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撰稿人 | 小艮
在电影中寻找生活的更多可能。
最近,Apple TV +上线一部恐怖剧集。
口碑爆了,烂番茄新鲜度91%。
影迷口口相传,谈及观感,除了惊声尖叫,都直呼“高级”。
以前不敢相信,现在见识了——
一部恐怖片,没有一处血腥画面,却能让人不寒而栗。
《骇人来电》(2021)
《CALLS》改编自法国同名剧集,一共9集,每集仅15分钟。
但每一集,都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
点开看,只有通话声音和波形图案。
没有演员出场,也没有耸动影像。
但,就是依靠这种极简的形式,《骇人来电》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的恐怖感。
时光君觉得,在进入这部“神作”前,有必要简单梳理一下恐怖片形式变化的脉络。
恐怖片形式演进浅探
恐怖片这一类型,可以追溯到乔治·梅里爱执导的《苏格兰女王玛丽的行刑》(1895)。
他利用停机再拍的方式(效果嘛如同剪辑),展现苏格兰女王被砍头的全过程。
随后,恐怖片以蓬勃之势发展。
1920年,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光是画风就相当怪诞。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吸血鬼题材电影,《诺斯费拉图》诞生。
再往后看,就是我们熟悉的《惊魂记》(1960)。
希区柯克将剪辑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有史以来,恐怖片就一直以诡异的画面、骇人的音效,刺激观众的感官。
近代恐怖片的开山鼻祖《驱魔人》(1973),以及被认为“史上最伟大的恐怖片”《闪灵》(1980)都是如此。
1999年,《女巫布莱尔》则另辟蹊径,开创伪纪录片先河。
影片常以摄影机的视角“充当”观众的视角,大大提高真实感和代入感。
这类经典也不少,比如《科洛弗档案》、《死亡录像》……
近些年,“桌面电影”开始兴起,观众看这种电影,如同正在使用电脑。
这一形式天然适合恐怖片,实践者众多,目前最成熟的影片是《网络谜踪》。
以上这些电影,都是在画面做文章。
而这,更突显出《骇人来电》(或者说原作《CALLS》)的先锋和大胆。
问题也随之而来——
只有波形图案和电话录音,会不会像个广播剧?
更进一步,如何讲好故事?
在《骇人来电》中,那些图案显然经过仔细而周密的设计。
比如,两人平静通话时,图案是简单而平稳的。
波形图案也能让观众看到主人公通话时的位置变化。
—你能去卧室看一下吗?
—在楼上?
电话串线,波形图案也会作出相应的变形。
以及,波形图案也能展现出超出日常范围的科幻场景。
比如以台词的起伏,代指人飘离地面。
用更加抽象、骤变的图案,呈现天空分裂的场面。
除了场景,这些图案还能描摹人的心理变化。
疫情时期,环境受限,让图案代替实景参与到叙事,这是创作者的急中生智。
形式非常精妙,但绝非噱头。
《骇人来电》在叙事层面还有更引人入胜的看点:高概念。
颤栗的时空
《骇人来电》有个基本的设定,影片里的世界存在多重宇宙。
每个人都有可能接到来自未来的电话,来电者也可能是自己。
观看这部剧,你会感受到一个扭曲而骤变的时空。
比如第二集,《开始》。
丁克男马克得知妻子露丝怀孕后,抛弃了她,驱车开向沙漠寻找朋友安迪诉苦。
第一次通话,露丝在挽留、劝阻;第二次通话时,露丝突然变得躁狂。
因为马克已经消失了三天。
第三次通话,妈妈告诉他露丝已经怀孕四个月。
处在混乱中的马克拨通安迪的电话,却被破口大骂。
宝宝已经出生六个月了
马克身在车里,时间在急遽变化:
五年后、母亲去世、他被认定死亡,露丝跟他离婚……
甚至,妻子决定与一直陪伴着她的安迪共度余生。
再一次通话,对方竟是马克12岁的儿子。
非常荒诞。
几次来电,马克就成了抛妻弃子的人渣。
事实上,他才是那个被抛弃的人,被抛弃在时间的荒野上。
故事最后,马克调转回头,他还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开始》关注的是“时间”这个变量,并将其逐渐放大。
而第三集《街对面的佩德罗》。
在时间的基础上,让观众感知空间,并在故事里添加更多的悬疑色彩和人性迷雾。
宅在家里的作家帕特里克与妻子艾利克斯通话,突然被佩德罗打断。
佩德罗央求他去房间里拿袋子。
在这个过程中,人所处的空间在变,人与人的空间关系也在变。
那个神秘的袋子里,装着700万元美钞,而此时,佩德罗的家被警察团团围住。
一桩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
佩德罗利用艾利克斯取得银行信息,两人合伙盗窃了款项。
后来,佩德罗接到未来的自己的致电,得知艾利克斯背叛了他。
帕特里克站在妻子一方,佩德罗入狱。
所以这一次,佩德罗希望从帕特里克这个变量争取逃生的机会。
而他敢说出真相,是因为他知道帕特里克太过懦弱。
帕特里克会怎么选?
在《骇人来电》里,无数人接到未来的通话,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并非全是利好,很多人惨遭“修正”,以极其残忍的方式。
我的手臂好疼 它们……伸长了
因为,在这个可以进行时空通讯的世界,有其固定的运转规则。
凶手是宇宙
在《骇人来电》的世界里,人可以穿越时间对话。
但不能改变已死的命运。
如果逆转了,宇宙会“修正”那些独立的人,以维持整体的平衡。
比如第六集。
黛西原本的命运是去山中游玩,遇大火焚身。
从妈妈口中得知这一未来的事实后,她改变计划,跟山姆参加音乐节。
可后来,两人欲仙欲死时,黛西突然在山姆的面前内爆,浑身是血,死状惨烈。
有单独个体改变已死的命运,宇宙会下达清除指令。
而一旦牵连者众,宇宙的结构会出现严重的偏离,甚至会发生向内塌陷,继而引发世界末日。
第八集《飞机上有科学家吗?》的故事,就以这个理论展开。
一架飞机上,350名乘客,陆续有人看到飞机将坠毁的新闻报道。
机长迅速向空中交通管制求救,而对方的第一反应却是联系北美空防司令部。
注意时间。
在机长的维度,当下是祖鲁时间21点15分。
而空军司令给出的指示是——
祖鲁时间21点30分,飞机遭遇风暴,被闪电击中。
随后在距离凤凰城8公里处坠毁,无人生还。
对外界来说,这个航班存在于“过去”。
机长可以成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要做的是,按照命令,准时赴死。
这是典型的“电车困境”——
眼前的350条人命重要,还是世界重要?
但对机长而言,这两难困局完全建立在一个冰冷的理论之上。
荒唐么?
机长选择了躲避风暴,安全落地。
由此导致了涟漪效应,整个世界陷入混乱。
人的身体开始溶解、四肢断开、天空分裂……
《骇人来电》的这些设定与恐怖景象既让人恐慌,又让人着迷。
因为,这种体验,如此崭新,如此独特。
它奉行着“少即是多”的理念,用抽象、渐变的波形图案搭建初步的故事背景,再以声音打开了观众的想象之窗。
人的恐惧跟随着想象,在颅内酝酿、回荡。
在这个战栗时空里,观众成了参与者,也成了创造者。
《骇人来电》值得每一个对悬疑/惊悚/恐怖题材感兴趣的人投以关注。
而这样的作品,或许能成为撬动电影语言继续演变的一个支点。
-END-
往期精选回顾
他拿奥斯卡,只会让人更遗憾
清明档8亿收官,「姐姐」成最大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