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患者注意了!“警惕”术后体位性低血压,跟我这样做









术后患者由于受麻醉药及及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影响,各种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加上手术创伤、失血失液、疼痛及其他因素影响,术后第一次下床时,大多数都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的低血压又有什么表现呢?
突然变为直立体位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办呢?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立刻将患者抬放在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患者一般很快苏醒。






如何预防术后体位性低血压呢?  术后患者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做好体位转换的过渡动作,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下床五步曲

第一步:床头抬高30°保持3-5分钟,左腿弯曲   
第二步:翻身一侧
第三步:用右手支撑起上身
第四步:双手同时支撑起身体
第五步:患者床边坐起,床边站立2-3分钟,原地踏步3-5分钟,没有不适后即可家属扶行缓慢行走(若有引流袋,请先固定好),一有不适请立即停止活动。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咨询电话:0851—85282638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飞山街32号(门急诊综合楼八楼泌尿外科病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