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科学大咖——轻松幽默、文理皆宜的科技简史

  @胖鼠幕燕 2021-07-28 18:08:09
  这下就明白了吧,宇宙所有的基本粒子本质是振动的能量,是无形的能量、有形的微粒、振动的波三位一体。2500年前的道德经早就指出,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看到没有,宇宙所有的东西,都是无中生有。
  在现代科学实验室中,一个正粒子和一个负粒子相遇,实体粒子在宇宙中就不见了,转化为无形能量。那么反过来,无形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变成有形的基本粒子。怎么变?高速度、高频率振动。所以,波粒二象性就发......
  -----------------------------
  兄台高见!
  @unic0603 2021-07-28 19:23:24
  mark
  -----------------------------
  谢谢支持!
  在《光学》最后,牛顿提出了一些质疑,既然光是微粒,那么光粒子会不会受到万有引力类似的超距作用的力?这些超距力会不会使光线发生弯曲?光可以使物体发热,这是不是光粒子作用于物体,使物体表面部位发生了振动?
  这些问题已经涉及到了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和热力学。牛顿,不愧是最接近神的凡人。
  牛顿在他的《光学》中加入了大洪水、上帝等话题。刚刚说到牛顿用以太来解释一些光的现象,但很难与他的力学理论统一起来。以太是波动说最大的包袱,也是牛顿理论最大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行星运行井然有序,并没有察觉到以太的阻力,如果以太存在,那么行星速度会逐渐减小,成螺旋形撞向太阳;如果摒弃以太,那牛顿的光学理论又出现了问题。苦恼的牛顿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上帝,他说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和这些粒子,它们具备特殊的性质。
  除了《原理》和《光学》,牛顿还致力于《圣经》的研究,并写成了《年代学》和《神学》两部大书,牛顿的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科学的界限,哲学家、神学家们也都匍匐在了牛顿脚下,牛顿几乎达到了圣人的地位,科学史上无人可以与其相比。
  牛顿的地位和影响力让微粒说一统科学界,无人再敢提出质疑。第一次波粒大战以波动派的惨败告终,波动说被打成了地下组织,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未能翻身。科学界普遍接受了牛顿光学理论,大学课本里都是在讲微粒说,没人再去研究波动说,波动说逐渐被大多数人遗忘了。百年倏忽而过,在牛顿出版《光学》的103年后,一位名叫托马斯·杨的年轻医生,高举波动大旗,向权威发起抵抗,向微粒说发动了反攻,从而引爆了第二次波粒大战。
  @板桥渔翁 2021-07-29 12:23:11
  可以去问任何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的人,问他们对所学提出过质疑没有。
  可以这么说,没有达到博士毕业的,全世界都没有几个人能够提出质疑,就是在博士以前提出过,那你这个质疑也仅仅是疑惑,而不是科学理论存在问题。
  比如我高中就对物理的力的概念提出质疑,但这个质疑可以重新定义就行了,不影响牛顿体系。
  达到博士能提出质疑的,只能是科学假说的内容。被证实的谁也无力提出质疑。
  ......
  -----------------------------
  感谢兄台一直以来的支持与点评!
  第22章 微积分之争
  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原理》的出版绝对是牛顿人生的巅峰,牛顿本人却从不这样认为。《原理》出版后,牛顿还想取得更大的突破,他想把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统一。这谈何容易!牛顿既陷于无法超越自我而苦恼,又沉迷于炼金实验无法自拔,对前途的迷茫终于导致牛顿出现了短暂的精神分裂。这一时期,牛顿时而清醒,时而混乱,清醒时仍彬彬有礼,混乱时则胡言乱语。
  牛顿的朋友蒙塔古在1694年出任英国财政部长,蒙塔古任命牛顿担任皇家造币厂厂长。这个行政任命解救了牛顿,最起码让牛顿有了事情可做。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精神分裂之后的牛顿和之前判若两人。精神分裂前的牛顿低调、内敛,还有勤奋;精神分裂后的牛顿则暴躁、苛刻,还有专横。两种性格集于一身,但不矛盾,只不过牛顿前半生一直压抑着,后半生释放了出来。
  牛顿离开剑桥来到伦敦担任造币厂厂长后,全身心投入到铸造新币的工作上,他以要求自己的严格标准要求下属,他把无数制造假币的罪犯送上绞刑架,他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职权,把能得到的权力牢牢抓在手中。
  1703年胡克去世,同年底,牛顿当选皇家学会会长。在皇家学会一次搬家时,胡克所有的资料、收藏和仪器都失踪了,在皇家学会悬挂的仅有的一幅胡克画像也不见了。这件事,牛顿是最大也是唯一的嫌疑人。
  牛顿在皇家学会安插私人,打压异己,凡是与牛顿有过节或者有不同意见的人都被挤压得抬不起头。医学教授约翰·伍德沃德(不是曼联的三德子)以脾气大而著称,因为在会议上反对牛顿的亲信斯隆,被牛顿逐出了学会的领导班子,支持伍德沃德的七个人也都受到牵连,几年内或落选理事会或主动辞职而去。牛顿打压最狠的一个,是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首任台长弗兰斯蒂德。
  牛顿在《原理》中绝口不提胡克还算情有可原,毕竟胡克打压牛顿多年,牛顿要以牙还牙。牛顿在《原理》序言中除了感谢哈雷,他还应该感谢弗兰斯蒂德。
  在1684至1685年间,牛顿忙于写作《原理》时急需大量的天文数据,他向弗兰斯蒂德台长求助。弗兰斯蒂德是个好脾气,他无偿给牛顿提供了大量的恒星、行星观测数据。《原理》的出版给牛顿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弗兰斯蒂德却没有得到任何名誉,甚至牛顿连个感谢的话都没有,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弗兰斯蒂德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对此,弗兰斯蒂德颇有微词。
  @高飞越坎 2021-07-30 09:54:07
  真是好文章,收藏了。
  -----------------------------
  谢谢支持!
