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搜仙记——胡侃神仙圈》第二部更新中

  鲍姑正在上奏,话里话外都是暗中指责天狼星朱棣怀有不臣之心想要谋朝篡位,违抗玉皇大帝的圣旨,正说的起劲儿,打算今天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把跟唐赛儿暗中作对的强敌借助玉皇大帝的威严给压服住呢,突然听见北极真武大帝一声怒哼哼,脑袋中一下子冷静了不少——那真武大帝在天庭的分量有多重她不是不知道,今天说的太多,无疑就把他给得罪了,你别看真武大帝暗中支持朱棣,但是你现在在玉皇大帝面前把这件事情给说的太直白了,万一引得他发怒了,自己这面毕竟势力不如他,唐赛儿如今在人间,跟玉皇大帝这头联系当然不如人家真武大帝密切,要是真武大帝在天庭公开替朱棣做工作的话,那对自己这方面可就更不利了……看来,点到为止,我今天说出这些让你真武大帝明白明白我们也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也就行,还是正事要紧。
  想到这里,鲍姑连忙向上磕头:“陛下,还请您正本清源,早日将传国玉玺赐下,一来以正天庭各路仙家视听,二来也可让我太阴女主师出有名,三来也打消陈仙怀壁之罪……”说了半天,鲍姑还是盯着传国玉玺不松嘴。
  玉皇大帝在龙书案后面,见刚刚把北极真武大帝抬到前面顶缸,把所有的麻烦推给了他,自己继续扮演公正的角色,权衡了一下,如果这次不稍稍满足一下唐赛儿那面的合理要求也确实在满朝文武面前说不过去,毕竟唐赛儿才是天庭尽人皆知的人间应世女主,在没有查明她有严重的问题之前,传国玉玺交给她们乃是正理,于是传旨道:“既然查明陈生并未谋害广寒仙子,那么一概罪责尽皆赦免,着陈生下凡将私逃的广寒仙子捉拿回来。至于传国玉玺,陈生,你便下界去,将它交给唐……”
  玉皇大帝的“唐赛儿”三个字还没说出口呢,就听见外面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慢!陛下,传国玉玺暂时还不能交!”众人顺着声音往外一看,就见外面环佩叮当走进来一个衣着华贵、面貌端庄的女人来,当时在场的所有仙家包括玉皇大帝御赐作为的四大天帝也连忙起身表示欢迎——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后土夫人!
  玉皇大帝一见后土夫人前来,也要嘴上加个请字,让到上首赐座,各位文武大臣纷纷躬身表示见礼,玉皇大帝跟着寒暄几句过后,问道:“刚刚朕要传旨之时,陛下突然至此,不知有何事以教朕啊?”玉皇大帝自己身为帝王,还要给后土夫人这头称为陛下,虽然外人有些觉得滑稽,可是这份尊重却让人知道后土夫人的地位之尊隆——当然,玉皇大帝这样敬重后土夫人也是有原因的:原本人间帝王一切朝代更迭帝位传承都是后土夫人掌管,虽说后来后土夫人将这项权责上交给了灵霄殿,但是她的超然地位却并没有因此削弱,人间帝王的一切功过得失都要向其禀奏,恩威并施、赏罚严明,可以说人间帝王虽然天命所归由灵霄殿委任,但权出玉帝,令在后土,前一段时间各路死去的帝王因为男主女主的事情在灵霄殿上吵的天翻地覆,玉皇大帝都没咒念,多亏后土夫人前来坐镇,一言不发的单用自己凛凛积威就把这群死鬼皇帝们镇服了,不由得让玉皇大帝更加对后土夫人看重,今天玉皇大帝传旨,换一个旁人也不敢这么公然打断啊,如今玉皇大帝不但不敢怪罪后土夫人,还要客客气气的跟她询问意见。
  后土夫人见玉帝询问,却不正面回答:“陛下,传国玉玺非同儿戏,如今人间南京朱允文尚有2年的天命大位,虽然唐赛儿乃是应世女主,此时却还名位不正,不妨等到她身登九五之时,再将玉玺传下。”
  “这……”玉帝觉得后土夫人说的虽然有理,但是现在旨意已经传下一半儿,收回似乎不妥,正疑惑间,就见后土夫人袖子微微一动,里面闪出一道奏折的一角向自己微微晃动了一下,当时就知道后土夫人不让自己现在给传国玉玺另有深意,于是清了清嗓子,“既然如此,就准卿所奏,这玉玺交由和人暂时代为掌管呢?”
