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刀贰
每次更新音乐软件上的排行榜,看着层出不穷的新歌发布。
总是会不由得怀念,华语乐坛最初的繁华年代。
那个在歌词本上记着喜欢的歌词的年代。
一首歌可以听好多遍,一篇好词也可以记好多年。
千禧年代的华语乐坛,正是风起云涌之时。
周杰伦、孙燕姿、林俊杰、五月天、S.H.E、朴树、twins、梁静茹、潘玮柏、苏打绿、王力宏、张韶涵、杨丞琳……
当然,还有舞娘天后——蔡依林。
“我要送你日不落的...寄出代表爱的明信片”
“我要送你日不落的想念,心贴着心把世界走遍”
曾经唱着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秒杀万千少男的“杀手”,如今的年龄也已经比刚出道时翻了个倍。
不过,她的人气依旧是居高不下。
她演唱会,一票难求。
5万张门票,17万人上线抢票,5分钟瞬间完售。
如今能够唱跳俱佳,在演唱会上全开麦而不喘气的蔡依林,其实在19岁时因为没天赋而让舞蹈老师伤透了脑筋。
那个四肢僵硬,身材平庸的女孩。
可能也想不到,10年后的她,竟然会彻底与舞蹈杠上。
也是这份执念,最终彻底敲醒了她,成就了现在的蔡依林。
入行21年,高峰低谷,捧杀诋毁,陪伴离去,蔡依林都早已经历了一遍。
厚嘴唇、唱功不佳、体操运动员、整容隆胸质疑、与周杰伦的绯闻......
这些都曾是娱乐新闻的头版。
很多时候,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年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
那就让时间倒带,回到20年前,一起看看那时的蔡依林。
一、出道到雪藏
1998年4月,MTV音乐台举办“新生卡位战“音乐比赛。
此时才刚满18岁的蔡依林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在此之前,她曾参加过校园的歌唱表演,很多人都认可她嗓子条件好,音色也很有辨识度。
在同学的怂恿下,蔡依林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内心。
她是想参加的。
可是回想起妈妈严肃的面孔,她又有了些许退缩,她害怕妈妈说她不务正业。
家里并不是大户人家,为了照顾夜市的生意,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只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补习老师。
深知父母对自己抱有期待,蔡依林在学业上不敢松懈。
十几年来,同学眼中的她,就像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乖巧懂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蔡依林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妈妈居然很爽快就答应了。
梳妆打扮,整理着装,妈妈带着女儿去到了海选现场。
过五关斩六将,蔡依林从两万人中脱颖而出,获得总冠军,签约环球音乐。
自小竞争压力较大的生活环境下,蔡依林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要争做最好的那个”的观念,因此也倍感压力。
进入娱乐圈了,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高手如云的学校。
为了不垫底,她时刻都紧绷神经,把周边的反馈都看得十分重要;
她也坚持着和上学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主动地接受公司给予她的定位和人设。
“演艺圈有太多80分的人,最后达到90分,你必须有最深的独特性。”
蔡依林签约的第一家公司的制作人曾这样说到。
简而言之,打造巨星,实力与独特性是缺一不可的。
这也是如今内娱缺少的,因为如今都是流水线生产偶像歌手。
为了打造独特性,公司为她打造了一个和自己外形相匹配的定位:少男杀手。
这个好女孩的角色,蔡依林扮演了十年,也厌恶了快十年。
1999年9月21日,台湾地震,唱片行业陷入低迷期。
制作人陈泽杉为蔡依林打造出了主打歌《我知道你很难过》。
她去男校举办歌友会,为大众带来开心的情绪。
这一副牌打得很妙。
蔡依林不仅完美呈现了“清纯少女“的形象,第一张专辑的销量也一再突破,从5万张瞬间猛增到30万张。
2000年4月,第二张专辑《Don't Stop》发行。
这个青涩的20岁女孩,不负众望地创下了高达45万张的销售纪录。
都说人红是非多,只有扛得住争议才算赢家。
果不其然,眼见事业才刚刚有了起色,称赞声都还没听到几句,非议已经接踵而至了。
在大学里,形形色色的人从红人身边走过,自然少不了细碎言语。
尚未很好适应这种生活的她,把每一双眼睛都当作是无形的摄像机。
咔擦咔擦,她感觉周围的一切,快把她的一举一动都摸索得清清楚楚。
“她长得好丑啊!“
“看起来很普通啊!”
