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飞悬疑剧又爆了,果然猛



时光撰稿人 | 柯基
  在电影中重新看到了梦。
最近又火了一部悬疑剧。
不卖关子,西班牙导演奥里奥尔·保罗的新作,《无罪之最》。
国内影迷想必不会对这位导演太陌生。
他的代表作《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都曾在内地影院公映,《看不见的客人》的“神剧本”,更是引来数个国家翻拍。

首次拍剧,就是这部和网飞合作的《无罪之最》。
不光请来《看不见的客人》的主要演员,更有长达近8小时的超长篇幅。
啧,光是想想都过瘾。
当你一口气肝完8集,会发现它这次根本不止烧脑那么”单纯“——
《无罪之最》


冰山
悬疑片最怕剧透,《无罪之最》也不例外。
可它的开头又是那么慢热,以至于有人说,是靠着剧透,才撑过了前两集。
因为一上来,全是谜团。
一场毕业派对上,本来只是好意劝架的男主马特,不小心推了一下丹尼。
结果丹尼倒地死了。

顶着过失杀人的罪名,他被判四年有期徒刑。
出狱后,重逢有过一夜情的女主奥莉薇亚,他们结婚、怀孕,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这天,柏林出差的妻子发来一条讯息,里面竟然是一位陌生男人的自拍。
之后这个男人更是浑身赤裸,出现在只穿着内衣的妻子旁,表情挑衅。
怀孕的妻子突然出轨了?

不仅如此,他之后还被一辆车撞翻在地,被一位老头用枪指着恫吓。
接连的蹊跷还没有得到任何解答。
第二集却莫名其妙地开始讲,另一个女孩洛雷娜的故事。
7岁时,洛雷娜父母闹掰,接着她目睹父亲的自杀。

多年后,已经成为国家警察的她,去调查一位叫玛利亚修女的自杀案件。
又是一大堆疑问,扑面而来。
先是这位叫玛利亚的修女,一点不“修女”——
她纹身、隆胸,事发当天还与人发生性行为,具体身份也查无可循。
之后又被证实并非自杀。
再是洛雷娜在调查中,竟然遭到位于上级的特殊犯罪小组的阻挠,他们不想玛利亚的身份被挖出。

每一集开始,这部剧都采用了非常罕见的第二人称,飞快地讲述一个角色的前史。
也几乎在此集内将观众的视角局限在这个角色身上。
第一集,大家同马特一起困惑妻子的背叛;第二集,就随着洛雷娜一起追寻蛛丝马迹。

好在第二集最后,线索终于开始交汇。
修女生前和一人,有一通长达6分钟的通话。
洛雷娜登门拜访此人,推门走出来的,正是马特。

第二集结尾这一个镜头,就让很多人鸡皮疙瘩暴走,往下猛追。
究竟两件事,是怎么联系起来的?背后当然不简单。
导演大胆地用上近一部电影的长度,只雕琢了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那庞大的背景深因,都还掩在海面之下。
一个好故事,终于在此刻,呼之欲出。
第三集开始,剧集视角便在前面已经出现的角色身上跳跃,一步步解释或者颠覆之前观众的疑惑和预判,我们开始获得逐步解密的快感。

冰山理论不只是一种创作理论。
它也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成长模式,是说一个人表现出的行为,不过是复杂心理的表层罢了。
《无罪之最》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将角色行为之下的“冰山”——心理、动机,放置到和严密故事链条同等,甚至更高的位置。

罪恶
有人说,整个故事浓缩到四五集会更好。
仅仅考虑故事的完整度,的确可以这么做。
剧中不是没有用来帮主角开挂的工具角色,比如一直帮助马特的佐伊,但极少。
大多数角色,不管正反派、重要不重要,都被尽可能地赋予了人物弧光。

每个人都有故事
但其实不说女警洛雷娜的童年阴影,完全不影响她的神勇发挥;
更不要说,根本没那么重要的一个打手角色塞泽,剧情也在讲述他的心路历程,而这对故事推进却没有任何作用。
带着看悬疑片的预期,这些东西当然都成了旁支。
可这并不代表这种游离的叙述,不值得品味。

