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我的老公是算命先生

  2005年10月,老天同全心备战婚礼的我们开了一个很严重的玩笑——禽流感来袭!新闻报道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腾家营村一珍禽养殖场发生H5N1禽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2600羽禽只死亡……
  
  山东是养殖大省,禽流感一来,立马引起出口停滞,鸡的价格直线下降。人们购物都有个心理,就是便宜没好货,更何况是禽流感来袭的非常时期?我们的生意直线下滑,“摊儿”可罗雀了。
  
  怎么办?
  
  其实禽流感还没到我们烟台地界的,人们只是你传我传,才导致滞销的局面。针对这个,读古上午主攻各个酒店,烤鸡店,炸鸡店,下午回来守摊,还要积极的向人们解说。
  
  鸡产品的价格是一落再落,相对的,我们的盈利空间也一缩再缩,我们的收入直线下滑到每天不到50元。这时候读古就对我笑言:“什么是命呢?这就是命!从我的八字来看,我39岁到59岁期间,是人生的好运时期,那好运之前呢?就是不好的时候,怎么办呢?呵呵,尽人力听天命吧。”我点头,说:“是的,大不了我们的婚礼简办,我可以不穿婚纱,不拍婚照,只宴请一下亲朋就可以了……”
  
  说到婚纱照,说实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好想拍的,真的,人这一辈子就这一回,要是过了,就是回头重拍,也不会有婚前的心情的。
  
  禽流感啊禽流感,你就不能照应一下我们吗?唉。
  
  为了省钱,我们决定我们的“新房”不必粉刷了,理由是“临近拆迁”;我们的家具不必置办了,理由还是“临近拆迁”;什么一应家电物品,只要现在不需要的,都不必置办了,理由还是“临近拆迁”……
  
  需要花钱的时候,我安慰自己说:没办法,我们这是要办婚礼的,必须要花;没钱可花的时候,我还是安慰自己说:临近拆迁了,置办了搬楼房都用不上,浪费钱……
  
  就这样,一切能省就省,我们预定了酒店,下了请帖。
  
  捞帖
  
  自古至今,穷人都怕冬天,我们现在是穷人,所以我们也害怕冬天。可是冬天并不因为我们害怕它,它就不来,或者来晚点,相反之,2005年的冬天不光来了,还很冷。我们吧,因为没有拆迁,所以每年冬季的取暖问题都要自己解决。记得2004年的冬天,关于取暖的问题我并不在意的,甚至不知道不懂得去关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取暖的煤块,是家里停止营业的屠宰场里剩下的,是“老伙儿(集体的意思)”的,爱怎么烧就怎么烧,不用花钱。而2005年,老伙儿的煤块已经烧完了,取暖的问题就需要各家自己掏钱解决了。
  
  那我们一个冬季需要多少取暖费呢?打个比方吧,把我们的居住面积跟住楼相比,这取暖费只多不少,一个冬季下来,需要烧掉煤块1.5吨。
  
  今年对我们来说,是个多事之年,我们的小家就像蹒跚学步的婴孩,不光要自己勉强站起来,走下去,还要背负着鹏鹏,尽量使鹏鹏吃穿用度像模像样。在保证这一切的前提下,我们还要解决我们的人生大事之一——结婚!
  
  我们手里的钱是有数的,今年冬季是寒冷的,当这一切的矛盾出现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读古说,我们烧木头吧,家里不是还有好多木头吗?
  
  是的,家里还有好多木头,是屠宰场房子拆下来的,都竖在南墙根儿呢。因为城市化,各色的木料都派不上用场了,除了烧掉,真的是别无他途了。
  
  于是每天早晨,读古都会斧头锯子齐上阵,叮叮当当截木料,然后整齐地码在院子一角,以备烧用。你还别说,每当从天寒地冻的市场回到家,扑面而来的柴火味,会使人顿感家的温暖和温馨,用读古的话说是,没有烟火味,那哪儿还是一个家呢?
  
