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邓丽君(1)
一、小城故事
那是在1983年,台北。一场演唱会上,当一浪接一浪的掌声像退潮般慢慢退去,灯光也渐渐暗淡了下来,全场陷入了短暂的平静之中,观众们都在静静的等待着下一首歌的前奏响起的时刻,那个身着一袭鲜红的旗袍的圆脸短发的歌手握着话筒,低着头从容的向舞台位置走着,一边走还一边调整着话筒线的长度。她停下了脚步,站在预定的位置上,双手握着话筒,微微抬起头,和所有人一起等待着前奏响起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看见了她脸上甜美的笑容。
随着鼓槌清脆的响起,灯光又一次亮了起来,那歌手身上红色的旗袍就和舞台背景这么若即若离的彼此呼应着,那独特的前奏这时就已经响了起来,所有的人都开始被那个婉转的前奏所迷住,于是在歌声的渲染下,舞台仿佛有了生命般的鲜活了起来,那位小姐露出了一抹含蓄的微笑,微微侧着身子,慢慢回过头,在那短短的一瞥中,一些东西就这么永远的定格了:她的歌声像清泉似的从每一个观众眼前缓缓流过,她的音乐像春风似的在每一个听众耳边响起:“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也包括……”
歌曲进入了高潮,那位女歌手会在心底呼唤着,感慨着,现场所有的人的心都在随之共鸣着。这时候音乐的尾奏开始响起,歌声渐行渐远,她面带笑容,双手交叉着向台下的所有观众鞠躬致敬,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此刻,这位穿红旗袍的歌手正享受着巅峰带来的无比荣耀、尊荣和崇拜。而在她将要回去的后台,却有一份沉甸甸的孤独和无奈在等待着她。
她就是邓丽君,一个从1953年1月29日唱到1995年5月8日戛然而止的一代歌后。是上世纪80年代华语乐坛和日本乐坛的一颗巨星,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台湾女歌手,也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名的华语和日语女歌手,获得的巨大声誉至今依然无人可比。
这个祖籍河北邯郸大名县邓台村,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身高167cm体重47kg,会说国语、英语、日语、粤语、闽南语的女歌手5岁学芭蕾,10岁获得黄梅调冠军、国语冠军,毕业于台湾金陵女中。14岁出唱片,16岁演电影,17岁赢得香港最年轻歌后的称号,19岁就有了自己的粉丝团,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次初恋。21岁的时候登陆九州,声动日本,23岁在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24岁得到第1个金唱片得主,26岁发生假护照丑闻,27岁的时候,她的靡靡之音开始空袭大陆,成为风靡一时的时尚。30岁的时候被评为港台十大杰出青年,33岁跻身于世界10大歌手,42岁在泰国清迈因气喘病故。她就是邓丽君。
邓丽君的声音甜美圆润、温婉动人,其形象温文尔雅、亲切可人,她与生俱来的完美音色演绎出无数传唱至今、余韵绕梁的歌曲,聆听她天籁般的歌声是广大华人和日本人共同感受到的美妙享受,这一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人物》评选当中,邓丽君被选为港台最有影响力的艺人。