《无罪之最》是根据美国杰出悬疑作家哈兰·科本的同名小说改编,因而不难看出,整部剧有很强的文学味道。
它会用极度凝练的语言,这样描述洛雷娜孤独的成长——

又这样描述被男人剥削的脱衣舞娘基米,那分岔的人生——

这些话如同一种无可辩驳的判词,宣判每位角色在生活泥潭和欲望深渊里的无奈和挣扎,让角色获得行为的足够动机。
从心理层面,为整个故事增添另一层严谨。
或许只有在剧集这种形式中,导演保罗才可能这么做,也让他能用更多的维度,去探讨——人的「罪」。
「罪」,可能并不是简单的正义战胜邪恶,它是一个难以言说的矛盾体。
看海报上的两个人,是谁?

其实是马特和受害者丹尼的母亲。
这对“仇人”,竟然会定期在博物馆见面。
相比于觉得马特罪该万死的丈夫,她选择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疗伤。
见面时,她固执称呼马特是丹尼,把他当作死去的儿子。
后来洛雷娜拜访,她回忆起马特曾经问她,如果反过来是丹尼失手害死马特,她会怎么做?
这把她问住了,也因此,她知道自己没办法再责怪马特。

转换立场,马特的罪,就真的只是一种过错。
再是洛雷娜,带着背叛,孤独压抑地长大了。
她想通过比父亲更优秀的方式,来让自己摆脱过去。
在故事的最后,却为了一份正义,让一个无辜的小女孩失去父亲,此刻,她也有了某种「罪」。
而那个恶贯满盈的家伙,却一直惦念着家庭,原来「罪」里,也能始终带着某种「善」。

你会发现,剧中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不是完全无罪的,甚至会为了某种自以为的正义,走向罪恶。
《无罪之最》通过每一集揭示一位角色的“底细”所制造的反转,给观众带来的,不止是常规的“上套—脱套”的快感。
还有借助它带来的深层情感冲击,那包括震惊、感动和唏嘘。

女性
去年一部《后翼弃兵》大放异彩。
可到现在,你或许还没看出来,藏在《无罪之最》里面的,也是一部精彩无比的大女主群戏。
然而,这却是对应着女性剥削才产生的。
在库布里克的电影《大开眼戒》中,曾设计了一场惊世骇俗的聚会。
来这场聚会的,都是上流社会的精英分子,他们戴着面具隐去自己的身份,然后去拥抱一个个被挑选好的、被抹去姓名的女性。

精英兽性的一面,得以在这里,被毫不遮掩地发泄出来。
《无罪之最》的关键情节设置,和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无罪之最》站在女性和幕后的立场,去讲述一场生存之战。

最初和观众见面的三位主要女性角色——
怀有身孕的奥莉薇亚、死去的修女玛利亚、脱衣舞娘基米,实质上都不是她们原本的名字。

为了摆脱过去,为了重新拥有一份生活,她们只好更名换姓。
又或者说,被一次次剥夺姓名和身份。
整个故事最初的变奏,同样源于有人抓到女性总会有的命门——孩子,这让角色不惜铤而走险,再和过去牵扯上关系。
连女警洛雷娜因为父亲,都曾选择堕胎,告别组建家庭的常规生活。

剧集中有太多类似的细节,讲述着女性的生存困境。
但是,也讲述女性身上才有的美好。
和剥削对应的,正是女性间的互相拯救。
她们选择用宽容对待过去,用生命去保护彼此,用余生去忏悔过错。

是的,看到最后,会发现这是一部非常令人动容的悬疑剧。
没什么意外。
今年所有打着女性主义旗号的影视剧,要和它好好打擂台了。
如果好奇的话,还不考虑入个坑吗?
-END-
往期精选回顾
这位日剧大神,再不说真晚了
被偏爱的谋女郎刘浩存,能走多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