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是生物学家们最惋惜的生物之一,虽然它们的头很像狼,但却有着老虎的纹路,而且不像狼那样结群活动,所以有些人会叫它塔斯马尼亚虎。
它们消失的时间很短,因为皮毛十分珍贵被大规模捕杀,1936最后一只袋狼在赫芭特动物园因为管理疏忽暴晒致死。
从此之后,虽然还有关于它们的许多传说,但再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未灭绝。
袋狼是极具标志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所以对它们的研究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现在没有机会了。
图为:袋狼皮毛
普遍认为袋狼十分凶猛
虽然那个年代摄影术已经得到发展,但关于袋狼的照片和视频证据还是相当稀少,所以关于它们的很多信息连生物学家都基本不清楚。
一直以来,人们对它们的理解是猛兽,是最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从一些珍贵影像中,听到最多的字眼也是“它是个危险的对手”。
生物学家认为这个物种是趋同进化的有力例子,在这个过程中,不相关的物种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因此,人们把袋狼比作狼。
这样的比喻让当时的殖民者认为这个物种十分危险,这种观点也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袋狼和狼群一样危险。
然而,由于没人对它们真正进行过研究,所以袋狼究竟是什么样的动物无人知晓,它们和狼可能有着完全相反的个性。
袋狼体型很小
最近,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可能对袋狼有错误的了解。新研究表明,袋狼只有我们想象的一半大。
这篇新论文是由莫纳什大学博士生道格拉斯·罗文斯基(Douglass Rovinsky)领导,研究小组总共分析了从六个国家的博物馆获得的93个袋狼标本。
他们发现袋狼的实际平均体重在14到21公斤之间,而之前的估计是25到29公斤,足足少了55%的体重。
这次研究还发现了袋狼有显著的性别二态性,也就是说它们雄性和雌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巨大。雄性的平均体重为19.7公斤,而雌性则只有13.7公斤。
这个体重远低于作为捕食者可以捕食大型猎物所需的21千克体重的阈值,或许袋狼只是看着像狼和虎而已,而它们只会捕食小动物。
在自然界中,动物体型很重要,如果袋狼的体型如此娇小,那么我们对它们的所有认知都将改变,包括它们的交配习惯、狩猎策略、流动性等等,甚至是它们在澳大利亚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因为,捕食者能吃什么和需要吃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有多大。
图为:袋狼修复照片
最后
从上面这些稀有的袋狼照片中也可以看出,这些动物看起来有点小(大约是一只中型狗那么大),比狼或虎要小得多,大部分狼的平均体重都在66公斤以上,而虎就更大了。
在生态系统中,虽然所有生物都是各司其职,但总的来说大型食肉动物更为重要,因为它们的可替代性更弱。
这可能也是袋狼的消失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生态危机的原因吧。不过无论如何,这样一个富有代表意义的有袋食肉动物的消失十分让人惋惜。
近些年,人们一直在袋狼标本中提取DNA,并试图复活这种动物,毕竟消失的时间不是很长,基因库较为完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真的还会和我们见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