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愿

林诗音自那日从赵家大嫂二嫂的口中得知李寻欢和孙小红到了武夷山脚下,便临时决定留宿在李大娘家中,小住了两日后托李大娘的侄儿赵康帮自己卖了一匹马,赵康小时候帮人家养过马,对马甚是熟悉,只一下午就帮林诗音从镇上选了匹好马回来。
林诗音知道李寻欢既然来到武夷山脚下就一定会顺道回李园看看的,于是简单的收拾行李后带上李园的地契,简装出发,李寻欢与孙小红虽是先行,但林诗音快马加鞭依旧先于他们一日到达保定李园。
夕阳挂在树梢上,把城墙的影子拉的长长的。
时隔三年在次回到最熟悉的地方,林诗音的心里百感交集,这里不但有最开心快乐的年少时光,更有最深的伤痛。
林诗音缓缓走在曾经最熟悉的街道,林立的酒肆,小贩的叫卖声……都曾是自己最熟悉不过的场景。
兴云庄曾经的李园,门前的石狮子和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对联无声的向人们诉说着曾经发生这里的故事。
轻推开紧闭的大门,林诗音仿佛一下子跳进了记忆的陷阱,熟悉的庭院,走廊,桌椅,一花一草一幕幕开心的不开心的,笑声,哭声,叹息声……回荡在耳旁。
收起凌乱的思绪,林诗音稍作休息,便去打了些清水,卷起衣袖,打扰起来。
子时,月牙儿悠闲的挂在半空中,把李园里里外外打扫一遍的林诗音静静地坐在走廊里,欣赏着夜空的美丽,回忆着这里的点点滴滴,直道东方已露出鱼肚白,才昏沉沉的睡着。
待醒来时已是中午时分林诗音只觉得浑身乏力,勉强提起精神简单的梳洗了一遍,来到年少时常来的饭馆,点两个自己最喜欢吃的饭菜,细细的品尝熟悉的味道……
饭后,林诗音收起心绪,遮上面纱,背起包裹,牵着马匹来到与李园斜对面的酒肆里,这家酒肆里的酒是李寻欢平日里最喜欢的。
病了,不想动脑筋怎么办?
好可怜又要打好几天针
再次走进这家依旧热闹非凡的酒肆,林诗音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和李寻欢在此畅饮美酒,意气风发的表哥不时的开怀大笑……林诗音不仅绽出笑意,扬起的唇角,轻柔而温暖。
自从嫁与龙啸云之后,林诗音就很少来这家酒肆了,十几年来也只有每年的中秋和除夕都来这里买上几斤女儿红。
这家的女儿红里加入了应季的梅子,梅子的清香完全融入酒中,喝上一口清冽甘甜,浓香醇厚,归位无穷。
林诗音踩着回忆的脚步穿过大堂,来到柜台前,淡淡的道:“郑老板!”
“哎!”一位满头白发,低头打着算盘的郑老板慌忙应道。
抬起头礼貌性的笑道:“这位……姑娘有什么事吗?”
浑浊的语音,有着说不出的亲切。
“可以借笔墨一用吗?”林诗音浅笑道。
“可以,可以,姑娘请!”郑老板拿过一旁的笔墨笑道。
“谢谢!”林诗音接过笔墨笑道。
提起朱笔林诗音飞快的写下一张药方,一张不但解酒毒,而且还治咳嗽的药方。
折叠好纸张,林诗音拿出一个红檀木盒子,笑道:“郑老板,麻烦您把这檀木盒子转交给表……李寻欢。”
“姑娘,那李探花已不再此处居住!而且老夫看这盒子十分古朴大气,里面装的定是……老夫实不敢接!”
“我知道,他这两天里就会回来的”林诗音笑道,而且诗……我也信得过您!。
“好吧!既然姑娘这样说,老夫就不在推托!可李探花若是问起姑娘姓名,老夫该如何相告?”
说着接过檀木盒子放在了柜台的暗格里又道。
“您就告诉他是一位叫……梅花的女子还他的就是了!”
“好吧!姑娘还有其他事吗?”
“帮我打两斤女儿红!要放了梅子的女儿红!”
“好嘞!姑娘请稍等!”
一会儿郑老板便提着两斤女儿红出来了,林诗音接过酒坛,请嗅酒香,依然是熟悉的味道,浅浅一笑道:“多谢”!
付过银钱,林诗音正欲离开、郑老板忽然道:“姑娘,我们是不是……见过?”
林诗音眼眸里闪过一丝慌乱,道:“哦?”
“老夫看姑娘甚是有些面熟!好像一位小姐!”郑老板笑道。
“郑老板应该是认错人了!”林诗音笑道。
“可能是吧!姑娘慢走!”
出了酒肆,林诗音慢慢的走在街上,想起方才的事仍然心有余悸,年少时经常去郑老板哪里玩耍,几年不见已是满头白发的他依然记得自己。
在挂吊瓶,右手有空闲,随便写了一点,大家将就着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