  后土夫人见玉帝话中想要让自己拿着传国玉玺,连忙推辞——这时候要是我还拿着这东西,那不是当着全天上的神仙的面前显得我多么迷恋权位,挟玉玺以自抬身价么?于是说道:“陛下,那传国玉玺既然身在陈生出,不如就让他继续保管,令他不接到陛下亲自下旨,不得将传国玉玺交给任何人,再派雷部诸神在天上负责护佑,何人敢擅动玉玺,立刻天雷殛之,也免得天下人说我等将人间印信揽于天庭,议论纷纷……”
  如今的后土夫人提出的建议,在玉皇大帝那里就是草稿啊,玉皇大帝连标点符号都没改,立刻按照后土夫人所说的传下了旨意。玉皇大帝言出法随,既然已经传下圣旨,那么无论如何,你都要执行了——鲍姑脸当时就垮下来了,原本就到手的传国玉玺,又飘在半空中,自己刚刚说了半天,唾沫也说干了,竟然到头来回到原点,早知道刚刚就不跟着陈生过来朝见玉帝,直接带他下去见了唐赛儿把玉玺拿到手,那不比现在要好多了么?
  这么想的时候也已经晚了,没有办法,只好遵旨吧……
  
  得到这么一个光荣的工作,我还觉得不错,反正一直也是我拿着这传国玉玺,如今有了玉皇大帝的旨意,更加安全了些——那雷部的众神要奉命保护传国玉玺,当然也要保护我了,我要是出了什么麻烦,自然就是传国玉玺也遇到麻烦了,那我现在带着传国玉玺,简直就是拿着一个横行的腰牌了,这下子看谁敢惹我?当下我山呼万岁感谢终于把“天庭要犯”这个称呼给去掉了,那就不用担心再有人想要捉我上天请赏了。
  当下鲍姑觉得此次出师不利,不但没有告下来北极真武大帝,还把本来到手的传国玉玺多了一道麻烦,不由得懊恼起来,于是向上行礼就跟玉皇大帝告辞了。
  跟着鲍姑离了灵霄殿,眼看到了南天门,鲍姑怎么盘算着这次一场风波的成败得失,就没注意到我给刘老道暗中递了一个眼色,刘老道心灵神会:“鲍仙姑,且慢行,贫道还要去拜见家祖,听听他老人家的教诲。”
  鲍姑听见这么说,一想接下来在天庭的一切就靠刘老道他们祖孙二人帮忙助力,现在刘老道要去辞行自然也不好阻拦,不过她此时急于下凡,匆忙间只好点头:“这样吧,你去辞行,我们先下凡,你尽快赶过来吧……”
  刘老道忙不迭的答应,一溜烟儿的往回走,我和鲍姑这就要下凡了,身背后一声咳嗽:“鲍仙姑,慢走,老朽有话说。”鲍姑一回头,原来是太白金星。
  鲍姑赶紧过去见礼——太白金星无论是论辈分还是论在天庭的职位,都是鲍姑的前辈,自然要恭敬一点聆听。
  就见太白金星一捋胡子,把话匣子打开了,什么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任播种后人收说不尽龙争虎斗……大概意思就是让鲍姑回去多多辅佐唐赛儿,让她一切以仁德为本,切莫多做伤生害命的事情,这样的话庶几海内安定四夷宾服;若是专门去学那到下界混一圈只为了镀金的人终不免是虎头蛇尾不好收场;最可怕的就是不能体恤百姓的,以一颗冰雪聪明的神智却去做了糊涂事情,须知道天心即民意,苛责百姓的话,怕是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后说了这么一套以后,又没话搭话的问了不少唐赛儿在人间的童年轶事。
  鲍姑越听越皱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别说是我们这样的修仙之人,就是凡人种的下愚之辈也差不多能背诵起来了,怎么这老头子今天莫名其妙的拉着我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呢?
