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了肩颈困扰,又无奈地陷入鼻炎困扰。
其实两者几乎是同步的,只是肩颈困扰更加严重。依照“用药如用兵”的原则,一定是处理主要矛盾为先。因此,前日用过“活络效灵丹”后,才着手处理鼻炎。
此次鼻炎,除流涕、喷嚏、瘙痒之外,还会有黄稠分泌物,前日还留了血。这实在难以归类为轻症。
较早之前,大约一年左右,鼻炎已得到有效控制。当时,在服用了五六盒成品“鼻渊舒口服液”之后,终无明显鼻炎感觉。这次,本打算继续服用,可考虑到其中有些药物组分的肝肾毒性不小,还是剔除掉为好。因此,便思忖根据其方自拟。
首先,特别感谢鼻渊舒口服液包装盒上提供的药物组分表。在下虽不能说是在完全借鉴,但确实八九不离。然而,接下来仍需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 “剂量乃不传之秘”。如之前文章所言,用药剂量至关重要。倘若这一点无法突破,便会功败垂成。
于是,在下依靠着伟大百度的强大搜索能力,汇总了数十条经方、验方。通过观察其中相关的药物组分配比以及用量,草拟了如下自用方:
辛夷 9 白芷 9 黄芩 12 川芎 9
黄芪 12 知母7.5 桔梗4.5 栀子 6
徐长卿 4.5 薄荷6 茯苓 12
其中,辛夷、桔梗、川芎为引经药,引药力上达鼻部;白芷辛温,祛风散表;黄芪、知母搭配增盈卫气、同时不至上火;栀子苦寒泄火,凉血解毒;茯苓利水化湿。
受其他验方启发,在其中加入徐长卿,目的是抗过敏。徐长卿与薄荷主要依靠挥发性油脂起作用,故需煎煮至最后五分钟左右再下。
服用两天,症状确有明显缓解。
只是仍觉药物繁杂,尚须精简。待症状进一步缓解之后,便着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