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清朝一书生交好狐仙,狐仙带他喝酒,从房梁坠落乞讨千里


聊斋|清朝一书生交好狐仙,狐仙带他喝酒,从房梁坠落差点坐牢
清朝时河间县有一姓王的书生,他没能考取功名,半耕半读过日子。
他家种了很多麦子,在屋后不远,积攒起一个小山丘那样大的麦秸垛。家里人做饭,每天都从这里来抽麦秸,日久就抽出一个大洞。
一只狐狸就住进麦秸洞中,这狐狸修炼有成,已经会了变化之术。他经常变成老翁,去找王生喝酒。王生听说他是狐仙,也不害怕,拿出酒菜招待他。
一来二去,王生和狐翁就熟悉了。交朋友得你来我往,轮着请客。狐翁来王生家吃喝多次了,觉得不好意思,便请王生去他那喝酒。
王生跟着他来到麦秸洞前,狐翁拱手相请,王生看了看这个洞,颇是为难。

狐翁向他表示没问题,劝说多次后,王生才钻了进去。进到里面一看,他大吃一惊,这里面竟然有宽敞的院落,房屋重重叠叠,显得华丽而气派。
屋中早已摆好了酒席。狐翁请他入座,二人欢快的吃喝起来。狐翁家的茶和酒,都是无比芳香,王生从没尝过那样的美味。
吃饱喝足后,王生出来时回头一看,又是一座麦秸山了。
这之后,王生对狐翁也更加敬重了,二人经常在狐洞中喝酒。但有几次,王生来找狐翁时,他总是不在,要过一天才回来。
王生便问狐翁去哪里了?狐翁说有别的朋友请他去喝酒了。
王生的小村里,也没有别的朋友,就请狐翁带他去,介绍朋友给他认识。狐翁开始不同意,但王生再三恳求,最后无奈答应了。
这天晚上,狐翁挽着王生的胳膊,如飞一般快速向前而行。王生感觉到风太大,赶紧闭上眼睛,就这样被狐翁拽着飞走。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狐翁才停了下来,王生睁眼一看,见他们进了一座大城市,来到了一间气派的酒楼前。
二人走进酒楼中,只见客人很多,一桌一桌地聚在一起喝酒,十分热闹。

狐翁领着书生来到楼上,在靠着窗边的一桌,招呼王生坐下。王生坐下后,疑惑地问他其他的朋友呢?
狐翁解释说因为今天带王生,来晚了,朋友们都吃完离开了。
狐翁也不叫小二,也不点菜。自己跑到楼下,挑那些上好的酒菜端上来。王生以为是他提前点好的,就就没有多问。
一人一狐边吃边喝,十分的欢快。
王生往楼下大堂看,见下边喝酒的人,桌上摆着的丰盛菜肴,一道道都清晰可见。一会酒喝好后,狐翁又到下面的桌上拿水果,请王生吃。
王生看见他从桌上直接取,似乎那些人也看不见他,猜他用了法术,心道他这种行为不太光明。王生看见有一桌上有些金桔,就让狐翁拿几个上来尝尝。
狐翁看了他一眼说:“那是个正派人,我不敢接近他!”
王生听了这话,心中一惊,突然想到:“狐狸说他不能接近正派人,这么说来,我难道不是个正派人吗?”

这样一想,突然头脑发晕,身子一颤从楼上栽了下去。王生连忙爬起来,往上面一看,这屋中哪有阁楼?自己刚才竟然是房梁上吃喝!
楼下的客人们,见上面突然滚下来一个人,也大惊失色。见他周围,还掉落下一些酒菜水果,都很惊奇。
店中的掌柜和小二等人,看见后马上围上来,将他按住要捆起来。
因为他们发觉那些掉落之物,就是店里丢失的,认为王生是个贼人,要抓住他去报官。王生连忙求饶,并说出是狐翁带他来的。
但无论怎么呼叫,那狐翁都不现身。最后他把狐翁带他来喝酒之事,原原本本说了,大家这才勉强相信了他。
王生离开时,打听这里是什么地方,知道这是山东鱼台县后心惊不已,这地方离他的老家,已经有一千多里了。
王生只好乞讨回家。到家后愤怒地找狐翁算账,可那狐翁却凭空消失了。
这个故事名叫《河间生》,改编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作《聊斋志异》。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邪不压正,一个人只要保持着正直的德行,鬼妖都无法近身,这说明了人的品行极为重要。
故事里的狐翁,自己也说了出来,他无法靠近正派的人!为什么?
因为正派之人,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气,妖魔鬼怪诱惑不了,他们的心秉承着正直的本性,这些邪物近前,就会被正气克制,现出原形来。
如文中这狐翁,他在酒楼里干的偷盗之事,是见不得光的。如果他胆敢靠近那正派之人,那么他的法术可能就会失灵,他就会隐身失效,别人都会看见他。
如果那人正气很强,他就可能露出狐狸尾巴,甚至现出狐狸原形来。
但是,在酒楼之中,那么多人吃喝,正派人却是如此之少,这也可以让狐狸老翁为所欲为。
其实,蒲老写这个故事,讽刺性是极强的!
这个王生,到最后才明白过来,狐狸能接近自己,自己可能不是那么正派,借狐仙的行为,才让他去反思自己以前的言行。
这也让我们去深思,自己是否能算得上一个正派人呢?如果我们心有破绽,那么,就会给坏人留下了乘虚而入的机会,这一定得注意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