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导为夏梦终生不娶,不将就一生
1950年,年仅17岁的夏梦和当时26岁的大明星岑范共同主演了电影《禁婚记》,从此一举成名。而两个年轻人彼此吸引,相爱相知,难解难分。
1951年9月,岑范决定回到内地,参加新中国电影事业;夏梦不顾自己全家都已移居香港,决定和他回内地发展。岂知长城电影公司不想再失去另一根台柱,故意拖延不办夏梦的通行证。夏梦前后给岑范发了多封长信,倾诉衷肠,而岑范的回信却都被有心人扣下,夏梦全都没有收到。
夏梦苦等了岑范3年,杳无音讯,甚至还有岑范已经在内地结婚的谣言。她以为岑范变心,自己被抛弃了,自然失望伤心。而做纺织生意的青年商人林葆诚也和金庸一样,是夏梦的影迷,一直对她十分倾慕,在现场观看夏梦拍摄的《姊妹曲》时,毛遂自荐出任一个教师身份的群众角色,因而加入剧组,得与夏梦相识。
林葆诚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相貌英俊,爱好艺术,举止优雅,学识不凡。他的关心令当时正心灰意冷的夏梦走出阴霾,很快答应了他的求婚。
夏梦在香港成婚定居后,长城公司不再作梗,让夏梦得以前往内地。夏梦几经打探,终于知道了岑范下落。
1955年,两人在北京北海公园相见,夏梦说:「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哥哥了。」岑范说,「我们之间没有谁辜负谁,而且始终保持着兄妹般的纯洁。」此后不论夏梦来上海,或是岑范去香港,两人都会互相探视,来往不断。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夏梦还多次给岑范吃素的母亲邮寄花生油。正如岑范所说,「夏梦的美貌还是其次,她的心地更美,非常善良。」
无独有偶,金庸也曾多次写到,「夏梦是一个善女人」,他对夏梦的公开评价,除了如西施般“美”,便是一个“善”字。
岑范后来成为了著名导演,拍摄过《借东风》、《林则徐》、《阿Q正传》等多部著名影片,因为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不知被多少优秀女性爱慕和追求过,可是他却铁石心肠,毫不动心。
据说为防美女纠缠,他每次拍片都带着“男保姆”。用岑范自己的话说,「假如从来没有认识夏梦,人生也许会和别人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但是我认识了夏梦,别人就跟她没有可比性了。」
夏梦既已成家,两人言明兄妹之情,岑范当然更无需信守当年承诺,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了和夏梦这样完美优秀女性的爱恋后,他就再难和其他女子结婚成家了。
岑范终身不娶,就这么度过了五十多年,直到2008年去世,享年82岁。金庸笔下那个“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只有一个阿朱”的大英雄萧峰,据说就参照了岑范为原型。
平心而论,对夏梦这个女人,岑范既远比金庸幸福,更远比金庸深挚。幸福,是因为他们两人曾经真正浓烈地彼此相爱过,后来的分离只是造化弄人,阴差阳错。
而深挚,则是他不但为夏梦守候一生,而且对比夏梦的合家美满和自己的孑然一身,却无丝毫怨怼,甚至“窃喜”夏梦没有和自己在一起,「如果那时回到内地,以她的背景,浩劫中不知会遭遇什么灾难。上吊吃安眠药,我又保护不了她。」
岑范后来接受采访时说:「爱一个人,是要对方好。她(夏梦)现在家庭好、子女好、事业好,我觉得非常欣慰。」
比起在咖啡馆贸然求爱,完全不顾如此一来,两人将面临多大舆论指责、背负怎样社会压力的金庸,岑范确是爱得更用心了。或者说,金庸爱的,其实是自己对夏梦的“爱”;而岑范爱的,才是真正夏梦这个“人”。
所以,不止是夏梦,相信不论任何一个理智的女性,经历过与岑范这样优秀男子不含丝毫杂质的浓烈爱恋,身边又有林葆诚这样的完美丈夫去体贴爱惜和呵护,一直不遗余力鼎立支持自己事业;即使后来追求自己的是一个才高八斗的才子,恐怕也一样是襄王有梦,神女无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