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老实人的不幸,是因自己太善良?被欺者常“自欺”


文|颜小二述哲文
“愚蠢和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老舍
没有反思的“自救”,即便做得“再悲壮”,也是将头蒙在沙子里的“鸵鸟”---自欺欺人。-----颜小二述哲文
《骆驼祥子》出自老舍之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全书的灵魂人物自然是“祥子”了,围绕着祥子“买车、卖车”,全书讲述了中国北平城里一位人力车夫三段大起大落的经历,而书中的祥子,也从一个善良、质朴的人变成了堕落、自私且走向末路的人。

而老舍更多借着《骆驼祥子》中祥子这个角色,向世人展现了他对当时社会中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解答了颜小二心中的一个疑问,即“善良质朴的老实人为何不幸,甚至是堕落”?
不管颜小二承认不承认,书外书内的世界,许多时候都在提醒我:生活不会因为你善良而善待你。
而人“自救”的方式,没了“自省”之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即便积极,亦形同“自毁”。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和颜小二一起继续往下看。
1、祥子的三段“起落”:从质朴青年到自私“地痞”
读过书的朋友应该对祥子有些了解,《骆驼祥子》的主角不是什么大人物,相反,他来自农村,到了城里,也没做什么所谓“大事”,而对于书中的祥子来说,拥有一辆“车”便是他作为人力车夫的大事。
而祥子一生的三段起落,都与“车”有关。
初来城市,老实且质朴善良的祥子靠辛勤劳作买了一辆车,他期待可以借此体面活着,但是买车不到半年,因为动乱,车被逃兵抢走。

而后,老实的祥子他牵回自己的骆驼,痛定思痛,再次埋头干活,和往昔一般,干活、攒钱、买车。但天意弄人,老实的他再次遭遇不幸,他遇到敲诈,买车的钱被人抢走。
第三次,祥子的媳妇虎妞难产死亡,为了给这个说不上爱的“媳妇”办丧礼,祥子再一次实诚地倾尽所有,卖掉了自己的车。
后来,因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小福子自杀,再加上三起三落的打击,老实地祥子性情大变。他开始堕落,开始吃喝嫖赌不说,开始四处骗钱,变成了一个欺负老实人的“混世者”。
于是,祥子从最开始老实质朴、善良的青年农民,最后沦为了一个堕落、自私的“地痞”。

2、《骆驼祥子》的悲剧与善良人生的撕裂:生活不会因你善良而善待你
祥子虽说是老舍笔下的人物,但老舍对于祥子悲惨的一生,似乎并没有手下留情。老舍并没有因祥子最初质朴、善良甚至说伟大的底层劳动者形象,给祥子设置了一个“圆满”结局。老舍笔下的祥子到最后是自私的、堕落的、不幸的。
有人觉得,老舍此举是否太“残酷”,但是于我看来,这恰恰是老舍对“人生”的致敬。

“善始善终”是我们心中的“理想”,也是我们最期待“看到的”。但人总是这样,期待看到自己看到的,对于自己不想看到的、甚至说无法承受的“真相”,人甚至会“蒙上眼睛”,将头埋进沙子,自欺欺人之下,无视大难临头的“危急”,最后作茧自缚。这才是可悲的。
“重振旗鼓”没错,一个善良的农村小伙三次“重生”,又三次“跌落谷底”,他是在“自救”吗?他积极“重生”的样子,似乎是在“自救”,但是,没有反思的“自救”,即便做得“再悲壮”,也是将头蒙在沙子里的“鸵鸟”---自欺欺人。

《骆驼祥子》是悲剧,我们从中看到了祥子善良人生的撕裂。
老舍先生无疑是同情祥子的,更珍惜祥子身上的质朴和善良,这种质朴,在当时社会底层劳动者身上并不罕见,或许正是因为洞见太多这种质朴和善良再自欺欺人的“积极重生”中堕落,才有了老舍笔下的祥子。
在颜小二看来,这是老舍对生活中无数农村青年“祥子”的意味深长拯救。
3、生活不是“咬咬牙”就能变好的,被欺者常“自欺”
《骆驼祥子》是一本好书,书中的“祥子”或许有你我的影子,谁还不是最初那个满腔热血、期待拥抱明天的赤诚少年呢,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跌跌撞撞,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更不知道,自己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低谷”。
人是惜命的,跌落“低谷”自然是要自救,但是自救并不是爬起来从新再来就可以,自我反省才是“自救”的第一步。一个人的“死亡”,莫过于“人格”,当“人格”死了,或许就如老舍笔下那个赤诚青年“祥子”的堕落。

“祥子”很努力想反转自己的低谷生活,但终于还是将自己逼向了“堕落”。
老实人的不幸,是因自己太善良?还是生活“太欺负人”?
写到这里,颜小二想说,生活,不是“咬牙”就能变好的,被欺者常“自欺”,而自省则是必备“自救技能“之一,各位觉得呢?

本文仅有颜小二述哲文独家发布,禁止抄袭搬运等侵权行为,全网维权。
参考资料:《骆驼祥子》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