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欲上人遗方》
此遗方集系离欲上人生前悬壶济世的经验方,选用者只要能辨症选方,无不应验.上人生前为中国当代高僧,住锡四川省乐至县报国寺,一百零五岁功德圆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故此遗方甚为宝贵,选用者当至诚恭敬.(五岁一下儿童请按照医生的处方,五岁以上者,辩明症状后,减半使用)
★ 感 冒 ★ 头 晕 ★ 头 痛 ★ 面 肿 ★ 腮腺炎 ★ 鼻 炎
★ 两腮硬痛 ★ 慢性喉炎 ★ 呼吸系统病变 ★ 胃肠病 ★ 胃下垂 ★ 心跳烦闷
★ 肝胆病变 ★ 胰腺炎 ★ 糖尿病 ★ 腰腹病 ★ 臌 胀 ★ 疝 气
★ 二便不通 ★ 风湿关节炎 ★ 水 饮 ★ 遗 精 ★ 阴茎痛 ★ 男子淋症
★ 妇科病 ★ 高血压 ★ 冠心病/心绞痛 ★ 失 眠 ★ 疟 疾 ★ 肿 病
★ 乳 痈 ★ 神志病变 ★ 发 热 ★ 牛皮癣 ★ 外科病 ★ 肾炎兼冠心病
【感冒】
★ 麻黄10克 杏仁10克 正北辛5克 苏子12克 陈皮10克 枳壳10克 前胡10克 葛根15克 法夏10克
★ 木香10克 云苓10克 桔梗10克 白蔻5克 竹茹15克 甘草6克 生姜5片
★ 桔梗15克 枳壳10克 紫苏10克 荆芥10克 木通15克 紫菀10克 黄芩15克 麻绒5克川贝10克 寸冬10克 白蔻10克 钩藤15克 甘草5克 莱菔15克
★ 陈皮15克 黄连10克 厚朴15克 枳壳15克 条苓10克 杏仁15克 白术20克 广木香15克 大腹皮15克吴萸6克 甘草30克 香附20克引
★ 净银花15克 连翘15克 荆芥15克 薄荷15克 桔梗15克 鲜芦根40克 大力15克 菊花10克 陈皮10克杏仁12克 淡竹叶15克 淡豆豉15克 霜桑叶10克 甘草5克
专治感冒、咳嗽,效验如神:
★ 麻黄6克 杏仁10克 苏子10克 陈皮10克 前胡10克 法夏10克 枳壳10克 木香10克 云苓10克 桔梗10克 黄芩10克 葛根15克 竹茹15克 甘草6克
感冒见背寒,心里不舒,行动、精神恍惚,无食欲,用下方:
★ 元参10克 半夏6克 净菊花6克 香薷(即 香茹)6克 木通10克 车前草10克 灯芯草6克 滑石10克 栀子6克 黄连3克 连翘6克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甘草6克
感冒见头痛身强,烧热,肚痛,早上流鼻血,用下方:
★ 银花10克 川芎10克 桂枝10克 白芷10克 北辛3克 杭菊10克 钩藤15克 羌活10克 防风10克木通10克 滑石20克 木香10克 薄荷10克 荆芥10克 广台乌15克 神砂草15克 甘草6克
【头晕】
★ 杭菊10克 钩藤10克 川芎10克 云苓10克 防风10克 银花15克 桔梗10克 蔓荆子10克 甘草5克
§头晕兼右边筋骨痛,心累,用下方:
★ 黄芪20克 桂枝10克 白芍20克 当归20克 大枣20克 炙甘草10克 饴糖60克引
头晕且无记忆力,左膀痛,用下方:
★ 茯苓20克 陈皮10克 法夏12克 桂枝10克 羌活10克 枯黄芩20克
§头晕且血压高、晕车、清早发呕、睡眠不足、左眼花、流泪,用下方:
★ 山药20克 白扁豆20克 苡仁20克 茵陈20克 泽泻10克 盐杜仲20克 枸杞20克 连翘20克
§头晕且头痛眼花,左腰痛,常流泪,用下方:
★ 当归15克 熟地20克 枣皮(学名:山茱萸,又名:山萸肉))20克 山药20克 黄芪20克 茯苓15克 丹皮15克 泽泻15克
§头晕十几年,胃胀,上台阶时胃痛,感冒咳嗽,脸肿,用下方:
★ 茯苓15克 党参20克 白术15克 炙甘草6克 大枣20克 陈皮10克 法夏15克 生姜一片引
§头重脚轻
★ 山药20克 苡仁30克 茯苓15克 党参30克 大枣20克 陈皮10克 黄芪20克 木瓜20克 连翘20克
§头晕且汗多,用下方:
★ 柏子仁20克 五味子10克 茯苓20克 全当归15克 生地20克 党参20克 玄参15克 麦冬15克 天冬15克 远志12克 朱砂15克 桔梗1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头痛】
§头痛且看久了眼发花,舌发炎出血,四肢乏力,胃口不开,用下方:
★ 黄芩15克 麦冬20克 生地20克 熟地20克 赤芍15克 龙胆草3克 银花20克 炙甘草6克
§头痛且眼花,胃胀腰痛,手足麻、痒,用下方:
★ 黄芪20克 党参20克 陈皮10克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青皮6克 木香6克 茯苓15克
§终年头痛,用下方:
★ 熟地35克 玉竹3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山药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玄参10克 五味子2克 寸冬7克
(服一剂后头痛更甚,二剂其痛即止,三剂头痛痊愈,永不再发。药味不可加减。)
【面肿】
§左边肚皮烧,脸肿十多年,用下方:
★ 苍术15克 陈皮10克 黄芩10克 连翘20克 枳壳3克 川木香6克 油厚朴15克 甘草6克
§眼花和沙眼,用下方:
★ 青木香30克 夜明砂60克 白菊10克 白糖引
§少阴耳聋,用下方:
★ 泡参10克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法夏10克 通草5克 菖蒲5克 正北辛3克 大枣7克
§肾虚耳鸣、耳聋,用下方:
★ 正北辛3克 菖蒲3克 川椒1克(上药共研成细末黄蜡、松香二药煨熔时,以前药作成条状,用砂布包,
塞耳。一日一换,三日即愈。
§鼻尖生瘤、痣、下垂,用下方:
★ 外服:火葱、鲜夏枯草,捣烂外敷,每天1次。
内服:昆布15克 海藻15克(二药另包,洗去盐) 柴胡12克 香附12克 夏枯草20克 陈皮10克 栀子10克
苍耳子12克 辛夷10克 赤芍10克 归尾10克 射干15克 连翘15克
【鼻炎】
★ 内服:银花10克 连翘10克 僵蚕10克 防风10克 钩藤10克 黄芩10克 白芷10克 甘草3克 车前草、
蒲公英引
外治:白花蛇舌草、野油菜、断肠草共鲜用捣汁滴鼻内。亦可治鼻痔和鼻疳牙痛
★ 升麻10克 防风10克 荆芥10克 生地10克 细辛5克 丹皮10克 当归10克 甘草3克 川椒1克引
(上门牙痛加黄连2克 寸冬2克;下门牙痛加黄柏10克 知母10克;左边上痛加栀子15克 柴胡15克;
★ 左边下痛加羌活10克 龙胆草10克;右边上痛加大黄10克 枳壳10克;右边下痛加黄芩10克 桔梗10克;
两边上痛加白芷10克 川芎10克;两边下痛加白术10克。(上方服后,再用六味地黄丸加骨碎补35克,
牙痛永不复发。
【腮腺炎】
★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柴胡10克 川芎10克 白芷10克 连翘10克 红花5克 天花粉10克 大力子10克 防风10克 荆芥10克 归尾10克 甘草3克 漏芦3克引
【两腮硬痛】
★ 青黛10克(另包)冲服 银花10克 瓜蒌10克 贝母3克 甘草3克 (寒加麻黄10克 大力子10克;热加连翘10克 紫花地丁20克)
【慢性喉炎】
★ 熟地3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山药15克 云苓15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当归15克 川芎15克 白芍15克
★ 首乌15克 枸杞15克寸冬10克阿胶7克 人参10克 玄参10克 女贞子15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玄参、女贞子、知母、黄柏四味药用盐水炒)
※上述各药共研成细末,炼蜜为丸,白开水送服。
★ 熟地3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山药15克 云苓15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枸杞15克 首乌15克 肉桂7克 白附片7克 人参10克
★ 净银花30克 连翘30克 元参25克 桔梗25克 大力子22克 板兰根25克 马勃15克 射干22克 薄菏叶20克 甘草10克(内服汤药加减普济消毒饮,主治喉痹蛾喉、痄腮、大头瘟症。相当于西医所言急性扁桃体
炎、腮腺炎、流行性耳下腮炎)。
【呼吸系统病变】
★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防风10克 荆芥10克 桔梗10克 枳壳10克 云苓10克 川芎10克 杏仁10克 菖蒲10克
苏子10克 豆豉10克 大枣7克
★ 嗅草25克 五匹风25克 鱼腥草25克 蛇泡草25克 猪毛草25克 陈皮25克 肺经草25克 化痰清25克 制黄连25克 石枣子25克 苏子25克 冰糖引
§咳喘者用下方:
★ 杏仁30克 柏子仁30克 紫苏根30克 桑白皮30克 陈皮30克 生姜30克 葱籽30克 神砂草30克 黄荆子30克
§治咳喘验方:
★ 云苓10克 半夏10克 百部10克 菊花10克 沙参20克 陈皮10克 紫菀10克 白前胡10克 款冬花10克 甘草5克
§咳嗽十分厉害,且鼻痛较严重:
★ 沙参15克 杏仁10克 苏子10克 寸冬10克 桔梗5克 白芥10克 葶苈8克 黄芩15克 银花10克 大腹皮10克
§咳嗽且吐血过猛,行动无力:
★ 头方:瓜蒌10克 苏子10克 杏仁10克 白芥6克 京夏10克 防风10克 茯苓15克 橘络6克 荷叶3克 川贝6克 甘草3克 白茅根40根 天竺黄10克(天竺黄另包,研成粉末,服药时冲服)。
尾方:白术20克 茯苓15克 白芍15克 沙参20克 吴萸10克 泡参30克 黑附片10克 甘草3克 黑姜片3片
§百日咳
★ 地骨皮15克 桑白皮15克 黄芩10克 甘草3克 大米1克引
§肺气肿
★ 元参10克 寸冬10克 生地10克 沙参20克 丹皮15克 淡竹叶3克 甘草3克