她的代表作品有:《甜蜜蜜》、《小城故事》、《夜来香》、《但愿人长久》、《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等等。邓丽君是在全球华人社会,亚洲影响力巨大的歌手,并赢得了“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的美誉,她更是首位登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进行演唱的华人女歌手,曾经在美加等国家巡演。1986年获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七大女歌星,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之一,是唯一一个同时获两项殊荣的亚洲歌手。1984到1986连续三年蝉联日本有线大赏以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创下双奖三连冠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她曾于1985、1986、1991年三次参加日本红白歌会,这也是无人望其项背的。邓丽君还曾经获得过香港十大杰出女青年、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入围过20世纪百大最具影响力艺人、美国CNN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的称号和荣誉;
1996年,香港嘉利大楼失火,烧毁宝丽金公司拥有的邓丽君的原声母带;1999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20世纪百大最具影响力艺人,华人仅有李小龙和邓丽君入选。2002年,台北台风大水,毁损邓丽君文教基金会部分珍贵史料;2007年,日剧《テレサ?テン物语~私の家は山の向こう》、(邓丽君物语——我的家在山的那边)在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等30个国家或地区多次播放,收视成绩赫然,其中日本收视率高达15.6%,为同时段收视第一,反响巨大,海外再次引发邓丽君热潮;2008年,邓丽君的金曲《但愿人长久》随我国神舟七号升空;2009年以850多万票的绝对优势力压倒老舍、金庸、王菲,周杰伦,老舍,金庸等人获得中国建国60周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榜首。
2010年,为纪念邓丽君辞世15周年,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联合亚洲超过20多家电台,进行邓丽君最爱歌曲的网络票选,全球有超过2000万人参与了投票,《北国之春》以49.11%的支持率获得第一名;美国CNN在那一年评选了过去五十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张国荣和邓丽君作为仅有的两位华人歌手入选其中。
这就是邓丽君。
永远的邓丽君(2)
二、甜蜜蜜
邓丽君的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应该在1982-1986这几年。在这期间,有三场演唱会绝对属于最完美、最成功的个人演唱会。香港告别演唱会是1982年在伊丽莎白体育馆举行,当时邓丽君与富商郭孔丞热恋中,并已到谈婚论嫁的阶段。有资料曾指出,邓丽君在演唱会上掉下热泪,透露自己不久将息歌的想法,虽然后来事情并不随人愿,但可以说明那次演唱会的特殊意义。
为了纪念出道15周年,从1983年底到1984年初,邓丽君开始了亚洲巡回演唱会。分别在日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台北举行。台北中华体育馆的那场无疑是最完美的,因为当时这场演唱会是通过100多个频道面向大陆直播的,因此被誉为“十亿个掌声”演唱会。
邓丽君从1984年重返日本歌坛,推出新单曲《つぐない》(中文名为《偿还》),销量人气可观。随后1985年继续推出日语单曲《爱人》,更是火爆一时,因此,NHK在东京为邓丽君特意举办了一场演唱会。这场演唱会无论从服装、灯光、舞台等来看极尽所能。因为演唱会各方面的巨大成功,邓丽君更是因为连续两年单曲销量人气可观,年底首次被邀请参加日本“1985年的红白歌唱大赛”。