  牛顿在编撰《原理》第二版时,打算加入月球理论,他再让弗兰斯蒂德提供月球数据。这一次,弗兰斯蒂德虽然全力以赴,但忙中出错,数据中出了几个错误。一向苛求完美的牛顿毫不顾及情面,在皇家学会批评了弗兰斯蒂德好几次。
  弗兰斯蒂德自尊心受到打击,他拒绝继续给牛顿提供天文数据。当时天文台的经费不足,大部分的仪器设备都是弗兰斯蒂德自己购买的,可以说观测数据也是归弗兰斯蒂德私人所有。牛顿派哈雷去索要,弗兰斯蒂德不给;牛顿亲自写信索要,弗兰斯蒂德仍不卖面子拒绝提供。牛顿暴跳如雷,双方写信开始互相谩骂。明的不行来阴的,牛顿利用自己的职权,通过英国女王的丈夫乔治亲王夺取了弗兰斯蒂德的数据,而且在弗兰斯蒂德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出版了他的星表,牛顿以这种办法得到了他所想要的月球数据。之后不久,牛顿以未交皇家学会会费的理由,把弗兰斯蒂德开除出了皇家学会,第二版《原理》也将弗兰斯蒂德的名字全部删除。
  弗兰斯蒂德成为牛顿拉黑的第二人。
  弗兰斯蒂德的实力与牛顿实在是不对等,被牛顿碾压得毫无还手之力。接下来被牛顿拉黑的第三人可不是泛泛之辈,他是欧洲大陆少有的天才人物——莱布尼茨。
  现在天涯上传图片太难了
  1646年,莱布尼茨出生于德国莱比锡的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哲学教授,在莱布尼茨6岁时去世,给莱布尼茨留下了一屋子的藏书。莱布尼茨学习上有着过人的天赋,他8岁上学,12岁自学拉丁文、希腊文,用6年时间学完了普通孩子需要10到12年才能学完的课程,14岁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学,17岁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8岁取得哲学硕士学位。牛不牛?更牛的是下面。1666年,20岁的莱布尼茨提交了博士论文,但大学认为他太年轻了,这么年轻怎么能当博士?莱比锡大学便没有授予他博士学位,却允许他留校任教。不给博士还给你教书,想得美,莱布尼茨一气之下离开莱比锡,转到纽伦堡阿尔特多夫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观点新颖,赢得了评委会的一致称赞,学校盛情邀请他留校,但莱布尼茨年轻气盛,不想让学院式的生活羁绊住自己,他更想到社会中闯一闯。
  1667年,莱布尼茨成为美因茨选帝侯的法律顾问,从此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纵观莱布尼茨一生,他不像那些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史学家那样专心于学术研究,他更像一个社会活动家,穿梭于欧洲各国,他没有像中国的苏秦那样六国挂相,也没有取得苏秦合纵六国的伟业,但莱布尼茨曾同时任职于五个宫廷,也算是功名显赫了。
  1672年,莱布尼茨作为美因茨选帝侯的外交官来到法国巴黎,外交工作没啥进展,但莱布尼茨结交了大量的法国科学家,认识了著名的科学家惠更斯。通过与惠更斯交流,莱布尼茨很快发现自己在数学方面是个短板,他便向惠更斯学习数学。名师出高徒,惠更斯是数学奇才,莱布尼茨更是数学天才,在巴黎四年间,除了惠更斯的指导,莱布尼茨还自学了17世纪前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突飞猛进的同时,莱布尼茨产生了自己的数学思想。1676年离开巴黎时,莱布尼茨已经成为当时超一流的数学家了。
  在巴黎学习数学的同时,莱布尼茨还努力研究了笛卡尔和帕斯卡的哲学著作,为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打下了基础。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
  @剃须刀一把 2021-07-31 20:09:54
  好文,必须点赞。搬个椅子过来,慢慢品
  -----------------------------
  感谢兄台的大力支持!
