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脉诊,不知怎么学?这儿有个想法或思路。


初学脉诊,不知怎么学?这儿有个想法或思路。
 
Luke以前在大医院轮转科室实习的时候,中医实习医生们、规培医生们或刚临床坐诊没多久的年轻中医师们之间常聊的话题之中较重量级的话题,‘脉诊怎么学?’
 
尤其针灸、推拿专业的年轻医生们来说,会把脉的,可以说,等于有本事的,不会把脉的,那就算了,针灸推拿,不懂把脉也不会影响诊治质量。
但....   还是心里放不下的(一种坎儿),对中医师来说想要掌握的一门好技能,脉诊。
 

Luke不会在这篇文章里说‘脉诊’怎么怎么学,也没本事讲脉诊怎么怎么学。只想说,个人觉得,学脉诊较好(最好)的环境就是‘针灸科’科室。
为何这么说?
 
跟大家讲初学脉诊的一个思路吧。
初学脉诊者,有些共同点:
1.不熟悉在患者寸口上刚把的是什么脉。(二十四脉也好,二十八脉也罢,有时候六大类脉都分不清。)
2.不知患者服用中药,针灸治疗后,说是脉象变了,不过不知变成什么脉了。
 
几乎所有的老师或临床大咖们说,想要学脉诊,多多临床,多多摸脉。但中医前辈们这句话的前提是要熟悉脉诊相关理论及各个脉象的定义,然后临床中体会。
 
脉诊相关理论及各个脉象的定义,中医诊断学等相关书本里详细说明,Luke不多说了,自个儿熟悉熟悉。
很多年轻医生们想在中医内科或中医妇科科室里学脉诊。想法是没错,问题是在中医内科、妇科科室里能学脉诊吗?
Luke为何这么说呢?
1.中医内科、妇科,虽需要或很重要脉诊技能及从脉象里得到的诊断信息,但患者量多的内科、妇科门诊,诊疗时间内忙很多事情处理,除非带教老师强行要求每位实习医生把把患者的脉以外,实习医生们没时间好好把脉。
2.就算把了患者的脉,一般情况来说,过了一周后再能把同一位患者的脉。请问,能记得住患者一周前的脉象吗?
 
话说回来,Luke觉得‘针灸科’科室是学脉诊较好(最好)的环境。
1.针灸科医生给患者们针刺后几乎都留针20~30分钟。这个留针时间内,患者想跑都跑不掉。
2. 一般来说,带教老师过来针刺之前,实习医生们给患者们找个床位及针刺前准备。这个时候,抽时间给患者把把脉,记一下脉象。
3. 带教老师针刺完后管理患者也是实习医生的工作范围内的事儿。隔五分钟、十分钟反复给患者把把脉看看,脉象是否有变化。肯定有变化。
4. 脉象之间变化来对比对比、分析分析前前后后的脉象。
比如,患者肝郁气滞,脉象弦、涩等,治法疏肝理气后弦、涩的脉象会缓和下来。虚症,脉沉迟无力等,治法补气(补脾肾)后脉象会恢复过来。
 
在针灸科科室里学学脉诊,大家觉得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