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文社(ID:ailishi777) | 来源
团队特邀作者 | 作者
张雷 | 编辑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孔子有着无人可以与之比肩的地位。他辉煌的一生,弟子三千,七十二人成大贤。
没有一个家族,能够像孔氏家族这样,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西汉经学家孔安国,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唐代两朝宰相孔纬,北宋说唱艺人孔三传,明代大学士孔贞运,清代《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成就着孔氏大家族的神话。
然而,圣人唯一的儿子,在史书里只有寥寥数语,默默无闻。他的名气,似乎连孔子最普通的学生都不如。
拨开重重迷雾,孔子的独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他的人生,又经历了哪些鲜有人知的事情呢?
一、孔家添男丁
公元前533年,十九岁的孔子,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为了一名管理仓库的小吏。
眼见孔子已经长大成人,独立谋生,像天下所有心急的父母一样,孔子的母亲,也开始给儿子物色媳妇了。
寻觅了一段时间以后,她看中了宋国一户人家的姑娘,于是吩咐儿子伯尼,拿着鸡鸭鱼肉上门提亲。没想到,对方竟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那个姑娘也很懂礼貌,专门委托伯尼,把一套绣着金凤凰的琴套转交给孔家的儿子。这个姑娘,就是亓官氏。
在和孔子成亲后的第二年,亓官氏就给孔家添了一个男丁。这一下子,青年才俊喜得贵子的消息,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最后传到了鲁昭公那里。
听闻这一喜讯,鲁昭公很高兴。为了恭贺孔子的嫡长子出生,他派人送来了一条红色的大鲤鱼。
能够得到国君的贺礼,这是极有面子的事情,受宠若惊的孔子当即决定,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显然都和这条送来的鱼有关。
历代的孔氏子孙,从此也不敢直呼“鲤鱼”了,改称为“红鱼”。
伴随着孔鲤来到人世,后浪们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然而,这个被众人祝福的儿子,从小却生活在父亲耀眼的光环下,自带的锦鲤体质并没有显现出来。
孔鲤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家里,堪称宅男典范。即便他成年后,鲁哀公下聘书给他,他也以身体有疾谢绝了。
因为孔鲤心里明白,自己不像父亲的学生那么有天赋,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他也深深体会到,不仰仗父亲的低调生活,有多么的踏实。
面对师兄师弟,孔鲤一直没有嫉妒过他们,即便父亲每次举荐的只有学生,从来不是他这个儿子。
孔鲤也不会埋怨,父亲因为忙于工作而冷落了自己。更不会依仗父亲的名气,在外面四处宣扬炒作。
他,只是一个谦虚豁达的好孩子。
二、孔圣人教子
倒是隔壁邻里,总有闲言碎语。父亲的学生,也会格外关注老师的这个独子。甚至有人怀疑,孔子会不会在课外偷偷给自己的儿子补课?
一个叫陈亢的学生,终于没能忍住好奇心。他开始偷偷跟踪孔鲤,密切留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有一次,陈亢看见老师在和孔鲤讲话,因为离得太远,根本听不清讲什么。还有一次,他又看到老师和儿子单独在一起,此时的老师神情严肃,陈亢更加怀疑这是在给孔鲤开小灶了。
后来实在憋不住了,陈亢直接找到了孔鲤,当面询问实情,哪知答案出乎他意料。
原来,陈亢第一次看见的,是孔子在问孔鲤学过《诗经》没有,孔鲤回答说没有。
孔子听完很不高兴,说,不读《诗经》,怎么能提高语言能力,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呢?孔鲤羞愧不已,赶紧回家学《诗经》去了。
第二次,现场情形是这样的:孔子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孔鲤想避开父亲,于是加快了脚步走过去。
孔子抬高声音问:学《礼记》了吗?孔鲤老老实实回答说没有。
孔子的脸瞬间拉了下来,呵斥道:不好好学《礼记》,怎么懂得立身处世的道理呢?孔鲤立即低着头,小碎步跑回家看书去了。
了解到实情的陈亢,兴奋的对孔鲤说:“我问了你一个问题,却知道了三件事情,一是要学习《诗经》,二是要学习《礼记》,三是知道了君子并不会偏爱自己的儿子。”
于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成为了两句名言,千古传诵。
孔子确实不会偏爱自己的儿子,对于孔鲤来说,挨训才是家常便饭。在父亲面前,孔鲤总是小心翼翼,悄无声息。而在父亲眼里,孔鲤只不过是一个资质平平的学生。
还有一次,孔子问儿子:知道《周南》和《召南》吗?孔鲤回答:略知一两章,但是细节不记得了。
孔子生气的说到:怎么连这个也不懂?那你怎么能有见识,有出路呢?孔鲤再次体会到,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
孔子教育儿子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形成了“孔鲤过庭”的典故。
教育和读书的场所,被叫做了“鲤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被称为了“过庭训”。
后来,孔子收的学生越来越多。作为儿子,孔鲤也不能闲着。他要到父亲教学的地方,人前人后的端茶倒水。
务实的他,总是埋头做着自己本分内的事情。父亲孔子想要周游列国,儿子孔鲤就去想办法筹集路费。为了让出门在外的父亲安心,孔鲤主动承担起了操持家务、照顾亲人的重任。
父亲周游列国的十几年里,孔鲤常常要忙碌到深夜,睡眠时间变得很少很少。
也许正是因为父亲长期不在身边,又缺乏像父亲一样圣贤的老师,孔鲤并没有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
他依然感激父亲最重要的教诲,那就是,要做一个遵纪守法、有爱心、有教养的人。
三、 一代胜一代
万幸的是,孔鲤的儿子是争气的,这个叫孔伋的青年,不仅言行举止遗传了爷爷的风格,还继承发扬了孔子的学说。
孔伋从小受到爷爷的熏陶,勤奋好学。有一次,他看到孔子独自坐在那里叹气,赶忙上前询问:“您在这里叹气,是担心孙子不努力学习,不能继承祖业吗?”