邓丽君,这是一个从来不需要提起、永远也不会被忘记的名字,她是华语歌坛的一座至今无人逾越的里程碑。邓丽君的歌声之甜美,邓丽君的艺术感染力是超越了时间、空间和文化的隔膜的人性之美。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她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启发和艺术感召深刻永远、依然不变。
在邓丽君三十多年的歌唱生涯中,一共演唱过1000多首中文、英文、日文等歌曲。 同时也为世间留下了诸多不朽的名作。以邓丽君所在的宝丽金时期的歌曲演唱水准来说,她的那份人声的水润感、有血有肉的质感无可挑剔,而现在的录音设备的很多人声可以录得很清晰,却录不出邓丽君那样有血有肉的感觉。邓丽君的歌声好在自然,一点也不夸张,加上乐队伴奏都是一次性录下来,录音效果感觉就像现场听歌,而现在的很多录音都是多轨录音,乐器一件一件的录进去,感觉是很震撼、很清晰,其实是电子效果的伪装,就如同王菲被称为天籁之音,可是现场真唱,包括央视春节联欢会,结果不是跑调就是莫名其妙的发颤,这就说明一切。
邓丽君,一个善良、温婉、美丽、淡淡忧伤、活泼、优雅、端庄、贤淑、可人、自强、自信、勤奋、谦虚、好学、善解人意、乖巧、俏皮的女歌手。听邓丽君的歌让人感到她唱得是那样自然,那样朴实,没有一丝矫揉造作、没有一点哗众取宠。邓丽君的嗓子是当之无愧的金嗓子,用美声方式越往高处唱越是有一种水晶般剔透,丝绸般柔和的质感。比如《海韵》这首歌,后来不少歌手曾经翻唱过,不是降调,最高只唱到c2,就是虽然唱到了d2,音色比邓丽君更加甜美柔软,但还是那个问题,少了这首歌该有的澎湃气势。在唱“不是海浪,是我美丽的衣裳,飘荡”的“飘荡”两个字的时候唱的有气无力,完全没有邓丽君唱的那种气势。
她的歌声有一种能够让时间在心灵中短暂静止的能力。在唱出最后一个音符词的时候时,邓丽君在自然的闭眼,让自己短暂的沉浸在回忆和留恋中,然后,就像是随风而逝的指间沙一般,让那种情感慢慢的、一点一点的飘向远方,让所有的听众在聆听时也常常会随着那时远时近的歌声将自己的思绪放的很远很远,和那飘渺的歌声若即若离的应和着。直到最后一个音符终了之时,在那么一瞬间,时间静止,心灵之门慢慢打开,心灵中那些花儿开始一朵接一朵的绽放,灿烂的阳光冲破阴霾,一缕一缕的阳光就像雨后的彩虹将我们紧紧包裹,那就是邓丽君。
邓丽君的歌,是平易近人的歌词、中国风的韵调、淡淡的清纯的唱到听众心里去,每一个人心中就会泛起一阵涟漪和共鸣。邓丽君歌唱时很少听到换气声,衔接的天衣无缝,转换得十分巧妙,又有假音、俏皮音、念白自如运用,令听众得到最大的享受。比如那首《再见,我的爱人》。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之后,现在却又面临着分手的局面,从此天各一方,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重逢,怎不叫人倍感心痛与失落?邓丽君用石破天惊的声音唱出“我会永远永远爱你在心里”,然后急转直下“希望你不要把我忘记”。这如泣如诉的歌声十分感人,加之接下来的一段独白:“再见了我的爱人,我将永远不会忘记你,也希望你不要把我忘记。也许我们还会有见面的一天,不是吗?”邓丽君每次说到这里,总是热泪盈眶,声音哽咽。
这首歌情真意切,也是邓丽君的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永远的邓丽君(3)
三、难忘的初恋情人
邓丽君是一个像其他女子一样对爱情也抱着玫瑰色的期待、对伴侣总是痴情一片的女人,她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爱情,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生情路坎坷。正如邓丽君生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所说的那样,她有很多次刻骨铭心的感情,而且每一次都很投入,“爱情多一点也不怕”。
