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新变化!事关老人就医|早安武汉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要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如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优化老年人网上办理就医服务等。
11月30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发现针对老年患者,医院设置了优先挂号窗口;此外,医院检验科电子系统针对70岁以上老人,进行优先排位,以减少老年人看病等待时间。
老人优先排位
3分钟完成采血检验
11月30日10:30,74岁的成桂华正在同济医院3楼检验科窗口采血,从叫号到完成采血,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
这一体验让陪同就医的成奶奶孙女有些惊讶和感动:“以往做检验可能要等半小时,今天帮奶奶在检验科挂号后,系统直接就叫号了,非常快,非常人性化。”
成桂华常年患有风湿病,近期因天气骤冷,腰腿疼得厉害,孙女便为她预约了同济医院风湿科。
30日早6:30,在孙女陪同下,她从咸宁出发赶来武汉就医。当两人到达同济医院取号时,系统号码显示22号,两人随即前往风湿科等待就诊。
等到第8位患者进入医生诊室时,成奶奶孙女询问医生何时叫下一个病人。“没想到医生得知我奶奶74岁了,主动提出为我奶奶先就诊。”

在检验科挂号后,成桂华便被叫号采血。
与成奶奶一样,同样享受“便老服务”的还有70岁老人李细娥。“验血等了3分钟,算是非常快了。”李细娥儿子告诉记者:“老人有基础性疾病,如果等待时间过长,身体可能出现不适,为老人优先排位,缩短老人等待时间,为老人提供了便利,作为子女也很开心。”
优先窗口、人工指引
老年人挂号多了新选择
上午11时,记者来到同济医院门诊大楼,前来就医挂号的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眼前。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向身旁的工作人员求助——
“你能不能帮我挂号?”
“您想挂什么科?”
“肝脏科。”
“是肝胆外科还是肝脏外科?”
“肝脏外科。”
工作人员随即帮助老人挂号,还细心向老人解释两个科室的不同区别。

现场工作人员帮助市民挂号。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不会操作手机和自助挂号机的老人,只要向工作人员提出要求,现场导医等工作人员都会帮助老人挂号。医院还增设了老年人就诊、缴费等服务。
院方保留了老年人优先挂号窗口。在此排队的老年人可以减少排队挂号时间,尽快进入问诊的其他流程。
对不会操作手机的老年患者,由导医、志愿者等帮助老年人操作手机,调取健康码;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患者,医院配备专职人员进行人工手动登记信息。
所有的临床医技科室都有人工窗口服务老年患者,方便老年患者预约诊疗项目、查询结果、打印报告。
从规章制度上
为老人就医提供便利
针对为老年人就医提供的相应服务,同济医院检验科临检组组长李果告诉记者,从2018年起,检验科便针对70岁以上老人推出了系统优先排位服务。“病人在检验科挂号时,系统会根据个人ID号自动识别病人年龄、出生日期,若病人年满70岁,系统便会优先排号。”
她解释,相比年轻人,老年人身体较弱,不便于在病人较多时一直等待,检验科推出老人优先排号是基于老年人就医遇到的现实问题,希望从规章制度上为老人提供方便。
“对于医院工作人员而言,当老人尚未能自主运动智能化技术时,应给予老年人更多耐心;对于年轻就诊患者而言,可尽可能理解老人,共同改善老年人的就医环境。”李果表示。
采写:记者李杏 实习生王楚瑶 通讯员李韵熙

 
◇ 武汉首条地铁环线12号线全线开工,串联7个中心城区,换乘站达26座。详见>>>

◇ 武汉新开直飞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航线,每周一班。
◇ 11月30日上午,长江武汉渔政码头,3名违禁在长江捕鱼的被告人4倍放还鱼,这是武汉禁渔后首次在长江放还鱼。详见>>>
◇ 自来水安全再升级,武汉7座全天候水质监测站即将投用。

汉江汉阳水源地知音广场站点。记者雷衎 摄
◇ 武汉市获“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 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武汉市艾滋病感染率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 第36届“楚才”组委会正在进行后台数据整理、归类,评审工作即将展开。
◇ 市直机关围绕谋划“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请你来投票。详见>>>
◇ 今天开始,武汉多云转阴天,即将迎来新一轮短暂降雨天气,北风增强,最高气温逐步跌落到10℃以下。

◇ 文旅部等十部门:到2022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商务部:外卖企业应报告塑料餐盒餐具使用回收情况。
◇ 生态环境部:2020年底前将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创三年来新高,表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
◇ 教育部近日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
◇ “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即将出台。
◇ 英媒称欧美多国有望12月接种新冠疫苗。
◇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意外滑倒致足部细小骨折。

近日,陕西西安,西安医学院未央校区因片区大面积停电,教学区与住宿区之间马路红绿灯“罢工”。该校国旗护卫队的同学们配合保安人员,自愿变身“人形红绿灯”,在马路中间排成人墙,护送同学安全过马路。同学们纷纷表示“很温暖”“很感动”。


制图|张莉

整理|谭芳 制图|张莉
早安武汉,武汉早安
每天清晨从这里阅读武汉
欢迎“早起侠”加入
“早安武汉”微信群
分享早安日励,讨论早安话题


长江日报出品 来源:长江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音频:叶凤 编辑:叶凤 校对:刘文胜
点击图片阅读今日长江日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