  1673年,莱布尼茨以外交官身份访问伦敦,见到了与他一直通信的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奥尔登伯格。奥尔登伯格隆重欢迎了莱布尼茨,并介绍他与波义耳、胡克等人见面。莱布尼茨在皇家学会提交了一篇论文,并展示了他发明的可以进行加乘运算的计算器。他的论文水平一般,会员们只是礼貌性地说很好很好,大多数人对计算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倒是胡克对于莱布尼茨的计算器不屑一顾,胡克说用纳皮尔骰子就可以设计出更简单的计算器。莱布尼茨对胡克的态度大为不满,幸亏有奥尔登伯格极力解释,说胡克就是那种尖酸刻薄的人,不必和他一般见识,这才没有让莱布尼茨失掉雅兴。在奥尔登伯格的努力下,莱布尼茨被推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会员。
  受了胡克的刺激,莱布尼茨回到巴黎后,继续研究计算器,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精力后,于1674年制造出了可以加减乘除以及开方的计算器。莱布尼茨高兴地说,天文学家们再也不用为了计算而费心了。试想,如果开普勒拥有这么一台计算器,能高兴地跳起来。需要补充一点,胡克确实自己也发明了一台计算器,水平不比莱布尼茨的差,可见胡克还是很有实力的。
  1676年,美因茨选帝侯去世,莱布尼茨卸任驻巴黎的外交官。莱布尼茨没有直接回国,他又去了一趟伦敦,通过奥尔登伯格,这一次见到了英国数学家柯林斯,并与牛顿建立了通信联系,这一次的访问为日后微积分之争埋下了伏笔。
  莱布尼茨从英国前往荷兰,拜访了列文虎克和斯宾诺莎,从荷兰回到德国后,担任了汉诺威公爵的法律顾问及图书馆馆长。在汉诺威,莱布尼茨继续研究哲学、科学和数学,并发明了二进制算数法。当时二进制没有体现出优越性,随着今天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二进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威力。
  1679年,汉诺威公爵去世,他的弟弟继承了爵位,新公爵的夫人苏菲(不是那位小姑娘)非常喜爱哲学,经常邀请莱布尼茨入宫探讨哲学问题。“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是莱布尼茨对苏菲说的。
  为了取得王位的继承权,汉诺威公爵委托莱布尼茨撰写族谱。莱布尼茨借查阅资料之名,到欧洲各地游历,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在马车上写成的。在维也纳,他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呈上了科学改革计划,并建议在维也纳建立一个世界图书馆和科学院;在罗马,他成为罗马数学研究院的会员;在佛罗伦萨,他拜访了伽利略的学生维维安尼;在博洛尼亚,他拜访了发现毛细血管的马尔比基……莱布尼茨的一生几乎把前几章讲述的人物都给串了起来,可见莱布尼茨活动的广泛。
  @沉寂的_海 2021-08-02 08:13:31
  佳作先标记
  -----------------------------
  谢谢支持!
  莱布尼茨非常热衷于建立科研机构。1695年,莱布尼茨为建立柏林科学院四处奔波,在苏菲的女儿、后来的普鲁士王后帮助下,柏林科学院于1700年建立了起来。相比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柏林科学院建立晚、基础差,但总算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柏林科学院当时不怎么成功,发表的文章以莱布尼茨撰写的为主,后来经过苏菲的外孙、著名的腓特烈大帝改组,国库提供经费,柏林科学院成为了德意志重要的科研机构。德国科技后来居上,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莱布尼茨。柏林科学院建成后,莱布尼茨有了更大的自信,他劝老家的萨克森公国选帝侯也建立科学院,选帝侯没有搭理他。171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封莱布尼茨为男爵,并邀请他筹建维也纳科学院,直到莱布尼茨去世,这个科学院也没有建起来(今天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前有莱布尼茨的雕塑)。莱布尼茨还三次拜会俄国彼得大帝,劝彼得大帝建立圣彼得堡科学院,科学院暂时没有建,但彼得大帝非常欣赏莱布尼茨的才华,任命莱布尼茨为宫廷顾问,邀请他来俄国,莱布尼茨没有前往。这一时期,莱布尼茨在美因茨、汉诺威、柏林、维也纳以及圣彼得堡五个宫廷同时有挂名的职务。
  莱布尼茨对中国非常感兴趣,通过来华的传教士知道了许多中国的事情,编写了《中国近事》一书。后来与来华传教士白晋取得了通信,白晋把刚写的《康熙皇帝传》寄给了莱布尼茨,莱布尼茨非常高兴,还回信询问中国有没有大学和科学院,如果没有可以先建立起来。白晋后来给莱布尼茨寄了一张八卦图,更是让莱布尼茨大感兴趣,莱布尼茨觉得八卦图和自己的二进制不谋而合,几天后就写成了《二进位算术的阐述——关于只用0和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莱布尼茨非常骄傲地说:“几千年的秘密让我理解了,应该让我加入中国籍!”莱布尼茨去世前完成了他最后一部书——《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
  莱布尼茨是欧洲理性主义三巨头之一(另外二人就是笛卡尔和斯宾诺莎),著作以哲学为主,有1686年完成的《形而上学论》、1695年发表的《新系统》、1710年出版的《神义论》、1714年写成的《单子论》等等,针对英国哲学家洛克《人类理智论》中对理性主义的批判,莱布尼茨写成《人类理智新论》,逐章批判洛克的观点。可是书写完了,洛克却突然去世了,莱布尼茨出于对死者的尊重,生前没有发表这部书。对比牛顿《光学》对惠更斯、胡克的狂轰滥炸,莱布尼茨的做法是不是更让人钦佩呢?