一个女人处在演艺圈的花花世界里,再加上她性格温和,因此从艺多年来难免有不少绯闻,由于邓丽君为人温和,而娱乐圈中也不乏有大胆的追求者和花花公子,著名艺人高凌风和张菲就曾经为了追邓丽君互相“较劲”,但目前大致为邓丽君及其家人所承认的有六段感情。其中她与成龙的一段感情纠葛,以及她与“马来西亚糖王”郭孔丞止步婚礼前最为世人津津乐道。
邓丽君的初恋在十八岁,对象是马来西亚万字票王林水成的侄儿林振发,他比邓丽君年长八岁。1971年,两人因朋友的介绍而认识。在邓丽君登台期间,林振发每天包下前三排座位,请亲友到场捧场,这种热烈的追求方式,很快赢得邓丽君的芳心。林家虽是名门望族,但家人都很支持林振发与邓丽君交往,竭诚招待她。而邓丽君的妈妈也认为林振发老实、可靠,因此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一度达到论及婚嫁的阶段。1973年,邓丽君将事业重心转往日本,而林振发则继续留在新加坡拓展业务,两人聚少离多,婚事也就搁下了。未料到几年后,林振发突然心脏病猝发,逝于新加坡。邓丽君在他的葬礼上,“伤心地哭倒在墓碑前,久久不能自已”。
在认识林振发的同时,邓丽君与商界人士朱坚也保持着朋友关系。1972年6月16日,原本打算去探望邓丽君的朱坚所搭乘的班机在越南上空爆炸,邓丽君接获噩耗后整整哭了三天三夜,一个星期都无法重新登台。
1978年3月,一名影迷在罗马看见刚与萧芳芳离婚的著名演员秦祥林与邓丽君携手享受“罗马假期”,而据媒体报道,在结束罗马假期后,两人又转往美国见了秦祥林的父亲、哥哥和弟弟。于是秦祥林和邓丽君相爱的传言不胫而走。之后,秦祥林公开承认恋情:“开始时,是我追邓丽君。”秦祥林说,他喜欢邓丽君的纯真,以及认真工作的态度。他称赞邓丽君做人处世有原则、有见解。先前之所以不公开,主要是邓丽君不希望私生活变成新闻。而一直在日本发展的邓丽君对此段恋情一直很低调而且不肯承认,对于共游罗马她也以“巧合”一笔带过。
1979年底,在洛杉矶拍戏的成龙到海滩偷闲,却没想到遇到了正在游学的邓丽君。他乡遇故知使得两人经常约会见面,并很快地跨越友谊,发展成情侣的浪漫关系。后来几周,仍在美国拍戏的成龙经常利用工作之余与邓丽君约会,然而两人在密切的交往中,却渐渐发现彼此的差异,并产生冲突。成龙曾在英文自传中提出,“她温柔、聪明,有幽默感又美丽,她在服装和食品上的鉴赏力令人羡慕……她是典雅的化身,我却是个粗鲁男孩,一心想做个真正的男子汉,说话没有分寸,能走路时却要跑;她总是穿着得体的名牌服装,我却穿着短裤和T恤就上街;她举止得体,礼貌周全,我对权威不屑一顾,常当着饭店经理和服务员的面做鬼脸,把脚放在桌子上。”
成龙承认,两人最直接的冲突是,“她希望和我一个人在一起,而我在公共场合时,不愿没有我那帮小兄弟跟班。我年轻、富有,被名声惯坏了。我爱她,但我更爱自己,没有哪一颗心可以做一仆二主的事。”这是成龙对于两人关系交恶的诠释。由于无法忍受成龙的大男子主义,邓丽君提出了分手。
在与邓丽君分手后,成龙碰到了《小城故事》的女主角林凤娇,成龙之后曾表示自己之所以会选择林凤娇的原因是:林凤娇个性好静,成家班的兄弟都很喜欢她,林凤娇与自己的小兄弟的互动也很好。当成龙决定与她办理结婚手续后,林凤娇随即退出了演艺圈。回忆起邓丽君,成龙至今仍唏嘘不已:“我觉得心里好辛酸,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当年的任性,可能不会错过那么多的真情。现在我知道错了,我对不起她。”
永远的邓丽君(4)
四、但愿人长久
与成龙分手之后,邓丽君与“马来西亚糖王”郭孔丞相识。郭孔丞是香格里拉集团董事长,也是香格里拉大酒店执行董事,可说是名门望族之后。邓丽君与郭孔丞是在1981年10月28日晚上秘密订婚。由于邓丽君是名歌星,而郭家是相当守旧的华人家庭,郭孔丞的祖母向来对艺人有偏见,她还提出三个条件:一是要邓丽君将过去的历史交待清楚;二是嫁入郭家之后,立即退出演艺圈;三是断绝与娱乐圈的朋友的来往。而邓丽君是个自主性与自尊心都很强的女孩,这样的要求无疑是在侮辱她的工作。1982年,邓丽君决定退婚,与郭孔丞就此分手。
