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讨论一下在同等条件下,去国外打工赚钱是不是比国内更好。
前年有过一次半个月的欧洲旅游的经历,引发了这一次思考。
出国前导游跟各位团友都进行了沟通,咱是去玩的,该花的地方就要花,不要用国内的物价去思考国外,不然兑换税率下来,基本就没什么花钱的欲望了。这位导游的经验之谈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很多人(比如我)都没有达到财务自由,想买啥就买啥,有时候还是会不自觉自动兑换一下税率,感觉会肉疼。
个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虽然咱就是去玩一圈,不住在当地,不知道当地人是怎么生活的,不过按国内的生活习惯还是喜欢买一些零食和饮料的,但是看了看价格,就忍了,一瓶可乐(国外最常见的饮料)要3欧元,在国内就是3人民币,矿泉水都要1~2欧元,基本是一个价的,在意大利的时候听说冰淇淋好吃,就想去买甜筒,发现最便宜的小店是要3欧元一个球,一个甜筒基本两~三个球才相当于国内一个正常的甜筒,好一点的更是5~7欧元一个球。国外有些公厕和国内有些景区一样也是收费的,1~2欧元上一次,内急起来也不管了。外国的零食和水果基本也是这样的情况,和国内的人民币价格差不了多少,除了特价水果和打折做活动的商品,每次旅游经过超市和便利店,总会去看看特价区,都快成习惯了。当然,导游说的,赚欧元花欧元也就不会感觉到什么了。
当然,在国外也有一些比国内便宜的东西,就是国际大牌的东西,比如意大利的皮具(钱包、皮带、皮衣等),这些东西相当于奢侈品,在国内买要比国外贵,再比如化妆品和香水,法国老佛爷百货和威尼斯的商店都带有退税,一番合计下来,什么欧莱雅大黑瓶、什么娇韵诗补水精华的都还是会便宜些,总的来说,那些国际大牌子或是奢侈品,国外产地会比国内便宜一些。
一个打工的人,能否积攒下财富,就看他的报酬高不高,如果是高级打工者,高水平高科技工作者,那到哪都赚得到钱,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能积累不少的财富。而更多的打工者并不是这样的高级打工者,能不能攒到钱,完全看排除了基本需求之后还能剩多少,基本需求无非是衣食住行和医疗、教育。衣不用说,国外是会便宜些,而且大牌子很多,但对于去打工的人来说,无意义,又不是去参加选美的,要那么多衣服做什么,也省不了多少;食,国外的食品价格有高有低,看个人需求,基本吃得好在哪都是一件不便宜的事情,当然,中国人喜欢自己做饭也相对会吃得好一些,但食材的价格不会比国内同样水平的更便宜(别扯食品安全的问题,国内那些有安全问题的食品的价格在国外是不可能出现的,非要去省那钱就当交智商税吧),也一样不会省多少;住和行是相对的,住得离市区近一些或者好一些的房子,房租就贵一点,住得远那交通费就得掏一笔钱,国外的交通费确实贵,有一些交通方式甚至比国内的更贵(赚欧元花欧元的情况下);医疗和教育就更是贵,没有正式入籍的打工者去医院治疗一些因为拮据累出来的病或者是吃不好住不好导致的病就会花费很多钱,医疗是一件高消费的奢侈品,不然为什么在国外的医生是高薪的前三甲职位,都是从患者身上赚的呗,教育也一样,国外的在职教育或是高等教育基本也是奢侈品,背着学贷过大半辈子的大有人在。(这也是由一个低级打工者晋升至高级打工者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有一个平衡标准,如果你在中国赚3000~4000人民币(基本工资),紧一紧应该能攒下2000左右,在国外赚1400~1800欧元(基本工资),能攒下多少就看你能吃多少苦了,一般过得都不好,但中国人能吃苦攒钱是有共识的,就算能攒下400~600欧元吧,这钱兑换成人民币看着挺多的,但需要在国内花才值钱,难不成每个月都飞回来一次采购物资再飞回欧洲享受生活吧?中国有一个衣锦还乡(装13)的文化,有多苦有多累是不会跟父老乡亲说的,只会看到大包小包的往里带,当然攒下的钱就值钱了,好像很有钱(不能说没有一些人预备攒几年前会中国老家生活,那另当别论),其实在国外的生活质量并不好;中国还有一个将自己这一辈完成不了的愿望寄托在下一辈的望子成龙文化,不管多苦多累都是为下一代打拼,国外的人就没这想法,这一代都过不好了别想下一代了,下一代要是被这种氛围包围着基本也不会有多幸福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一下,不吹不黑,不喜勿喷。