§支气管炎兼肺气肿:
★ 沙参15克 麦冬10克 桔梗15克 枳壳10克 黄芩15克 葶苈10克 紫苏10克 荆芥10克 槟榔10克 陈皮10克瓜蒌壳10克 天花粉10克 甘草5克
【胃肠病】
§吃不进食物,行动困难,用下方:
★ 台乌10克 吴萸6克 小茴香10克 广木香10克 黄连8克 青皮10克 桔核10克 荜澄茄10克 佛手片10克 甘草6克
★ 苍术10克 厚朴花10克 建神曲10克 陈皮10克 山楂10克 槟榔10克 草果8克 草蔻8克 砂仁10克 麦芽10克 甘草6克
§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用下方:
★ 台乌10克 小茴香10克 广木香10克 荜澄茄10克 郁金15克 陈皮15克 青皮15克 佛手10克 玄胡10克 丹参10克
§吃饭发噎,足抽筋,用下方:
★ 苏梗10克 槟榔10克 木香6克 厚朴15克 甘草3克 佛手15克 木瓜15克 苡仁20克
§患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用下方:
★黄芩20克 郁金15克 枳壳10克 柴胡10克 木香6克 茵陈20克 山楂15克 赤芍15克 陈皮10克 甘草6克 生大黄6克
§食少发吐,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用下方:
★ 羌活15克 生地20克 秦艽20克 防风15克 茯苓20克 山药20克 黄芩15克 苍术15克 白术20克
§长期吃不下食物,热重,用下方:
★ 茯苓10克 党参15克 白术10克 山药15克 扁豆10克 陈皮6克 连翘15克
§食后,食物上逆,用下方:
★ 头方:苡仁30克 大枣50克 桔梗30克 甘草16克
尾方:京夏10克 黄连6克 苡仁30克 杏仁10克 白蔻10克 黄芩10克 甘草14克
§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用下方:
★ 枳壳10克 香附10克 川芎10克 陈皮10克 木通10克 黄连3克 大黄6克 黄芩10克 芒硝9克 连翘10克 藿香9克 净菊花10克 太子参10克 柏子仁9克 甘草3克
§冷气痛,用下方:
★ 白附子10克 干姜10克 泡参10克 肉桂10克 丁香5克 甘草3克 野吴萸根25克 花椒根25克 香通根25克 茴香根25克 台乌根25克 山当归25克 青木香25克
※ 藿香正气散四时宜服。
§长期腹泻,腹内常鸣,头痛,用下方:
★ 茯苓15克 柴胡10克 薄菏10克 白术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青皮10克 佛手15克
§夏季腹痛泄泻,用下方:
★ 香薷35克 厚朴10克(姜汁炒) 扁豆10克 黄连5克 (研末服)
§红白痢,用下方:
★ 山楂肉35克(炒黑研成细末)红痢,则调蜂蜜,米汤服。白痢,则调白糖,米汤服。
§肚胀痛,下方有理气通便之用:
★ 苍术15克 厚朴15克 陈皮10克 草蔻10克 山楂肉10克 建神曲10克 草果10克 槟榔10克 薤白20克 麦芽10克 谷芽10克 甘草5克
【胃下垂】
良姜、均姜、陈皮(即 橙皮)、饴糖
上药每味各半斤(市斤),先将前三味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再加饴糖溶化。每服一小碗,每日服三次。
【心跳烦闷】
§心跳快,耳鸣,骨冷痛,眼珠痛凸出,用下方:
★ 玄麦20克 牡蛎20克 浙贝20克 当归20克 大枣20克 麦冬15克 连翘20克 天花粉15克
§心跳、心慌、胸闷, 有时胸痛、头晕、耳鸣、失眠、有怪梦、口苦干,用下方:
★ 党参50克 茯苓50克 白术50克 远志15克 生地30克枣仁20克 茵陈15克丹参30克 赭石40克 旋复花15克 龙胆草25克 益智仁25克 淫羊藿15克
§心跳、闷,有时头晕、发晕时心跳十几分钟,跳后正常,用下方:
★ 瓜蒌壳10克 薤白10克 川芎10克 丹参30克 泽泻15克 甘草6克
§心跳、头晕痛、神气不起、兼有风湿,用下方:
★ 黄芪30克 党参20克 桂枝10克 白芍20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20克
§心烦躁、头痛、无精神,一身酸痛、足腿明显。妇女经前肚腰痛,用下方:
★ 柴胡10克 当归20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白芍15克 丹皮15克 薄荷10克 桂枝15克 炙甘草6克
【肝胆病变】
§肝肿大15年,有时头晕痛,四肢弱痛,口腻,用下方:
★ 柴胡10克 当归30克 白芍20克 玄胡15克 郁金15克 薄荷10克 白术20克 茯苓15克 甘草6克
§肝肿大,用下方:
★ 柴胡10克 当归20克 白芍20克 郁金15克 陈皮10克 茯苓15克 青皮6克 枳实10克 山楂15克 金钱草20克 甘草6克
§慢性肝炎
★ 白芍20克 白术20克 茯苓20克 枣仁30克 泡参20克 吴萸10克 木通20克 木香20克 大腹皮20克
§急性肝炎,用下方:
★ 茵陈30克 栀子15克 郁金15克 当归15克 佛手15克 板兰根30克 酒大黄10克 酒制白芍15克 甘草6克
★ 茵陈15克 栀子10克 白术10克 云苓10克 沉香3克 丹参7克 台乌10克 甘草6克(过路黄、车前草)引
§肝胆炎症,常服此方:
★ 黑茵陈30克 龙胆草30克 牛大力根30克 铁马鞭30克 过路黄30克 花斑竹30克 车前草30克 野靛根叶30克 夏枯草30克 水案板30克 海金沙藤30克 白糖引
§肝癌,用下方:
★ 黄芪20克 百合20克 枣仁35克 白术10克 陈皮15克 瓜蒌6克 白芍20克 川贝6克 甘草30克 仙鹤草20克引
§肝腹水方:
★ 青皮15克 陈皮15克 苍术15克 白术15克 茯苓20克 猪苓20克 泽泻15克 茵陈20克 木通15克 大腹皮15克
※ 后剂加入黄柏15克 知母12克 丹皮15克
§胆结石:
★ 龙胆草15克 海金沙20克 鱼腥草20克 散羊草15克 夏枯草10克 布菜20克 野靛15克 引
§说明一:此方不管开刀与否均可用。还可治胆囊炎、其他肝胆炎症均可采用。
说明二:此方所用中草药三味,各地名称不同,兹查明如下,以供采购时识别:1、散羊草,又名剪刀夹、
扁竹根、豆豉叶、蝴蝶花。2、布菜,又名布叶草、齐头蒿、布菜子。3、野靛,又名小泽兰。
★ 前方:龙胆草15克 银花20克 连翘10克栀子10克广木香10克黄芩15克当归15克 白芍10克 陈皮10克 青皮10克 首乌10克 台乌10克 甘草6克
后方:龙胆草15克 银花15克 丹皮15克 青皮10克 佛手片10克 茵陈10克 郁金10克 连翘10克 白芍10克 甘草6克
【胰腺炎】
§食不下,嗳气,一动就咳。
★ 柴胡10克 赤芍15克 枳壳10克 玄胡10克 黄芩10克 川芎6克 甘草6克 酒大黄10克
【糖尿病】
★ 一方:白术15克 云苓15克 陈皮10克 柴胡10克 升麻10克 苍术15克 甘草3克 益智仁20克(盐水炒)车前子7克(布包煎)生山药120克 生花粉120克
说明:先用水3斤煮取药水1斤半,药渣再用水2斤煮取药水1斤。两次共取药汁2斤半,随意饮取,不
拘次数。每日饮服剂数,随病情轻重而定。
★ 二方:山药25克 云苓20克 天花粉15克 瞿麦12克 制附片1点5克
小便多者山药为君,小便不利云苓为君。
★ 三方:茯苓30~60克 熟地60~ 80克 天花粉30~60克
说明:以上三方连服月余,病即渐痊。
【腰腹病】
小腹痛,咳喘,心跳,累,烦.用下方:
★ 桂枝15克 白芍30克 干姜10克 大枣10克 甘草3克 黄芪15克 当归15克 饴糖
肚内生瘤:
★丹皮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台乌10克小茴香8克土茯苓10克木香10克 赤芍10克青皮10克乳香6克 没药6克玄胡10克檀香10克香橼10克甘草6克
气虚腰痛:
★苍术20克 黄柏10克 (炒焦) 木瓜20克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苏叶10克 苡仁30克 红牛膝20克金毛狗脊30克
中风痊愈后,原来肚腹、腰肋疼痛,未见好转,故主方治之:
★赤茯苓20克 猪苓20克 泽泻15克 栀子15克 滑石30克 白术20克 木通12克 灯芯草5克女贞子20克 甘草5克
【臌胀】
§小便通者用此方:
★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猪苓10克 泽泻10克 肉桂10克 通草3克
§大小便不通者用下方:
★大叫梨根60克 通花根50克 香附40克
§小儿膨胀、腹现青筋,用下方。
★ 砂仁35克 莱菔子35克 (将莱菔子捣烂,用开水泡半天,然后去渣;原水泡砂仁半天,再把莱菔水和砂仁煮干。细末兑米汤白糖服。每日2次,每次1点5克。
【疝气】
★ 桔梗10克 橘核10克 台乌10克 吴萸6克 广木香10克 小茴香10克 陈皮10克 青皮10克 檀香10克 椒目20克 荔枝核10克 甘草6克 樱桃10克(阴干用)
【二便不通】
§小便不通,肚胀,腰腿痛,用下方:
★ 猪苓10克 泽泻10克 木通10克 滑石15克 银花15克 连翘10克 黄芩15克 黄连6克 车前子10克(布包煮)甘草5克
§大小便不通约二十日者,用下方:
★ 全归25克 生地20克 玄参30克 寸冬15克 大黄15克 枳实15克 厚朴15克 桔梗15克 滑石30克 火麻仁30克 (捣烂)甘草5克
此方服后,若二便不通,再用芦竹笋煮水,加蜂蜜服用。
§小便不通,可用下方。
★ 砂仁6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牛膝10克 荷叶6克 泡参10克 甘草3克
【风湿关节炎】
§四肢关节痛,风湿严重,月经期腰部胀痛,用下方:
★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杜仲20克 秦艽20克 茯苓15克 泽泻15克 木瓜15克 苍术15克 白木通10克 狗脊20克