之后旅居法国的邓丽君在1990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就是邓丽君的最后的情人,比她小十五岁的法国摄影师保罗。与邓丽君相识时只不过二十三四岁的保罗一直是以摄影助理的身份存在于邓丽君身边,从未得到她本人的正面承认。可能是经济、年纪的问题,也许是觉得这个法国男友保罗无法给她所希望的婚姻,这段恋情虽然长达五年,但邓丽君始终低调处理这段感情,直到过世前,对男友保罗的存在从未松口,更不曾谈过婚姻大事。
邓丽君是个很传统的女人,她一生中都在追逐婚姻、家庭,但是上天偏偏疏忽了这一点。保罗个性任性、有点孩子气,但邓丽君十分照顾他,意见不合的时候也让他三分。邓丽君身前曾经告诉好友,之所以选择与保罗交往,是因为保罗以前从来不知道她是大明星,让她没有心理压力。而婚姻对于任何一个女人而言,就像要拥有一个孩子一样,那是另一种精神支持。晚年的邓丽君确实为自己没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婚姻和家庭而深深伤感和失落过,这种落寞和孤独感不是站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或者人声鼎沸的商场就能消失的,更不是拥有太多歌迷的喜爱就能幸福的。
因为当时要求访问大陆被拒绝,也受到了长期以来靠邓丽君资助的家人的坚决反对,邓丽君不得不离开香港,来到法国,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身高约180,金发披肩、扎辫子、戴耳环,个性任性的保罗,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很多名女人在中年甚至老年时都会选择一个小丈夫陪伴她们:从杜拉斯、麦当娜到邓丽君、刘晓庆。这些名女人在曾经沧海、大喜大悲之后,总会出人意料地来一段老少恋。一般而言,在老妻少夫的故事里,男人痴情、女人从容,就形成看起来离经叛道的组合,才是女人理想中的完美爱情。可惜,对于邓丽君而言,这是最令人惋惜的一段恋情。
因为珍惜,邓丽君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所以任凭保罗如何任性,她都是有求必应,她斥资200多万为保罗购买摄影器材;还在香榭丽舍剧院对面购买公寓和他同住;到餐厅吃饭时,邓丽君会悄悄地从桌子底下将钱递给保罗,让他去付账;两人更在法国银行开了联名账户,即使邓丽君把自己的信用卡刷爆也不惜。可是即便是这样,就像大多数的恋人一样,时间久了矛盾就自然浮上了水面。问题是保罗的极度任性和极度不负责任。当邓丽君的身体不好,身患哮喘的时候他还在一旁抽烟,邓丽君出事时保罗却不在,后来对邓丽君的死表现得十分冷淡,就叫人不能原谅。所以,邓丽君的家人在邓丽君死后将保罗赶走就成了绝大多数歌迷的共同愿望。
16年后,邓丽君去世后的尸检照片首次曝光。令人惊愕的是,尸检照上,邓丽君左脸的巴掌印的确非常明显,而当时有一位叫寇维勇的资深媒体人也亲赴现场察看,第一时间便发现了邓丽君左脸的巴掌印,再加上邓丽君的法国籍男友保罗对邓丽君的死漠不关心,当保罗回饭店得知邓丽君已因为突发哮喘送往医院时,却回到房间倒头大睡,就连经理人也无法忍受保罗这种极为不责任的行为。
可惜这就是邓丽君一直用心保护和宠爱的小男人的真实面目,可惜邓丽君在生前一直执迷不悟,可惜邓丽君没能在身前享受到爱的结果。
永远的邓丽君(5)
五、再见我的爱人
1987年之后,邓丽君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累出了肾病,一用力唱歌就会很疼,所以改变了唱歌的方式,不再用丹田音,就是为了缓解身体的疼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邓丽君决定半退休。由于病情比较严重,所以邓丽君经常使用含有激素的药物缓解病情,所以身材水肿,但又要演出,为了给观众好的形象就需要迅速减肥,这样经常忽胖忽瘦是对身体危害最大的。