  我在一边暗中偷笑——这些人办正事效果不怎么样,这种暗中使坏的本事做的天衣无缝,太巧妙了:敢情刚刚刘老道哪里是什么辞行啊,他这头跟我们分开以后,一刻也没耽误,从暗道先下凡去了,到了人间自然是去找王姐商量一个圆满对策,以防止鲍姑等一下回到唐赛儿身边以后拆穿了王姐也跟她作对的事情——为了给刘老道争取时间,太白金星这才过来特意摆老资格跟鲍姑扯闲篇……
  鲍姑想要走又不敢,想要继续听下去又担心自己的正事被耽误了,正抓耳挠腮的时候,我一看时间差不多了,连忙过来:“前辈,前辈,您老人家教训的太对了,我们现在就下去给太阴女主传达您老人家的教诲好不好?您看您这次专门来给我们上课也不容易,我们下次回来自然有一份心意……”
  鲍姑一听连忙心领神会,跟着吹捧了两句,太白金星一见火候也差不多了,这才微笑着说:“如此说来,那老朽就不远送了,鲍仙姑,你一定要……”
  “好好好,我一定,我一定……”鲍姑跟我一边后退着一边敷衍着太白金星,不笑假笑的又客气了半天,鲍姑一擦汗,下凡去了。
  
  下了凡以后,还挺麻烦的,回到青州一看,除了一些留下来驻守的兵将以外,其余的大部队早就随着唐赛儿起兵往南下了,沿途打听着,唐赛儿已经占据了济南府,威势熏天了——怎么?敢情我跟鲍姑这通没脑袋的官司从桑冠道人那里开打,一直到了天牢之内、灵霄殿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天上的,别看上面过的短,但是在人间这可就过了好长时间了,好一好这也将近一年了,上次咱们说过,碰见桑冠道人之前,唐赛儿就起兵谋反了,这一年来,朱允文这个江山可就真的有一点动荡起来:唐赛儿扯旗造反,刚刚举事,消息就传遍了全天下,朱允文和朱棣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那位说了,当初你不是说唐赛儿恩威并施封住了整个山东上下官员的嘴了么,怎么这次一造反全天下立刻就知道了呢?本来当初山东境内被唐赛儿用银子买通的大小官员眼睛嘴巴全都闭着,每天歌功颂德的本章雪片一样的奏往南京,朱允文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唐赛儿起兵的事情,可是您别忘了这十万高人啊,这群高人被人点醒跟着唐赛儿是要谋反之后,一窝蜂的卷着唐赛儿给的银子纷纷逃回家中,那沿途之上还能锁着嘴巴走路么?出了青州以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沿途上就把唐赛儿这头的军机大事都给泄露了。
  且说唐赛儿起兵以后,山东境内个把的小县城里面倒也有几个忠心未泯的死在城楼之上,可是唐赛儿为了立威,大军一下子迅速的占领了大片的领土,于是乎,半个月内大半个山东省的大小官员被她威逼裹挟之下成了反臣逆贼,唐赛儿乘胜追击,走马取下了山东境内军政中枢的济南府——唐赛儿此时颇为高兴,反正现在自己起兵以后天下震动,谁都知道自己已经造反了,那十万高人不管说什么自己也不怕走漏风声了,因此唐赛儿本来没觉得这样有什么大不了的,恰恰相反,这一段时间,还真有不少人看见她一路攻城略地的势头浩大,纷纷前来闻风投奔她,让她高兴了半天,可是乐着乐着,唐赛儿就不高兴了,自己刚刚占领济南府,刚休整了一天,就听见外面号炮连天,城外的探马前来禀报说南京城的当今天子朱允文,知道了唐赛儿造反的事情,当时龙颜大怒,想不到这文弱的小皇帝到也有些火气,一下子差下10万兵马前来平灭,好在唐赛儿手下兵马也不少,堪堪地挡住了朝廷的军队。
  这下唐赛儿上火了,这才暗恨这群从自己这里拐了无数钱财去的十万高人们打乱了她的计划——本来按照唐赛儿的计算,以现在的情况,山东离着南京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自己头一天起兵造反,仗着这么多年来的苦心经营,应该在南京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把山东全境迅速的占领,你朱允文就算是知道了我造反的消息,你要点兵派将、你要筹集粮草,没有一个月根本不成,那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就已经能够把整个山东变成我自己的根据地,那时候凭借山东地大物博钱粮充沛的优势,南下进取京城不费吹灰之力,等我占领了京城以后,朝廷更迭,我就正式做了皇帝,传国玉玺拿到手以后,名正言顺……美得唐赛儿鼻涕泡都冒出来了,可是谁想到自己的计划才进行了一半,济南府以南的地区还没有攻打下来呢,怎么朝廷的兵马这么快就来了呢?