§头闷痛,面足肿,腰胸痛,皮肤起疙瘩发痒,用下方:
★ 苏梗10克 藿香10克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杜仲20克 川芎10克 佛手15克 厚朴15克 青皮10克
§手足痒,起疙瘩,右足痛,麻木,用下方:
★ 荆芥15克 薄荷10克 蝉蜕10克 丹皮15克 泡参20克 赤芍15克 大枣20克 甘草6克
§头胀出汗,全身昼夜出汗,左右臂痛,右足痛,骨头冷,不能服凉或热药,只能服温药;感冒头晕,
头脚都肿,用下方:
★ 桂枝10克 白芍20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30克 生姜1片引
§头痛、头晕、心慌,兼见妇科病,下身发痒,用下方:
★ 柴胡10克 龙胆草6克 泽泻10克 当归20克 生地20克 蛇床子10克 茯苓15克 黄芩20克 木通10克
车前子15克(布包煎)
§头晕痛,关节痛,腰痛,用下方。
★ 苍术20克 蔓荆10克 防风15克 蒿本15克 细辛10克 秦艽20克 菊花15克 钩藤20克 木通10克 甘草3克
§风湿痛,到下午手足麻木,头晕,有时小便涩痛,脑鸣,似有风左右来往,用下方:
★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柴胡15克 前胡15克 蝉蜕10克 荷叶20克 山药20克 羌活10克 甘草6克
§头胀痛,神经跳痛,左臂痛,关节痛,四肢乏力,手麻,腰痛,胃痛,用下方:
★ 桂枝10克 赤芍15克 当归10克 秦艽20克 姜黄10克 防风15克 狗脊20克 甘草3克
§头晕胀,三叉神经痛,有时眼睛模糊,有冷骨风和关节骨痛,常麻木抽筋,食欲不振且肚常痛,
有支气管炎,咳吐白泡沫状痰,喉咙常痒,下身发烧痛,流出蛋汁色水。皮肤常痒,炎症重。禁服
大凉性药,用下方:
★ 僵蚕10克 蝉蜕10克 全虫6克 荆芥15克 防风15克 地榆10克 附片3克 干姜3克 党参20克 山药20克 大枣15克 炙甘草6克
【水饮】
§小腹胀满,积水,有响声。服药时,药碗内放盐引少许,服下方:
★ 赤茯苓20克 猪苓20克 泽泻15克 滑石20克 木通15克 茵陈20克 栀子仁15克 灯芯草5克 白术20克 黄柏15克 甘草5克
§胸部积水,有水响,治陷胸症,用下方:
★ 葶苈子15克 大黄12克 枳壳12克 黄连10克 瓜蒌12克(去油)甘草3克 杏仁10克(去皮)
§胸部窜痛,有水声,呕吐清水,胸膈膜有水积聚,用下方:
★ 茯苓15克 法夏10克 陈皮10克 白术15克 苡仁15克 甘草5克 桔梗12克 贝母5克 苏子12克 枳壳12克白芥12克 生姜10克
【遗精】
★ 石膏100克 甘草20克 酒糟引
【阴茎痛】
★ 熟地30克 泽泻20克 丹皮15克 山药30克 女贞子30克 补骨脂15克 杜仲25克 枸杞25克 菟丝子30克
【男子淋症】
§白淋,可用下两方:
★ 滑石20克 甘草3克 藕节20克
★ 牛膝35克 乳香7克 酒引
【妇科病】
§妇女经逆上行,用下方:
★ 犀角3克 生地3克 白芍3克 丹皮3克 枳壳3克 黄芩3克 陈皮3克 倒生刺6克 百草霜3克 韭菜5克
(取汁一盏)童便半盏
§妇女吐血,用下方:
★ 倒生刺根30克 煎甜酒服
§子宫烂,流黄水,用下方:
★ 一剂:炮山甲5克 乳香6克 赤芍10克 没药6克 连翘10克当归10克川贝3克 陈皮10克防风20克 金头蜈蚣3克 蒲公英30克 甘草3克 茯苓15克
★ 二剂:晒参15克茯苓15克 枣皮10黄芪4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大枣20克 当归30克天麻10克川芎10克枣仁10克甘草3克柏子仁35克黑姜片3片
【高血压】
§高血压,右边麻木,头晕,用下方:
★ 白菊花18克 钩藤15克 黄芩20克 玄参15克 麦冬10克 夏枯草30克 粉甘草6克 地龙10克
【冠心病】(心绞痛)
★附片(制)30克(先熬二小时)干姜30克 麦冬30克 川芎30克 炙甘草30克 饴糖 ,不拘量,
调入药汁内服。
【失眠】
§经常失眠,痰多,血压偏高,长期头胀;下身痒,皮炎较重,用下方:
★ 生地20克 菊花15克 防风15克 陈皮10克 法夏12克 蝉蜕10克 竹茹10克 夜交藤30克
§严重失眠,经常彻夜不眠,用下方:
★ 茯苓50克 杏仁30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20克 首乌30克 木瓜25克 生地30克 丹参30克 益智仁25克 柏子仁25克 龙胆草25克 红砂糖引
(注意:红砂糖不与汤药同服,而是每晚睡前1小时服)
【疟疾】
§春病疟疾,用下方:
★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薄荷10克 桔梗10克 芦根5克 桑叶3克 引
无汗加 大力子10克;有汗加 防风10克 荆芥10克;咳嗽加瓜蒌7克 杏仁7克
§夏病疟疾,用下两方:
★ 草果10克 知母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柴胡10克 大白10克 羌活10克 厚朴10克(姜汁炒,另包)甘草3克
★ 厚朴10克 知母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柴胡10克 常山10克 羌活10克 草果10克(去壳)甘草3克
生姜5克引
【肿病】
★ 桂枝10克 云苓10克 陈皮10克 大腹皮10克 桑白皮7克 五加皮7克 枳壳7克 苡仁10克 甘草3克 生姜皮7克 冬瓜皮10克 引
★ 泡参10克 白术7克 苍术10克 法夏7克 陈皮10克 枳壳10克 附片7克 嗅草10克 甘草3克 茯苓皮10克 生姜皮7克 冬瓜皮10克 引
§若时肿时消,用下方:
★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桑寄生15克 威灵仙15克 防风12克 秦艽15克苡仁20克牛膝20克木瓜15克骨碎补20克 五加皮20克 甘草5克 石楠藤20克
【乳痈】
方一
★ 前方:黄芪30克连翘20克银花20克青皮10克柴胡10克白芍20克瓜蒌壳15克 蒲公英30克 粉草6克大枣30克 甘草10克 (服时滴酒三滴作引)
★ 后方:柴胡10克 当归20克 白芍20克 大枣30克 薄荷6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佛手15克 香附10克
★ 外敷:黄连10克 防风15克 白芷20克 辰砂10克 冰片10克 花粉60克 共研极细粉末,涂于溃破处。
注意:内服方须交替服用,即:第一张方服二剂后,改服第二方,第二方服二剂后,又改服第一方。
如此交替服用。
方二
★ 前方:乳香6克 没药3克川贝3克 陈皮10克 金头蜈蚣1条 全当归10克 花粉10克 防风15克 连翘10克炮山甲3克 甘草3克 申花10克 蒲公英引
★ 后方:黄芪30克 当归20克 柏子仁35克 党参20克 白术10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0克 大枣20克川芎6克 白芍15克 麻花1根
(弄碎同药煎,使之融化)
【神志病变】
癫痫,用下方:
★ 建杆风30克 红苕菊根30克 款冬花7朵 毛秀才30克
§癫狂兼有便秘者,用下方:
★ 黄芩15克 黄柏15克 石膏30克 泽泻10克 芒硝15克 桔梗10克 木通10克 滑石15克 甘草5克
§神经官能症,发病时头晕,神识不能作主,眼花乏力,用下方:
★ 白菊花30克 夜交藤30克 京大枣30克 甘草20克 白芍20克 小麦6克 引
§神经错乱者,其家人为其用下方:
★ 柏子仁20克 五味子10克 当归15克 生地15克 桔梗15克 丹参15克 元参15克 泡参15克(应为20克)甘草5克 麦冬15克 天冬15克 远志12克 朱砂1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第二剂加琥珀20克,去桔梗;第三剂加牡蛎20克 海螵蛸20克 去泡参
§神志失常,用下方:
★ 蒙石20克 石膏10克 滑石10克 紫石英10克 防风30克 桂尖10克 当归10克 泡参10克 黄芪30克
枣仁10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0克 泽泻10克 甘草3克
续方:冬阳花7朵 山桐麻30克
【 发热】
§脚心发烧,开裂;发痒,手心烧,从脸上热起来,左颊痛,中气不足,用下方:
★ 玄参20克 赤芍15克 连翘15克 银花15克 当归15克 荆芥10克 甘草6克 薄荷10克 蝉蜕6克 大枣15克
【牛皮癣】
★ 玄参10克 地榆15克 地肤子20克 苦参15克 白芷20克 蒲公英10克 蝉蜕3克 丹皮10克 苍术10克
生地10克 茯苓10克 甘草3克 (苍术、白芷二药另包,一半煎服,一半研细,调酸醋搽。)
【外科病】
§某君,右手臂上有小硬块,脊上也有两个小硬块,时间约十多年了。
★ 乳香10克 浙贝10克 知母15克 半夏10克 白芨10克 银花20克 甲珠15克 皂角刺30克(去尖)
【肾炎兼冠心病】
★ 前方:桂枝12克 当归12克 茯苓25克 黄芪15克 白术20克 泽泻15克 栀子20克 牡蛎15克 淫羊藿15克紫苏叶12克 淡豆豉20克
★ 后方:黄芪20克 茯苓20克 白术20克 肉桂20克 人参15克 甘草6克 桑螵蛸20克
几种补血甜汤:
银耳红枣汤
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有润燥的作用。燥气和火气就像急性慢性病,火气来得急去的快,火气积久未消就会转成燥气,此时吃银耳最有效。用银耳、桂圆干、枸杞、红枣熬汤,银耳红枣汤还能使脸色白里透红,体态轻盈苗条。
当归红枣排骨
治皮肤转季干燥粗糙,皮肤瘙痒……排骨一根,枸杞。
红枣12枚,当回4片
排骨焯水。
放入沙锅加入枸杞红枣当回,葱,姜片。
大火烧开,,再小火炖至排骨酥烂,用盐、鸡精调味即可。滋阴润燥。
养颜护肤。