1994年的冬天,邓丽君得了感冒,之后一直没有完全康复,从而演变成哮喘。更要命的是她与保罗的那段恋情,不但疯狂,而且很忘我,尤其是保罗一直被邓丽君宠着,而且很爱抽烟,这更不利于邓丽君的病情。1995年开始,邓丽君由于年近中年,为了希望保留在观众心中的美好形象,很少公开露面,八十年代每每引起风靡的演唱会几乎已经成为绝响,因此,各种对邓丽君不利的传闻满天飞。
1995年5月5号,为了怕妈妈担心她的健康,邓丽君还曾经打电话回家,表示虽然在泰国发生多次气喘的问题,但健康还是没有大问题。家人还特地提醒她一定要注意身体保健。5月8日,邓丽君下榻于泰国清迈湄宾酒店。清迈气候温和而湿热,一向是世界各地人士所喜爱的度假胜地。邓丽君由于笃信佛教密宗,因此更多次前往清迈拜佛并希望取得开示。没想到这个去惯了的地方,却因此让邓丽君的气喘意外发作,于5月8日下午5点多陷入生死困境。
据湄宾酒店的服务生叙述,下午4时左右,邓丽君气喘突然发作,为了求生,她一直敲打房门求援,服务员在闻声后前往她住宿的1502号房察看。发觉事态不对,众人七手八脚地把邓丽君移到酒店的咖啡厅进行急救。但是都无济于事。在送往医院的路途上,柔弱的邓丽君虽然饱受气喘发作的痛苦,还是一直呼喊着母亲。虽然清迈蓝姆医院进行了急救,最后也只能宣告急救无效。邓丽君在1995年5月8日17时30分就这样香消玉殒。尤其事故发生时,保罗刚好出外购物,回来后发现邓丽君病危为时已晚,或许正如台湾一位密宗大师林云所说,邓丽君原本应该是“长命之人”,不过命中劫数到了,这一关没能躲过去罢了。
1995年5月28日,在50万花朵的装饰及《何日君再来》的歌声中,蜚声乐坛的超级巨星邓丽君丧礼在台北举行,邓丽君丧礼的盛况备极荣哀,甚至打破了艺人举殡的十大纪录,第一、灵堂之多破纪录;第二、筠园设计电脑化;第三、首名艺人丧礼作直播;第四、接近三周才出殡; 第五、五十万鲜花伴芳魂;第六、紫红色的哀愁;第七、治丧委员逾二百;第八、身后备极荣哀;第九、中外传媒争相报道;第十、党旗和国旗覆盖灵柩。这都是前无古人的。能够得到这么多中外歌迷的爱戴,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作为一个女歌手,可以说此生无憾矣。因此,当日的报道称,邓丽君“安详落葬宛若静谧睡莲。”同时,大陆摇滚圈发行《告别的摇滚——纪念邓丽君专辑》;歌星王菲也发行《菲靡之音》向其表示致敬。
永远的邓丽君(6)
六、夜来香
听邓丽君的歌,不用看人,也觉得邓丽君一定是微笑着在唱这首歌,这种可以让人由歌曲直接联想到一个美好画面的,大概只有邓丽君有这个能耐。其他的,比如说王菲,就是一副冷冰冰、油盐不进的模样,再比如那英,就是一个飒爽英姿的女民兵的形象,再比如李宇春,本来就有些中性的感觉,只有邓丽君很有女人味。
邓丽君在演唱的时候眼神灵活而多变,唱到快乐时往上扬,好似天上洒下了的阳光吸引住她,在几个转音中的眼神朝下望,透出女人的一丝丝害羞,偶尔用手拨一下柔发,或者将头轻轻一扬,让遮住视线的发尾甩开,让那双大眼从发梢后面又透了出来,眼光中充满了自信和温柔,深情款款,特别是眼睛闭上再张开那一瞬间,自然就释放了无限的千娇百媚。
永远的邓丽君(6)
六、夜来香
听邓丽君的歌,不用看人,也觉得邓丽君一定是微笑着在唱这首歌,这种可以让人由歌曲直接联想到一个美好画面的,大概只有邓丽君有这个能耐。其他的,比如说王菲,就是一副冷冰冰、油盐不进的模样,再比如那英,就是一个飒爽英姿的女民兵的形象,再比如李宇春,本来就有些中性的感觉,只有邓丽君很有女人味。
邓丽君在演唱的时候眼神灵活而多变,唱到快乐时往上扬,好似天上洒下了的阳光吸引住她,在几个转音中的眼神朝下望,透出女人的一丝丝害羞,偶尔用手拨一下柔发,或者将头轻轻一扬,让遮住视线的发尾甩开,让那双大眼从发梢后面又透了出来,眼光中充满了自信和温柔,深情款款,特别是眼睛闭上再张开那一瞬间,自然就释放了无限的千娇百媚。
邓丽君在舞台上常常站着不动,从头到尾唱完一曲,可是从她眼眸中所透露的神情,从纤指中所绕过的柔情,胜过无谓的大幅度动作。特别是邓丽君的莲花指,据说做来最浑然天成,大拇指和中指轻轻一捏,再硬的心都会被她捏碎。邓丽君也会做出那种唱到激动处时,会将麦克风拉到很远,再猛地抽回来,却总能很准地对到嘴上,使得声音随之变化多端的动作。