  @西疆雪 2021-08-02 14:41:52
  留个脚印。
  -----------------------------
  多多赐教!
  @懒豆花 2021-08-02 18:18:59
  原来莱布尼茨和八卦图的关系是这么回事,受教了
  -----------------------------
  感谢兄台一直以来的支持!
  在巴黎时,莱布尼茨就已经研究用求积方法来求曲线内面积,并且在1674年与惠更斯通信时提到了这个思想,也是在此期间,莱布尼茨发明了符号dx、dy和∫dx、∫dy来表示微分和积分,并推出了微分与积分运算互逆这一微积分基本定理。此后,莱布尼茨建立了一套标准的微积分体系,所用的符号公式与今天大学里学的微积分已经是一样的。
  莱布尼茨在1682、1684、1686三年中发表了三篇有关微积分的论文,牛顿第一次公布自己的流数法是在1867年出版的《原理》中,而且是以几何形式表达的,没有公式。
  前文说过,牛顿在1665到1666年乡下躲避瘟疫时就已经发明了流数法,他的微积分思想比莱布尼茨早十年,这没有问题。欧洲大陆与英伦三岛争论的焦点在于,莱布尼茨是不是剽窃了牛顿的思想。莱布尼茨第二次访问伦敦时,数学家柯林斯曾把牛顿写给巴罗、巴罗又带到皇家学会传阅的那篇《无限极数的分析》借给莱布尼茨看,这件事成了莱布尼茨剽窃的主要证据。但是这篇论文是公开宣读过的,而且莱布尼茨只是速读速记,并没有得到有关微积分的实质性东西。牛顿一直把自己的微积分思想隐藏的很好,与莱布尼茨通信说到流数法时采用了字符密码的方式,既证明了自己的优先权,又让莱布尼茨看不懂。莱布尼茨看不懂,当然也就不知道牛顿用的是什么方法了。
  第一版《原理》中写到,十年前牛顿与莱布尼茨通信时,牛顿说他发现了一种可以求极大值、极小值以及切线问题的方法。莱布尼茨回信说也发现了类似的方法,并把方法写出来给牛顿看了。牛顿说,莱布尼茨的方法除了符号、算式外,没有什么不同。
  牛顿在这里想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他牛顿发明微积分的时间要比莱布尼茨早!但是后来双方论战愈演愈烈,这段话反而成了莱布尼茨没有剽窃牛顿的证据,到了《原理》第三版出版时,牛顿把莱布尼茨拉黑了,这段话当然也给删了。
  1687年《原理》出版后,莱布尼茨的朋友便提醒莱布尼茨,微积分很可能会被归为牛顿的贡献。莱布尼茨毫不在乎,他在回信中说,他不认为牛顿会据为己有,因为这不是一个人取得的成果。
  牛顿也许真没有想把微积分据为己有,但是牛顿的粉丝们不同意!
  更正一下,是1887年出版的《原理》
  是1687
  莱布尼茨在1682、1684、1686三年中发表了三篇有关微积分的论文,牛顿第一次公布自己的流数法是在1687年出版的《原理》中,而且是以几何形式表达的,没有公式。
  因为微积分实在太神奇了,使用微积分可以计算极限以及变量等棘手的问题,能轻而易举解决物理、天文、力学、工程中的难题。今天微积分更是深入到了各个高精尖产业。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微积分的价值和威力,谁发明了微积分显得尤为重要。17世纪末的欧洲大陆都在使用着莱布尼茨发明的微积分体系,绝大部分人理所当然认为发明人是莱布尼茨。《原理》的出版却让英国人知道牛顿发明微积分要比莱布尼茨早得多,所以,根据推测,莱布尼茨是学术剽窃!牛顿的追随者们迫不及待地向莱布尼茨发起攻击,他们要夺回属于英国的荣耀。
  微积分战争是脑残粉引爆的。
  英国数学家沃利斯于1693年出版了《数学研究》,首先提到了微积分发明者的争议问题。在征得牛顿同意后,沃利斯还公布了牛顿与莱布尼茨之间的信函,当然,这些信函都经过了精心的删改,让人读后都会认为莱布尼茨剽窃了牛顿的思想。
  这件事没有惹怒莱布尼茨,反倒惹怒了莱布尼茨的朋友,此人名叫约翰·伯努利。
  伯努利家族是欧洲出了名的数学世家,一家子搞数学,几代出了十几位著名数学家。约翰·伯努利的哥哥雅各布、侄子小尼古拉、儿子丹尼尔都是欧洲出了名的数学大神。大学物理中的“伯努利方程”就是丹尼尔·伯努利提出的,同学们常戏说成“白努力方程”,努力也学不会。但人家伯努利家族可真没白努力,出了这么多人才。约翰·伯努利的哥哥雅各布比约翰大十三岁,雅各布在欧洲扬名立万时,约翰还是个大学生。有一次一个女孩儿的信寄到约翰这里,约翰大喜过望,拆开信一看,开头是“敬爱的伯努利教授”,差点没把约翰鼻子给气歪了。他哥哥雅各布数学比他好,他嫉妒了一辈子;儿子丹尼尔数学比他好,按常理说该高兴吧,但他不,他也嫉妒儿子的数学才华,在一次数学论文比赛中,丹尼尔与父亲约翰并列第一,结果丹尼尔被盛怒的约翰给赶出了家门。
  沃利斯书中的观点让约翰怒不可遏,他写信给莱布尼茨,指责牛顿才是个剽窃者,咱们要反击!