燕麦粥
先泡好核桃.红枣.龙眼干.把燕麦清洗干净倒进电饭锅里,加适量的水,出锅前放些红糖即可。
双红补血汤
红薯50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然后一起下锅煮开,红薯熟才下红糖。这是夏天经常吃的甜品,喜欢吃南瓜的也可以把红薯换成南瓜。
木瓜银耳汤
银耳、木瓜、红枣、冰糖,把泡发的银耳下锅煮开下红枣关小火熬半个钟头,下冰糖和木瓜煮开就可以盛起了。
补血方,有兴趣的朋友。
可以按下面介绍的方法去做,也可换换花样,让家人更爱吃。
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们常吃的补血、补肾的食品,将它们互相搭配,就成了很好的补血食疗方。
红枣是补血最常用的食物,生吃和泡酒喝的效果最好。
红枣还可以在铁锅里炒黑后泡水喝,可以治疗胃寒,胃痛。
再放入桂圆,就是补血、补气的茶了,特别适合教师、营业员等使用嗓子频率较高的人。如果再加上4~6粒的枸杞子,还能治疗便秘。常喝红枣、桂圆、枸杞茶的女性朋友,皮肤白皙,美容效果不错。枸杞子不要放多。
几粒即可,红枣和桂圆也就6~8粒就行了,天天早上上班后给自己泡一杯。
不但补气血。
还能明目,特别适合长期待在电脑前的工作狂们。
而没有在铁锅里炒硬、炒黑的红枣泡茶喝是没有用的,因为外皮包裹住了枣子,营养成分出不来。
而经过炒制的红枣,经开水一泡,表皮都裂开了,里面的营养成分才会慢慢地渗出来。
红枣、花生、桂圆,再加上红糖,加水在锅里慢慢地炖,炖得烂烂的。
经常吃,补血的效果很好。
红枣、红豆、放渗透糯米里一起熬粥,也是一道补血的佳肴。
玉竹药食同用法—————
★玉竹沙参粥玉竹20g、北沙参15g、银耳15g,分别洗净切碎,用文火煎煮40分钟后,去渣取汁,放入粳米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稀粥,放入冰糖,再略煮一下。早晚服食,7天为一疗程。能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秋燥咳嗽、咽干咽痛、口鼻干燥、低热心烦等症。
★玉竹卤猪心取猪心1个,玉竹30克,食盐5g、白糖10g、料酒10g、香油10g、食用油50g、花椒5g、生姜末少许、葱花少许。将玉竹洗净切片,用水煮,提取玉竹浓缩汁100毫升。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切成薄片,加入料酒后,用食用油爆炒片刻。再将猪心与玉竹液、生姜、葱花、花椒一起放入锅内,煮成六成熟后,加入食盐、白糖、香油,焖熟即可食用。能养阴补心、补虚除烦,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血(阴)不足之证。
★玉竹煲猪手猪手2只,玉竹30g,盐、味精、火腿汁、色拉油各适量。将猪手洗净后,用沸水焯一下;锅内放少许色拉油、火腿汁,煮开后放入猪手,待猪手上色后,加入适量的水、玉竹、盐和味精,文火煲3-4小时,取出装盘,把煮猪手剩余的汤汁均匀地淋在猪手上即成。
养生建议
贫血、低血压、盆腔炎、子宫肌瘤、腰椎间盘突出、慢性咽炎、怕冷、经常手脚冰凉、舌上有齿痕、经常感冒以上症状是气血两虚且经络淤堵,脾胃虚寒。
扁桃体发炎一是肾虚寒,血液上头的力量不足,容易引起头面部的毛病,一般头面部包括颈部的毛病只要将肾气补足,去寒,如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都能治好。还要一点患扁桃体炎时尽量不要吃河鱼、河虾,以及补气的山药、桂圆,这些都会加重头面部的发炎。
脾胃功能差的时候首先要调理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差则气血亏。而脾胃遇温热则养,所以饮食上要忌寒凉,多吃温热补血的食物,一日三餐就以猪肉,牛肉,鸡肉,鳝鱼,海虾,各种性平的食物为主,食物打碎了吃。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少吃。泻气的食物萝卜,山楂、薏苡仁不吃,不喝啤酒、花茶、绿茶。水果冷饮也要少吃,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多吃补血,补肾的食物,补足身体内的气血,气血旺盛,各个脏器能够吃饱。每顿饭要做的软,细,烂,要荤素搭配,最好荤素比例是1:1的搭配,经常喝熬的很烂的各种肉汤,骨头汤。甲鱼汤,海参汤,银耳汤、食物一定要烂,减轻肠胃负担,咽喉痛少吃河鱼河虾、山药,可以每天拍打手肘内侧出痧以疏通咽喉部经络。
胸闷、心慌可能是乳腺增生造成的,也可能是心脏缺血,心电图显示心率不齐,说明心脏疲劳,结合有耳鸣头晕等现象,说明你是身体内寒湿重,肾阳不足,血少且血液运行无力,也就是说明,你不仅血少而且经络不通。血少,给肠胃的温煦不足,肠胃功能下降,所以你吃饭时会有不适感而且消化不良就会有积食,积食导致了口臭。咽干口干也是缺血的表现。薏米是泻气的食物,小米是凉性的,你的饮食又没有营养,久而久之,血只会越来越少,手指上的小月亮当然会越来越少。
消积食:去药店买2两炒制后的鸡内金磨碎成粉,每天饭前半小时吃一小勺,迟到舌苔发白停掉,可以消食化瘀,祛胃火。
生姜红枣冲鸡蛋:每天喝2~3次生姜红枣水冲鸡蛋暖胃,生姜3片,红枣10粒切开(或半勺红糖),加半碗水煮10分钟用滚开的生姜红枣(红糖)水去冲鸡蛋,冲出的鸡蛋羹在每天早晨起床后,空腹的时候喝上一小碗,严重的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再喝一次。这样可以起到暖胃、祛胃肠寒的作用,可滋养因药物作用而损伤的胃黏膜,从而使孩子胃口大开。月经前2~3天开始喝生姜红糖水,可以预防痛经。
红枣桂圆枸杞茶:红枣、桂圆、枸杞泡水当茶饮用。红枣洗净放在铁锅内炒到表皮发黑,放入瓶中待用。每天取炒过的红枣4~6粒,桂圆4~6粒,冲水泡茶经常饮用。如有便秘,可以加枸杞子6~10粒,一同饮用。红枣经铁锅炒制后具有暖胃祛寒的作用,同时炒制后易于泡开,营养成分能全面利用,所以经常饮用此茶最佳。
关于上火:如果有上火症状,切半个苹果煮水喝,能去虚火而不伤身体。没有火时不要吃。每天多喝白开水,也降虚火。每天泡脚15-20分钟,泡完脚后搓脚心各30次,也能降虚火。
关于乳腺增生的治疗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是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痰凝,称之为"乳癖"。
要以食疗补血为主,牛肉、固元膏、鳝鱼、当归粉是补血最好最快的,长年坚持吃,身体的抵抗力会明显增强,再配合经络的疏通与按摩。
发生在乳房的肿块,多数与经络淤堵有关,治疗的重点是祛除身体内的寒湿。可以用多根艾条薰全身的方法快速祛寒湿,每周或半月一次,还要多食温热的食物如海虾、牛、羊肉等,来祛除身体内的寒湿,再配合温水泡脚,同时配合下列疏通经络的方法,同样可以将此病治愈。
1.疏通胃经:疏通胃经的最好方法是按摩脚背胃经通过的区域,那里还是脚部乳腺反射区的部位。女性朋友每天在洗过脚后,要在这个区域用手往上推100下(或用梳子的背面往上刮),两脚都要推,左脚背疏通的是左乳腺,右脚背疏通的是右乳腺,经常保持这个部位的通畅,把淤堵、硬结推散化开,是不会发生乳腺疾病的。
2.疏通肝经、脾经及腋下的胆经:沿腋下至腰部,再沿着乳房的外侧去按摩、刮痧,能有效地疏通肝经、胆经和脾经,最好在夏季,将此处重刮出痧,疏通效果好。用作保健梳理,就不要去重刮,可以用刮痧板或梳子的背面沿着图中所标的方向轻轻疏理。每天或隔天两侧各50次,冬天一周做1~2次,做多了身体虚。梳理、疏通腋下,不但能及时疏通经络,预防乳腺的淤堵,同时还可以疏肝理气,宽胸,对肝、胆、心、肺都有好处。
3.刮背后肩胛处与乳腺对应的部位。当发现乳腺有增生的时候,可以重刮这个区域,一般只要是乳腺有毛病的妇女,这个部位都会刮出很多的黑痧(可以用走罐的方法将此处的痧出透),乳腺小叶增生较轻的病人,一次将此处痧出透后再去摸乳腺,就会发现增生明显的变软、变小,同时通过食疗及时补上血液及多吃补肾的食物后,一个月后再刮此处一次,基本上小叶增生就能消失。肿块较大的病人病程较长,不是几次就能全部消失的,同样是先重刮一次后将痧出透,然后注重食疗补足血液、补肾,一个月后再刮,这样反复几次,肿块会明显缩小。如果只是刮痧,而没有及时补足血液,身体会亏虚,同时肿块缩小的也不明显,只有正气足、血液足,再配合刮痧,才能彻底消除乳腺的肿块。平时可以用背部撞墙,每天20~30分钟,经常去撞击肩胛处,梳理、疏通该处的经络,不但能治疗乳腺的疾病,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4.疏通心包经:心包经在手臂的内侧中线,经常按摩、拍打手臂的内侧与外侧,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全身各个脏器的经络淤堵,所以不论发生任何疾病,都要去按摩、疏通手臂。次数不能多,一天一次,一次上下轻搓100下。
治疗便秘:
1,每天临睡前,以蜂蜜两勺,开水冲服,必收奇效。
2,吃下香蕉两条,饮冷水一碗,有效。
3,以桃花为末,用水服下,一勺即通。
治疗咳嗽
车前草30克,煎煮,日服3次,3天即可有奇效。
非常瘦,脾胃不好
红枣利于脾,小米粥养胃,每天把小米煮化喝汤就不喝别的水了,汤里泡铁锅炒制到黑的红枣。长期养有奇效。
皮肤因日晒而疼痛时,可先用冷牛奶洗脸,再以浸泡过牛奶的纱布敷在脸上,疼痛及发红的症状就会减轻
永不感冒偏方; 处方:麦冬250克、黄芪125克、蜂蜜500克用法:水煎,两次混合余药水750毫升,蜂蜜用新砂锅或药壶化开后,加入药水保存。每天一次,每次温服50毫升,一般一剂可保半年不得感冒。说明:此方特效,治愈好多隔三差五感冒患者,被誉为中药"球蛋白",无副作用。
美容小偏方:茶水美白方法:1:洗脸后,将茶水涂到脸上,并用手轻轻拍脸。2:将蘸了茶水的脱脂棉附在脸上2-3分钟,然后清水洗净,有除色斑、美白的效果。tips:有时脸上的茶水颜色不能马上洗掉,但过一个晚上会自然消除.
