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机验证码引发的一系列发现,原来赚钱还可以这样玩!


事情很简单,之前用淘宝代办注册了营业执照-经营地福建,然后昨日拿来申请网站域名备案发现,这个需要福建的手机号码(卧槽,我的卡都是北京的)

我当时想到的方案:
方案一:办一福建卡(就收个验证码,花70-100元,有点不划算)
方案二:找福建朋友(嗯,同龄同事有愿意的,朋友就没有福建的了。哎,但是又不想让同事知道我的小秘密)
于是淘宝、闲鱼、QQ、知识星球去转了一圈,想找个帮忙的人,付费帮助。结果没有。
最后我注册了佛山的营业执照,自己注册,我发现了啥?
就是注册营业执照完全就很简单,在线搞定,并且免费,就收100元左右刻章费用)
我......我当时的营业执照可花了我300多元(写这文章找素材图片时候发现100多的都有,血亏)

然后我还发现了啥?
就是有营业执照就可以交社保(也不需要经营,不需要流失啥的),所以我知道了淘宝上那么多社保代办的是怎么赚钱了的。
我这是都发现了啥......
以上的两个事情,都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生意本质问题
赚钱就是赚信息差的钱
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差?
淘宝做生意卖货的,赚的就是差价(1688进货、淘宝卖,就是大家常说的无货源卖货)
还有比如房产、贷款中介,所有中介都是赚钱的信息差啦(不过人家也帮我们省时间了)
最近看到的一个朋友说的软件--近来近往(类似企查查,可以查公司信息,免费的,对销售,尤其是To B的销售很有帮助)
软件是免费的,但是也有人在闲鱼卖4百多、5百多(最后有没有人买,买的人有多少不清楚,据说是有1个人买了的)
这就是信息差

真的是如很多人说的,你习以为常的事情还有至少1亿人不知道(中国人口多嘛)
怎么样去缩小信息差?
多看、多思考
有的时候见多了各种赚钱、引流等等的案例,就会自然养成对它的敏感度,赚钱也一样、学习某个技能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不是书看得多就有用的,需要加入思考。
(我过去有几年都是只关注了看书这个动作,以及看书的数量,却从来没有加入深入的思考,构架起自己的知识框架,所以浪费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分享一个前百度最年轻的CEO李叫兽曾分享过的学习方法--如何举一反三似学习,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框架
当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点/理论后
1、首先想想还有哪些地方有用到这些理论(想出来3个)
目的: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比如我今天看到的这个信息差的现象,我就去思考还有哪些地方是信息差赚钱的,我经历了哪些被人信息差赚钱的事情(手机代充值花90充100、代买电影票优惠5元、闲鱼亚马逊无货源卖货、房产中介......)
2、这个方法自己还可以运用到哪些地方(想出来3个)
目的:活学活用,源于生活,回于生活
人家能用信息差赚钱,那我有哪些信息是别人不知道的?
我思考了下我的时间、擅长的点,比如我可以做外卖优惠券、淘宝特价版app推广、社区团购、还有就是做虾皮
3、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目的:探索心、好奇心的培养
有一个很厉害的明白老师有分享过,任何的赚钱的现象,都可以用需求、流量、营销、变现四个维度去分析。
比如这个代办营业执照的项目:
需求:做副业的人(个体做电商、公众号、无货源等等都需要营业执照)、很多人感觉办个营业执照很难,所以就直接找人代办,省事
流量:平台流量--淘宝(利用玩淘宝的方法让自己排名关键词下前几)
营销:有了流量基本营销就很简单了,优惠活动、引流成为微信好友,私域流量
变现:这个直接卖货的,就不说怎么变现了(其实尝试任何一个项目我们应该要想好怎么变现,先想好怎么变现,然后再去想怎么营销、怎么搞流量)

学习任何一项东西都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升级打怪路上,一起加油⛽️

— END —
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点击下面的卡片关注我哦
开始写作的第9篇,一起共勉!
如果你看完之后有哇的感觉
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喜欢就点在看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