比路人更恐怖的,还有媒体。
每当报道封面是她的时候,标题会用最直白的文字嘲讽着她:
胖得专辑封面只敢拍半边脸的蔡依林。
她不甘心,她想扭转言论。
于是,她疯狂减肥。
一日三餐只吃水煮青菜,油盐糖一滴也不碰。
哪怕瘦到37公斤,她也还是没有放过自己,甚至一度患上了厌食症。
好不容易褪去脸上稚嫩的婴儿肥,质疑却不减反增。
做到了80分的蔡依林,此时就像是流水线下打造出来的工艺品。
让人们只图一时的新鲜劲,随后就无人问津了。
不仅如此,圈内音乐人还声称她为“十大烂歌手之一”。
嘲讽她空有好歌声并不代表能唱好歌,出好唱片。
与此同时,经纪公司又对她不断压榨,要求她每半年就要出一张唱片,但公司账目却含糊不清。
这段时期,是蔡依林的昏暗期。
2001年8月15日,蔡依林发出律师函,同时召开记者会,决定单方面终止合约。
毁约的代价,是一千万元的违约金。
同时,由于受到唱片版权的限制,蔡依林不得已停息一年多的演唱机会。
随着曝光量急剧下滑,事业陷入低谷。
二、质疑热潮
经历合约纠纷和解约后,雪藏期间的蔡依林,正默默蛰伏,静待时机。
2002年7月,蔡依林与台湾索尼音乐唱片公司签约。
发表了首度填词作品《骑士精神》,为重新回归娱乐圈整装待发。
2003年,《看我七十二变》横空出世,连续10周荣获销量冠军。
高传唱度使得蔡依林知名度直线上升。
复古的disco、funk、rock的风格也成为了华语流行乐的潮流指标。
“我要细心革命,人力可以胜天。自卑留给昨天,麻雀也能飞上青天。”
为了击破流言蜚语,蔡依林善用自己追求美的权利,给脸蛋做了微调整。
就像歌词里所写的一样,她想和过去那个土气的自己说了再见,把缺点变成焦点。
2004年2月,趁着讨论度居高不下,蔡依林再度发布新专辑《城堡》。
也是这一年,蔡依林第一次在杂志的娱乐版面上拥有绯闻对象:周杰伦。
双J组合,羡煞众人。
在专辑中,周杰伦为《就是爱》、《海盗》、《倒带》作曲。
专辑里专属两人的暗号,是歌曲的位置。
第二首,第四首,第十首,2,4,1,0,爱死依林。
可惜,当年的cp粉,也终于看开爱回不来。
恋情破裂的新闻一出,议论纷纷。
很多人这样评价她:如果没有周杰伦写歌,蔡依林一定火不过三年。
这话让蔡依林很不服气,为了证明自己,她逼迫自己学习新事物。
2006年,蔡依林发布专辑《舞娘》,清纯少女摇身一变,成为性感女神。
2007年,《舞娘》获得了第18届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
在颁奖台上,她手握奖杯,眼神不大坚定地说着:
“谢谢曾经很不看好我的人,谢谢你们给我很大的打击,让我一直很努力。“
何止是努力,简直快把命都给搭进去了。
回忆起在舞房第一次见到她,舞蹈老师张胜丰是满脸震惊的。
眼前的女孩跳舞不仅同手同脚,肢体僵硬,而且还毫无节奏感,更不用说有美感了。
只要一讲解舞蹈动作,蔡依林都能透过余光看见镜子里呆滞的自己。
记动作对她来说太难了,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用笨方法来强迫自己记忆。
《舞娘》的舞蹈难度大,练习时间却很紧迫,而且白天还要上课赶通告,只有晚上才有空闲时间。
每晚,她独自待在练习室里,一跳就是五六个小时。
为了寻找《舞娘》里的独特性,她学习体操、缎带、钢管舞、芭蕾……
为了营造最好的舞台效果,她凌晨三点还在为演唱会做一次又一次的排练。
这一切,是蔡依林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完美女神的唯一途径。
哪里空缺,就在哪里拼命填满漏洞,哪怕那一切不是她所真正追求的。
演唱会后,一场黑蔡依林的热潮才真正掀起。
在台上的她紧紧抓住双环,把自己吊在半空中。
在台下的他们手握键盘,打下“体操运动员”、“地才蓝”、“难度极高,美感为零“这样的恶评。
在“越努力越被嘲“的漩涡里,蔡依林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到了漩涡的中心。
她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争议一刻都没有停过。
2007年到2012年期间,网友通过表情包的方式,从舞台表演、采访、MV中寻找素材。
并进行恶意传播,甚至创作出“淋言淋语“的网络文化。
2009年,《花蝴蝶》发行这一年,蔡依林在造型和妆发上的大胆突破,使得非议再次达到了顶峰。
她在舞蹈上首度尝试强烈的地板动作,让负面新闻接踵而至。
“我真有这么差吗?“