  我的父母都是善良的农村人,他们知道我们艰难,就把花生油、花生米、地瓜、芋头、白面、豆子、大葱、白菜……总之,家里一切自己能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打好几个大包装袋子,送上开往烟台的公共汽车,交上车费,然后通知我们去车站接……妈妈还给鹏鹏做了棉裤、棉袄、毛衣、毛裤、棉背心,一并捎来……妈妈听我说站市场太冷,冻得腿痛,立马连夜给我赶制了一条大棉裤……
  
  对于我父母的深情厚意,我和读古都铭记在心,我还记得妈妈曾在电话里对我说过:“只要读古是正儿八经有责任感的男人,穷点累点咱不怕,都会过去的……”
  
  ——谢谢你,妈妈,有你的话在,我们一定会走好的。
  
  呵呵,这不怪你,没有人愿意晾晒自己的穷出身了
  有句话这样说:穷则思变。生意的低迷,使我也琢磨着“变一变”。
  
  平日里人们都觉得卖猪肉卖菜卖豆腐卖馒头的,是小本买卖,没有什么大利可图。实质此话谬矣,你看我的左邻右舍吧,2005年的时候,平常一天纯收入都在二百开外,到了冬季,有了灌香肠的,那一天的纯收入都是上千的——一天可以卖5头猪!而卖菜的呢?一般每斤菜的最低利润都在5毛以上(正常是1元),一天下来可以卖一千多斤菜,我算过,就是一斤菜纯利2毛,一天下来的收入也不低于200元的。那卖豆腐的呢?这个我不太摸底,只是听读古说更挣钱,不过也很累,不次于他家杀鸡那活儿。而卖馒头的呢?就是我们对面镐老板开的那店,更是财源滚滚的,每天收入都在2000左右,为什么我们那么知道底细呢?那是因为读古给他算过,所以镐老板不讳言。镐老板很信服读古,还拿来自己儿子的八字要读古帮忙看看。
  
  对市场摸底了,我就动员读古改行,哪怕是卖菜也行啊,也比我们挣钱多啊。读古没思考就否决了我的建议,他说,第一,卖菜要有自己的车辆,我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买车;第二,要能找到好菜园,也就是好货源,保证菜品质量;第三,卖菜要每天早上3点左右就出发,也是很遭罪的;综合一下来看,我们卖菜是根本不可能的。至于卖猪肉,更是不可能的,卖猪肉也要有车,还要有选猪的眼光,这可全是经验之谈啊,选不着出瘦肉多的猪,是赚不着钱的,再者,还要会剔猪,本钱也是很大的……
  
  一项项被读古否决,我都有些气馁了,我说我们难道就这样下去?读古说,他算过的,我们俩根本就不是做买卖的料儿,至于为什么混进了市场?那就是命啊,既然现在不是我们人生的春天,那我们就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吧,静待春天的来临……
  
  读古还说,你看看孙二娘吧,人家孙二娘张家菜摊拿根黄瓜,油腻腻的围裙上一蹭,就嘎蹦嘎蹦地大嚼着,扭姿扭姿的就回摊上去了。回头家里没菜吃了,李家摊上抓一把韭菜,王家摊上抽棵大葱,大姜摊上拿块大姜……家里吃菜都不用花钱,你行吗?你能那样吗?呵呵
  
  读古继续说,你看人家猪肉西施吧,天天描眉画眼的,为什么?吸引“客户”吗,呵呵,那眼睛,不光勾人,还查底,只要见过一次,下次绝对认识你,老远就招呼你“大哥,买肉啊?”……呵呵,你也不行吧?呵呵……
  
  打击,绝对是打击,俺做不到:(
  
  发帖不见帖,这是为那般?
  不论穷富,日子总是要过的,还要快快乐乐的过。每天夜里,鹏鹏自看动画片,我和读古就跑到厨房的炉子旁烤着炉火喝茶,海聊。这时候,我们会把炉子上架上锅子,锅里放上干黄豆、花生米,炉子底下放进地瓜,一边喝茶,一边拨拉锅里的黄豆花生。听着窗外寒风呼啸,锅里黄豆花生哔哔啵啵,心里就很感慨:有家真好,有温暖真好。真的,没经过苦难的人,是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
  
  同样的,对于我的感受,读古也是很认同的。不过我们现在的境况,不仅使我想起那首“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于是吟诵与读古听,读古也兴致满满,即兴赋诗一首:夕阳欲坠晚来风,飞雪飘零玉树成。斗室盎然春意在,围炉相依叙三更。……
  
