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惊天倒斗之秦始皇陵 (可以媲美啥,大家自己看吧~~~)

  1966年,李黄恩已经成为一个壮实的少年,李大脑袋也变成了一个快60岁的老人,就在这一年,李大脑袋的安逸生活也结束了。
  8月5日,毛主席的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掀起全国范围内推翻资产阶级的大浪潮。“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中央也从部队里往每个地方调去了很多干部担任当地的“革委会主任”。爷爷所在县城的革委会主任正是古宝斋周掌柜的长子周辉,古宝斋被烧周家全家被鬼子灭门时,他正好在新四军里当兵,因而躲过一劫,这么多年以来周辉在部队里立了战功,做了团长,可谓“志得意满”,但是周辉在风光之余也越发的想念家乡,期盼叶落归根,正巧这时文化大革命的兴起,燃起了周辉回乡的希望,于是他向上级党组织提交了申请,回家乡当了革委会主任。
  其实周辉回乡的目的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光鲜,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当年周辉的父亲周掌柜十分喜爱爷爷的那只玉壁,处处不离手,一天到晚放在手上把玩,无意中周辉也从周掌柜那得知玉壁有两只,都是无价之宝,且多半那只公的还藏在李大脑袋的手中,从那时起幼小的周辉就立志帮助父亲把公玉壁从李大脑袋手中夺过来,后来,周掌柜惨死,为了满足父亲生前的渴望,为了告慰周掌柜的在天之灵,周辉想夺得那只公玉壁的思想也日益强烈。
  周辉回乡后,马上就以“参加国民党反动军队”为由逮捕了年近六旬的爷爷,在狱中严刑拷打爷爷,想得知那只玉壁的下落,可怜爷爷确实不知,回答不出玉壁的下落,最终被周辉活活打死在大狱之中。
  爷爷死后,老年的阿黄便离开了李家...再也没有回来过。
  写的还湊乎不?我要做饭啦……
  
  筒子们……顶一顶啦……回复量都快被人甩一条街了……脸上挂不住啊……今晚上夜班……我要睡会……谢谢大家啦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惊天倒斗之秦始皇陵》已经被好几个网站转载发表……大家一起开心下……呵呵
  
  顶一个
  
  谢谢楼上筒子们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声明:楼主李姓,87年兔,皖籍人士,名字中含有一“林”字,大家可以叫我林子,当然,如果大家喜欢叫我大唐就继续叫我大唐……只是大唐这两字做国名大气,作为人名就有点那啥了……呵呵
  
  在上班呢……手机更不方便……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别急啊……
  
  咦?
  
  晕~
  爷爷死后,那周辉自然不会放过李黄恩,他是军人出身,骨子里有种与生俱来的果断与决绝,一不做,二不休,斩草需除根的道理,他比谁都懂。在这种情况下刚丧父的李黄恩这次又遭了难,面临了他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挫折。
  1968年,也就是爷爷逝世三年后,文化大革命走向了一种极制的癫狂状态,全国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在那个世道没有公理,领导一个随便的借口就能让一家人万劫不复,周辉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肆无忌惮的以“反动残余分子”的罪名,将年仅21岁的李黄恩逮捕,在狱中的李黄恩,不仅受着严刑拷打,而且还到处被游街,批斗,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以前活泼好动的李黄恩变得成熟,内敛,说的更难听点,就是懦弱,胆小如鼠。
  虽然李黄恩已经被整的生不如死,但是在周辉心里,李黄恩被整的生不如死是不够的,他要的是李家灭门,他要的是斩草除根,他要的更是不留后患。
  “必须要让李黄恩死!”在这个指导方针下,一个罪恶的念头在周辉心里油然而生。
  在周辉的计划里,他想再翻点李黄恩的“罪状”出来,好顺坡下驴,在公审大会上判决李黄恩死刑,这样既能达到目的,也符合程序,更能对民众的舆论有个合理的解释。
  可是李黄恩二十刚出头,并无太大劣迹,寻来寻去,周辉竟然没有寻到李黄恩的把柄,当然没把柄并不是李黄恩活命的理由,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在那个人命薄如纸的年代,又有多少人会在乎一个青年的性命?
  可惜事与愿违,那周辉千算万算,终不如天算,周辉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一个震惊全城的消息传了出来,县城革委会周辉竟然在家里上吊自杀了!
  后来陆陆续续有很多小道消息传来,据说在周辉死前的那晚,周辉家的四周出现了大批的黄皮子,在周辉以及邻居家的周围四处乱窜,半夜里,黄皮子的哭声四面八方的传来,仿佛在举行一个盛大的哭祭仪式。
  天明的时候,怪异的事情发生了,周辉用一根粗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他的对面,还吊着一只黄皮子,那只黄皮子毛色泛白,脖子上吊着一块古代铜钱。
  坊间都在传言,周辉命硬,本不该死。只是不知因为什么事得罪了黄皮子,而且结的还是死结,黄皮子为了让周辉死,不惜性命,最终由那只老黄皮子完成了与周辉的换命。
  李黄恩得到周辉死的消息后,痛哭了一场,他哭的不是自己,更不是哭自己的命运,他哭的是那只与周辉换命的老黄皮子,他记得,父亲生前也曾在阿黄的脖子上套了一枚铜钱!
  写的我好伤感~
  今天有出版社编辑和我聊了会天,更的比较少,对不起~~~~
  放心……写完在发表……不会丢下你们……这两个夜班熬人,更的不多……明晚就不用上夜班了……你们懂得……
  
