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手在民间,近视眼、远视眼治疗用方各有讲究|临证问道录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临证问道录”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床”的范式。今天开始“入门•经典•临床”栏目推送“临证问道录”中医章回体文章,把读医案所得,和临证所思,结合起来,以章回体形式写出来。精诚大医漫漫长路,有我们陪您一路同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脉问的“临证问道录”第五十五回。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临    证    问    道    录
临证问道录
第五十五回
卧虎藏龙  谁谓小道未有可观乎走方乡医  但观蒲柳一展惊世焉
                七十年代中期,脉问被安排到千里江陵的水乡做了血(吸虫)防(治)医生。时常走乡下村,服务乡亲。其间,接触的走方乡医,赤脚医生,也学得不少土方土法,别样招术。        齐哥,原先是位蛇医,家住长江边的棉产区。江堤土丘上的蒲公英、蛇舌草、活血莲、虎杖、半枝莲,甚至棉叶,都可以成为他顺手拈来的蛇伤抢救药,当然,有些绝活,他不会与外人道。他家里大大小小的玻璃瓶罐里,酒液泡着的各色不同的蛇,也是他治风湿骨伤的妙药;田垄边的田螺取出肉来,调稀可治包疖;蚯蚓用白糖腌了,可敷治臁疮、烫伤;蚂蝗可拔蛇毒,干品可治损伤;泥鳅可治噎嗝(食道炎、食道癌);沙地里的刺猬皮制成药面,可治包块、结节、食道炎、胃溃疡,既有散结之功,又擅敛疮促进黏膜组织再生;从农家收集的土鳖虫,多用在跌打损伤、接骨斗榫、关节风湿的丸药中,也用于肝硬化和心脉瘀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脉问奉命到卫生局主理民间中医选拔事务。面对三千多报名者,一一面谈,询其读书临证经历及心得,其中优者已明于心。考试、论文、临证考核后,获取中医(药)师、士资格者各四位,又经各地推荐,调查探访,命名“名老中医”四名,皆由民间中医转为公办医院(所)的医生。        陆兄原在工厂务工,但在厂内外及周边,都颇有名气。报名时,手持一本《伤寒论》,页面笔记眉批密密麻麻。谈说间,对六经经府、虚实,本证、变证、坏证、兼证,合病、并病都表述得明明白白。他在农村,幸遇恩师,一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国医学校毕业的经典学人。恩师指教他,背读《内经》《难经》《伤寒》等经典是基本功,要求逐篇逐段有读书笔记。修炼多年,陆兄跟师学脉,服务乡里,广获医誉。

颜医,早年访山寻药,遇秭归深山小镇八旬老郎中,精于眼病,遂拜师门下。师父谈及眼病之诊,崇《灵枢·大惑论》,曰“近视补阳气而重脾肾,远视滋阴液而益肝肾”,四君、四物、六味之千变万化,竟愈难证无数,邻省区县,皆有闻名求治者。针灸则重五俞穴、奇经八脉,方药加减则多用千里光、茺蔚子、秦皮、沙苑子、叶下珠等。颜医跟师踩碾槽、晒草药、叠丸药、摊膏药,粗茶淡饭,辛苦疲累,学得济世救人功夫,也是心满意足。

彭哥,是赤脚医生,村上也是血吸虫重疫区。血吸虫肝硬化,常常是临证难题,病人大都窘困,家徒四壁。彭哥多年临难证而不退,四处求教,苦读钻研,积累了不少经验。随证选用四君子、附子理中汤、实脾饮、真武汤加三棱、莪术、醋鳖甲,艾灸神阙、天枢、关元、脾俞、肾俞、阴陵泉,针刺八髎、足三里、三阴交等等,对于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治愈,取得效果。而民间土法的运用,如活鳖放置肝癌病灶腹皮上,半个时辰,活鳖瘫软不动,腹壳外露出瘀紫,据说,这是癌肿的瘀毒被拔出的现象,观看者莫不惊异称道。如此种种,彭哥把一个简陋的乡村诊室,办得有声有色,四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登门求医。

劳改农场留场医生唐先生,说起他重脾肾气化,气机运转的临证经验,一改平时寡言少语的神情。肾病中,既有力挽狂澜的真武汤、附子汤,也有用到甘露消毒丹、枇杷饮一类温病处方,关键还是辨虚实、明缓急;重症肌无力,原本以补中益气汤调治,收效甚微。后合以张锡纯“升陷汤”,放胆大剂用黄芪,按比例对应知母剂量,配合自制马钱子粉,装胶囊小量服之,提高了疗效;而肿瘤之治,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见瘤不见人”,活血化瘀也好,化痰消肿也好,行滞解郁也好,都要坚守脾土,固其肾气。如到了土败断食,极瘦肉脱,声低息微,泄利气陷,便是绝地。所以,要用《论持久战》的观点,防守阶段,以扶正固本为主,兼以治标;相持阶段,视邪正强弱,灵活攻补法度,或攻三补七,或攻五补五,或攻七补三,一切从临证脉证出发;至于肝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基点,但脾虚不统的血证、脾虚湿热的黄疸、呕恶寒热的少阳证、寒水不化的水肿腹水,选用方药,或伤寒方,或温病方,或局方甚至民间验方,都需严守病机,以活人为目的。        医道不分高下,脉道何论雅俗,脉问一路走来,学府名师教诲,终身得益;各路前辈垂教,受益弥长;而乡野小道,蒲柳蒹葭,也各有可观可学,可思可效,亦是中医药大宝库璀璨星光,缤纷落英。        

小中医与老先生
(本文作者为荆州市知名中医张武先生,笔名脉问,居重庆近十年,在同仁堂、铭医堂医院、合道堂、生和堂等中医馆应诊)


张锡纯医学全书
学苑出版社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入学苑书友会
这里有图书、朋友、中医、患者
学中医,必学经典,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