打嗝时要连续快速的喝七口液体。不要问我为什么是七口,少了止不住嗝,你要不怕撑着你喝一壶也是可以的。不是只限制喝白开水,除碳酸饮料外只要是液体矿泉水啦饮料啦汤啦统统可以的。身边什么顺手就拿什么灌个七口。屡试不爽啊~~~
针对10MM以下的结石效果非常好. 如果是快速生长的结石(说明没长实),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适用10MM以下的结石患者,以及手术后防止复发的患者(结石必定复发,尤其是手术后,一般3-6个月就开始长了).
10MM以上的结石,以及常年老石,没有什么效果,或效果不明显.
3. 方法: 去中药店买水蛭适量(20-30元就够了).
回来把水蛭磨成粉.
每次用镇江香醋泡适量水蛭粉3个小时以上.
将醋泡的湿辘辘的水蛭醋膏填于肚脐,用棉球覆盖,用创可贴封好.5-8小时后取下. (注:有人试过酒泡也可以,酒的味道小些)
连用5天算一个疗程. 两个疗程之间间隔2天停药.
1个疗程即可去医院检查,你会看到惊喜和效果的.一般2个疗程内搞定10MM,一个疗程内搞定4MM以下的.
建议全部搞定后加用一个疗程.
4. 禁忌: 孕妇不宜. 女子月经间不宜. 内脏出血/手术后不宜.
5. 要求: 愿将此方传播天下,解除大家痛苦.
美容调养秘方
1、枸杞红糖老姜汤。枸杞、老姜、红糖加上适量水,放入锅内煮10分钟即可,趁热喝下。
2、阿胶红枣老姜汤。阿胶打粉最好、加入红枣、老姜、适量水,煮10分钟即可。这个方子适宜气血不足,贫血的妹纸。
吃阿胶不上火的方法
一种是,陈阿胶不上火,陈阿胶一拍就碎。但是这个购买时不好判断。另一种就是,吃阿胶时,适量放点冰糖,可以减少一些热性;或者在吃完阿胶后,马上喝点绿豆汤,也是可以去火的。
补钙水果甜品
香蕉切段 然后上面铺上芝士片 放入微波炉里 高火两三分钟 出来就成芝士香蕉泥了
止咳鸡蛋茶
配料:水,冰糖,红茶(岩茶也可以,必须是发酵茶),鸡蛋一个。若是女孩子当甜汤饮用时,可以加上红枣
干净的小锅坐上400ML的水,加黄冰糖煮开,水开,放进茶叶,煮两到三分钟,茶汤转浓时,过滤茶叶,茶汤待用,滤过的茶汤坐锅重新烧开,取鸡蛋,打散尽量打均匀点,受热均匀,是冲制成功的秘籍之一,打好的蛋液应该放在离沸茶汤锅的80公分左右的下方冲制,这样有利于茶汤与蛋液充分融合,蛋液瞬间可以熟透。
家里有小儿咳嗽的家长,请试试给孩子喝喝,效果挺好的。大人也可以喝。
名老中医许公岩舌诊经验
舌的形态舌体是由一块肌肉所组成,肌肉乃脾之所主,望其形态,可知脾脏之情况。中医认为舌体变化,也与全身肌肉变化是一致的。故望舌形不但能测知肌肉方面的病理,而且据此并与临床其它见证,结合闻、问、切三诊,进行辨证,就能全面地得出精详的病机病理。
具体望舌的操作方法,则归纳到它的形色和舌苔几个方面。在舌面上某些局部的病变异常,又能明确指示出属于个别脏器和气血虚实的情况。现详细分析于下。
1.舌形
胀大:属脾被湿困。胀大而红,为脾积湿热;胀大色暗,为脾郁湿久;胀大而淡,为脾虚湿聚。
松皱:为胀大不实而空松,舌面上有皱折样之直条隆起,属脾脏之气阴并亏,为久病将复之象。如吐泄急作,则为脱水之征。
瘦小:属脾脏之气阴大衰,非体质素亏,即久病缠绵;瘦小而红,为心脾津血并虚;瘦小而淡,为脾肾心三脏亏损。
僵硬:乃舌体之动作失灵。主要影响语言及咀嚼动作,属脉络瘀阻。如患温病之高热灼津所致之神识昏迷者,则舌质绛红而僵;若属脑血管栓塞形成之中风不语,必色质如常。
颤动:舌体伸缩颤动不稳,多属正气虚弱,虽有时毒热内蕴之实热证亦见此象,示为正不敌邪之势。如舌淡而颤者属气虚;嫩红而颤者乃酒伤;鲜红而颤者,为肝风内动。
歪斜:伸舌时偏斜不正,如非舌下神经受压或伤损者,多属全身病患所引起之舌肌一侧麻痹所致。常与中风偏枯后口眼歪斜同见。
吐弄:舌体频频伸缩不稳。属心脾热盛者,舌质多为绛红或暗红;若小儿无病而吐弄者,则系大脑发育不全。
卷缩:舌卷缩难伸,乃气血大损,筋脉失养所致。多见于急证脱水之后;或久病肝肾双绝之际,乃为危候。
重舌:舌下突然生出一个肿物,殷红疼痛,乃下颌下腺发炎所致,多属心脾积热,小儿尤为常见。
白星点:舌面生出白点,小如米粒,状若珍珠之晶莹,与舌苔之芒刺不同。属蕈状乳头因病理之情况而肥大,亦称水泡舌,为久病大虚之象;如散见于舌之近根部,则又为温热病之危候。
红星点:乃蕈状乳头增生充血之象,密集于舌尖及前中部,同时伴随舌质绛红,属温毒极第一卷65盛,津血被耗情势,亦称草莓舌。
紫星点:多属血热病后,舌尖部残存之瘀血点,如不兼任何形证,日久自然消失。
裂纹:分直裂与横裂两种,俱属津血亏虚,部分之粘膜萎缩所致。如系横形散乱而浅,为脾之气阴不足;其深而直裂者,则为心阴亏损,是舌面之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融合萎缩和断裂所形成之裂。
剥脱:又名地图舌,乃胃中湿热,食积久阻不去,津液难于布润,部分之舌面乳头萎缩之势。
脑回舌:舌面呈红沟纹,舌体柔软增厚,多属先天形成;或为梅毒所致。若由深裂渐成者,仍是心阴之亏。
镜面舌:舌面光滑如镜,或无苔而不光,均是乳头萎缩所形成,乃津液涸竭,舌粘膜有失濡养之象,多属久病迁延。若舌质红绛,更说明津亏火浮情况;如延久再损及气分,舌质即现淡白,尤属危候;至于部分呈光,或前或后,或尖或根,或边或中均为一脏之津偏亏,仍疾病发展过程中之暂象,不必为虑。
2.舌质:它包括神(“生气”)色两方面。
(1)舌神:主要分荣(神气内含,生机旺盛)、枯(枯暗乏神,精血涸竭)、润、燥四象。
荣:舌是肌肉的外现,无病时必须荣活有华色,舌面鲜明清爽,神充内。乃气血充沛,生机旺盛之象,即病亦属轻微。
枯:枯暗乏神,与荣活相反,是津血涸竭情况,肌肉失养生机见败,乃危恶之候,病虽未笃,亦应防变。
润:舌面润泽,为津血丰满内含,亦非湿润如水之外露。久病将复则先见之。
燥:舌面干燥,并非苔如芒刺,乃苍(枯之轻渐)燥乏润,是舌为津血竭,气阴久亏,流畅已失,亦属危候。
(2)舌色:它是由于舌之粘膜下层及肌层中之丰富血管,血色透过白色半透明之舌粘膜面所呈现出来的,无病时血色正常,色为淡红润泽;如血的成分或浓度有所改变,以及舌粘膜上皮有增生肥厚或萎缩而变薄时,舌色改变,为有病之征。
红舌:色较正常之舌略红,乃粘膜上皮浅层部分有炎证,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如舌体正常为血中有热,每属实邪;若体瘦瘪,乃舌体组织中之津液伤损则粘膜萎缩,属津亏热浮。
绛舌:色呈殷红,亦系红舌之机理,但病多属实邪,为温毒侵入血分之象。多为热病之重者。
紫舌:是红中带青,色深而暗,乃上腔静脉或门静脉瘀血,静脉血流凝阻,回流不畅,为缺氧之象,每导致静脉血未作氧化,又回流所致。血色素成分增高,温热病见之则属热毒攻心之实证,如慢性病之心血管疾患,或肝病晚期,舌紫则属虚证。但实证之紫兼红而色深;虚证之色常暗紫而不兼红。
蓝舌:蓝是青之深重,亦静脉回流不畅,属久病趋败情势,或是急性食物中毒造成之心力衰竭等危候。
暗舌:较正常之舌色略暗,虽不如紫蓝色之深,亦为舌上之毛细血管回流障碍之故,乃病久气伤,无力流畅血行,主内伤病延久气虚之象。
嫩红舌:浅红略带紫色,乃玫瑰色之浅者,接近暗红机制,许氏通过临床大量观察,确为素嗜饮酒所致,酒能伤肝,肝伤门脉瘀阻失畅,故舌呈嫩红。
淡白色:淡白无华,为气血亏损所形成,故血难华色,但病情有轻重,气血之亏耗亦有差别,若舌体如常有舌苔者,病轻;舌瘦无苔而枯萎者则属重笃之危候。
瘀斑舌:正常舌色,在舌面或两侧呈有紫斑之点或条块状者名为瘀斑。乃部分色素沉着,为全身瘀血疾病之外现。
