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能有多无知?江南动乱十多年,竟没听说过太平天国!



看到就是缘分,关注就是支持,比心~

清朝自乾隆之后基本与世界脱轨,后世皇帝与大臣对外几乎茫然无知,闹出的笑话自然不在少数。
比较经典的是道光帝的“地理竞赛”,尽管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已经访华,尽管鸦片战争已经开打两年。
他居然还能大言不惭问出英国在哪的昏话!
“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其最为强大,不受该国统属者,共有若干?又英咭唎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清宣宗实录》)
哪怕他愿意翻翻明朝的《坤舆万国全图》,都不至于给后世留下这个梗。
如果说道光帝不了解外国局势,还能以避过锁骨解释的话,晚清大臣对长达十多年的太平天国动乱,竟然也能做到一无所知。
那可真就是离了大谱!


武将问胡、曾、左、李是干嘛的?
清光绪四年(1878年),梁溪坐观老人(或即晚清学者张祖翼)前往京师进行乡试,有一个满人同学邀请他到万福居饮酒。
等他去的时候桌上已经坐满了客人,只见坐在头座的是须发皆白的老头,桌边摆放着他戴的珊瑚顶官帽。
这就意味着着老头是二品官,坐在头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这老头谈吐言行、举手投足可谓非常的粗俗,丝毫看不出是有品级教养的老官员,不过反过来看这老头倒是不摆架子挺和善的。
但他得知张祖翼是南方人后,就突然询问其太平天国的旧事,此时距离太平天被镇压,已经过去十多年之久了。
而老头显然应该是跟太平天国同时期的人物。
然而老头张嘴就问,听说南方之前闹过太平军,这档子事是真是假啊?

这把在座的人听得一脸蒙圈,张祖翼就给他解释了动乱的始末。
老头听完就更来劲了,赶紧问这么大阵仗,最后是咋给平定的啊?
张祖翼就说是给武力镇压了。
那老头可就不服气了,立马开启地图炮吐槽了:
“闻南方官兵,见贼即逃,谁平之耶?”(《清代野记》)
张祖翼只好说,当时有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带兵,最终把太平军给镇压下去了。
结果老头听完却说自己没听过这些人。
“予又举胡、曾、左、李诸人以对,皆不知。”(《清代野记》)
按说这四位在当时都是大名鼎鼎的“中兴人物”,尽管此时胡林翼和曾国藩已经去世,但是左宗棠和李鸿章还活着啊。
尤其是此时李鸿章正值红火之际,老头怎么能没听说过这些人呢?简直就是离谱到家了。

不过老头听完后还是表示,这几位还打仗还确实挺厉害的,想不到大清还是有猛人的啊。
张祖翼听他发表完感想后,就觉得这老头不会是隐居山林的奇人吧?他是怎么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啊?
等宴席结束后,他就找到请客的满人同学,询问这老头是啥来历,毕竟桌子上摆着二品官帽嘛。
同学说这老头名叫阿勒浑,已经在担任黑龙江副都统三十多年了,现在才告老还乡留居在京师。
而且阿勒浑只能看懂满文,对于汉字是个实打实的文盲,平时只批阅满文军务公文,汉文连看都不带看的。
所以除了黑龙江的事他知道,其他地方尤其是南方发生的动乱,他是真的连听都没有听过。

不过该说不说的,这老头虽然足够无知,但是骑射功夫却好得不得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嘛。
(注:主人公未必是张祖翼,只是据说《清代野记》的作者是张祖翼,仅用张祖翼方便代称。)

文臣不知道太平天国是干嘛的?
如果说阿勒浑不知道太平天国,是因为常年在黑龙江戍边,而且平时不看新闻不读报,还能够说的过去的话。
那文臣不知道太平天国就说不过去了。
京师翰林院有个翰林叫麟趾,从小就生长在京师中,而且出身显贵世家,后来又担任国史编修。
光绪年间也就是二三十岁的样子。
他当时在翰林院校对清朝功臣的传记时,检阅到罗泽南、刘蓉等人时非常的气愤,甚至拍案大骂情绪非常激动。
他骂的啥呢?
“外省保举之滥,一至如此!罗泽南何人也,一教官出身,不三年竟保至实缺道员,记名布政使,死且请谥。刘蓉更岂有此理,一候选知县,遂赏三品衔,署布政使,外省真暗无天日矣。”(《清代野记》)
罗泽南虽然名气不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但他却是曾国藩湘军的重要创始人,也是湘军创办初期的灵魂人物。

在协助曾国藩编练湘军后,他率领湘军转战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因战功卓著最后被提拔为加布政使衔。
最后进攻武昌时不幸战死。
麟趾之所以对罗泽南不爽,就是因为罗泽南迅速被提拔为布政使,甚至死后还获得了咸丰帝给的谥号。
这让麟趾觉得匪夷所思。
刘蓉也是湘军的重要将领,早期跟随罗泽南搭档对抗太平军,后期还立下生擒翼王石达开的功劳。
所以他就被咸丰下诏褒奖,以知府身份加三品顶戴,署四川布政使。
麟趾同样对刘蓉的火速提拔看不顺眼。
眼看他喷得越来越猖狂,坐在他边上的官员惲彦彬看不下去了,让他赶紧把臭嘴给闭上,而且还质问他凭什么辱骂这些功臣。
“若辈皆百战功臣,若非湘淮军,我辈今日不知死所矣!”(《清代野记》)

要不是罗泽南这些人,要不是有湘军淮军卖命,你能安稳坐在这高谈阔论吗?估计早就被太平军云中雪了。
结果麟趾却来了个懵圈四连问:
“百战何事?天下太平,与谁战者?老前辈所谓湘淮军,何物耳?归谁将军统之耶?”(《清代野记》)
打的啥仗啊?天下太平跟谁打啊?湘军是干嘛的?湘军的扛把子是谁啊?
惲彦彬对此也是难以置信,就解释说太平军在南方闹了十多年,打下来清朝的半壁江山,你连这都不知道吗?
麟趾听完大呼奇了怪了,南方真的打得这么厉害吗?你说的太平军又是干嘛的?我也同样没有听说过。
惲彦彬无奈地说:
“尔不知洪秀全造反,自称太平天国耶?”(《清代野记》)

结果麟趾听完却傲娇地回复说,叛贼的事我才不愿意知道嘞。
一看麟趾这无知还无畏的态度,惲彦彬也就识趣地不再搭理他,但是私下里却把这事当笑话讲。
一时之间不知道太平天国的麟趾,成为翰林院到处传说的大笑话。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喜欢就给个关注和转发吧,比心ღ( ´・ᴗ・` )比心)

END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