她在舞室里一边想着,一边不敢懈怠地挥洒着汗水。
直到旧伤复发,大腿肌肉拉伤,怎么都使不上劲。
瘫倒在地板上,她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真的好累啊。
从小到大,不管是父母,还是身边的人,都觉得很了解她。
他们眼中的蔡依林,天生好强,忍耐力高,什么都打不倒她。
可是这些自以为很了解蔡依林的人,
却怎么也理解不了,这个“坚强“的女孩,会在唱起《我》时,
被歌词“假如你看见我,这样的我,胆怯又软弱,会闪躲,还是说,你更爱我”触动得止不住眼泪。
因为没有人告诉她,面对流言蜚语可以有负面情绪;
没有人告诉她,她可以不为别人的定义而存在;
没有人告诉她,她也可以什么都不改变。
有的只是,制作人告诉她:“你要突破,我希望你是个完美的艺人。“
受伤后几个月的封舞,蔡依林第一次在网络上真情吐露。
她开始想停下来,屏蔽世界所有声响,仔细倾听内心的声音。
三、美中不足才能美不胜收
2013年,33岁的蔡依林从心理书上,读懂了什么是自我:
“人是可以有情绪的,尤其是脆弱、邪恶、嫉妒这种负面情绪,人不必永远正面而阳光。”
她开始羡慕那些不畏惧“失去爱”的人。
制作人怎么也想不到,她不再是那个听话的小孩了。
她会叛逆地对制作人说不,然后自己主张所有的专辑选曲。
哪怕新专辑的成果可能会很差,但她不会再违背自己的内心了。
她开始学习想说什么说什么,不说“别人希望听到的“,只说”我想说的“。
其实改变真的好难,她还是会在意外界的评价,还是会在意自己钦定的专辑是否有入围奖项,还是会严格要求自己。
只不过,她渐渐敢于面对所有的不完美了。
2016年,新歌《怪美的》MV发布。
这首歌的MV,把十几年来曾经自我较劲的自己表现出来。
有人说:“蔡依林好记仇哦!”,她记住了,但她也和解了。
在MV的前半段画面,她穿着囚犯衣服接受审判。
她吃着用水烫过的花椰菜。
她涂着“地才蓝”的口红。
她重现地才蓝演唱会的Jolin畸形秀。
她用黄瓜片遮住眼睛,不愿面对黑料。
直到MV的后半段,她扎破自己。
她大胆地吃自己想吃的食物。
她拥抱曾经审判自己的法官。
短短几分钟,道出了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这个拥抱,也总算是和过去的自己做了一个和解。
曾经的蔡依林说:
“如果有100个人,哪怕已经有99个人喜欢我,我也会很在意剩下那一个不喜欢的人。”
直到现在她才明白,比起一百个人都喜欢她,喜欢自己更为重要。
2016年末,蔡依林参加Cake International比赛。
她凭借精湛的技术,制成的玛丽莲·梦露半身像的翻糖蛋糕,还斩获了大奖。
她这样说道:
“你现在有多强大,你曾经就有多少脆弱;你现在有多少对世界的自信微笑,你曾经就有多少偷偷的悲伤,我们只是走过来了。”
2019年,她出席了台北马拉松的公益路跑活动。
蓝色的短款上衣和白色个性短裤的搭配,又为媒体们很好地提供了吐槽素材。
但她已经不在乎了,当年那个畏惧他人谴责身材走样的蔡依林,已经消失了。
如今这个勇敢露出小肚腩的蔡依林,早已扎破了过去的自己。
2020年的演唱会上,她跳着热烈奔放,性感妩媚的舞蹈。
高声呼喊着:“你们知道吗?40岁真的是feel damn good!”
除了心态上的转变,蔡依林在老本行里也不断寻找新方向,颠覆自我。
她跳脱原有水准,发行讽刺众生百态的《play我呸》;
她登台MAMA,在国外舞台上大放异彩;
她受邀担任选秀节目导师,成为后辈的榜样;
她发布《玫瑰少年》,为饱受社会偏见和霸凌的孩子们发声,再登金曲奖……
“我最喜欢的一句称赞,她说我是像月亮一样的女性。”
月有阴晴圆缺,多重姿态;
月皎洁干净,点缀星空;
月光不闪耀刺眼,却深入人心。
从80分到90分,蔡依林最终还是做到了巨星的蜕变。
当年那女孩,走出布满荆棘的偏僻小道,成为大艺术家。
她找回无价的自己,创造无价的20年。
回看蔡依林的成长史,除了不可或缺的独特性,还有被质疑之后力证自己的成功。
如周杰伦、蔡依林等如今依然红火的歌手,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实力存在至今。
而如今的内娱在流水线偶像歌手身上挣快钱,挣流量钱。
这些歌手基本上成为了工具人。
当热度如潮水般褪去后,他们没有上浮的能力,只能沉寂。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欢迎留言评论~~记得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