3.舌苔:舌苔是舌面上出现的垢腻物质,犹雨后屋瓦上所生之青苔,因以得名。实际则是舌面上之丝状乳头因病理所引起变异,造成增生或变形的结果。舌是一个味觉器官,然又不单独负责味觉,其主要功能则在牙齿咀嚼食物时也起到搅拌和帮助咽下作用,因此它的结构就需要舌面粘膜不能光滑,而生出乳头,这样才能带动食物不停地搅拌;故此类乳头既纤小如系,且向后倾斜,以利于顺利下咽;如果乳头过粗或过大,则食物反而被其涩住,下咽就困难了;又由于丝状乳头所负的责任仅这些,不必辨别味觉,所以每个乳头中间,也就是一般的感觉神经,正是这样构造在丝状乳头上皮之不断生长,细菌及食物碎屑残渣就容易积留,虽经舌之自洁作用,包括咀嚼、谈话、唾液分泌等动作,能使其有所脱落,但是总有一部分留存于舌面,这就是正常时之极薄白苔。人体有时以疾病关系,对舌的粘膜以不能正常营养,造成血液的充聚或缺少,津液的充斥或枯竭等等致使乳头坚竖或萎缩则苔的改变就立刻形成,虽说正常舌象是淡红湿润,罩极薄白苔,可是在细微的察视下,往往也能认识出病变的迹象,从而得出防病和认病的根据。
(1)白苔:除薄白苔为无病常态外,其白厚者主要是丝状乳头的角质突起,增多致密所致。
其乳头间隙则积留较多之苔垢,故不能见到舌面,又以其病变不同,而分为白腻、积粉、腐渣三种:白腻苔:苔白湿有腻象,如浆糊状,无论厚薄,被于舌面,不易见到舌质,乃积湿之象,或属脾胃力弱,水湿不化;或为湿久成痰,蕴积不去;有时外感风寒苔亦色白,乃寒邪伤及胃阳、消化紊乱亦可见此苔。
积粉苔:苔亦白厚,而有水湿之间隙,乃脾胃寒湿之极,为气不化水之象。
腐渣苔:苔虽白厚,浮于舌面,似积粉,如颗粒,而无水湿,属胃中食湿积滞,为邪气所蒸腾,拭之即去。故此种白苔,舌质多偏红,乃邪虽盛,正气亦强之势。
(2)黄苔:亦与白苔之成因有相似之处,同属丝状乳头增生而致密所致,其异点则为舌面粘膜上皮表层有弥漫性过度角化,乳头上角质突起增粗肥大,在上皮角化层内,可有炎性细胞之浸润,上皮下之结缔组织内有圆形细胞浸润及血管扩张。故苔之变黄显系有炎性病理之蒸熏所致。况舌苔呈黄多半伴有脾胃积湿蕴热,紊乱及消化的病理,肠胃向上熏蒸,则舌上之苔变黄亦所必见。尤以发热病和湿温病的热盛,黄苔更为易成。因此苔之成黄为热邪所蒸无疑。
由于湿热之邪在不同疾病之中,有轻有重,则又可分为薄黄而湿,薄黄而干,黄厚而湿,黄厚而干,黄厚而腻五种:
薄黄而湿:属胃湿蕴阻,积久化热之象。一般舌质不变,乃邪轻,胃尚无伤,或为风邪入里化热,与胃湿搏结而成。
薄黄而干:为热胜于湿,渐伤胃津之象。
黄厚而湿:黄厚苔上罩有水渍之湿,为脾胃久蕴湿积,已形化热。
黄厚而干:热盛津伤,必属病久恶化,若继续发展则乳头之角化,必越变越硬而竖起,成为芒刺。
黄厚而腻:为积湿蕴热,湿热并盛,且久延不已之象,故厚腻埋没舌面。乃湿痰壅阻有形,虽有化热趋势,终热不敌湿,是以热与湿同等。总属湿热蕴聚于脾胃之象。
(3)褐苔:较黄苔深而带黑,常与吸烟和食物染色相混淆,然真正褐苔多为黄苔老化而来。
黄腻厚苔继续发展,就必渐渐变为褐腻;黄厚干苔发展则变为干褐;由于厚苔,舌中心尤厚,因此褐色多先见于中心部。
(4)黑苔:苔黑为肾脏受病,若高热蒸耗,热发过久,津液枯涸,非惟舌苔变黑,而且口咽干燥,神昏谵语,焦躁甚时即如芒刺,近代称之为黑毛苔,必是久病发展,由黄变褐,变灰再变黑,其病理同属丝状乳头增长所致。机体因有长期高热,其炎性病理作用于舌者,亦必较黄苔或褐苔为甚,而乳头之角化程度,更必突出。故干黑苔转成芒刺之机会多。因此这种黑苔形成,无疑是炎性病灶所引起。许氏从实践中认识到,高热伤津,终必涸及肾中阴津,因而有高热灼津,肾色外现的说法,其理则仍与炎性发展津液涸竭,舌粘膜失其润泽所致之增生角化是一致的。
至于病未发热,舌质如常,舌苔突然黑腻如漆,治之即去,属于寒湿困阻肾阳,与近代认为是霉菌所形成者相吻合,尚有薄黑薄灰的病理亦相同,应知灰为黑之渐,此种苔多不与重证并见,有时竟无症状,这一点是许氏临床经验之谈。
舌的分部根据以上许氏所谈之舌形、舌色、舌苔各种病理变异情况,虽可说明舌诊之理论,但是临床实际应用时,不是仅此几种单纯的认识就可以起到用舌诊病的作用。许氏认为,恰恰是中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舌面部分变化与内在脏腑某种特定病理有关联,他通过长期验证,总结出一整套规律,主要是以舌之色质和苔之有无来区分。
舌尖:属心,浮火上炎则舌尖红,每见于失眠、烦躁、口干、纳呆等病;心阴亏损则舌尖光净无苔。
舌前:属肺,在舌前端1/3部位光而无苔,乃肺虚气阴并亏之象,久咳无痰,或痰少,短气息促,二便欠爽等形证。
舌中:属脾胃,苔腻厚是脾胃湿积中阻,或痰浊内蕴;干厚黄褐灰黑,则又为积久化热之象;若中心光而无苔为脾胃阴津亏损,溃疡病多见之。
舌根:属肾,胖胀有红球隆起,多为扁桃体发炎,为肾阴不足之象;若有厚腻之白苔覆盖,则为肾气不足,久为湿浊蕴聚不去情况,俱属久病脾肺不复所衍成。
舌两侧:属肝胆,舌尖红与两侧相连,为肝胆之火上炎;两侧有瘀斑,则为肝气滞郁,全身有瘀血情况。
曾升平教授舌诊经验
1、舌色苔色皆有冷暖之分
一般说来,红、黄为暖色调,灰、白为冷色调,以诊病之寒热。此言其常,但亦有变。
舌色红而鲜活者乃是真热。若红而晦暗不鲜,或红中见隐隐青光(即青紫之色),此皆寒邪内阻、阳气拂郁使然,乃属真寒假热,温之则其舌转淡,持续用药,舌转红润者愈。
舌苔黄而鲜明者乃是真热。若黄而晦暗水滑,或白底罩黄腻之苔,或黄白相间,此皆真寒假热,温之则苔转白腻,持续用药,苔转薄白者愈。若苔黄燥而细,其色鲜明,如细沙贴于舌面,遍及舌边及舌尖者,即使甚薄,亦属有热。盖舌苔主要由舌面丝状乳头角化脱落上皮和渗出的白细胞等共同组成。舌边及舌尖部已无丝状乳头,加之苔质粒细如沙,与角化脱落上皮及食物残渣有明显不同。故曾师认为此种舌苔主要由舌面渗出的白细胞组成,患者多伴发热、口渴、咽痒、脉数等症,由于炎性细胞浸润,患者常觉口舌不爽,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多升高,法当清解。
2、舌面为阳,舌底为阴
若舌面色绛红而舌底色淡者,乃属里寒外热;若舌面色淡而舌底色绛红而均匀鲜活者,乃属里热外寒。又有舌面腻苔满布而舌质色不可察者,宜察舌底。曾治徐某,女,28岁,1999年11月25日就诊。因发热、气急、便秘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白细胞总数19.8×109/L。多核细胞82%,淋巴细胞18%;骨髓中粒细胞系占有核细胞的65%,各阶段细胞形态及比值无明显异常;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诊断为“粒细胞增多症”。患者苔白厚腻,满布全舌,舌面隐隐有淡紫之感,而舌底红绛。曾师据舌断为寒湿外束,郁热内生。由于患者血中粒细胞明显增多,而舌面血液循环丰富,加之其苔遍及舌边及舌尖部,法当温化寒湿,湿除热退,此亦治湿不远温之意,稍用苦寒,乃属反佐,慎不可见热投凉。方用大黄附子汤合达原饮:熟附片15g(先煎半小时),细辛6g,大黄6g(另包后下),草果10g,厚朴10g,槟榔15g,干姜10g,杏仁10g,桔梗10g,枳实10g,瓜蒌30g,甘草10g,服4剂。二诊苔退,血白细胞总数明显下降。原方去大黄、干姜、杏仁、桔梗、枳实加苍术10g,防己10g,陈皮10g,柴胡10g,桂枝10g,茯苓15g,细辛加至10g,服7剂,苔转薄白,微黄,舌面底均转红润,诸症若失,复查血及骨髓均未见异常。
3、舌尖舌根宜详察
若舌尖红赤溃疡者,宜详察舌根。满舌皆红者乃是真热,若舌中舌根色淡或红而晦暗不鲜,或见青光隐隐,此皆上实下虚之证,或虚阳外越,或气虚热中,或二者兼而有之。
4、腻苔有松密之分
临床常见苔虽厚腻而纳运不减者,盖舌苔主要由丝状乳头脱落上皮形成,而菌状乳头散在于丝状乳头之间,司味觉,故厚腻之苔,若苔质颗粒松散,其间隐隐可见舌质者,多纳运不减而腻苔易化,若苔质致密成长,其间全然不见舌质者多纳运不佳。
5、察湿宜苔质合参
湿在卫气,苔多厚腻,湿入营血,无苔者多。薛生白《湿热病篇》第32条曰:“湿热证,经水适来,壮热口渴,谵语神昏,胸腹痛,或舌无苔,脉滑数,邪陷营分。”《温病条辨》第52条曰:“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若营气同病,可见厚腻之苔。当此之时,最宜详参舌质。