  莱布尼茨安抚住了约翰,没有同意反击。
  约翰不甘心,他要寻找机会单挑牛顿,他用几个月时间解决了“最速降线问题”。什么是“最速降线”?这是伽利略最早提出的问题,在一个斜面上,如果不计摩擦力,小球从起点下滑,沿什么轨迹能最快到达终点?有朋友会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距离最短不代表时间最快。答案应该是一条曲线。至于哪条曲线最快,约翰·伯努利算了出来。
  约翰把问题寄给了牛顿,向牛顿发起了挑战。约翰知道,只有熟练掌握微积分的人才能解答这个难题,牛顿如果解答不了,说明牛顿根本不懂微积分。牛顿收到这个难题后,气得饭都不吃,用了一个晚上就给解决了。
  约翰这才知道对手的强大,轻易不再露头了。

  
  最速降线

  
  最速降线
  @胡川 2021-08-04 17:36:20
  中国记录天象的目的是预测人事,古希腊则是解释天象,江晓原教授就不认为中国古代有天文学,顶多算天学。
  -----------------------------
  江晓原是这样认为的,吴国盛也这样认为。
  @sssnnnbbbfff 2021-08-04 18:03:48
  拜读。做个记号留着看
  -----------------------------
  谢谢支持,多多指教!
  @奔波儿灞K4A 2021-08-05 04:11:02
  一路没下车,歇会等更
  -----------------------------
  谢谢支持!
  1699年,瑞士学者、和牛顿关系不一般的法蒂奥发表了一个小册子,以沃利斯的黑材料为依据,公开指责莱布尼茨剽窃。法蒂奥说出了沃利斯没敢说出的话。
  这一次,莱布尼茨不再沉默了,他撰文反驳了法蒂奥,为自己辩白,强调自己没有从牛顿那儿得到方法,而法蒂奥这种错误的做法无非是想让自己得到认可。用现在话说,法蒂奥是在自己炒作。
  莱布尼茨的辩白引来了英国牛顿粉丝团的围攻,但这些粉丝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引用牛顿流数法根本驴唇不对马嘴,歪曲了流数法的概念。如此一来,牛顿粉丝团不但忙于攻击欧洲大陆那个“卑鄙小人”,还得忙着清理门户,以免再闹出乌龙。
  牛顿虽然没有直接出面,但对这糟心的形势了如指掌。胡克的去世让他少了一个敌人,成功当选皇家学会会长后,牛顿觉得是时候捋一捋流数法了。1704年《光学》出版,牛顿附录上了自己的流数法,并且声称自己最先产生了微积分思想。《光学》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把牛顿的声望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1705年,欧洲《学术记事》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是匿名。文中指出,《原理》中已经表述了流数法,《光学》附录却改变了《原理》中的数学方式,用“流数”偷换了微积分的概念。这篇文章意思很明显,《光学》中的流数法是借鉴了莱布尼茨微积分思想而做出修改的。文章中还借用欧洲一个臭名昭著的剽窃者法布利来影射牛顿。
  牛顿凭直觉相信,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莱布尼茨(确实是莱布尼茨)!
  牛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牛顿亲自参与到微积分争夺战中来,使战争升级了。
  莱布尼茨不知道牛顿已经站在了幕后,莱布尼茨还以为自己在对付牛顿的脑残粉。《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莱布尼茨知己而不知彼,很快从优势变为了劣势。
  牛顿授意信徒们对莱布尼茨火力全开,对莱布尼茨疯狂进攻;莱布尼茨则呼朋唤友,拉起队伍向牛顿的信徒反击。
  牛顿的信徒中尤以英国数学家、牛顿的超级粉丝基尔的文章最有攻击性,基尔在文中扯上了奥尔登伯格,说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概念都是奥尔登伯格提供的。奥尔登伯格与莱布尼茨都是德国人,两人是盗窃同伙!反正这时候奥尔登伯格已经死了,不可能掀开棺材板跳出来反对。顺便说一句,基尔这位数学家把攻击莱布尼茨当成了自己的终身事业,在数学上没太大贡献,当水军骂人成了一把好手。
  @梦落花yxd 2021-08-05 15:20:38
  我认为,既然讲科学史,过多的八卦可以稍稍省略。
  -----------------------------
  好的,后面会注意这一点
  当莱布尼茨看到基尔的文章,其愤怒不比牛顿轻。莱布尼茨向皇家学会秘书斯隆写信,要求基尔道歉。经牛顿首肯,基尔写了一篇不阴不阳的道歉信,信中仍暗讽莱布尼茨剽窃,还说莱布尼茨已经取得了那么多的成果,为啥还来争夺别人的东西。
  莱布尼茨回信反对基尔这种道歉,甚至声称要把基尔的信亲自塞进基尔的喉咙里!
