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张飞被杀之后,赵云、魏延、诸葛亮,集体不服刘备号令了?


读史使人明智,如今我们熟识的故事大多来源于古籍或者出版作品。但是我们忘记了,在君主集权的社会,官方记载和小说故事多少受到客观原因的影响,半真半假,百分之八十的历史故事都有编纂和造假的嫌疑。
就如今天我们说的这件事。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在历史记载和书籍原著中,都表明张飞是被他的两个部下范强和张达所杀害的。但是民间有一种倾向于阴谋论的说法:张飞是由于刘备的粗心大意间接被害死,这也致使了后来赵云、诸葛亮等人的集体不服从。那到底真相如何,今天我就带大家去深度研究。

一、张飞在汉军的地位
张飞,字益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早年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关羽要比张飞大上好几岁,于是张飞便认了关羽作为兄长。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便趁此机会,在涿郡组织起了一支武装势力,参与剿灭黄巾军的战争。

张飞与关羽在这时一起加入刘备的阵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手足,好的甚至可以说是睡同一张床,穿同一条裤子。刘备出席各种宴会和起义军活动时,都会将关羽、张飞二人带在身边。

后来,这三人又分别投奔过吕布、曹操和袁绍。期间,关羽在与曹操的对战中被擒。后刘备又因聚兵骚扰曹操后部不成,被曹操率兵击败,张飞又随刘备投奔荆州刘表,驻扎新野。
在驻扎期间,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对诸葛亮的言听计从让关羽、张飞二人感到不满。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得知后南逃,数十万百姓相随。

曹操率领五千精骑急追刘备,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追到当阳境内的长坂。刘备军被击溃,只率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曹操大获人马辎重。
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张飞据水断桥,他带二十余骑兵立于当阳桥前厉声大喝,追上来的曹操大军愣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挑战,生生吓退了上万大军。张飞过桥后当机立断毁桥而断曹军前路,破了曹军的追击,才保证刘备能顺利逃走。

从这些事情就足以看出,张飞是勇猛果决、可用之将。他为救刘备敢亲率二十余骑挑曹军几万追兵,为让刘备顺利撤离,他竟一人留下断后。由此看来,张飞真的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忠勇之人!
后来刘备入四川称帝,建立蜀汉,张飞更是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为西乡侯。算得上是除刘备诸葛亮外蜀汉的掌权人,此次封狼居胥之后,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足以看出刘备对张飞的重视和信任。
二、张飞之死
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也就是说,张飞是被他的部下二人杀害的。具体故事如下:
公元220年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东吴将吕蒙所杀,张飞在关羽死后气郁心结,终日想着报仇。再加上他性情急躁,在攻打东吴时,他决定让三军穿白戴孝。

那么问题就来了,他的军队士兵上万,孝服需资巨大,手下人赶工的速度追不上军队出兵时间。于是,被安排赶制孝服的军官来与张飞商量推迟交战时间,也就是范强和张达两人。
正巧张飞刚喝完酒,醉醺醺的张飞就这样和这两人“擦出了火花”。报仇心切的张飞看到手下居然对自己的要求再三推脱,心说:“老子等着给兄弟报仇,你们这两人竟然连这么点小要求都做不到?我养你们有什么用?”

他本就生性急躁,这时更是怒从心中起,将范强、张达两人捆绑上树,各打五十军棍泄愤。打得这二人是鲜血淋漓,狼狈不堪,有上气没下气。
打完后张飞还要求二人三日内就完工,不日便出征。范强和张达一合计,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拖着半死不活的身体更是难以完成。于是二人恶向胆边生,决定杀了张飞拿着他的头再投奔东吴。就这样,一代良将张飞就死在了两个小人的手上。
三、张飞死后
张飞死讯传到刘备耳朵里时,刘备并没有感到惊讶,只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其实很多人都好奇为何几十年的兄弟情义,刘备却只对张飞的死评价这四个字,会不会太薄情寡义?其实不然。

在张飞死后,刘备可谓是火速准备起兵事宜。不顾军师诸葛亮和一众将军的阻拦,带着马良,还有将军:黄权、张南、辅匡、赵融、廖淳、傅肜、吴班、陈式等人,便率兵前往东方疆界而去。想要完成张飞的遗愿,为张飞关羽二人报仇。

然而,细心的读者就会看出一个疑点,那就是刘备这次出军,带的都是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二流将军。什么张南、辅匡、赵融、廖淳、傅肜,这些人,恐怕很多读者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而参谋方面呢?不是诸葛亮,而是一个资历不深,没什么阅历的马良。攻打东吴本是一件大事,而刘备却带着这样一拨人,果不其然,最后这次战争以失败告终。有人就说了,带上赵云、诸葛亮、魏延其中任何一个人,这场仗都不会输得这么惨。是不是这些人集体冷落了刘备,才不愿随他出征?
小编认为,并不是。攻打东吴是一件大事,然而镇守后方,保存实力更是一件大事。刘备带不带这些人这场仗打赢的概率都不大,即使胜利,也是险胜。战线的拉长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更何况,还要提防曹魏在后方偷袭。

四、总结
随着沧海桑田,事物聚变,很多历史事件我们都无从考证了。比如张飞之死,比如刘备的战略反馈。其实很多人认为刘备明知张飞喜好虐打士兵,故意将张达、范强安排在张飞身边。明知张飞嗜酒如命,却不下禁酒令,是想故意害死张飞,怕他手握兵权,威高震主。
其实真相并非如此。刘备给予张飞的调动权力十分大,用范强和张达二人,不过是张飞用人不善罢了。在张飞死后,刘备最应采取的策略应该是安分整顿,休养生息,联合东吴一起讨伐北方的曹魏。然而他却不听劝阻,意气用事,急于求成,执意攻打东吴,才酿成了最后蜀汉败落已成定局的苦果。在此,小编只能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罢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