舌胖大,口淡不渴,部分患者可见舌面局部肿胀,甚者舌面肿胀如诸多板块镶嵌而成。部分患者舌质初觉红润,但稍一用力伸舌则舌面局部反而淡白无华,乃湿阻气分。津不上承则可见口渴不思饮,饮亦不多;邪入营分则口反不渴。心主血属营,开窍于舌,湿入营血,则舌紫暗如水浸,甚者如混泥浆水样,舌底静脉肿胀结节。其结节多分布于舌底静脉及其末梢周围,初为灰白色水泡样结节,日久则转为黄白色粟粒样结节,曾师认为结节多为血中淋巴细胞渗出增殖形成水泡样滤泡结构,日久机化则如粟粒状。
案如刘某某,男,54岁,1998年9月因盗汗发热,乏力消瘦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何杰金氏病,结节型”,开腹手术时发现肝脾广泛浸润,病灶未能切除。同月起行化疗至1999年3月,CT示病灶略有缩小,患者白细胞下降至2.4×109/L,自动出院求治于曾师。曾师谓患者舌淡,有似阳虚寒凝,但舌肿胀晦暗,如混泥浆,则非独阳虚,且内生之寒湿深入营血,故夜热盗汗骨疼,其舌面水滑无苔不渴,舌底静脉肿胀曲张,结节满布,可资佐证。法当温经通脉,散寒除湿,药用:熟附片、制南星(上二味先煎1小时,其中,附片量由15g渐增至350g、南星量由15g渐增至60g),桂枝10g,炒白术(量由15g渐增至150g),黄芪(另包煎,量由15g渐增至500g),法夏10g,茯苓15g,升麻10g,潞党参30g,细辛6g,干姜20g,大枣50g,当归10g,甘草10g。上方服至8月,CT示全身各转移病灶消失,白细胞升至4.0×109/L,去潞党参、细辛、当归,加白芥子15g,菟丝子15g补骨脂15g,服至11月诸症消失,复查骨髓无异常发现。
主要针对口内部的火气,牙痛,牙龈发炎 ,口腔溃疡,喉咙不适(外感病引起的除外)很大一部分头部出油症状 可代替凉茶的作用,但不伤及脾胃 并且是成药方便使用
适合人群:年轻人(10-40),本身无大病,但是容易上火,特别是两广人群。
方子:小柴胡冲剂+半份附子理中丸(四个浓缩丸)
要是平时身体不错的
两份小柴胡+附子理中丸(六个浓缩丸)
按说明吃便可 火去药止
1,鼻炎,每天用棉签沾淡盐水清洗鼻腔,然后再用便签沾金霉素眼膏或红霉素眼膏涂鼻腔。能不能好就不知道了,但是至少能够控制不出血,减少过敏。
2,失眠,失眠的人常常心火旺,可以用灯芯草5克、淡竹叶20克煮水喝。这个方子比较寒,见好就收。还可以吃点天王补心丸、安神补脑液之类的
鼻炎有个偏方,不过要坚持。治好过好几个人。就是用红霉素软膏弄鼻子。用棉签沾上红霉素软膏放鼻子里转,一天三次,坚持三个月。但一定要坚持,不然无效
公布两个小方子,大家对号入座,再次声明方子的说用你是没什么别的大病的基础上在使用。。还有别的疾病的不能贸然服用
如果鼻炎比较轻的,本身体质可以的,没用用过很多的西药和中药的,平时鼻塞涕多 建议下方
桔梗10 元参10 杏仁10 橘皮12 半夏12 茯苓12 炙甘草10 生姜15
平时比较虚弱的 ,鼻塞涕多
桂枝10 白芍12 党参15 干姜10 桔梗10 元参10 杏仁10 橘皮6 半夏12 茯苓12 炙甘草10 生姜15 五味子3
有上热,先用下两方
浊涕粘黄的
五味子3 石膏10 杏仁10 半夏12 元参10 茯苓12 桔梗10 生姜15 干姜10
鼻孔发热生疮的
黄芩10 柴胡12 芍药12 元参10 桔梗10 杏仁10 五味子3 贝母10,
效果如何,服后便知!
榴莲大寒不能吃,如果实在要吃冷饮,冰淇淋推辞不了,可以吃完后吃2颗附子理中丸善后。这个方法不得已用的.不要肆无忌惮的吃冷饮和水果。
分析下黑豆、黑米、黑芝麻、薏仁、赤小豆、百合这个方子
这个方子本来是很好的养生方 但是有的吃了感觉不错 有的就吃出问题了 其实问题出在量上和个人的体制上
首先吧 这个小方子最主要的是 薏仁 赤小豆这个,起得是化湿的作用。。都是在用量上和个人的体制上要把握好 因为任何的去湿气的药都是要消耗阳气的,打个比方药是武器 阳气相当于人 病是敌人 你只有人和武器的数量配比想当才能发挥出最强大的战斗力。所以说这个方子能不能取消最主要的就是薏仁 赤小豆最终能不能起到一个加强运化的能力。一般中土寒湿比较重的,我觉得力量还是不够。
黑豆、黑米、黑芝麻既然是种子也是黑色的,不用说了,入肾补肾的,当然需要的是脾胃的运化。一般运化不行,最后还是会化作湿气。
黄豆不用,原因先不说
在这里的建议是 加进东北大米里面一起煮粥,以大米为主,他们为辅助,慢慢加他们的量。早中餐都能当主食食用
然后呢 2份薏仁 1份百合 1份黑芝麻(或者核桃也行) 加少量陈皮 还有生姜(如果你吃姜就上火 量已不上火为主)先这样分量。。
吃一段时间 觉得好了 在加入一份赤小豆和黑米 这样就比较合理了 这样煮起来方便 也容易坚持。
顽固性口臭,平时没什么大毛病的 如果你除了口臭之外还有别的更不爽的症状那么
可能不适合你 慎用。。。
白芍12 石膏20 干姜12 半夏12 党参15 吴茱萸3 生姜12 知母8 甘草10 针对顽固性口臭
一般三天之内就会有效 如果无效 停服。。。
治疗痘痘的,这个方子还有辅助睡眠等作用 (单位克)
白芍10 干姜12 茯苓12 法半夏12 砂仁3 白术10 丹皮10 党参12 知母10 炒栀子10 薄荷10 甘草10
治疗夏天湿疹的
连翘12 丹皮12 白蔻12 茯苓12 法半夏12 薄荷10克 苍术6 炒栀子10 干姜12 酒大黄1 甘草10
豆豆和湿疹的治疗吧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 个人情况不同 也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
根本还是在于脾胃的运化,所以平时还是要清谈饮食 多吃蔬菜 少吃油腻 养生要做好 现推荐一个成药的方子
一份香砂六君丸加一份六味地黄丸 这个跟之前的别人的帖子提到的 藿香正气丸+六味地黄丸
当然方子不会适合所有人,但是无法煮药的话可以试试
身上会经常莫名其妙的痒
湿阻阳气生发。。。。 小柴胡
身上痒
用蜂蜜泡姜片,每天早上喝,就好了。就是蜂密里放切好的姜片,泡几天后喝,每天早上一小勺冲水喝。
@霹雳贝贝333 1547楼 2014-03-16 09:33:53
@想过简单幸福生活 1545楼 2014-03-16 09:12:00
顽固性口臭,平时没什么大毛病的 如果你除了口臭之外还有别的更不爽的症状那么
可能不适合你 慎用。。。
白芍12 石膏20 干姜12 半夏12 党参15 吴茱萸3 生姜12 知母8 甘草10 针对顽固性口臭
一般三天之内就会有效 如果无效 停服。。。
—————————————————
楼主这个要怎么制作,怎么服用啊?
-----------------------------
两碗水剪成一碗水,每天三顿
小儿湿疹的方子
用一斤白糖加入适量水中烧开,用白糖水蒸气蒸孩子,注意不要烫伤孩子,连用三天极好效果,不复发。可用蒸脚的桑拿桶。
大人用的湿疹方子
土茯苓60克 莪术10克 川芎10克 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有黄水者加黄连4克,银花12克。干性者加地骨皮10克,紫草15克。中药店里有卖的
各种骨刺增生者
用老谷子一小包与猪背脊骨数块炖吃,数次当好,你本人哪里骨刺便选猪那里与你相合的骨头。是陈年的没去壳的大米,炖后吃汤,啃骨肉。
吃饭时不停打嗝验方:左手将饭碗从身后传给右手,右手再将饭碗从身前传给左手,如此左右手交替持碗多转几圈,打嗝自然停止;
憋大便验方(找到厕所前用):食指稍用力按住鼻子尖,很快便意就会消失,如此反复按,直到找到厕所为止,都能轻松憋住;
带状疱疹
用季德胜蛇药研粉末,用水搅拌成糊状,涂上患处,可以止疼,帮助快速痊愈.