  好了,牛顿亲自出场了!为了表示公平,牛顿指示皇家学会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此事,至于委员会的委员嘛,当然由牛会长来指派。调查委员几乎都是牛顿的亲信,包括哈雷。
  调查委员会的出发点就是要证明莱布尼茨抄袭,而且仅仅用了六周时间就得出了结论报告,堆砌了大量证据证明牛顿是微积分的第一个发明者(今天已经证实,这个通报完全出自牛顿之手),基尔的言论不是诽谤,无需道歉,报告最后还对莱布尼茨进行了谴责。
  约翰·伯努利最先得到了消息,他写信告诉莱布尼茨,这个由参与者和证人组成的审判团判决莱布尼茨输了。
  莱布尼茨回信给约翰,说那些愚蠢的论调,最多当个笑话看。
  皇家学会把这份报告出版,在各大书店出售,还免费邮寄给了欧洲主要的数学家。这个报告的影响是巨大的,整个舆论开始向牛顿一边倾斜。
  直到这时,莱布尼茨才发现,原来牛顿一直在背后搞鬼!
  约翰劝莱布尼茨一定要反击,如果此时保持沉默,那么大部分人会认为你理亏心虚不敢说话了。
  三个月后,莱布尼茨与约翰合写了一份传单,反对这份不公正的裁决,并且把牛顿打击胡克、压制弗兰斯蒂德的丑事都写了出来。
  被揭老底的牛顿再一次愤怒了,他连续写了多篇反驳文章,以基尔名义发表。莱布尼茨认为基尔是个小人物,与其辩论只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所以莱布尼茨的反驳文章大都是匿名发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已经是牛顿与莱布尼茨的战争。越来越多的人卷了进来,欧洲大陆的学者有加入莱布尼茨阵营的,也有帮助牛顿的;英国大部分学者力挺牛顿,但牛顿在英国的敌人们会偷偷把不利于莱布尼茨的文章及时寄给莱布尼茨,弗兰斯蒂德还把牛顿关于月球理论的错误列成清单寄给莱布尼茨供其使用。双方阵营的论战发展到后期已经不是纯粹学术性的争论了,双方已经开始挖掘对方的生活作风问题了。
  为了证明自己发明微积分以及介绍发明微积分的前因后果,莱布尼茨计划写一本《微积分的历史和起源》,但这本书只写了一部分,没有完成。
  @西疆雪 2021-08-06 11:43:16
  不知道为什么欧洲人能把一块表打磨成为艺术品,外国人用机器来代替人力,中国农村至今还有很多人靠体力为生。基督教虽然迂腐,但是知道拿着科技大咖的东西去进贡给中国皇帝,而中国皇帝确一心想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反过来批驳为奇技淫巧。皇帝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
  中国重技术轻理论
  1714年,汉诺威公爵的儿子乔治·路德前往英国继承王位,他把莱布尼茨留在了汉诺威。1716年,乔治国王让牛顿给莱布尼茨写了一封道歉信,牛顿只是把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报告重复了一遍。此时莱布尼茨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但莱布尼茨还是在哲学上对牛顿的理论予以批判,试图把牛顿拖入哲学的泥潭中。莱布尼茨坚信,在哲学上他能轻松放倒牛顿。但牛顿对此置之不理,不接招。莱布尼茨的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1716年11月,莱布尼茨在汉诺威孤独地去世,和牛顿一样,莱布尼茨终生未娶。
  牛顿得知莱布尼茨去世的消息后,洋洋得意地对旁人说,他击碎了莱布尼茨的心。莱布尼茨死后,牛顿仍没有放松对微积分发明权的争夺,仍继续发表攻击性的文章。
  记得在1701年,莱布尼茨刚刚筹建起柏林科学院时,苏菲的女儿、普鲁士王后曾问起微积分的发明权问题,莱布尼茨是这样回答的:“纵观有史以来的全部数学,牛顿做了一多半的工作。”
  两相对比,可见谁的心胸更开阔一些。
  欧洲大陆的学者们拒绝接受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人;英伦三岛仍然把莱布尼茨视为剽窃者,谁要是敢为莱布尼茨说一句好话,那这人必定是英奸、卖国贼。同样,英国人也拒绝使用莱布尼茨发明的先进的微积分符号公式。这种狭隘的爱国心使得英国的数学比欧洲大陆落后了一个世纪。
  经过几个世纪的调查研究,目前学界认为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两位老光棍用尽各种方法你死我活斗了几十年,两边的粉丝团对抗了两个世纪,最后却在公式中和解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微积分基本公式叫做“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牛顿在人生最后的三十年,除了打压报复敌人外,继续沉迷于炼金术以及研究《圣经》,他为证明万有引力以及宇宙的运行是上帝的杰作而苦苦挣扎。牛顿死后,留下了五十多万字的炼金手稿和一百多万字的神学著作。
  1727年,牛顿去世,享年84岁。牛顿的时代并没有随着牛顿的离去而离去,17世纪是属于牛顿的世纪,18世纪仍然是属于牛顿的世纪。虽然牛顿有着性格上的种种缺陷,但他仍然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按哈雷的话说,是“最接近神的凡人”。
  牛顿埋葬在了伦敦城内的西敏寺,英国大诗人蒲柏为牛顿写下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赫歇尔、法拉第、麦克斯韦、达尔文、开尔文、卢瑟福、汤姆逊等等英国卓越的科学家死后也都埋葬于此。牛顿纪念碑耸立于教堂一侧,上有牛顿的浮雕。被小天使环绕的牛顿斜倚在他的四部著作上,分别是《神学》《年代学》《光学》以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西敏寺牛顿墓
  @wangjianmin79:2021-08-07 07:32:23 评论

  评论 鲁西狂人 :科普是要联系实际的,美国的登月早就被踢爆了,《登月疑云》有两个中国专家不用心洗地更是心理学研究的经典。
  -----------------------------
  兄台也认为美国登月是假的?