前年有过一次半个月的欧洲旅游的经历,引发了这一次思考。
出国前导游跟各位团友都进行了沟通,咱是去玩的,该花的地方就要花,不要用国内的物价去思考国外,不然兑换税率下来,基本就没什么花钱的欲望了。这位导游的经验之谈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很多人(比如我)都没有达到财务自由,想买啥就买啥,有时候还是会不自觉自动兑换一下税率,感觉会肉疼。
个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虽然咱就是去玩一圈,不住在当地,不知道当地人是怎么生活的,不过按国内的生活习惯还是喜欢买一些零食和饮料的,但是看了看价格,就忍了,一瓶可乐(国外最常见的饮料)要3欧元,在国内就是3人民币,矿泉水都要1~2欧元,基本是一个价的,在意大利的时候听说冰淇淋好吃,就想去买甜筒,发现最便宜的小店是要3欧元一个球,一个甜筒基本两~三个球才相当于国内一个正常的甜筒,好一点的更是5~7欧元一个球。国外有些公厕和国内有些景区一样也是收费的,1~2欧元上一次,内急起来也不管了。外国的零食和水果基本也是这样的情况,和国内的人民币价格差不了多少,除了特价水果和打折做活动的商品,每次旅游经过超市和便利店,总会去看看特价区,都快成习惯了。当然,导游说的,赚欧元花欧元也就不会感觉到什么了。
当然,在国外也有一些比国内便宜的东西,就是国际大牌的东西,比如意大利的皮具(钱包、皮带、皮衣等),这些东西相当于奢侈品,在国内买要比国外贵,再比如化妆品和香水,法国老佛爷百货和威尼斯的商店都带有退税,一番合计下来,什么欧莱雅大黑瓶、什么娇韵诗补水精华的都还是会便宜些,总的来说,那些国际大牌子或是奢侈品,国外产地会比国内便宜一些。
一个打工的人,能否积攒下财富,就看他的报酬高不高,如果是高级打工者,高水平高科技工作者,那到哪都赚得到钱,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能积累不少的财富。而更多的打工者并不是这样的高级打工者,能不能攒到钱,完全看排除了基本需求之后还能剩多少,基本需求无非是衣食住行和医疗、教育。衣不用说,国外是会便宜些,而且大牌子很多,但对于去打工的人来说,无意义,又不是去参加选美的,要那么多衣服做什么,也省不了多少;食,国外的食品价格有高有低,看个人需求,基本吃得好在哪都是一件不便宜的事情,当然,中国人喜欢自己做饭也相对会吃得好一些,但食材的价格不会比国内同样水平的更便宜(别扯食品安全的问题,国内那些有安全问题的食品的价格在国外是不可能出现的,非要去省那钱就当交智商税吧),也一样不会省多少;住和行是相对的,住得离市区近一些或者好一些的房子,房租就贵一点,住得远那交通费就得掏一笔钱,国外的交通费确实贵,有一些交通方式甚至比国内的更贵(赚欧元花欧元的情况下);医疗和教育就更是贵,没有正式入籍的打工者去医院治疗一些因为拮据累出来的病或者是吃不好住不好导致的病就会花费很多钱,医疗是一件高消费的奢侈品,不然为什么在国外的医生是高薪的前三甲职位,都是从患者身上赚的呗,教育也一样,国外的在职教育或是高等教育基本也是奢侈品,背着学贷过大半辈子的大有人在。(这也是由一个低级打工者晋升至高级打工者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有一个平衡标准,如果你在中国赚3000~4000人民币(基本工资),紧一紧应该能攒下2000左右,在国外赚1400~1800欧元(基本工资),能攒下多少就看你能吃多少苦了,一般过得都不好,但中国人能吃苦攒钱是有共识的,就算能攒下400~600欧元吧,这钱兑换成人民币看着挺多的,但需要在国内花才值钱,难不成每个月都飞回来一次采购物资再飞回欧洲享受生活吧?中国有一个衣锦还乡(装13)的文化,有多苦有多累是不会跟父老乡亲说的,只会看到大包小包的往里带,当然攒下的钱就值钱了,好像很有钱(不能说没有一些人预备攒几年前会中国老家生活,那另当别论),其实在国外的生活质量并不好;中国还有一个将自己这一辈完成不了的愿望寄托在下一辈的望子成龙文化,不管多苦多累都是为下一代打拼,国外的人就没这想法,这一代都过不好了别想下一代了,下一代要是被这种氛围包围着基本也不会有多幸福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一下,不吹不黑,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