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
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内
检验技师张佳丽正将采样管中的
拭子样本加到样本板中
实验室内
两台自动化提取仪正在运转
在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火眼”实验室打满全场,参与了复工复产核酸检测、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等多次重点任务,日检测量可超3万人份。
如今,“火眼”实验室从武汉“走”向了全国十余个城市,并在阿联酋、文莱、塞尔维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门前几个醒目的荣誉牌。
“火眼”参与武汉核酸检测“三大战役”
“火眼”实验室采用板房材料建造,建在光谷生物城一栋楼的一层。实验室内设置规范,设灭活间、分液转板室、核酸提取实验室、病原扩增室。检验技师着三级防护服,经过缓冲区进入污染区。样本经由传递窗传递,避免与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互通。
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准备进入实验室。
样本经由传递窗传递。
华大基因国内“火眼”实验室总指挥朱师达介绍,样本从采样点送到“火眼”后,先灭活,然后用采样管取出放入样本板,再进行自动化核酸提取、PCR扩增。如果某个样本含新冠病毒核酸,其病毒序列就会被检测出来。
工作人员取出核酸采样管。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火眼”实验室参与了我市核酸检测“三大战役”,分别是“四类人员”核酸检测、复工复产核酸检测、全市集中核酸检测,它是全市检测能力最强的机构之一,为我市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武汉集中核酸检测期间,“火眼”实验室投入200位检测人员“三班倒”工作,40台扩增仪24小时不停运转,日检测量超3万份。
“火眼”核心仪器及试剂盒“自给自足”
华大基因生产的核酸检测试剂盒。
“火眼”实验室又名武汉华大病原生物安全实验室,达P2安全级别。
1月底至2月初,我市核酸检测任务量激增,华大基因提出建设“火眼”实验室,取自“孙悟空火眼金睛”的典故,让新冠病毒“无处可藏”。
实验室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足够的仪器和人员,采用负压设计,外面的空气可以进来,内部的空气无法外泄,经专门的过滤通道后排出。
“建设如此高标准的负压实验室,按照以往的经验至少要3个月,而中交二航局和我们当时只用了5天4夜。”朱师达说。
小小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看起来像普通的感冒药盒,毫不起眼,却是新冠病毒的追踪“猎手”。不同于我市其他核酸检测实验室,“火眼”中用到的核心仪器设备、检测试剂均由华大自主研发生产,检测人员也都是自有员工,因此实验室运转灵活、衔接紧密,工作效率高。
“火眼”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
6月23日拍摄的位于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内的气膜版“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新华社发
6月23日,北京首座气膜版“火眼”实验室正式运行。该实验室位于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内,日检测通量达到10万人份,是当前全球日检测通量最大的气膜“火眼”实验室。
6月22日,工作人员在位于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内的气膜版“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社发
截至目前,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在北京、武汉、深圳、天津等16个主要城市落地,全国“火眼”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通量超20万人份。
“火眼”实验室从武汉诞生,走向全球,已成为抗疫行动的“中国名片”,目前已在阿联酋、文莱、塞尔维亚、沙特、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落地。
7月30日,在塞尔维亚南部城市尼什,该国第二座“火眼”病毒检测实验室落成。新华社发
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介绍,华大基因将立足武汉“火眼”实验室,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火眼”实验室检测技术从传染病向出生缺陷、肿瘤等疾病延伸,打造产业集群。同时,在汉建设生命科学研究院,承担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助力武汉重振。
疫情平稳后,“火眼”实验室将继续发挥在大规模人群检测上的优势,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为我市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公共卫生新基建”。
长江日报出品 文字:记者黄琪 通讯员龚碧婧 摄影:记者金振强 长图整理:陈智 长图设计:张莉
◇ 3日,武汉市委人才办印发《关于支持小微企业招人留才的若干措施》,出台设立小微企业人才服务季、设立小微企业产品展示中心等6项措施。详见>>>
◇ 武汉出台首部《武汉市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南》,企业商业秘密权利被侵犯,可通过这五种途径寻求法律保护。详见>>>
◇ 武汉市将持续采取措施,扶持一批群众文化工作者。
◇ 网传地铁3号线屏蔽门遭破坏,武汉地铁运营公司解释:系地铁夜间维护侵限造成损坏,被损坏屏蔽门已拆除,线路正常运营。
◇ 3日,武汉市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技能培训正式开课,8项免费体育技能培训活动总共将培训5760名中小学生。
学员们在雪酷城市滑雪空间的滑雪机上体验滑雪。记者喻志勇 摄
◇ 近日,多位网友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咨询“首违警告”无法使用相关问题,官方回复:已正式下线。详见>>>
◇ 驾照领了7年,为何出现了15年前的违章记录?近日,市民陈先生通过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这一遭遇后,交管部门回复了。详见>>>
◇ 由长江日报长江公益携手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的“帮贫困大学生交学费”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正式启动。因疫情致困可申报。详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支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
◇ 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已抓获嫌疑人2680余人。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方案:补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短板弱项。
◇ 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 大连疫情初步排除国内本土病例传播的可能。
◇ 美威胁对抖音海外版等中国软件采取措施,外交部:坚决反对。
◇ 欧美多所百年高校宣布永久关闭。
2日,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江川小学举行散学典礼,给200余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各奖励一条约2斤重的活鱼,祝福学子能鱼跃龙门,并将获奖的喜悦与家人共同分享。据悉,这是该校第三次在期末给学生奖励活鱼。
制图|张莉
整理|李玉莹 制图|张莉
4日至6日,武汉依然是“晴”字当头,只是午后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日间最高气温虽略有波动,但整体仍挂在“高温档”(≥35℃)。此外,夜晚最低气温会进一步小幅上攀至28℃,“热浪”几乎24小时在线。大家要记得多喝水、注意休息。
长江日报出品 来源:长江日报 新华社 人民日报等 音频:朱晨颖 编辑:朱晨颖 校对:胡蝶
请给长江日报打上星标
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