人身,开始享人间烟火。”
宁安一听才知是恩师的女儿,又问得对方姓名叫做文凤。
宁安高兴一阵又道:“恩师可在屋里,我想进去拜访他”。未料,文凤却笑道:“爹爹数月前已得道飞升去了,临走前,特命奴家在这里等你”。宁安听罢,虽感到遗憾,但明白老先生让女儿等他的意思,于是,带着文凤回了家。
半月后,宁安择得一良辰吉日,迎娶了文凤过门。
婚后,这夫妻俩恩爱异常,文凤亦懂得四书五经,为人十分的贤惠得体。在妻子的辅佐下,宁安做了一个好官,深得百姓称赞。
不久后,文凤给宁安生了一对龙凤胎,儿子长得活泼可爱,女儿聪慧水灵,而在文凤的贤惠教导下,这两孩子十分的乖巧听话,三岁时便学会了认字,七岁便能把诗词倒背如流。
后来,宁安的儿子长大后,成了一名才高八斗的潇洒公子,考科举中得探花,还娶了当朝尚书大人的千金为妻,宁家也成了开封的名门望族。
这个故事叫《狐仙智者》,来源于《静月斋民间故事》,作者:唐有时
静月斋寄语:
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农工商,读书人不管贫穷富裕,地位永远是最高的。所以当时的书香门第,哪怕是没落了,也是受人尊敬的。
但读书人有那么多,中举后才算有功名,举子却少得可怜,说到进士,比当今的博士还要稀少得多,不是那么容易中的,这条路很艰辛。
在今天,学生读书也一样的苦累,读书的苦,往往还不能为外人所理解。不过在现在,读书不行的,也可以另觅出路,条条大道通罗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