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我看没戏!


作者 | 林川     来源 | 品牌头版
有关苹果造车的传闻,每隔几年就会冒出一次,但最终都不了了之,不过这一次,苹果似乎要来真的了。
 
据DigiTimes报道称,苹果公司在美国正筹备建立汽车生产线,并已开始与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探讨技术规格等方面的问题,预计到2024~2025年,“Apple Car”就会正式亮相。
 
与此同时,苹果目前正在与台积电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芯片。另外,有报道称苹果自动驾驶部门进行了人员调整,由 AI 老将 John Giannandrea 接任,全权负责苹果自动驾驶系统的后续开发。
 
苹果真的要造车了吗?“Apple Car”到底有没有戏?
01
苹果造车,来势汹汹
 
苹果造车的消息在业内已成热门话题。
 
英国路透社爆料称,苹果公司正在推进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并计划在2024年生产一款乘用车;CNBC表示,苹果公司从未承认过“造车计划”,但库克承认,苹果正在研发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或其他用途的“自动系统”。
 
外媒DigiTimes也预测苹果汽车将在2024~2025年亮相。彭博社的消息称,苹果也已经将旗下“泰坦”的自动驾驶部门移交给了人工智能部门高级主管John Giannandrea,主要任务是开发最终可用于苹果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
 
中国台湾《经济日报》进一步指出,苹果最近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苹果预计将会在明年9月发表苹果汽车,还称其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
 

从媒体透露的种种迹象来看,苹果造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对于造车,苹果可谓蓄谋已久,早在创始人乔布斯时代就初现端倪。
 
就在2007年iphone面世的同一年,“汽车城”底特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通用的季度销量首次被丰田超过,福特迎来127亿美元年度巨亏。当时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曾大声疾呼:“请乔布斯救救底特律吧!”也许是听到了这声“求救”,乔布斯有意成立一家汽车公司。
 
此后,他和时任大众集团CEO马丁·文德恩讨论的名为“iCar”的汽车产品被曝光;《卫报》报道,他曾特意飞往旧金山与汽车设计师布莱恩·汤普森密谈。遗憾的是,直到2013年乔布斯去世,苹果的造车计划都没有落地。
 

好在接过衣钵的蒂姆·库克是乔布斯理念的坚定执行者,他曾表示:“智能化的电动汽车同手机一样是电子产品,只不过体积更大——而能将不同电子产品连接到一起,本就是苹果最擅长做的事情。而电子产品需要的软硬件,苹果也都有。”
 
同年,苹果就推出了一款车载智能操作系统CarPlay,其首批合作伙伴包括法拉利、沃尔沃和奔驰,这是苹果历史上首次把自己的软件搭载在其他公司的硬件产品。
 
次年,苹果又推出“泰坦计划”,由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史蒂夫·扎德斯基亲自领导,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库克特批“泰坦计划”可以任意从其他项目挖人,后来,该项目人数达到1000人之多。
 
当时,苹果申请了很多振奋人心的发明专利,包括静音电动车门、无方向盘和油门的汽车内饰、AR显示器、Lidar传感器、球形轮子等。2015年12月10日,苹果公司还分别注册了“apple.car”、“apple.cars”
以及“apple.auto”三个域名。
 
轰轰烈烈的造车计划几乎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收割一波市场上的关注,问题也随之而来。
 
从毫无造车经验的科技公司到自动驾驶的整车,中间的步子实在迈得太大,到底是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还是半自动驾驶汽车,连内部高管间都无法达成一致,最终的结果就是和曾走过自主研发无人车路线的谷歌X实验室一样,均以失败告终。
此后,苹果主要把重心集中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方面,声量也越来越小。
 
但随着电动市场的火爆,尤其是特斯拉的出现颠覆了原有造车模式。近几年来,以“电车三傻”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恒大、宝能为代表的房地产巨头,以及索尼、戴森等跨界玩家,在打造智能电动车上蜂拥而至,这让苹果的造车之心“死灰复燃”。
 

根据DigiTimes报道,苹果正在与台积电联合研发自动驾驶芯片,同时这也是为Apple Car展开部署,该媒体还指出,苹果已计划在美国建造汽车组装厂。
 
不同以往的是,苹果这次不是在开创新赛道,而是作为跟随者入场,在市场上迎来了众多热议。无论苹果造车这件事被不被看好,但它给整个行业带来的“鲶鱼效应”必然是深远且巨大的。
02
时隔多年,为何卷土重来?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时隔数年后,为什么苹果会卷土重来?
 