另外据说用真空拔罐器把毒血拔出来也行,但没有尝试过。
治尿道炎的偏方
是同学用过有效说给我听的。用干的荔枝核加一点水磨成汁,敷患处,大概二十天好。
遇到饭局必须喝白酒前,先找只新鲜鸡蛋,放1/3汤匙的麻油,搅拌,喝下去。半斤就醉的量干掉一斤没问题
手指关节处长瘊子
去中药店里买几粒‘雅单子’(比黑米大点,感觉就那样子),捣碎,涂在最先的那颗瘊子上
‘蜘蛛疮’。
解决办法是:在一背阳的老瓦房上生长的青色的植被,好象叫‘马齿菜’,取了些,加一点锅灰,一起捣碎,直接涂抹在患处。很快,很快就好了。
被鱼刺卡住,不要对别人说,悄悄的(不能告诉别人卡刺了,说出来就不灵了)把筷子翻转过来,用另一边夹别的菜,连着吃3口,就好了。
1、治婴幼儿湿疹:将土豆削薄片(越薄越好),带汁的一面贴患处。待土豆片干时,揭下换一片新的再贴上(晚上大人睡觉前贴上,待大人醒时再换)
2、股癣、体癣:到药店买“硫软膏”(里边含有硫磺成分,但就叫这个名字),非常便宜。日涂患处4—5次,用不上十天就会痊愈。
3、治脚癣“益康唑”,该药价格低廉,无刺激性,见效快。头一次用了五六天就好了。有轻微复发(基本成规律。因脚癣易复发或易被重新感染。),涂药两三天就好了。
4、治腰椎间盘脱出:“太极神贴”。(注:用药经验证明,一般用一贴时没什么效果,多是贴四贴时痊愈)
5、治肛裂:到药店买“京万红烫伤膏”。将患处洗净,日涂数次。十日内可愈
嘴巴里吃饭的时候突然长了个黑色的肉块!吸几根烟就好了
治崴脚脖子及扭伤、挫伤特效方:
先用一容器,倒入适量高度白酒(“北京二锅头”就可以。必须是55度以上的,否则,影响疗效);再取“中华跌打丸”适量(根据肿胀处面积而定:半丸或一丸),掰碎,入酒中,用筷子边捣边搅,直至成黏糊状。(因酒与要的比例不好掌握,如太稀,可再加入适量的药丸;在捣搅过程中,如能适当对酒进行加热,则药物融化更快,但千万不要让酒燃着了)于晚上睡前将药涂患处,如一分硬币厚,边缘超出肿胀边缘约一公分,待药物半干时,速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薄膜(将食品塑料袋剪开即可)将患处包上,再穿上袜子睡觉。(其它部位可酌情固定)次日早晨,将药物去掉。(如白天想用,可按以上方法换药)一夜症状即可轻一半,三夜症状全部消失。个别伤者三天后虽然不疼了,但伤处还有肿胀,可不予理睬,半月后,肿胀自然消失。所配药物如用不完,可予以密封,长期保存,仍不失效。
治流鼻血绝对管用大法:
独蒜捣碎,抹在脚底,待脚底微疼,擦干净,然后用生姜抹一遍脚底(防止起泡)即可。
俺以前流鼻血10多分不止,这法子一上就好了。
长瘊子的
用蜘蛛结的网搓成一条细线,把瘊子缠一圈,过几天再缠一次,缠到掉为止。以前我认识的一位老奶奶就是用了这样的方法。眼角处黄豆大小的瘊子就消失了,很神奇。
经常长口疮的医学名称叫复发性口腔溃疡。可试用下方:
绿豆一把,洗净。入锅内煮至绿豆伸开腰(煮开花就无效了)。事先将一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搅好。将绿豆水冲入鸡蛋内,再将绿豆滤除,待水温,一次喝下。日一次,几次后便可根治。
以前我奶奶伤到手腕了。长了个腱鞘囊肿,一动就疼。她一个同学就拿了一把田七,让她回去煎水喝,很快就会好。我奶奶就用她受伤的那只手拿着那把田七回家去了。回到家一看手,囊肿竟然消失了!真的很神奇.
她当时拿的就是田七的叶子~然后末端有一个小疙瘩(就是田七)。拿回去把田七炖成酒。擦在囊肿处。现在药店也有卖田七的。就一个疙瘩状
治冻疮的
如脚上有冻疮,晚上洗完脚后把一片腊肉包在冻疮处,穿上袜子,睡觉,第二天扔掉腊肉即可
胎记
用一个纯金的簪子每天擦,没多久那块胎记就没了,纯金的东西有灵性
身上长了血瘤,好像学名叫血管瘤的,如果不治疗,会不停地扩延,瘤子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谁家刚死了人,让死人的手摸摸那个血瘤,就不会再扩散了,很管用。
孕妇怀孕8个月流血不断
拔一种叫烧鸡草植加一个生了铁锈的铁锁一块喝水喝,当晚就好
人哭喊导致的嗓子失声
用两三个红材火炭在一碗水里沁一下,然后喝了碗里的水就好了
治疗低血压的,大家都知道这个病医院几乎没法治疗。
用一斤花生米,一斤白糖,加适量水,放在锅内熬一下,熬到差不多干为止。
然后一天吃三到四次,一次吃一勺,家里常用的饭勺就可以。
一周后要注意量血压,以免升成高血压。我们那边有个人用此方把低血压治疗成了高血压。
动大手术的人,比如刨腹产,术后吃几只鸽子,日后刀口就不会痒
胃不好的人,可以炖那种类似笨鸡的稍好的鸡,每次别的什么都不吃,只吃鸡肉,喝鸡汤,连着几天
被鱼刺卡喉咙
端着清水时,要站在屋子的东方
在那碗水中,写上“龙化骨”,记着要连笔,不能断笔。 .患者要一气喝下这碗水,就好了
治疗鼻炎要分四种情况:
一是鼻塞、鼻涕多的那种鼻炎,用桔梗元参汤,即方子是: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二是 治肺热鼻塞,浊涕粘黄者。用五味石膏汤,即方子是:五味(3克) 石膏(9克) 杏仁(9克) 半夏(9克) 元参(9克) 茯苓(9克) 桔梗(9克) 生姜(9克) 煎半杯,热服。
三是 治鼻孔发热生疮者。用黄芩贝母汤,即方子是: 黄芩(9克) 柴胡(9克) 芍药(9克) 元参(9克) 桔梗(9克) 杏仁(9克) 五味(3克) 贝母(9克,去心) 煎半杯,热服。
四是 治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用苓泽姜苏汤,即方子是: 茯苓(9克) 泽泻(9克) 生姜(9克) 杏仁(9克) 甘草(6克) 橘皮(9克) 柴苏叶(9克). 煎半杯,热服。
以上四个方子,基本属于食疗的范围,里面多半的药都是食物。因此大胆一试。七天为一疗程。一般能去除根本!以上四个方法是黄元御的《四圣心源》的药方,但确有奇效。
野油菜接骨
用野油菜两三株捣碎了敷在断处.包扎.过一个多星期后就好了.完全看不出来
治小孩受惊的
具体的方法就是,当谁家的小孩受到突然的惊吓而日夜哭闹不休时,就会有一个长辈去拿一些小米从小孩的头顶上方洒下,而那些米会很神奇的呈螺旋状往下落(在洒米的人的手纹丝不动的情况下),当米洒完的时候,小孩就会恢复清醒,很多地方都用这种方法治疗小人惊吓,很有效的。
烫伤简易疗法
鲜榨姜汁涂上。停几分钟涂一次姜汁,没几天就全好了,连疤痕都没有。(必须在水泡没有破的情况下用。)
头上长马蜂窝疮,很难治。用青霉素(白色粉末的那种)和瓦松(以前老房子的瓦上面长的像小松树)混合捣烂,大致比例为青霉素:瓦松=1:3左右,涂马蜂窝疮上,三、五次就好。
食疗偏方治慢性烟炎,是由于肝火旺,判断肝火旺的标志就是脾气比较暴躁,性特急。
尤其是长年慢性烟炎的,则可用下面偏方:即葡萄干4两,每次取20个,加20粒绿豆,加两碗水煎成一碗,喝下去,每次喝完把葡萄干和绿豆吃完。葡萄干吃完就能好了。注意:年纪大点的(40岁以上),则数换成每次36个葡萄干加36粒绿豆。还是葡萄干4两的总数不变!
扁平疣就买白米醋(9度的),然后用干净的针把扁平疣刺破,把白米醋涂上去。最好是晚上睡前涂。 需要把白米醋加热来用(更好的吸收),一周左右就没了。
觉得要长针眼,眼睛痒的时候,用针,左眼长就划右手大拇指的指甲盖,右眼就划左手的,在大拇指指甲盖上划一个十字,可以多划几遍,不会疼。
据说是因为指甲正中间那个地方是个穴位,划十字正好可以刺激那个穴位。
久咳不愈的(咳得时间越久,效果越好。)
罗汉果1个 鱼腥草50克 白茅根15克 紫苏梗15克 桑白皮15克 百合50克 野菊花15克 板蓝根15克 甘草15克
熬成中药
熬中药是这样的,三碗水熬成一碗水,有一种是用电的,用电的一般是自动的,比较方便。如果是用煤气来烧的,则刚开始的时候用猛火,水开了转小火,自己控制时间就好了,不知道可以倒出来看看是不是剩下差不多一碗水就可以了,如果水多继续煮。
如果有人流鼻血,就叫他把手高高举起,左鼻孔流血举右手,右鼻孔流血举左手,立刻就止住了
微循环不好
热姜汤,大约能有一公斤吧,里面还放点花椒(当然喝时候别把它们一起喝下).捂上发汗
出月子的时候就用鸡蛋包银子的方法在洗完澡以后从头一直揉到脚,是去湿气的说法,是说这样做了以后不会得月子病,然后要烧药线还在红的时候去点各个关节
1、治瘊子
鲜姜切片,2-3mm厚,用针在上面扎孔若干;艾叶若干,搓成尖塔状,放于姜片上,点燃,然后把姜片放在瘊子上。待艾叶烧尽、忍住痛,姜片的蒸汽很烫,会杀死瘊子的病毒或真菌。反复烧3-7次便好,一觉之后瘊子就像是从来没有长过,并且不留疤痕。
2、治打嗝
打嗝不止时,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最好盘腿而坐,闭眼,调整呼吸,慢慢的吸气、慢慢的呼气,轻则几分钟重则十几分钟后不再打嗝。
如果有口臭, 说明胃寒.
解决办法: 取一个土鸡蛋(我不知道人造鸡蛋是否有效)的蛋壳少许, 研成粉末, 用开水冲一小杯喝了. 大概一个小时后口臭就能消失, 而且能够保效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