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7年,台州清军再次降明


在1657年,郑成功在闽安镇战役之前多次主动向清方统治区发起进攻。1656年年末,护国岭血战之后,郑成功围攻宁德县不成,于是四处筹集粮草,驻军宁德三都。
郑成功驻军宁德三都。
到二月初七,张英、万礼部郑军进攻温州金乡卫,清游击翟永寿,守备王虎、卫官于起麟等人投降,中冲镇肖拱宸领兵进城驻守,并且将城内大量的粮草带走,到二月二十三日,郑军带领全军降兵退出了金乡卫城。三月,郑成功令全军继续北上,在海上遭遇了大风,于是返回厦门,直到七月,郑成功再次领兵北上进攻清方统治区。七月初十,郑军进攻兴化涵头、黄石地方,清军不敢出战,郑军也不攻城略地,只是四处搜括粮草,便乘船离开,向浙江海面而去。
清军。
八月十二日,郑军战船冲入台州湾的海门港,海门卫守将张捷,前所守将刘崇贤发炮轰击郑军战船,并未能阻止其前进,战船直至黄岩县,郑军登岸,城内清军守将王戎发兵数百迎战,然而一触即溃,郑军斩杀清军数十人,夺获战马十匹,黄岩县的清军无法抵挡人数众多的郑军,王戎不久就开城投降,知县刘登龙(辽东人)投海而死,郑成功遣水武营入城镇守,委五军中军毛恒署理县事,入城郑军秋毫无犯,实际上,海门卫是台州湾的门户,郑成功为什么不先打海门卫而是直攻黄岩县呢?他给众将解释说“海门,台州门户,若先得台州堂奥,门户岂暇掩辟耶?若先攻门户,则合力守,克亦难矣。”
清军。
浙江清军此时已经是惊慌失措,浙闽总督李率泰闻听黄岩投降,急得是“五内如裂,寝食俱废”,亲自带领福建清军固山赵国祚、提督田雄迅速北上来援,然而“自闽赴浙,计程二千余里”,李率泰标营战马倒毙过半,即使迅速赶到也不可能立即投入战斗,即使投入了战斗,也不会起到什么太大的效果,这就给了郑军继续扩大战果的机会。八月十八日,郑军再次向台州府城发动进攻,将府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郑成功本人驻扎在城西南面,又领前清军台州守将马信派人进城招降,八月二十四日清提督田雄在天台县被明军击溃,二十六日清台州副将李必带领部将常 太初以及知府齐维著、临海县知县黎岳詹出城投降,并且缴纳居民籍册,杨英等人进城查看仓库等处,得到白银3000余两,郑军北镇姚国泰进扎南门,援剿右镇贺世明扎东门,仁武营康邦彦扎北门,右冲镇魏腾扎西门,完成了对于台州全城的控制。九月份,郑成功本人到达台州。
福建清军行动得再快也没有用了。
继马信之后,又有一任台州副将投靠了郑成功,而且郑军正式占领了台州,台州附近的城市的守军也自动瓦解,九月初一,清太平县守将高绵祖归附郑军,九月初七日,天台县守将韩文盛率家眷献城投诚明军,仙居县也在同日投降,郑军入城,秋毫无犯。
应该说,郑军的军纪还是不错的。
九月初八,后提督万礼率兵向海门卫发动进攻,只攻破一城,海门卫城拒绝投降,郑军损失很大,九月初九,郑成功领兵亲自到达海门卫,派出使者监督宋维宁进城招抚清军守将,九月十一日,海门卫城的守将张捷投降,九月十二日,海门前所守将刘崇贤投降,至此,清廷在台州一带的统治完全瓦解析,郑成功军在浙江取得了完全控制了一块土地。然而,由于北伐进攻台州抽调了大量的兵力,罗星塔要塞以及闽安镇只剩下了五六千名守军,最终被清军夺取。
清军。
罗星塔、闽安镇的空虚给了清廷可乘之机
在这一年的六月份,占据台湾的荷兰人派使者华人何廷赋来到厦门见郑成功“年愿纳贡,和港通商,并陈外国宝物”因为在1652年,台湾爆发了郭怀一起义,反抗荷兰人的残暴统治,荷兰人怀疑过郭怀一与郑成功有联系《被遗忘的福尔摩萨》记载说“1652年事件充分证实了这个警告。岛上中国居民认为受(东印度)公司压迫过甚,渴望自由,他们受到国姓爷方面的鼓励,认为可以得到国姓爷的支援,于是举行了一次危险的暴动”所以荷兰人在镇压郭怀一起义之后,派人在东南沿海袭击郑方船只,郑成功当时正忙于和清方作战,无暇派兵顾及荷兰人,只能在1655年下令属下控制的地区不许和荷兰人通商“由是禁绝两年,船只不通,货物涌贵,夷多病疫。至是令廷斌求通,年输银五千两,箭坯十万枝,硫磺千担,遂许通商”荷兰人控制区这才又兴盛起来“通过买入大批中国货和卖出大量皮革、兽肉和蔗糖,我们获得了以前任何长官任内所未有的巨大利润。到1658年底,福摩萨帐目中出現的嬴余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大。农业也頗有增长,有大量谷物輸出到中国及其他各地。”
葡萄牙火炮。
可见,在1657年之后的几年,郑、荷双方的关系是相对和睦的,双方在贸易之中各取所需,但随着郑成功对清战争战局的日益崩坏,他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这块父亲郑芝龙曾经经营过的土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