  情节需要嘛……写阿黄换命的这段,我也挺难受的……对天发誓,再也不写悲剧结局了……
  
  明天多更些,要不然太对不起你们了……自责
  
  顶一个
  
  @心慌慌儿 2012-6-8 4:33:00
  顶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谢谢啦
  @xwy135 2012-6-8 7:55:00
  楼主碉堡了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木有
  周辉死后,县革委会主任的位子就空了出来,上级党组织一看,这主任位子老是空着也不是事啊,于是就又派了一个人来担任县里的革委会主任。
  新来的主任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做人做事都挺圆滑,这个圆滑是褒义词,说的更笼统点,就是会做人。那新主任得知李黄恩年纪轻轻,涉世未深,就被前任主任滥用权力关进监狱,遭受无休无止的游街示众,批斗,甚至差点命丧黄泉。不可谓命不苦,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在新主任上任两个礼拜后,李黄恩就得到新主任的特批,被放回了家里。
  虽说李黄恩被放回了家里,但是他那戴在头上“反动军队残余分子”的帽子并没有被摘掉,在那个讲究出身,讲究成分的年代,这顶帽子可苦了李黄恩,在生产队里,活要比人多干,苦要比别人多受。末了,算工分的时候,却总是拿不过别人。
  对于这些李黄恩都认了,前段时间无休止的批斗,已经让李黄恩从一个开放活泼的小伙子,仿佛变成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中年人,他的身上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相符的恬静。与其说成是恬静,倒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的淡定。
  转眼间1976年到了,全国人民都沉醉在除掉“四人帮”的快乐之中,当然李黄恩也很高兴,因为他知道,祖国的风向要变了。
  果不其然,1978年12月,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范围内展开了针对四人帮时期“左倾”错误路线的平反活动,在这股春风下,李黄恩戴在头上快10年的帽子终于被摘了下来,只是物质名誉还能赎回,但年华是终究赎不回来的了,当年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李黄恩,步入了中年。
  这10年间,李黄恩在生活和工作中备受歧视,小兰眼瞅着儿子越来越大,却还未婚娶,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她知道自己儿子没找到媳妇,并不是因为儿子长的丑,更不是儿子没出息,最大的原因就是儿子头上戴的那顶高帽子,倘若儿子没有这顶帽子,说不定她孙子都抱上了,每想到这里,小兰都会偷偷的擦眼泪,感叹世道不公。
  现如今,国家政策变了,儿子平反了,头上的帽子也被摘了,于是,小兰又把儿子的婚娶提上了日程。
  在小兰的牵线下,李黄恩相了几次亲,结果和李大脑袋相亲时的情况一样,连相了好几个,都是女方不愿意。无奈之下,李黄恩对“相亲”事业心灰意冷,于是就没有再相亲了,安心的在家里种着自己的几亩薄田(那时候公社已经解散,田亩又回到了农民的手中。)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皖北一代流行买卖四川婆姨,二,三千块钱就能买一个漂漂亮亮,腰圆腿细的四川姑娘。小兰一听这个消息,便知道机不可失,立即行动,火速从亲亲戚戚,邻里街坊那凑够了2000块钱,马上给儿子买了个四川媳妇小红,完成了李黄恩终身大事,婚后,李黄恩勤恳,小红贤惠,两人在一起性格互补,彼此倒也合适,日子过的贫苦但也不失温馨,于是没两年,老李家就又添了新丁——那就是我!~
  算了,自顶一个……睡觉
  
  醒了
  
  每次有心多更的时候,总是会遇到这啊那啊的问题……伤的了……
  
  写了几段,保存在文档……现在发不上来……家里网络断线……
  
  回忆写完了……没发表……故事正式开始了
  
  早上好,空间
  
  对
  
  不
  
  起
  
  大
  
  家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