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两岸商汇"关注
每天都有好文章
台湾新冠肺炎疫情升温,新增8923例确诊个案,其中8822例本土、101例境外移入。
本土个案中,北、北、基、桃单日确诊数都破千,其中以新北单日新增3241例居多。
另新增16例中、重症个案,另有2例死亡个案,为1例本土、1例境外。
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表示,新增案例数破8000,相较昨日的6000多,成长得算是比较多一点,明天几乎是一定会破万。
本土个案分佈以新北市3241例最多,其次依序为台北市1892例、桃园市1452例、基隆市476例、台中市356例、
高雄市268例、花莲县237例、台南市179例、宜兰县135例、新竹县110例、彰化县98例、新竹市82例、
屏东县63例、云林县62例、苗栗县53例、南投县35例、嘉义县24例、台东县23例、嘉义市及澎湖县各12例、金门县10例、连江县2例。
境外移入部分,101例分别自越南、西班牙、印尼、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等移入。
随著病例数增多,在新增16例中、重症个案,其中14人中症、2人重症,另有2人死亡。
重症个案中,其中1人为先前公布的中症个案。死亡个案则有1名本土个案、1名境外移入个案,
分别为70多岁及50多岁本国男性,皆已接种2剂疫苗。
死亡个案中的案30381为70多岁本土病例,4月13日进行接触者採检,隔日确诊。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表示,这名男子为16日公布的中症个案,具癌症病史,
住院时病况恶化,转为重度个案,採安宁治疗,未住加护病房,于4月20日死亡,死因为癌症转移、多重器官衰竭、新冠病毒感染。
另一名案35335为境外移入个案,具癌症慢性病史,于4月16日自美国入境,落地採检阴性后返宅居家检疫。
4月17日因出现咳嗽、流鼻水、呕吐、头痛等症状就医採检后,个案要求自动离院返家,于4月18日确诊,
19日于家人发现昏迷,将男子送医,急救无效死亡,死因为心肺衰竭、新冠肺炎。
轻症居家照护可领劳保普通伤付吗?依劳保条例规定,被保险人遭遇普通伤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诊疗时,可以请领普通伤病给付,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近日要求轻症确诊者在家照护,劳动部长许铭春表示,
目前朝放宽处理,毕竟居家照护与去年入住集中检疫所或加强型防疫旅馆形式相仿。
若以现行劳保平均投保薪资3万3332元试算、轻症居家照护10天试算,平均每位劳工约可请领3889元,
若以确诊人数350万人估算、其中约有半数有劳工身份,则约要花费68亿余元;
而劳保在2020年全年普通伤病给付仅给付10.5亿元,相差甚远。
「会朝放宽的方向处理」,许铭春表示,财源会再来思考要用劳保基金或其他财源来支持,
去年疫情时指挥中心认为入住集检所、加强型防疫旅馆认为有住院性质,因此劳保比照住院给付伤病给付,
指挥中心为了考量防疫量能,因此推出居家照护,并提供视讯诊疗、专人送药等,与集中检疫所或加强型防疫旅馆类似,「希望比照处理」。
至于经费是否会造成劳保基金负担?
许铭春说,目前是过渡期,普伤伤病给付与天数攸关,如果Omicron流感化后,或许居家照护天数也会再降低,甚至未来也有可能只要自主健康管理。
不少民众担忧,按照这样的速度,何时单日本土会破万人染疫?
对此,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在记者会上秒回,明天就过1万了!
