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着陆了,楼市却更让人看不懂了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相当热闹。
9月份,由恒大内部理财产品——恒大财富爆雷引发的恒大危机,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引发海啸般舆情。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头部房企,恒大炸出的这颗大雷,不单引发了国内房地产行业及其有关部门的震动,并且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由于涉及到巨额的美元债偿还问题,海外甚至有声音认为,恒大此番爆雷有可能引发中国房地产的系统性危机。当然,这种说法难免有些危言耸听了,且不说恒大后来偿还了到期美元债利息,即便恒大还不起美元债,终归还是一家企业的经营出了问题,完全没必要上升到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
但恒大终归是头部房企,波及到的从业人员以及购房者当以数十万计,所以,其命运的急转直下,也很难不引发各方担忧。其中,不少恒大员工更是面临内部理财损失,以及未来失业的双重打击,公司遭此变局,他们怕是很难睡上安稳觉了。
另一群睡不着的人,则是购买了恒大期房的朋友,恒大都这样了,未来还能否如期交房,充满着不确定性。
01
恒大,不值得同情
众所周知,在中国,房地产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是房企运转的基本模式。而恒大正是将这“三高”发挥到极致的一家公司。
受益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长达数十年的长牛行情,在过去,以恒大为代表的诸多房企,在疯狂扩张的路上是愈走愈远,远到忘了“借来的钱总归要还”这样一条最基本的商业原则。
尤其是在2016年最高层提出“房住不炒”后,恒大仍旧在扩张的跑道上高歌猛进,猛到其掌舵人许家印在2017年登顶中国首富,一时风光无二。
即便是在全球资本市场极度低迷的2018年,许老板仍旧高居中国富豪榜第二名,要知道在那一年,同样作为头部房企的万科及其掌门人郁亮,喊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活下去”。
非但如此,不论是后来的看客评论家,还是曾一度深陷局中的任泽平,最不能理解的是,重重危机之下,许老板不仅没有放弃“三高”旧模式,而且开启了“多元化”的新玩法,底气十足地造起车来了。

恒大造车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看到了,不客气地说,花了那么多钱,投了那么多人,造到今天仍旧是停留在PPT层面,当真是造了个寂寞。
尽管2016年后,不少地方的房价仍旧在攀升,但于房企而言,政策的枷锁是越加越多,越卡越严,其中杀伤力最大的,莫过于“三条红线”的出炉;而受调控力度加大的影响,很多城市的房子,也不再似原来那般好卖了。
于是,恒大逐步陷入了“房卖不动,车造不出,款贷不到,债还不起”的四重困境之中,这才有了文章开头写到的恒大财富爆雷一事。
很显然,恒大今日之困局,完全是其管理者尤其是掌舵人战略失策、危机感缺失,以及房企旧有发展路径依赖双重作用下的结果。正所谓种因得果,恒大走到这一步,是不值得同情的,当然,更不值得举全国全社会之力去救。
02
重磅表态,释放何种信号
然而,恒大毕竟是大,虽说在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尤其是民企,会被容许“大而不能倒”,但将恒大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当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局面。
从后续表态时间上也可以看出,在恒大这件事上,管理层的态度是尤为审慎的。在舆情发酵了将近一个月后的10月15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才发声表示,恒大集团的问题在房地产行业是个别现象。
他进一步补充说道,经过近几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尤其是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后,国内房地产市场地价、房价、预期保持平稳,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经营稳健、财务指标良好,房地产行业总体是健康的。
此番表态过后,被媒体和市场视作大利好,有自媒体甚至以《恒大有救了,所有购房者终于松了一口气》为题推出原创文章。恒大是否有救尚未可知,但绝大多数房企以及房地产整个行业,不会发生系统性危机应该是确定的了。
紧接着,10月20日,关于恒大以及整个房地产市场,更高层表态发声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更是进一步表示,近期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及相关的金融市场出现的波动,是市场主体在个别企业违约事件出现之后的应激反应。在金融管理部门的预期引导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过度收缩的行为逐步得以矫正,融资行为和金融市场价格正逐步恢复正常。
从上述发声中,不难看出,管理层对恒大危机的处理,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不过透过这些表态,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可能对眼下房地产政策造成直接影响的说法,比方说,刘鹤副总理提到的“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似乎有意在向外界释放,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会陆续放松。
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眼下全国不少城市购房贷款慢、贷款难的现象,正在得到缓解,就是有力证明。
而备受国内外关注的美元债问题,也在现实中得到了回应,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和国家外汇局资本司联合召集万科、世茂、建业等8家房企,在京召开了中资房企外债专题座谈会,摸底房企美元债情况。
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召集部分美元债发行规模较高的房企开会,除了排摸房企境外债到期情况及房企存在的压力,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向外界释放维稳信号。
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针对房企的贷款,也会得到比较大力度的放松。
03
房产税,重构楼市利益格局
如果说美元债如同悬在诸多房企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掉落的可能,那么,决策层的相关表态及其举措,无疑是在排雷拆弹。
一个恒大造成的震动已经够大了,房地产这个极其特殊的市场,加上美元债这个极其特殊的债务,短时内怕是受不了二次冲击了。
但是不是可以据此认为,楼市调控就此放松,新一轮牛市行情又要来了呢?前几天,关于房地产税改革的最新进展,给出了否定答案。
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此消息一出,引发如潮评论,因为这是一件酝酿了很多年的事情,此前虽然理论层面讨论很多,但在操作层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尚属首次。

尽管目前关于房地产税的试点城市和具体方案都没出来,但这一举措对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冲击还是可以想见的,如若参照国外的一些通行做法,既存的房地产利益格局势必会被打破继而重构。
不论是过往调控政策的演变,还是时下房产税试点的推出,我们不难发现,官方民间也好,中央地方也罢,大家在对房地产以及房价的态度上,都是极其多面相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之纠结。
一方面,大家都明白,掏空“六个钱包”的高房价,再涨下去势必会冲击到国内消费以及高端制造这两大内循环的重要棋局;另一方面,地方财政的维系,又要求“房价一直涨”这个游戏继续玩下去。
一方面,于买不起房的年轻人而言,高房价成为了他们在大城市扎根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对诸多将家庭主要财富配置成房子的城市中产而言,房价下跌便意味着财富积累的消失。
正是因为这样的两难困境,让很多人看不懂中国的房地产,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都不敢在这个问题上下论断,足见其复杂性。
但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那就是随着房地产税的推出,调控的进一步深入,以及高房价愈来愈脱离普通人收入基本面,愈来愈多中国人的购房信仰正在动摇之中。
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变。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功夫财经无关。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功夫财经联系。
功夫财经视频号上线!
了解最新、最全的财经热点新闻,看懂事件背后的关键信息。财经大咖汇聚,把最有价值的内容讲给你听!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功夫财经视频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