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晚清人物旧照拍摄于152年前的京城一带,其中不但记录了天子脚下百姓们的生活状态,亦是展示了盛名天下的京城繁华街道一景。世人皆知观历史可窥未来,铭记过去往事,亦是对人生的另一种洗礼与认知。
晚清年间一位买柴火的乡村小女孩罕见旧照,彼时的晚清百姓深受朝廷赋税和侵略者的战乱之苦。很多寻常人家连一日三餐都供给不起,只能让年幼的孩子跟着大人出来做一些小生意维持生计。而卖柴火便是彼时百姓人家最常见的小活计,很多未到及笄之年的女孩为了果腹活命,不得已出来帮着卖柴火挣钱补贴家中所用。
晚清同治年间的耄耋老人肖像旧照,老照片中的老汉身穿羊毛大氅衣,手拿老式烟斗,如此大派穿着在当时实属有钱富裕人家。彼时的清廷皇帝虽然是同治帝坐镇,但是实际的幕后掌权人却是其母亲慈禧太后控朝,整个大清的命运都被一个中年妇人紧紧抓在手中。
晚清年间老北京城里的轿夫与轿子的合影旧照,老照片的轿子旁一共有九人。其中八人是轿夫,剩一人则是喊轿喝道之人。古时候素有八抬大轿之称,而自寓意正是来此也。其实据清朝律例所定,当时只有郡王、亲王等级别的王公贵族方可乘坐八抬大轿,而朝中的一品文武大臣则是乘坐四人轿子。
晚清年间京城一带的寺庙僧人肖像老照片,本组晚清旧照中不但有各个阶层的京城人物,而且亦是记录了当地百姓们的生活习俗与方式。研究晚清的历史学家曾评价:幸而当时有照相机流入本土之地,方可留下真实的历史影像供后人一窥。
晚清年间京城里的前门一带的商业大街罕见旧照,众所周知彼时的京城前门大街其实是外城最为重要的商业地带。此处不但云集了各行各业的茶楼酒馆、商行当铺,就连风靡一时的青楼楚馆、戏院货栈等皆云集于此。大街上的商铺各自林立于旁,鳞次栉比而整齐有序,乃是京城里赫赫有名的繁华地带。
晚清末年一位守着衙门的七品县太爷的肖像旧照,老照片中的县太爷虽然项挂朝珠且衣着华贵锦绣,但是满脸的哀愁与忧郁,可见彼时的战乱亦是让他满心不安。其实清朝的大臣所挂的朝珠一共有一百零八颗,其中以文官五品和武官四品以上为界限,可用东珠、珊瑚等珠宝指着。而朝珠中最为高贵的东珠与明黄色则只有宫中皇帝与皇后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