陈时中指出,现在讲求自主防疫,虽然精神上是自主,但若违规被查到,还是可以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开罚,但不希望走到这裡,
防疫是全民一起,这一段时间内希望大家遵守指引,而不是採弃守式的防疫,一起度过难关。
另台北市政府近期预估,居家隔离缩短后,在没有任何作为情况之下,
预计5月4日北市单日确诊恐有5000例,5月7日就达1万例,5月18日达50万例,必要时可能「软性封城」。
陈时中表示,柯市长提出的数目看起来蛮让大家不安心的,不过以台湾的NPI、疫苗覆盖率来看,
防护力较高、疫情不会是无限往上、无限循环,要合併其他因素一起考虑。
对于北市府的试算,陈时中表示,我们来看看每日50万例确诊的情况,以人口来比较,
美国疫情高峰时候130至170万人确诊,当地人口是我们的15倍,若疫情高起来应是每日10几20万,
若以韩国人口情况估计则是每日最高30万,我们需要理性来看。
陈时中表示,台湾的NPI措施,如口罩、勤洗手等,是全世界最好,可隔绝掉一部分的快速传播。
疫苗施打形成的保护力都比这些国家疫情开始时高出很多,我们目前是前段班。
以现在的第3剂覆盖率来说,都比这些国家高,防护力是比较好的。我觉得要考虑这个时间点,和他们的时间点的防御能力。
「评估疫情的时候会有个高点,不会无限是往上、无限循环」。
陈时中说,每日50万人的算法是3~4天感染数成长1倍,我们现在也是4天多就1倍,感染的人越多,病毒碰到墙壁的机会也越多,
到一个程度会慢慢趋缓,我想这样的担忧是他(柯文哲)自己的计算,但是要合併其他的因素来考虑。
疫情急速上升,民众对于家用快筛试剂的需求增加,流行疫情指挥中心(27)日宣布家用快筛试剂贩售实名制自(2022)年4月28日上路,
希望让更多有需要的民众买得到平价的实名制家用快筛试剂,平抑市售家用快筛试剂售价,以利控制疫情,并维护民众健康之权益。
指挥中心表示,家用快筛试剂实名制实施重点如下:
一、贩售模式:依循口罩实名制1.0于药局通路贩售模式。
二、贩售地点:全台4,909家健保特约药局及58个偏乡卫生所。
三、贩售对象:持有健保卡鳄居留证之民众;无年龄限制,每人均可购买。
四、购买份数:每轮每身分证字号仅能购买1次(可代购),另视情况公布下一轮日期。1份5剂,每剂100元。
五、贩售价格:1人1份5剂,共500元(医材原则售出,概不退换)。
六、分流机制:比照口罩实名制1.0初期,以身分证字号尾数单双号进行分流;
单号星期一、三、五;双号星期二、四、六;週日则开放全民皆可购买。
七、贩售份数:至少5,000万剂,1,000万份(人次)。
八、贩售资讯查询:健保署、食药署、药师公会官网。
另口罩实名制1.0从2020年2月6日实施,历时2年多,将于4月30日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多数药局转为贩售快筛试剂实名制),
5月1日起欲购买口罩实名制的民众请至145家药局购买(药局名单可至食药署官网查询)。
毒理学专家招名威表示,居隔新制3+4上路,但是目前药局和超商的快筛试剂都缺货,民众都买不到快筛,
不晓得这隔离要的刚性需求要如何达成?因为我怎么算都不够。
招名威指出,说穿了要达到与病毒共存的程度,全台湾至少360万人染疫,之前数据1个人确诊平均17人隔离,这样就会需要6100万个试剂,
若疫情还会再烧3个月,加上很多自行筛检的数量,估计共会需要快筛试剂不下1亿支。
招名威说,短期内疫情是会持续上升不停止的,要自我保护并保护他人,不管有没有确诊都要做好预防动作,
快筛会是每个人接下来每天必须要做的事,看不出来有哪个行业可以倖免。
这个逻辑就像口罩,2年前谁会想到口罩会变成每天要戴的东西呢?
慢慢都已变成习惯,若不戴就像没化妆,蛮没有安全感的。
招名威透露,很多人不筛是担心自己和周边的人要被隔离,但逃避不会减少疫情扩散,
相反地,自行快筛阳性,就算不上报,自行自主居隔,不去帮助病毒扩散,其实也算功德一件啦!
贴文引起网友讨论,「随著确诊病例上升,政策很快又会调整,民众真的不变应万变才是上策,别跟著恐慌起舞」、
「最怕是没有警觉心的人」、「要靠民众自律,天佑台湾」、「自己做好防疫,别自乱脚步,一定可以挺过去」。
律师李怡贞在脸书粉专「女人大律师李怡贞」发文表示,最近常在新闻上看到谁确诊了、谁道歉、谁又确诊,让她相当不解,
「到底为什么要道歉?」她认为,国外对于是否确诊早已见怪不怪,台湾却其怪自败,「现在疫情满地开花,谁会故意去确诊?」
李怡贞直言,现在疫苗、药物、物资都不缺乏,若确诊了就好好养病,其他密切接触者就多留意身体状况,「日子总要正常过下去的啊」。
她也感叹,自己也很怕确诊,但怕的不是发烧、喉咙痛、要隔离,而是怕要道歉。
贴文一出,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我也看不懂,为什么确诊要道歉,其实新冠肺炎流感化就和流感一样,感冒生病休息就好,何必大惊小怪」、
「说的好,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确诊后,害怕的不是疾病,而是周围人们的异样眼光与责备」、
「这个社会需要给确诊的人多一点同理心」。
愿我们的用心 能让你 关注一下本号
[台商总汇]
一个大家值得推荐的平台.
你关注了吗?
我们己经等你很久了!
特供大陆地区的平台
让你在大陆
也能享用台湾美食
体验台商优质商品
赶快按下面二维码去加入我们吧!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进入特供大陆地区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