  日子很快进了腊月门,我们的存折上已经存有9000块钱了,这是加上婆婆给的2000的。握着这9000块钱,我们一项一项的打算支出。其实按照常理来说,结婚是赚钱不赔钱的,因为请客客人是要付礼金的。而我们不同,读古是第二次结婚,人们不可能还会像他第一次结婚那样给礼金,甚至好多长辈家里都过完事儿了,人家想不想继续往来还是回事儿呢。所以一切都不能做打算。一切只能照着最差的方向看——况且读古还说了,不收长辈们的礼金。
  
  这样子打算完,我们又成了无产阶级。
  
  “距离婚礼还有半个月呢,”读古说,“你是第一次结婚,我不想要你遗憾,婚纱照还是要拍的,哪怕就是为了将来老了,我们拿出来看,也是纪念啊。”我张了张嘴,读古止住我,继续说:“相信这半个月我们还是能赚出拍婚纱照的钱的,去拍吧,就这么决定了。”……
  
  那一刻,我好幸福哎(看看我多没出息),可以拍婚纱照喽,可以拍婚纱照喽!
  
  拍婚纱照的店是朋友帮我选的,店名叫亲密爱人,里面的店员很能忽悠,愣是把选888元套系的我忽悠成1388元套系。读古没有责怪我,倒是我自己心里难受了:——释啊释,你还是很虚伪的啊,穷就穷嘛,干嘛要拿血汗钱去取悦别人呢?不就是怕被人家笑话吗?笑就笑呗,真是,妄活三十多岁了!……
  
  真的,我这人就爱不好意思,我不好意思了,人家就高兴了,人家高兴了,我自己心里又难受了,唉,我讨厌我这样。
  
  鹏鹏是我们家的重要人物,这拍婚照哪能缺了他?呵呵,要是缺了他,这家伙回头还不闹死我?所以趁着鹏鹏放午学的时候,公公骑车把鹏鹏送去了亲密爱人。七岁八岁的孩子,正是鸡狗不稀见的时候,这鹏鹏淘的,楼上楼下的反,简直就是一只猴子!好歹舞拢着,鹏鹏才配合着拍了几张照片。
  
  呵呵,回头把我们的照片传上来晒晒
  呵呵,谢谢楼上高看,:)
  2005年腊月16的读古全家福

  2005年8月27鹏鹏生日母子照

  时间真快,2005年腊月16到了。那天凌晨,读古堂弟乐,开着自家车,为我“专车”,专门送我去化妆,穿婚纱,然后于凌晨4点,送我回娘家。——读古这个家族的人,很互热,我们这次婚礼,专门送我的车是堂弟乐的,而去迎亲的两辆车,一辆是读古大表哥的,一辆是另一个堂弟的,都是免费的。
  
  车,行驶在高速路上,行驶在黎明前的夜色里。
  
  车外是凛凛的寒风,车内是暖暖的春意,发上的百合依然娇媚,暗香细细。
  
  心情,淡淡的,没有那种浓烈的欣喜。也许,前世今生,几世轮回,那种一直想得到的,最终得到时,都会有一种淡淡的释然吧?
  
  夜里行车,又是送新娘回娘家,乐的车开得分外仔细。这家伙还有点小近视,所以我们耗时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很感激乐,他是读古众多叔伯兄弟里最敦厚最端正最有才气的一个,也是我们这桩婚事的“红娘”之一。读古曾告诉我说,他打字太慢,遇到和我聊天的时候,他打字不跟趟,他就电话传来乐,他口述,乐帮忙打字。而乐呢?哪怕是在家里吃饭,也会立马放下饭碗,手拿半拉馒头赶来,真是为了大堂哥的婚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呵呵呵。
  
  话说到这里,我还要感谢另一位“红娘”——唐姐。在泰安的时候,我对我和读古的事情一直犹豫不决,也没人可以商量,都是唐姐以过来人的眼光肯定读古,支持读古,极力促成我们,我曾对读古笑言:我们能成婚,你要感谢唐姐啊。呵呵,今天我们婚礼了,因为寒酸,我没有通知唐姐,希望唐姐看见我的这篇文字,接受我和读古深深的谢意,等有机缘,我们夫妻一定会拜谢您于泰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