邓丽君的笑容有着浓浓的甜味,因为她的嘴唇较薄,看起来很清爽,特别是那口贝齿,又整齐又洁白,笑起来当然不同凡响,唱歌一开嘴,就觉得空气清新了很多。还有那张很典型的东方人的娃娃脸,加上与生俱来的清新气质,就给邓丽君的舞台表演加分不少,如果有人要问,中国女孩应该是什么样的? 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就是像邓丽君那样的。
邓丽君是20世纪华语歌坛公认的“台风完美”的通俗歌手。在舞台上,邓丽君都笑容可掬、脸蛋轮廓分明、身材匀称、气质完美。十分重视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和配合歌曲的舞蹈表演。在演唱不同风格和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作品时,邓丽君会恰到好处地借用中国戏曲的身韵与古典舞的动作、西方拉丁舞、现代劲舞的动作、日本民族舞蹈的姿态等配合演唱。这种载歌载舞的演艺展示了她个人优秀的艺术功底和艺术表现力,也体现其完美的舞台风格。她也会在演唱前、中、后的即兴衔接和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方面,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与风格——即婉约而大方、真实而幻化,柔美中不失刚毅、细腻中带着大气。
当然还有结合邓丽君的音乐背景和自身风格,签约公司为其选择的国语歌曲中不少是具有明显的中国民谣小调以及地方戏曲风格,例如《小城故事》。这首歌曲用一种淡雅平稳的旋律表达了对人生真善美境界的追求与向往,歌曲采用我国五声宫调式,旋律柔和平稳、温暖流畅,结构短小;邓丽君演唱时音色甜美淳厚、自然而生动,并且时常配穿中国旗袍进行舞台表演,恰如其分,使这首歌成为听众层次最为广泛的经典通俗歌曲。走向成熟演艺时期的邓丽君有自己的专属乐队和人声伴唱(和声),在演唱中还聘请了专职舞蹈演员进行伴舞。这在当时实属少见。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的制作公司,都能很准确地找到邓丽君的包装定位,即“高雅、端庄、甜美、婉约”,带有东方女性的温柔、中国女性的内敛但又突破自身保守的气质、略带西方现代美的热情大方。这一定位为邓丽君演艺风格的发挥和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空间,同时也为制作团队的包装宣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一定位,不仅为邓丽君争取广泛的受众群体提供了帮助,更为制作公司的经营效果争取了有利条件。
永远的邓丽君(7)
七、月亮代表我的心
邓丽君不变的气节更是令人钦佩。1981年与郭孔丞举办订婚发布会,原定在1982年3月17日举行婚宴。然而,就在喜帖和婚纱都已准备完毕,邓丽君已决定婚后退出演艺圈的时候,但她听到郭孔丞转述祖母的要求,却感到十分屈辱,摸着订婚戒指,泪流满面。最终,毅然退婚,与郭孔丞分道扬镳。
邓丽君去世后,台湾地区将她定位为“爱国艺人”,从总统到普通百姓莫不感受深刻。因为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拒绝攀附日本。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的5年间,邓丽君虽得奖无数、广受欢迎、财源滚滚,却始终不喜欢那个国家。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讨厌日本,我唯一做的,就是在日本努力赚他们的钱,然后汇回老家。”
如今,在越来越多的华人明星纷纷加入外籍,连两会代表也要求查处双重国籍的时候,想想邓丽君的话,那些男女是不是应该有些汗颜?
