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全球范围之中,现今是存在两个空间站的,第一个就是中国空间站,还有一个就是国际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还在建设之中,在神舟12号宇航员完成空间站建设任务之后,神舟13号宇航员还在持续进行“建设任务”,而这个时候,国际空间站又传来消息了,那就是“俄罗斯“码头”号节点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这意味着国际空间站的利用再次加大,“码头”号节点舱是一个具有内部和外部组件的球形密封舱,其起飞重量达4.65吨,舱体直径3.3米,气密容积19立方米。然而,这次对于俄罗斯来说,可能并非是单一的发射,而是为国际空间站打造更强的基础。
码头号或是俄空间站起点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自主建立空间站的同时,国际空间站也一度出现“退休”的消息。的确,随着国际空间站的利用,不少的老化,漏气等消息也是连续不断。可以说国际空间站的确逐步走向“没落”的状态。而在国际空间站“退休”之后,俄罗斯、美国等国也表示了,将可能建立自己国家的空间站。
其实简单地来说,国际空间站的“退休”,可能更加强地推动了全球自主,独立运行等空间站的建设。而在将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码头”号节点舱送入太空之后,俄罗斯专家阿列克谢·扎克瓦辛和伊丽莎白·科马罗娃也表示,这一个“码头”号节点舱与现今大多数模块都不一样,它所蕴含的技术潜力巨大。这可以为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建立俄罗斯国家空间站奠定基础。
所以,“码头”号或是俄空间站的起点,按照公开资料显示,““码头”号起飞重量4.65吨,球体直径3.3米,载重量700千克,对接口数量6个,服役期10年,最多可对接5个设施,其中携带的电子设备舱载设备控制系统、无线电设备、热管理系统等等,都是非常先进的。所以,俄罗斯在实施“码头”号计划的时候,其实也在验证自己的航天技术,这是“双面性”的。
而且,这次的确也成功了,至少俄罗斯“码头”号节点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已经意味着这方面的初步技术验证已经得到了肯定。所以,未来俄罗斯空间站建设,就可以直接采取这些技术,算是“打下了基础”,这就是空间站的一个新动作。下面再回到中国空间站的问题上。
中国空间站多久完成?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虽然全球有两个空间站,但是中国空间站还在建设之中,包括正在中国空间站的神舟13号宇航员,还在持续地进行任务。
做什么任务?神舟13号主要有五大任务:
第一、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第二、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完成大小机械臂安装,运用等等。
第三、进行长达6月的驻留验证,看看宇航员们的适应程度,有何变化等等。
第四、进行相关性的太空实验,例如: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第五、进行综合性的空间站性能验证等等。
所以,神舟13号的任务相对还是比较严峻。当然,后续还会发射神舟十四等相关任务。按照计划来看,我国预计是在2022年左右完成建设。所以相比国际空间站来说快很多。大家要知道,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总计运用了12年的时间,我们才2年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他们少了近6倍的时间成本。
国际空间12年建设完成(少6倍时差),为何中国仅需2年?
大家都知道,中国空间站其实与国际空间站的差别不是很大,并且在部分的运用上,甚至比国际空间站还要强,并且采用的技术也是很多创新地点。中国空间站包括多个主要舱段、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而从建设的情况来看,我们差不多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了。那差不多的中国空间站,为何中国仅需2年就完成了?
其实,这还是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这就是仅需2年建设的底气。从中国嫦娥五号工程、北斗导航系统,再到火星探测器发射等等,都是对中国“自主技术”的验证,这些太空,航天工程,中国完全没有依靠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技术支持,全部都是自己完成的。所以,中国一步一步地努力,走出了自己的技术特点。
所以,“中国速度”的背后,彰显的“中国科技”的硬实力。虽然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时间不一定决定了什么,但是它可以彰显出“航天技术”的实力。国际空间站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但是中国空间仅仅依靠我们自己完成,并且仅需2年,这足以说明航天实力属于“硬核”实力,无可替代,这是值得骄傲的。
当然,其实在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同时,世界多国也在提前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包括日本、印度等17国,我们也同意了,这也说明中国空间站的确也成为了未来重要的太空研究主要场所。
不过,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科研,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那就是要学习中文,因为中国空间站全部都是运用中文界面,不学习完全没办法操作,这是可以肯定的,这也算是对这些国家的一个“考核门槛”吧,我们虽然公开,但是也并非那么简单就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