  却原来唐赛儿谋反这件事情,是朱允文自己给调查出来的:朱允文这天正带着小狐狸精宸妃娘娘微服私访在皇宫后面一条小巷子里面吃豆花呢,就听见磨豆腐的老头教训他儿子不学无术,这段时间不知道上哪里去鬼混了才回来呢,没想到那豆腐坊少掌柜的从口袋里面掏出来好几十两银子,口口声声说自己虽然没啥本事,可是毕竟给山东的女皇帝当了俩月的谋士,这六十多两银子就是进项,将来我再去全国各地走走看哪里还有这种冤大头,将来咱们发家致富就不愁了……
  这话吓得磨豆腐的老头上去把他儿子嘴巴捂住:“这可是造反的事情,你不要命啦?”
  “废话,当然要命了,要不然我能逃出来么,可不管怎么说,雪花银子可是真的……”
  朱允文一听就惊讶了,这山东有个女皇帝?那我是啥了?自己的江山社稷不能不顾啊,不免立刻带了小丫头回宫,差人将那个豆腐坊的小子带回去详查细审,又派人在民间细细查访,第二天,一摞山东省的的内情密保就摆在了桌子上,兵刑工吏户礼的六部大臣们这早上上朝,按照各地上奏的祥瑞喜信文章每天按时给朱允文汇报天下太平的官样文章,结果赵大人钱大人被朱允文骂个狗血喷头,孙大人李大人让皇帝派人给叉出去打了20庭杖,周大人吴大人脸上被朱允文拿奏折打得鼻青脸肿——朕要你们是听你们每天骗我天下升平的么?那我还不如养几只喜鹊!