  @板桥渔翁 2021-08-07 10:43:23
  西敏寺是中文翻译的简称,中文翻译全称可能是:西斯敏斯特大教堂。
  西方的教堂都会安葬一些教区里成就突出的基督徒,可见该教堂可能是皇家教堂,安葬全英国的成就突出的基督徒。
  能安葬在西斯敏斯特,那是非常荣耀的。
  -----------------------------
  感谢兄台的指点!
  第23章 进化的先驱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全球地理的大发现,欧洲无数的航海探险队发了大财,在带回一箱箱珠宝和香料的同时,还带回来了一个又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和奇闻异事,新奇的动物植物也漂洋过海来到了欧洲。一些动植物学家、地质学家们按捺不住,跟随探险船队前往全球各地,亲自进行地理考察与采集标本,不少人丧生异域,为科学事业献出了生命。稀奇古怪的新物种源源不断地涌现在欧洲各地,各种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展开办得如火如荼,欧洲老百姓既看了热闹又开了眼界。博物学突然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曾说过,科学研究,除了物理,其他的都是集邮。最像集邮的科学就是博物学,和我们联系最紧密的也是博物学,我们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小博物史。我们周围充满了动物和植物,我们认识这是猫狗鼠那是猪牛羊,我们知道这是槐杨柳那是松柏竹,除了有生命的动植物,还有无生命的矿石岩石,这些都是博物的范畴。博物学就是对世间万物的观察、描述、分类。看似很简单,其实挺复杂,因为世间万物种类实在太多了,涵盖范围实在太广了。即便是集邮,也不能乱摆乱放,邮票也得分门别类。同样的道理,世间万物也要进行分类,这就是一门科学。
  最早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的,还是古希腊的老熟人——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分类的方法是二分法,他根据物体的性质一分为二。比方说一个东西,它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这样分成了生物和非生物;这生物能动吗?这样分成了动物和植物;这动物有血吗?这样分为有血动物和无血动物(后来被拉马克改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血是冷的还是热的?这样分为冷血动物和非冷血动物(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这样一分为二一路拆下去,就把动植物给分类了。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种”和“属”的概念,“种”“属”循环使用,把一个物种分成两类,称为种,每个种再一分为二,称为属,每个属再划分为两个种……亚里士多德对动物和植物都曾有过描述,植物的著作已经遗失,对500多种动物进行介绍和分类的书籍流传了下来。可以肯定的是,亚里士多德那时候知道的植物种类也多不到哪里去。在16世纪之前,欧洲人知道的植物种类也就500多种。亚里士多德这种二分法延续使用了上千年,用着挺方便,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到了17世纪初,问题出现了,地理大发现让动植物的种类出现爆炸式增长,各地命名方法混乱不堪,同一个物种叫法五花八门;二分法不堪重负,已经解决不了物种的划分。怎样给这些新物种命名,又怎样给这些新物种分类,二者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早打破亚里士多德二分法的是约翰·雷。
  1627年,约翰·雷出生于英国艾塞克斯郡一个铁匠家庭,家里并不富裕,他在当地一位好心乡绅的帮助下才读到大学,考入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文学,和牛顿的老师、第一任卢卡斯数学教授巴罗是同学。约翰·雷毕业后留校,开始研究植物,他与皇家学会的元老如波义耳、斯隆等人都是朋友。
  1661年,约翰·雷因为反对迫害新教徒的《划一法》而离开了剑桥大学,从此依靠学生维路格比的接济来生活。1663年,约翰·雷和维路格比结伴到欧洲大陆进行考察,他们沿莱茵河逆流而上,顺多瑙河而下抵达维也纳,而后翻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再前往西西里岛考察,返回时途经罗马、威尼斯、日内瓦等地,最后到达法国,于1666年返回英国。整个旅行考察的费用都是维路格比提供的,考察回来后,维路格比把自己的豪宅提供给约翰·雷继续研究和写作。即便约翰·雷结婚有孩子了,全家还是吃维路格比住维路格比的。能教到这样的好学生,结交这样的好朋友,约翰·雷这辈子真值了!
