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看耳知寿命,摸耳治百病”。
民间一向把耳朵大作为有福和长寿的象征,现代医学有没有证据表明耳朵与寿命的关系?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为你答疑解惑,并教你一套按摩耳朵的手法,把耳朵变为自带的养生工具。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 王彤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杨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 王朋
老寿星的特点:耳朵大、耳垂长
耳朵大小和寿命的关系,科学家们怎么看?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老年内科医生广濑信义的一项调查发现,百岁老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要么耳朵很大,要么耳垂很长。
耳朵是由软骨组成的,软骨能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耳朵大可能意味着软骨组织的合成能力强,得关节病的几率更小,因此会更长寿。
不过,也有不同观点认为,人的耳朵在一生中可以不断长大,平均每10年长1.4~2.2毫米。因此,不是耳朵大的人寿命长,而是寿命长了耳朵长得大。
对于耳朵和寿命的关系,中医有两种解释。
1
多条经络在耳朵汇聚
从经络学角度来说,人体很多经脉都与耳朵有联系。《黄帝内经》中曾提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意思是很多经络的分支都经过耳朵。
因此,耳朵的功能、形态等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体内经络气血的情况,继而影响健康和寿命。
2
耳朵反应脏腑功能
中医理论中有“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的说法。因此,心与肾两个脏器的功能如果出现问题,都能体现在耳朵上。
心与肾生理功能正常,气血充足、通畅者,则耳朵能正常发挥听觉功能,形态大小一般为5~8厘米,中国人耳朵大小一般6厘米左右,宽度为长度的一半,大概3厘米,且耳朵肉厚、颜色润泽。
耳大是肾精充足、心气充沛的象征,肾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心为人体的“君主之官”,主宰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因此耳朵大一定程度上就是长寿的象征之一。
耳朵上有人体的“缩影”
中医“全息论”认为,耳朵也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一个缩影,耳朵上有五脏六腑和各组织器官的反应点,各反应点的排列位置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垂反映的是头面部状况;耳轮体现了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肩胛骨等状况;耳蜗反映内脏,外耳道口为心、肺,偏内部的地方为脾、胃、肝、胆等。
反应点如果出现压痛、红肿,则提示相应脏腑、组织器官有问题。
肾虚
耳垂、耳廓等位置呈现萎缩、干瘪状,颜色也会变黑。
上火
耳朵红肿,大多是“上火”导致的,还可能出现流脓、息肉。
起红点
耳朵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血管鼓起
耳朵背面血管过于充盈,提示可能是心肺功能异常,如冠心病、哮喘等。
耳朵和寿命有关,但并不是绝对的。一些人耳朵比较小,但如果能积极保养,也可以长寿;一些人耳朵比较大,但可能有“三高”问题,身体伴有慢性病,控制不好也不容易长寿。
中医教你一套“耳朵操”
汇聚经络、联系脏腑的耳朵,分布着93个耳穴。经常抽出3~5分钟揉一揉、搓一搓,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
鸣天鼓
锻炼听力
手指轻叩后脑勺时,耳朵可听到类似敲鼓的声音,因此得名“鸣天鼓”。
手法:将手心搓热,捂至耳朵;食指放到中指上,两指轻轻弹击后脑,发出声音。
每天敲击60~80次,能起到锻炼耳朵功能的作用,让耳朵变得更灵敏,失眠患者也可以尝试。
揉耳垂
保养五官
耳垂对应人体的头面部,包括眼、耳、牙、舌、扁桃体等器官。当出现牙疼、口舌生疮、嗓子疼、耳鸣等症状时,均可通过按揉耳垂来缓解。
手法: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微微发热即可。
按揉耳甲
调理消化和咳喘
对应内脏的穴位主要分布在耳甲内。
上部耳甲艇对应腹腔,常用于缓解腹泻、便秘、前列腺炎、胆囊炎等。
下部耳甲腔对应胸腔,常用于缓解咳嗽、哮喘、胸闷、心绞痛等。
耳甲艇和耳甲腔交接的部位是胃,患有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多按此处。
手法: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在耳朵内侧和外侧同时捏揉耳甲部位,按揉20次左右即可。
按三角窝
改善生殖系统
三角窝主要对应盆腔和内生殖器,常用于辅助治疗盆腔炎、月经不调、白带过多、遗精、早泄等男女生殖系统问题。
手法: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在耳朵内侧和外侧同时捏揉三角窝部位。
按耳舟
保养手、腕、肘、肩
耳舟对应于人体的上肢,从上到下依次为手指、腕、肘、肩和锁骨。
有肩周炎、网球肘、腕部疼痛、手指麻木等上肢不适的人,常会在耳舟处有疼痛反应点。
手法:可以在耳舟区域寻找疼痛反应点,用拇指和食指按揉,也可直接用拇指和食指按压耳舟内侧和外侧区域。
按对耳轮
缓解腰腿疼
对耳轮对应的是人体躯干的部位,上方2/5为腰骶椎,中间2/5为胸椎,下方1/5为颈椎,很多腰酸、脖子疼的人,可以多按按此处。
对耳轮向上还有两个分叉,分别对应臀部、坐骨神经以及下肢,有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足跟痛等的人可以多按揉此处。
手法:可以直接用指甲轻轻掐按这些部位,或在穴区附近寻找最疼的部位掐按。
手法由轻到重,牵拉、拿捏力度以不感疼痛为限。最后,按摩耳穴不必苛求位置精准,重点是刺激耳部相应穴区,且长期坚持。▲
本期编辑:张杰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点击下方图片
购买《生命时报》电子报↓↓
喜欢,就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