  
  当时,朱允文做了两个重要决定,一是调集各路兵马前往山东平叛,二是差下自己最信任的大学士解缙作为四方观察使,奉旨出京各路查探天下各地的实际情况,除了代天巡狩弹压四方以外,还要秘密查探是否有其他谋逆的苗头,务必防患于未然,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就这样,两军相持起来,唐赛儿和朱允文都开始懊恼的不行:唐赛儿这头恼的是自己招兵买马这么多时间,广纳人才倒也不少,可是唯独这兴兵打仗的将官并不很多,真的开兵见仗了,才显得能出去比划两下的人不够,唐赛儿手下包括她自己,都是或者飞天遁地或者移山倒海的人物,这些人你让他们下海降龙、上山伏虎容易,可是人间对面派出来的都是骑马拿刀的血肉之躯,这些山精水怪和尚老道的真要上去跟凡人动手,那就容易违反天规——自从上古时期的黄帝蚩尤大战和封神榜大战以后,上古正神们眼见的这两场大战中各路神仙妖魔横行人间,实在有一点过于插手人间征伐之事,经常这面派一个神仙真人的上去一抬手,哗啦啦放出无边洪水淹死几百人,那头赶紧请出一个神仙跟着对打,从怀里拿出个宝贝呼呼呼的喷火烧死上千……各位上古大神看着实在有伤上天好生之德,尤其是女娲娘娘一看:怎么着,我好不容易补天造人的创下这人间兴旺的景象,敢情我的子民们就是给你们放水放火杀着玩的么?你们打架自有各自的对头,怎么都拿我的子民说事儿呢?就这样,几个上古正神一商量,就当是颁布了一个旨意,从此人间的征伐大事,各位神仙妖魔如果身在劫数之中必须要参与进来,那么必须记住一条,斗法啊之类的事情可以,但是不许伤害无辜的凡人性命,人间的朝代更迭引起的战斗,尽量避免出现神仙PK凡人的局面……这条天规在黄帝蚩尤大战后提出来,在封神榜大战后进一步加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孙庞斗智的时候,庞涓使用“三把神沙”横扫六国,结果不但他自己因为违反天规被孙膑给弄死了,连他的师父王禅老祖都跟着吃官司,至今还被罚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做个看守的小吏……
  有这样的天规限制着,唐赛儿手下就是有五百罗汉、十万天兵,他们也不敢轻易出去杀戮凡人,因此唐赛儿每天坐在济南府中问手下人究竟怎么迎战大明的兵将,这群高人都是无量天尊、阿弥陀佛的念着牙疼咒儿不敢接话,就怕被唐赛儿点将出去打仗,真要是派你,你不出去是违背女主的旨意死罪难逃;出去了跟凡人打架一个不留神给弄死了,自己也不免要遭雷劈,就这么左右为难,唐赛儿以拳支着额头:“高人易得,将帅难求……”
  朱允文这头呢,也懊恼腻歪烦——说起来大明朝江山才30多年,本来论起来开国的时候,能征惯战的将军不在少数,即使他们垂垂老矣,他们的“军二代”也都是从小跟着父辈们历练起来的,征杀战术不在话下,可是偏巧就是朱元璋时期,炮打功臣楼杀了一大批;胡蓝两大冤案宰了一大批;朱元璋为了给秉性懦弱的朱允文打造一个良好的执政环境,害怕大臣功高盖主将来不听孙子调遣又给宰了一批,经过这三场大清洗以后,那些将元帅、先锋、将军们一个个携家带口的移民到了阎王老子的辖域,从此大明的武将底子就被糟践的差不多空了,交给朱允文的朝廷里面,文东武西,那文班中花团锦簇的文章写出八百份不重样的才子一点也不稀罕,可那武将中,多是样子挺拔的盔甲架子,空拿着皇家的俸禄,却并无多少真实本领,更有不少名曰将军、战将的武官们是因为朝中文官岗位编制满员给调剂过去的……这下子朱允文派出10万兵马前来征缴唐赛儿,虽然兵马不在少数,可是将官却找到几个名副其实的,至于那元帅,则更是矬子里面挑大个,找了个写过《红缨枪的12中功能新考》的王大人担任。这位王大人原本写的一手好篆字,当年在翰林院中等待朱元璋分配实职,却因为文官岗位超编不得不苦等,只因为看那戏台上刀马旦舞刀弄枪来了兴趣,随手写了这么个涂鸦之作,却正好对了当初朱元璋的心思,借这个名头给他安了个将军的武将官衔。那王大人倒也高兴,索性开始将学术研究方向转向了兵器研究,十数年来,刀枪剑戟的著作写了一摞,十八般兵器烂熟于胸——反正天下想来无事,武将也不用隔三差五的考试,慢慢地竟成了满朝文武眼中最有名的将军了……如今朱允文临时派兵哪里去找更合适的,于是这位对戏台上军功了如指掌的王大人挂了金印,出来平定逆贼了。
  
  