得益于邓丽君的文艺人不少,梅艳芳在香港的影响力没人否认吧?她当年就是靠翻唱邓丽君的歌而生活的;张曼玉的名气够大吧?当年她就是靠那部《甜蜜蜜》登上影后宝座的;而声称是邓丽君的粉丝的艺人就有一长串名字:王菲、刘德华、周杰伦、齐秦、王力宏、蔡依林、卓依婷、蔡国庆、林青霞、刘嘉玲、杨钰莹、张铁林、梁静茹、S.H.E、张靓颖、容祖儿、成方圆、屠洪刚、利智、孙海英、朱明瑛、吴宗宪、田震、蔡幸娟、李玉刚、胡杨林、周艳泓、苗侨伟、冯远征、BOBO、高美君、黄龄、谭晶、景心妍、田震、任静、付笛声、陈明真、郑源、戴军、马天宇、苏慧伦、梁永斌、腾格尔、邝美云、斯琴高丽等。
而邓丽君的歌迷与王菲的粉丝经常为了争那个歌后的名声争论不休,从上世纪一直到现在。其实这种比较很无聊,根本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层面的,横向和纵向都没法比。如果硬是要比,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比比: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谁更红?贝利和马拉多纳谁是球王?关公和秦琼谁的武功更高?西施和杨贵妃谁更美?有人说过:如果有一部《娱乐史记》,邓丽君是《邓丽君本纪》,王菲是《王菲世家》,因为一个是实力,一个是包装。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邓丽君的声音甜美圆润、温婉动人,其形象温文尔雅、亲切可人,是上世纪80年代华语乐坛和日本乐坛的巨星。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台湾歌手。所以,就让邓丽君的歌声长伴着全球华人,在她的那甜美的歌声里,找回那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和追求,让心里充满感激与怀念,怀念邓丽君,怀念她的歌声,怀念那个逝去的年代、远去的青春、怀念那充满活力充满幻想的岁月。
邓丽君的歌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如高山飞瀑、潺潺溪流。人们欣赏她只要靠审美本能而无需绞尽脑汁。其实艺术的共同点就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功到自然成,就像夜来香开放一样顺理成章,毫无斧凿痕迹,但又比任何设计和精心包装来得更出其不意、妥帖、周密。这就是邓丽君。
所幸的是现代高科技使得我们又可以回过头来重新复习邓丽君。惭愧之余,激动之至;又可以和当年的那些人一样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欣赏邓丽君的天籁之音。平心而论,论美貌邓丽君不能说是风华绝代,但她的歌却实在让人难以拒绝。尤其是邓丽君这样有个性、有立场的女人在今天是越来越少了,街上的女人越来越屌丝、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暴露、越来越性感,像邓丽君那样仅仅只是满足男人们古典情怀的女人几近绝迹了。
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悲哀。
永远的邓丽君(8)
八、我只在乎你
电影《小城故事》于1979年3月面世,而《小城故事》也是邓丽君最广为人知的招牌经典歌之一。虽然在此之前,邓丽君已经是国语流行歌曲的顶级歌星,在港台东南亚和日本都是最走红的歌星之一,但是其演唱风格还有些不稳定,给人一种仿佛缺了些什么的感觉。《小城故事》一出,那种温婉清丽、典雅多情的风格使她的歌唱生涯第一次达到了可称为“完美”的境界,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此时的邓丽君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音域还有些窄狭、音色还有些单薄,可是《小城故事》就是要这样才好听:甜美中有些忧郁、温柔中蕴含着活力,充满着迷人的魅力。她的声线比以前还美:音域明显收窄、音质更为纯净、音色美如彩虹般的艳红,塑造出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美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