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应伯爵凭借什么,成为了西门庆不可或缺的男人


文丨花欲燃吖

“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说得好不势利苍凉,可回过头看看西门府破败之日,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定数。只为当时有那么一户人家,先前多么多么富贵,到后来又是如此这般凄凉,权谋智术一毫用不着,亲友兄弟是一个也靠不住,真真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世情如此,也是《金瓶梅》的价值所在。
它披着纸醉金迷的外衣,道尽人性的善恶以及世间各层关系之间的隐秘因果,围绕着西门庆展开的巨幅关系网,不仅仅是女人相互绞杀的舞台,也是男人们为权势和生存粉墨登场的丑态。
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就不是西门府的女人们,而是西门庆的“热结十兄弟”中的男人。

《金瓶梅》的第一章回是“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为开篇,很多人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小潘等人的四角关系上,误以为全书是以武大郎一家情节故事展开,而实际上,《金瓶梅》从这十兄弟开始就已经预言了人情冷暖,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结局。
说起这十兄弟,堪称是“狐朋狗友”的鼻祖,也应该算是最早的男性“傍大款”的先例,基本都是清河县“有头有脸”的破落户,常年靠嬉皮笑脸讨好地方权贵来谋求一餐温饱,也算是可怜又可恨的一群人。
因西门大官人喜欢向下兼容,便一窝蜂地巴结上来,还拜了把子,整日称兄道弟,不过,这群乌合之众也就如吴月娘所说,“你便也别要说起这干人,那一个是那有良心和行货!无过每日来勾使的游魂撞尸。我看你自搭了这起人,几时曾着个家哩!”
月娘一语道破,这群人就是来占西门庆的便宜,吃冤家的,正经社交上都指望不上。

那么,女人都看出来的猫腻,作为清河小霸王的西门大官人当真是当局者迷,人傻钱多吗?
自然不是。
西门庆开生药铺,整日眠花宿柳还能攒下偌大家产,头脑是够用的,从中后期他攀上权贵走仕途,说明城府并非半点皆无,那么他到底为何故养了这么一群“帮闲”呢?
听听大官人是怎么说的,他听闻月娘对这几个兄弟的吐槽,颇为不满,反驳道:“你别的话道也中听,今日这些说话,我却有些不耐烦,依你说这些兄弟们没有好人,别的倒也罢了,自我这应二哥这一个人,本心又好,又知趣,着人使着他,没有一个不依顺的,做事又十分停当......”
他提到了两个关键词,知趣和依顺,也就是说西门庆明知这群兄弟对自己升官发财并无益处,但是他们的存在能够让他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能玩,能闹,还能跑腿,相当于养了一群兼职佣人。
尤其是他口中提到的应二哥,这个人物对于西门庆的价值最为出彩。

应二哥,何许人也?
他的地位在十兄弟之中可以说是举足轻重,虽是一个市侩的小人物,却是西门庆不可或缺的男人。
在《金瓶梅》全书之中,他的出场占据了2/3的章回,作为专业寄生者,他能得西门庆青睐,也道尽了这段利尽则散的塑料兄弟情。
1、应伯爵出身决定了他的寄生高度。
十个兄弟里,西门庆真正关系牢靠的只有两个人,其中就是应伯爵。韩道国想要替妻子求情投报无门,求了应伯爵指点才得西门庆成全,李桂姐一货卖两家牵连了几个浮浪子弟,也是委托了应伯爵上门求情,可见,众人皆知他在西门府上是吃得开的。
席勒说:“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应伯爵的价值并不在于他能为清河县或者能为自己做多少贡献,他存在的意义在于他对于金主西门庆有什么贡献和价值。
这就像是你去给企业打工,你长得多美,学历多高或者拿了多少获奖证书,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给你面试的这家企业带来什么。
能创造价值,就是有用。
无论这价值有多荒唐不堪。

