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国家第一次将机器人列入长期发展规划——《中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来,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历经15载春秋!
15年来,众多科学家、开发者以及大量的企业在其中沉浮,一番惊涛骇浪的景象。
我算是机器人领域的“老人”了,从2007年我开始接触工业机器人技术,后来在当时的奇瑞汽车参与第一个863机器人产业化项目,一路走来,算是历经了整个这段历史的人。
15年来,产业从盲目、无序逐渐走向了稳健、成熟,大家终于搞懂了科技产业不是可以用以往的低端产业模式可以做成功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成本领先战略”的套路,尽管这是“中国制造”赢得了全世界市场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对于高科技产业,上来就拼价格,只能落入“死亡螺旋”——利润低,没钱投研发,于是,产品低端化,利润变得更低,更没有能力投研发!于是,技术水平低变得几乎无法改变。那些愿意投研发的公司,变成了行业的活雷锋,人不停的被挖走,同时,自己的产品由于研发成本高,在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劣币驱逐良币。加之,在工业机器人市场,国外的产品已经非常成熟,面对国产品牌的兴起,他们不断降低价格,进一步挤压了国产品牌的成长空间。
这就是市场环境,每个人都无力改变。
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科技产业发展思想。于是,中国的创业潮、创新潮开始了。
随着中国房地产政策的逐渐收紧,以及国家对私募投资和金融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大批资金开始涌入科技创新领域。当资本正在不知道狂欢如何开始的时候,2016年3月Alpha Go战胜韩国围棋九段李世乭,成为了人工智能潮启动的原点。
从那时起,人工智能变成了资本追逐的新热点,那个时候,只要你做一个与人工智能或机器人相关的商业计划书,就能够拿到大笔投资。当时,所有投资人都在疯狂的追逐“海龟”,形成了中国前所未有的一波海归创业潮。
在此期间,资本对于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核心的贡献在于:为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量的人才。
由于中国的高校学科体系走的是苏联模式,对于交叉学科发展的支撑不够灵活,对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比较滞后,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又是最典型的交叉学科融合的技术领域,因此,传统上,中国这方面的人才是极度稀缺的,但是,从2015年以来的资本浪潮,成为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最大规模的人才培训经费,也许资本没有所得,但是其回馈社会的价值不可估量!今天,在睿慕课平台注册的开发者,已经超过10万人,这就是整个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的全景,在他们背后就是中国整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
经过了风风雨雨的15年发展历程,经历了无数心酸和磨难,产业终于走到了今天,我们欣喜的看到: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完整的产业体系,上下游配套已经相对齐全,创新效率逐步提高,管理能力逐渐成熟,“搅局者”正在逐步退出,产业正在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各条“赛道”上的头部企业已经初步形成,这些企业正在不断的将由其他竞争者“培养”的人才纳入麾下,同时,诸多大型科技企业开始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成为相关领域的“人才收割者”——不管人才是谁培养的,现在出手抢人是最划算的。产业经过了十几年的教育,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深入人心,客户的心理门槛已经被踏破,此时,产业真正启动的契机已经成熟。
新冠疫情使得人口的流动大幅下降,中国的人口红利,迅速消失,加上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众多的中小规模的劳动相对密集的实体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危机的另一面,便是那些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订单,产业的洗牌已经实实在在的发生,以一种无法逆转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国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强调创新、强调价值创造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
2016年12月,我创办了珍为科技,运营的第一个产品(品牌)就是——睿慕课,睿慕课的目标是伴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发展,配合“资本”做好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区别是:我收钱做培训,资本花钱培训别人(不要介意,一句玩笑话)。
2018年1月,“第一界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发者大会”胜利召开。开发者大会是我的另一款产品。其逻辑是:睿慕课人才培养了、技术沉淀了,有什么用呢?我们需要通过大会的形式,与产业对接,推广科技创新成果,为创新企业发展助力。
2022年3月,我们将举办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本届大会旨在对中国15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各条赛道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演,聚焦创新、聚焦成果!
在以往四届大会上,鉴于产业发展的阶段,大会主要强调对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
本届大会将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并重的前提下,加大对产品创新成果的支持力度,产品必须是“创新”的、有特色的,能够实现产业化的。我们将会在大会筹备期间,挖掘、梳理各条赛道上出现的典型创新成果,作为15年来产业发展的成果,在大会上予以推广和汇演。
从大会的价值策划上来讲:
通过大会的影响力,对年度创新成果进行汇总和展演;
诠释产业发展的方向,真实的从核心技术发展的角度,呈现产业的演进和变化;
从新产品和新应用的角度,为科技创新企业树立标杆和提供模式借鉴;
对接客户。
关于对接客户,我需要多说几句:
由于疫情的影响,产业链上下游见面的机会变少了,这也是大家感觉“生意更难做”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会习惯性的采购原有供应商的产品,新产品的导入,需要针对客户的需求做很多工作,作为供应商如果不能经常与客户见面沟通,toB的生意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帮助创新企业见到客户,并建立沟通,本届大会将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主办方提供的系统平台(1月份上线,敬请期待),主办方会提供大量的企业和关键人列表,你可以选择你想约见的企业或人员(由于隐私保护的原因,主办方只会罗列企业名称和人员姓名以及职务信息,不能公开提供联系方式等信息),你可以从中选择你想约见的人,主办方会安排专人为提报约见需求者对接对方企业或人员,对方同意和你对接,主办方将协助双方建立沟通;
如果你想见的企业或高管未在系统列表中出现,你可以填写企业名称或人员的简单信息,主办方会帮您进行后台数据检索,联系相关企业或人员,如果对方同意,会帮您建立沟通;
主办方将根据上述参与者感兴趣的公司或人员,对公司和人员进行排序,形成大会重点邀请的企业和人员名单。如果约见与被约见的双方都受邀参加大会,大会期间,会有专人在会场辅助安排双方的见面和对接。
如果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具有持续的需求,我们将考虑常设相关工作岗位,服务客户。
我们是一群有志于服务产业发展的“志愿者”,愿意从知识、人才、产品运营,以及产业链对接的角度,为客户创造价值。
推 荐 阅 读
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15年创新成果汇演, 征集启动!
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发者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