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豁出去,留下了惊人快事
英雄有骨气,雄视世界似醒狮
《英雄故事》
【香港贺岁片之王,成龙的十大贺岁电影,《红番区》意义非凡】
香港电影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有很多东西不仅长流影史,还依然影响了当今影坛的发展。比如,由香港电影人发明的贺岁片,现在也仍是无数观众热捧的对象,无数影视公司票房竞争的神器。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电影已经有了贺岁的概念,到1981年1月30日许冠文的《摩登保镖》之后,贺岁片的档期和喜剧化风格有了明确的定义。
雄霸70年代香港票房榜的许冠文是香港影坛的第一代喜剧之王,雄霸90年代票房榜的周星驰是第二代喜剧之王,而香港影坛的贺岁片之王,只能是功夫巨星成龙。
1980年2月9日《师弟出马》
1982年1月21日《龙少爷》
1987年1月21日《龙兄虎弟》
1988年2月11日《飞龙猛将》
1991年2月7日《飞鹰计划》
1992年1月25日《双龙会》
1993年1月16日《城市猎人》
1994年2月3日《醉拳Ⅱ》
1995年1月21日《红番区》
1996年2月10日《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
1997年1月31日《一个好人》
1998年1月17日《我是谁》
1999年2月13日《玻璃樽》
2001年1月18日《特务迷城》
2003年2月13日《西域威龙2》
2010年1月15日《邻家特工》
2010年2月14日《大兵小将》
2015年2月19日《天将雄师》
2017年1月28日《功夫瑜伽》
2019年2月5日《神探蒲松龄》
那么,从成龙的这些贺岁片中,选中十部最有代表性的贺岁片,应该是哪十部呢?
1980年的《师弟出马》必须算一部,因为这是成龙被高价挖角到嘉禾之后,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而且是香港第一部票房过1000万港元的大片。
虽然香港电影很早就有贺岁档和贺岁片的概念,但最初的香港贺岁片只是在春节期间上映,并不会像现在这样,踩着大年初一首映。
《师弟出马》是1980年的2月9日上映,而那年的大年初一是2月16日,过年时已经上映一周了,很多观众很可能会看两遍。
1987年的《龙兄虎弟》,以3546万港元的票房再次打破香港年度票房纪录,这也是80年代成龙第二部真正的票房冠军作品。
伤好之后的成龙还是那个玩命的成龙,在《龙兄虎弟》中依然有无数经验的极限镜头,包括最后从山洞里往热气球的惊天一跳。
1991年的《飞鹰计划》,投资达1.15亿港元,是香港第一部投资过亿的大片,并且是成龙第一部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国际化大制作,也第一次在电影中启用郑裕玲、斯蒂夫·塔泰里亚、池田昌子三位龙女郎。
《飞鹰计划》香港票房3905万,是贺岁档票房冠军;而周星驰的《逃学威龙》是年度票房冠军,但是在7月份上映的。
1992年的《双龙会》,也是一部不得不说的神作。当初是为了给香港电影导演会筹集经费购置会址拍摄的,所以云集了几十位香港电影导演会的导演,包括王晶、徐克、吴宇森、陈嘉上、高志森、陈可辛、刘伟强、程小东、许鞍华等大导演。
可惜,那年是香港电影周星驰年,《双龙会》3327万港元的票房也仅仅排年度第9;那年的贺岁档冠军,是周星驰的《家有喜事》。
1994年的《醉拳Ⅱ》,是1994年世界十大佳片,以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之一。
可事实上,两人的合作过程并不愉快,最后的库房醉拳大决战,是成龙带着他的成家班,重新设计独立完成的。
1978年的《醉拳》是成龙的成名之作,之后,成龙已经转型时装动作喜剧,《醉拳Ⅱ》是成龙最后一次出演这种民国风的动作喜剧电影。
1995年的《红番区》,是成龙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为嘉禾创造了1亿港元以上的收益。
《红番区》的香港票房是5691万港元,内地票房9500多万人民币,台湾省票房1.21亿新台币,全部是破纪录的成绩;在美国也取得了3239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全球票房8230万美元,几乎横扫全球。
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红番区》第一次让成龙和唐季礼,以个人名义获得最佳动作设计奖。
1996年《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又名《白金龙》,香港票房5750万港元,是成龙香港票房最高的电影,也是整个20世纪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在内地,以8000万人民币的票房成为年度冠军,还刷新了东南亚多个国家的票房纪录,保住了华语片票房冠军的宝座。
1998年《我是谁》,最让观众难忘的镜头,应该是成龙从南非70多米大厦的玻璃外墙急速飞落那一幕。这一跳,是成龙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师父于占元。
这是整个90年代,唯一一次票房冠军不属于双周一成的年份。
吸引了去年的教训,1999年成龙和周星驰破天荒合作,互相在对方的贺岁片中客串。周星驰在成龙的《玻璃樽》,中客串一个警察;成龙在周星驰的《喜剧之王》中,客串一个龙套;两部电影都在2月13日上映,距离大年初一还有3天。
2017年的《功夫瑜伽》,在1月28日大年初一全国上映,不仅跟上了当代中国电影的贺岁步伐,更以17.53亿的票房成绩,拿下贺岁档冠军,年度票房第5。
虽然成龙还在继续拍电影上贺岁档,但纵观成龙的十大贺岁片,有2部在80年代7部在90年代,只有一部是2000年之后的,90年代也确实是成龙最巅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