苹果公司主打的产品主要是为以iPhone、Mac、iPad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在汽车领域并不是主力玩家,而之前也并没有很多经验,尽管如此,苹果还是跨界进入了这个赛道,苹果为什么这么做?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为了把握时代风口。
 
在特斯拉的带领下,全球都掀起了智能电动汽车的浪潮。在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今年有望同比翻番,超过110万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后疫情时代翻倍增长,已成为乘用车零售增长核心动力。
 
在政策层面,各国政府也在积极鼓励车企开始电动化转型。中国国务院最近发布的《中国2035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目标要到20%,2035年,纯电动汽车要成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日本政府计划2035年禁售燃油车;欧洲各国政府也制定了淘汰燃油车的时间表……
 
在这样的大风口下,多个跨界玩家如蔚来、理想、小鹏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而且股价和市值也在不断飙升。目前特斯拉的市值超过了丰田大众两大车企之和,蔚来汽车的市值也一度超越了宝马集团,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明显。
 

可以看到,目前汽车产业已经走到一个爆发的“转折点”,对于苹果而言,如果再不上车,很可能以后再没有这样的机会窗口了。
 
其次,是为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苹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但iPhone的市场占比却越来越低。今年第三季度更是狂降10.6%,从全球第三变成了第四。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是苹果高层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智能电动车市场,又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可以为苹果提供足够的市场想象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从产业趋势、公司发展等层面来看,苹果都需要进军汽车产业。
03
这回有没有戏?
 
这一次,苹果的野心能实现吗?显然不能,理由有三。
 
理由一:行业跨度太大。
 
过去iPhone面世之前,苹果在手机行业也是个新手。但手机与PC其实是一脉相称关联性颇大的产品,苹果造iPhone不算跨界,而是算是基于过去的技术积累与产业链的一种顺势延伸,而手机与汽车其实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领域,汽车领域的复杂性与难度也更大。

(Apple Car概念图)
对于苹果来说,资金投入大,生产线与零部件供应商要重头开始规划,造车人才还需要积累。所以,苹果造车,要在汽车领域带来颠覆式的变革与突破,要比做出颠覆式手机难度更大。
 
理由二:果粉尝鲜效应难复现。
 
汽车品类与手机品类,对应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用户群体。过去,无论是AirPods,还是Apple Watch新品的推出,都是最先吸引了原有果粉群体尝鲜,再普及到大众消费群体之中,这让苹果新品非常平稳地过渡了销售初期冷启动阶段。
 
但在汽车产业,这种粉丝效应可能不再有用。它在手机市场、PC市场的用户基本上无法转移到汽车市场,一方面,手机与汽车产品属性完全不同,用户需求与兴趣各异,在需求层面上没有连贯性与延续性。

另一方面,苹果汽车落地,价格肯定不便宜,普通消费者都买得起苹果手机,但苹果固有粉丝群体中能消费得起苹果汽车的占比并不大。
理由三:短期内难盈利。
 
新品入市,首要问题是建立市场信任。对于汽车产品而言尤其是自动驾驶类智能汽车,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从安全性、操控性体验上尚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消费者可能还会有一段长时间的观望期。
 

(Apple Car概念图)
苹果虽然不差钱,但基于迎合资本市场对于投资回报的预期,苹果很难忍受长期亏损。如果完全自动驾驶成为主流,那么司机在道路上的时间又会成为科技巨头争夺焦点。在这方面,苹果基于iOS服务的全场景生态赋予汽车硬件,又将成长为一个新的服务生意,苹果产品生态圈将实现从家、移动出行再到公司的整体出行闭环,实现生活方式的一站式的“智慧服务”。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看苹果是否愿意牺牲短期的回报利润,将其作为一个未来的核心长赛道进行持续性投入布局。因为苹果公司赚钱太容易,可能低估了造车的竞争激烈程度与盈利难度,不愿意做长期烧钱的项目。
04
结 语
 
作为行业颠覆者,苹果若能推出具有苹果特色的智能电动汽车,或将会影响行业未来十年的走向。
 
不过,对于苹果而言,造车的机遇与风险共存。对于这样一件极其烧钱,而且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回报的项目而言,如何在利润下滑之际,持续“输血”造车计划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在智能化时代,高速迭代的软件生态下,任何一次判断的失误,都有可能招致满盘皆输。
 
但正如每次需要倒时差熬夜等待发布会一样,中国消费者仍对苹果充满了期待,希望这一次,这一改变了世界的“第三颗苹果”,将在智能汽车领域,再下一城。
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热门内容




我就知道你 “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