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书是写给统治者看的?学者罗俊义:不是这样


        文|颜小二述哲文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虽短短五千多字,但是内容却包罗万象,里面有别具道家特色的治国之道,也有讲求“虚心”、“益谦”的修身之学。
      因《老子》一书中所展现的“道”,上可治国,下可修身,于此,也有不少人认为《老子》这本书是写给统治者看的。
      是这样吗?
      从狭义上看,不是这样。学者罗贯中曾指出,《老子》一书对我国传统社会中的“朝廷”、“知识分子”、“民间”皆有不同影响,这便侧面展现了《老子》一书并非仅仅写给统治者看的。
      但在颜小二看来,若是将每个个体看成是“小小王国”,于此,每个人本身就是自己人生、自己目之所及的世界中的“统治者”,从这种层面上议论的话,道家《老子》一书,也可以说是写给“统治者”看的,各位觉得呢?
 1、《老子》是写给谁看的?
      对于老子所留下的著作是写给谁看的,颜小二看到过诸多说法,虽各有千秋,但是说到点子上的,颜小二还是觉得学者罗俊义的观点比较在理。

      在罗俊义的眼里,《道德经》即《老子》一书对我国传统社会上中下三层,即朝廷、知识分子和民间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深远影响。
      学者罗俊义告诉我们,《老子》一书绝对不是仅仅写给“朝廷”、或者说“掌权者”看的。就古代社会而言,它的内容对社会上中下三个层级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与影响,这也侧面反映了《老子》一书不是为一类人而设。

      于狭义上的“统治者”层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曾发挥过大用,比如东汉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的妙用,再比如汉初时期与民休息的政策等等,“主静”的道家思想,对处在战后重建的历史时局中的“统治者”来说,确实是治国良方。
      从“知识分子”这一阶层出发来说,《老子》一书对知识界、学术思想界的影响就显得明显一些了。比如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经常引用老子之言,同时,太史公推崇道家的《六家要旨》,更是为后代无数文人雅士捧在手上、反复诵读琢磨。
      晚一点时期的明朝,以王阳明为代表的诸多思想家,他们虽相距老子时期有几个朝代之久,但是他们的思想中却总有道家的影子,比如我们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中就可以看到道家老子之“自然而然”的精神内涵。

      从“民间社会”来看,道家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更多则是以“道教”为载体在民间发扬传承的。
      据史料记载,道教产生以后,很快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相继产生了许多相应的祭祀活动以及民俗传统,而道家《老子》所传达的“道”是万物之奥这一观点,借着道教的发展,在民间也传播甚广、影响颇深。
      同时,因为民间对道家、道教的推崇,反过来也对朝廷产生了影响,毕竟有很多“高位者”最初来自民间,而更多掌权者,则需立足于民间。
2、《老子》并非写给狭义统治者看的,
它覆盖所有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再来议论道家《老子》一书是不是写给统治者看的,就好办了。
      很显然,对于狭义的“统治者”而言,道家《老子》一书虽然有治国之策,但它的理论绝不限于治国之策。并且道家的有些观点,更多适合乱世之后的社会重建,而不适合盛世之下的治国安邦。

      也就是说,道家《老子》一书,不是写给“狭义统治者”看的。
比如道家老子的治国之道讲求“无为”,而人世中的统治者,大多带着私欲过于“有为”,同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积极阳光的“求高求远心”来推动。这时,道家的“无为”虽无意阻碍,但是却还是会对以“竞争”为主要推动力的社会之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在颜小二看来,道家《老子》一书覆盖“所有人”,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我们小小世界的“统治者”。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说,道家《老子》确实是写给“统治者”看的。
      在颜小二看来,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统治者”,我们都有自己可以把握的小小天地。在什么时候做出什么行为,都是我们的主观思维在“发号施令”。于此,相对于让我们就外界事物做反应的主观思维,我们就是我们眼里小小世界的“王”,我们就是我们世界的“统治者”。

      从这种角度来看,道家的《老子》,确实是写给“统治者”看的。
3、老子的“道”囊括万物,而非一类人
      从唯心哲学层面来看,世界上万事万物之所以被赋予意义,在于个体本身如何去认识、如何去看待世界,即每个独特的个体都是一个小小王国,而每个人的主观思维就是自己人生这个“小王国”中的统治者。
      道家《老子》一书,更多是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与儒家世界观不一样的处世姿态。
      在儒家的积极有为被部分世人演变成逞强好勇的时候,道家总是高喊“冷静”,畅谈“柔弱胜刚强”之道。

       这种“道”,绝对不是拘泥于某个群体,而是覆盖所有“个体”。
      因为“道”家的道,从一开始,其立脚点就高。“道”是“万物之母”、“天地之始”,即“道”从被提出的那一刻,就是覆盖了整个世界的存在。
      一言以概之,《老子》一书中的“道”攘括万物,是万事万物的“道”,而绝非仅限于人世之“治国理政”的道,于此,道家《老子》一书并非是写给狭义上的“统治者”看的。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