应伯爵人称应花子,祖上曾经是殷实之家,父亲是开绸绢铺子的员外,家业传到了他这辈子,都被嫖的一个子儿不剩,所以,只能靠在各种聚会上哗众取宠混个饭吃。
可毕竟曾经是富家子弟,出身决定了他和其他几个兄弟的差距,书中介绍他双陆象棋无一不通,还会踢足球,也懂一些经史子集,古玩典故,是个见过世面的人。
西门庆是个暴发户,没经受过太好的教育,在见识上总是短人一截,他需要这么一个人能时刻提点自己,抬举自己时高级一点,而不是就会说一句,哥你真帅,哥你真有钱,哥你咋那么好!
应伯爵的溜须拍马是一种文化,比如说,在《金瓶梅》第三十一回,西门庆某一日得了一个腰带,他就是觉得好看,到了应伯爵这便是另一套说辞了。

伯爵极口称赞夸奖,说道:“亏哥,那里寻的?都是一条赛一条的好带,难得这般宽大。别的倒也罢了,自这条犀角带并鹤顶红,就是满京城拿着银子也寻不出来。不是面奖,说是东京卫主老爷,玉带金带空有,也没这条犀角带。这是水犀角,不是旱犀角。旱犀不值钱。水犀角,号作通天犀。你不信,取一碗水,把犀角安放在水内,分水为两处。此为无价之宝。又夜间燃火照千里,火光通宵不灭。”
你看吧,夸的西门庆舒舒服服,还有理有据。
这一点,他就强过其他几个只会“俺也是”的兄弟。
就算是“花子”,应伯爵也是那种高级花子,所以他才能在西门庆死后又立刻成为了清河县另一财主张二官的心腹。

2、应伯爵将尊严换赏钱,没皮没脸也是谋生的本事
西门庆得意应伯爵的另一个原因便是有趣。
应伯爵是很潦倒的一个人,应该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恨不能一日三餐都长在西门庆院子里,可来混吃食总得有个由头吧,没了那由头,他便要饿着肚子。
从《金瓶梅》中几次宴会中的吃相上来看,应伯爵这几个人每每都是狼吞虎咽。按道理讲,经常跟着这些富家公子哥混社会的人,山珍海味也是吃过不少,为何还这么没深沉?只有一个理由,饿!
所以,应伯爵面对干巴巴的面条时,竟也吞了7碗。
其次,西门庆他们兄弟几个去丽春院寻欢作乐,他吃了酒席,玩了尽兴,临走还顺走了姑娘头上的一根簪子。

李桂姐讥讽他们几个大男人常傍着官人白吃白喝,应伯爵面子挂不住便提议做局请客,要每个人出一件东西当凑份子,话说得大气,可事做的可够丢人。
有人出了一个扣耳勺,有人出一分钱,也有人借西门庆的钱请西门庆吃饭,这群人早就将面子丢到了九霄云外根本不在乎。
和温饱相比,尊严不值一提。
虽然,应伯爵等人的温饱是建立在奸懒馋滑,好逸恶劳之上,可为了满足自己心中的“温饱”,区区面子就不要也罢。
应伯爵等人已经狗入穷巷,人到绝境,便豁得出去,于是没脸没皮恰好成为了吃饭的本事。

西门庆的精神上是空虚的,他需要这样的一个耍宝的人逗闷子。
比如,应伯爵上门蹭饭,他故意装作不知问他吃了没,应伯爵说哥你猜我吃没,西门庆便接话道我猜你吃完来的,若是旁人此刻定被羞得无地自容,可应伯爵却腆着脸说,哥你猜错了,我没吃呢。
西门庆瞧着他窘迫的样子有些好笑,心情大爽,便喊仆人上饭,谁知应伯爵随口找了个借口让西门庆领他去了酒楼。

总结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金瓶梅》,我们先认识恶,才能更好地读懂善。
民国爱国主义作家郑振铎曾称《金瓶梅》:“它表现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形形色色者,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说了。《金瓶梅》的重要,并不建筑在那些秽亵的描写上。”
——————
点开主页,查看更多《金瓶梅》书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