  唐赛儿有10万兵马,王元帅也有10万兵马,两下在济南府这里对峙起来,正应了那句话: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唐赛儿被朝廷的十万大军名头给吓住了,就怕对面的官军冲上来跟自己血拼肉搏,自己这头都是修道之人造反还成,杀人的话,一来害怕天谴,二来这么多年修炼的习惯了,还真有一点晕血;王大帅这头呢,被“十万逆军”的名头给唬住了……读书人最怕打仗,这次出来迫于皇命,这都是腿肚子转筋的挨过来的,在他脑海中,造反的叛逆那都是红眉毛绿眼睛的匪徒,吃人肉不吐骨头的恶魔,这要是真动起手来,我手下这些将军们别人不知道我还不清楚么,那一个个都是提笔能写拿刀手软的“文武官”,唯一一个还算是凶猛彪悍的李将军,那也只是跟他那当屠户的岳父学着洗了两年猪肠子而已……千万别打起来啊,打起来咱就全军覆没,要不然,我跟唐赛儿谈谈?——好,咱们王大帅刚兵临城下,这就起了投降的心了。这两头都不敢贸然进兵,一个躲在城里面暗恨自己怎么没多找几个将官,另一个躲在中军帐中暗叫自己怎么这么倒霉被派出来打仗……就这样对峙了3个月,两头愣是一场战斗也没打。
  三个月期间,唐赛儿和王大帅到也不是没做事儿,竟然都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听从各自军师参谋们的意见,在各自的军队中开展并将选拔比赛,双方倒也各有十几个人脱颖而出,马上步下的功夫还过得去,于是立刻加以封赏,安插在中军帐中做了将官,三个月后,都觉得对峙总是要打两场,于是派了这些临时挑选出来的精英互相对打,死伤相当,倒也热闹——这还是不亏本的买卖,反正各自实际主力都没有损伤,无非是手下几个兵将用些金疮药而已。王元帅呢因为这几场小打小闹的临敌作战,倒有了可以吹嘘的资本,接连给朱允文写信,说自己来到山东以后,天兵到处即刻收复了多少多少失地,擒拿了多少多少逆匪,如今将唐赛儿打得退守济南城,我正用困城之法跟唐赛儿对峙,现在这就是持久战了,肯定万岁多发粮草,再派些武艺高强的将官前来辅佐,庶几可以平定山东,生擒匪首献于天子座下……
  朱允文在南京接到这样的情报,自然觉得龙心宽慰,一面派人张贴皇榜在全国海选武将,一面做着天下庶几可定的迷梦去了。
  济南城就这样僵持了将近一年,一开始两军跟乌眼鸡似的看着对方害怕,都担心对方什么偷营劫寨啊、强行攻城啊之类的高风险动作,可是渐渐地,双方都知道了对方大概的套路,除了在军事会议上各自苦想破敌良策之外,手下的兵马都开始互相在济南城护城河岸边做起小生意了,南下的山东兵叫卖自己的煎饼大葱,北上的士卒现场制作盐水鸭捞点外快……好几次王大帅巡营的时候看见了都有一种精神恍惚的感觉——这到底是打仗么?怎么跟我在戏台上看的不一样呢?
  王大帅这里恍惚着,唐赛儿那头恼怒的不行了,这样下去,我当皇上的事情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想要跟人商量吧,现在眼前连一个近臣都没有:鲍姑被派出去搜罗人才,这快一年的时间了,人才一个没看见,连老太太自己都走丢了?曼尼本来还能有所建树,可是上次离魂血魔去南京出师不利之后,曼尼奉了唐赛儿的命令前去策应,结果也是一去不复返,就剩下一个自己看着口水直流的帅哥在帐下听令,可是人家一脸的傲气,倒好似他是主帅,我是去巴结他一样……一想到这位英俊潇洒的道友,唐赛儿是吃不到放不下的一股别扭劲儿,正在想着既然战事一时半会没有个头绪,不如多花一点时间培养跟他的感情的时候,突然门帘一挑,想什么来什么,小马哥和王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陛下,我们要告辞了!”
  
  呵呵,回禀没影脚,有一大部分人将会在朱棣正式出场以后先后露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