孔子回答:“你一个小孩子,哪里晓得我的心思。”
孔伋又说:“我常听您提及一个典故,意思是做父亲的辛辛苦苦把木头劈开,儿子却没有眼色,不知道把柴背回去,这简直太不像样了。我也生怕自己做的不好,成为这种不像样的子孙。”
见孙子小小年纪,竟能说出这番话来,孔子大喜过望道:“我再也不用担心祖业无人继承和发扬了!”
儿子不行,孙子来补位。显然,孔伋没有让爷爷失望。
他曾经拜曾子和子夏为师,而他可以算作是孟子的老师。这层关系严格来说是这样的,孔伋并非是孟子直接的老师,而是孔伋的门人再传孟子。
吸收了孔子众弟子所长,孔伋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长着。之后,他写出了儒家经典《中庸》,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
孔伋还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视为老师,但是终其一生,他也没有被选用,生活始终处于贫困状态。这和他的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关系。
在卫国居住期间,有朋友送孔伋粟米,他欣然接受。又有人送他酒肉,孔伋却坚决不收。
孔伋的原则是:之所以接受粟米,是为了渡过难关,不至于挨饿。酒肉是宴请之物,自己连饭都吃不上,又怎会兴奢靡之风呢?
卫国大臣田子方同情他,想送孔伋一件狐狸皮做的大衣,又怕他不接受,便去拜访他。临走时,假装把皮衣遗忘在了那里。
孔伋发现后,马上送还田子方,并且坚定的表示:自己虽然很穷,还是要坚持原则,不让身心受到污染。
儒家教育出来的孔伋,面对上司一样有原则。
在齐国,齐君问他:“你想来齐国想当官吗?”孔伋回答:“我的愿望不是当官,如果不能推行我的主张,这个地方就不是我应该待的地方。”婉言拒绝了对方。
有一次,卫侯提出了一个非常荒谬的方案,他的大臣们齐声附和。卫侯听到马屁声一片,很是高兴。
孔伋听说了,吐槽道:这完全是在助长坏风气嘛,老百姓怎么能够长期容忍呢?
看不过眼的他,立马找到了卫侯,上来就开门见山说:国君,这样下去,国家迟早要玩完。卫侯听了很惊愕,忙问为什么。
孔伋解释说:愚昧的君主自以为是,无耻的大臣们明明知道是错的,却不指出来。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拍马屁的人得到升迁,说真话的人受到排挤,这样还能不亡国吗?
对于这番话,卫侯是什么样子的反应,历史记载里并没有说明。既然没有下文,大胆猜测很可能根本没有听进去,孔伋不太顺利的人生遭遇,也能从侧面印证这一点。
晚年,孔伋在鲁国定居,收徒数百人。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不能为贪利而改变志向。要成大志,必须去掉欲望。”这也是孔伋对儿子的要求。
他领悟了儒家思想的真谛,严格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在他身上,体现的是浩然正气。
孔伋,不愧为孔子引以为傲的孙子。
四、平凡的离去
儿子孔伋经历的很多事情,父亲孔鲤并没有亲眼看到。因为他的生命,只有五十年。
关于孔鲤的去世原因,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只说孔子在他六十九岁的时候,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孔鲤。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程度可想而知。然而作为圣人,孔子对儿子坚持实行“有棺无椁”。
因为在上古时期,权贵阶级才能享有“椁”,普通平民只拥有外棺。执着的孔子,严格遵循了这种古老的丧葬礼仪。
第二年,孔子的弟子颜回也去世了,由于家中贫穷,安葬的时候只有棺。颜回的父亲颜路劝说孔子,变卖马车给弟子买椁。
孔子说:“孔鲤去世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的。我也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给他买椁啊。”于是断然拒绝了颜路的请求。
一生没有太多建树的孔鲤,墓碑却有两块,一块上面写着泗水候墓,一块上面刻着二世祖墓。
“泗水候”是宋徽宗封的,“二世祖”是孔氏子孙对他的尊称。都是看在他是圣人之子的面子上,给的。
即便孔鲤一生平平无奇,即便他去世后老婆很快改嫁走人,他始终是大圣人孔子的儿子,是大思想家孔伋的父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人物。
对于孔子而言,每个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更难得的,是接受孩子的平庸。
对于孔鲤来说,有时候,奉献自己,成就别人,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纵观孔鲤的一生,都在为家族无悔付出。他替父亲排解后顾之忧,他替儿子铺设成才之路。也许他很平凡,但是他不简单。
参考资料:《先秦诸子系年》、《春秋左传词典》、《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独居青年最怕的事
人类为什么不冬眠?
在重庆打车,太过分了。
更多夜读,扫描二维码
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将央视网设为星标
好新闻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