  1667年,约翰·雷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670年出版《英格兰植物志》;1676年出版《鸟类志》;1686年出版《鱼类志》,这本书大家应该记得,没有卖出几本,害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只能自费出版。
  1704年,约翰·雷完成了三卷本的《植物史》,书中涉及了18000多种植物,最重要的是,约翰·雷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没有采用亚里士多德的二分法,他把整体外观相似或主要部分一致的植物分为一类,决不把明显相似的植物种类分开,打破了二分法传统。这一做法当然受到了保守派的抨击,这在其他科学已经是老套路了,新的东西出来,总会有反对的声音。
  约翰·雷对于分类学贡献不是很大,但是,亚里士多德二分法的坚固堡垒已经被约翰·雷给撼动了。真正拔除这座堡垒的,是号称亚里士多德后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分类学之父——林奈。
  @康福云 2021-08-10 00:49:59
  文理皆宜?大错特错。文理分科,摧残人生。“自古理科无娇娘,残花败柳排成行,偶尔鸳鸯一两对,也是野鸡配色狼”!文理分科违反人性!
  -----------------------------
  现在不分了,3+X了
  1707年,林奈出生于瑞典南部斯莫兰省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一位牧师,喜爱种花养草,家里有个小花园。林奈小时候常在花园里玩耍,在父亲的熏陶下,林奈对花花草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林奈询问父亲每种花草的名字时,父亲总是耐心地回答;过段时间,林奈把某种花名忘了,又问父亲,父亲还是耐心地回答;又过段时间,林奈又忘了……终于,父亲不高兴了,给你说多少遍了,总是记不住,这次说完,下次不许再问!林奈的父亲声称,从此不再回答重复的问题!其实这怪不得林奈,那时的植物名字并不像汉语这么好记,是由一长串儿拉丁单词组合起来的,又臭又长还拗口。不过,被父亲警告后的林奈从此努力记住各种花草的名字,不再重复问同一种植物。上学时,林奈学习成绩一般般,但因为能说出各种植物名字,林奈被同学们称为“小植物学家”。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1727年,林奈进入伦德大学学习医学,因为大学各专业里只有医学才设有植物课。林奈来到伦德大学发现被坑了,这里的医学专业太水,医疗设备简陋不说,连基本的植物课都没有。一年后,林奈转学到了乌普萨拉大学,这里有一个荒废很久的植物园,对林奈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林奈边学习边重建了这个植物园。后来林奈写了一篇有关植物的论文,令乌普萨拉大学一位医学教授大为欣赏,聘请林奈当了家教,还让他担任了医学专业植物课程的助教。此时林奈才是个大二学生。
  在大学期间,林奈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对植物进行分类。大学毕业后,林奈留校任教,继续教授植物学。秋天,林奈申请经费,深入北欧地区探险考察,发现了一百多种新植物,同时对北极圈附近的鸟类、昆虫以及其他动物进行了描述。之后数年,林奈陆续对欧洲各地进行了大量考察。1736年,林奈发表了《自然系统》,这篇文章当时只有12页,之后林奈不断对《自然系统》进行完善,1768年第12版《自然系统》出版时,已达到了2300多页。林奈在书中把自然界分成了三大界:植物、动物和矿物。矿物没有生命没有感觉,植物有生命没有感觉,动物既有生命也有感觉。林奈打破了二分法的禁锢,他提出在“界”下面分成“纲”、“目”、“属”、“种”四个等级,将植物分成了24个纲,动物分成了四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鱼类、昆虫和蠕虫6个纲。林奈将自然界庞大多样的物种各自归类,形成了一个清晰、明确、喜闻乐见的体系。
  林奈提出的等级分类法沿用至今,随着物种种类的指数式增长,林奈提出的四个等级已经不够用,到今天已扩展为“域界门纲目科属种”八级,另外还增加了“亚门”、“总纲”、“亚纲”、“亚目”等小分级。
  人属于动物,但被赋予了智能,所以林奈称之为“智人”(Homo sapiens)。林奈首次在自然界给“人”找定了一个位置,他把人和人猿归在了一个属,又把人、人猿和各种猴子归入了一个目。这一做法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人是神圣的,怎么能和动物相提并论?怎么能和猴子放在一起?但林奈就是这么自信,人就是动物,管你们反对还是支持!林奈这种科学眼光是当时人所不能理解的。按照今天的等级分类,人的位置是这样的:真核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林奈
  @LifeSoSus 2021-08-10 08:40:26
  简直太好了啊,有书吗?
  -----------------------------
  没有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