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博士生王亚平成首位出舱活动女航天员!在太空也可以化妆!来例假有妙招!


我心即是宇宙!不学心理学的哲学家不是个好宇航员。哇咔咔。人生无限种可能~不设限—贡秋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王亚平也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据了解,王亚平2014至201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传播学硕士学位,2018年进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苏彦捷教授。
在博士学习期间,王亚平专攻太空环境对航天员心理方面影响的研究,现已完成地面模拟阶段的实验,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2013年6月,王亚平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据悉,本次神州十三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二度“飞天”的航天老将翟志刚,担任神舟十三号乘组的指令长。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对于为什么选择女性航天员进入太空,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向记者解释:
研究和实践表明,女航天员从生理构造、心理素质来讲,对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更持久,耐寂寞能力较强,心理素质也更稳定。
女航天员的加入不仅可以为飞行乘组带来活力,从科研角度而言,女性航天员的存在也有利于全面开展医学研究。
此外,女性不仅有能力承担航天任务,而且在某些方面感觉更加敏锐,心思更细腻,考虑更周全,处理问题更注意方式方法,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比较强,能够保证乘员之间配合顺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再者,因为女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中雌激素和镁的代谢方面优于男性,体内铁的含量和产生的废物也较低,所以不易出现血栓、铁中毒、血管痉挛、心律失常等问题,更适合长期载人航天。
至于选择王亚平,一方面是因为她此前已经执行过一次飞天任务,有较为丰富的飞行经验;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她过人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在此前的一档关于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的纪录片中,曾对王亚平的身体素质以及个人意志进行过详细介绍。
对于航天员的离心机训练,普通人只能承受4个G的离心力,像王亚平一样的航天员则要进行8个G的过载训练。
在每次长达30秒的训练过程中,航天员的脸部会变形,还会感到呼吸困难,不自觉的泪流满面,但是王亚平从未喊停。
在媒体记者见面会上,王亚平表示,自己作为一名航天员,能够有幸参与空间站建造任务,真的是由衷地为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和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感到骄傲和自豪。
2018年4月13日,王亚平曾在北京大学以“向着梦想 幸福奔跑”为题作航天主题讲座。
在讲座中,王亚平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北大人的自豪和骄傲,并分享了作为航天员的三点感受:
一是她为祖国感到骄傲,庆幸自己赶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公平和充满机遇的;
二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每一名航天员都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做好献身的准备;
三是拼搏的人生最壮美,她勉励大家在奋进中领悟快乐的真谛,将青春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我们注意到,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专门为女航天员送去了化妆品、女性服装等日用品。为迎接女航天员,中国空间站做了哪些准备?将如何保障女航天员的长期在轨工作生活?
庞之浩: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我们确实应该做一些特殊准备。比如飞船座椅是根据女航天员的身材特制的,让她无论飞天还是返回,都比较舒适。
二是对她的舱内航天服也进行了定制,尤其是女性的手比较纤细,我们做了适合女性的手套。她穿上以后无论是工作还是处理其他问题,都会比较方便。女航天员大小便收集系统的高度距离也进行了调整;另外还给她配置了巧克力、甜点和补血用品。
天舟三号根据这次任务需求,为女航天员送去了卫生用品、少量无毒化妆品,女航天员化妆以后可能心理状态会更好。针对女航天员生理特点比如月经问题,实践表明,女航天员在太空月经基本正常,但是月经期间进行太空行走,容易得减压病,所以在月经期间,一般不进行太空行走。
中新社记者:此前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都进行了舱外活动。“神十三”任务期间,女航天员是否有可能开展舱外作业?航天员在空间站是否会有任务分工?
庞之浩:我想这次女航天员会进行舱外作业,从而诞生中国太空行走第一女(航天员)。这不光是一个荣誉,我们要探索女航天员舱外行走的规律、特点、优势等。女航天员整体来讲身材比较矮小,但是这也有优势,因为在舱外活动时身体小,更容易控制,可以完成更细腻的工作。
在太空,航天员一般都要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比如美国航天员格林77岁上太空,研究长期太空生活对老人生理心理的影响。这次王亚平上去,可以开展以女性为主的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生命研究,为以后长期载人航天做准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