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拳打”毛泽东差点被枪毙,伟人特批:允许他带枪来见我



点击上方蓝字光柱我们
1937年4月,因为受到张国焘策划政治阴谋的影响,许世友秘密串联几十位红西方面军干部准备出走四川,计划败露后,许世友遭受了政治生涯的最大危机。
在审理“许世友反革命集团案”的过程中,怒气难消的许世友甚至将拳头挥向了看望自己的毛泽东,可临刑枪决前,毛泽东居然同意与许世友持枪会面。
走进毛泽东办公室的许世友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悔恨的心情,诚心诚意地跪在毛泽东的面前痛哭流涕:“主席,俺错了!”此时的毛泽东微笑着将许世友扶起,还一边说着:“许师长,我们是不打不成交啊!”
当年,红军队伍人才辈出,毛泽东的爱将也数不胜数,可如许世友这般拳头里见交情的部下实属罕见。在当时的官兵看来,许世友只是位逞匹夫之勇的红军将领,恰恰是毛泽东收服了这位桀骜不驯的农民英雄,才让他的政治生涯大放异彩!
1927年8月,许世友加入中国工农革命军,随后参加黄麻起义。他与毛泽东的相识还要从1935年长征途中说起,当时的毛泽东帮他将“许士友”改名为“许世友”,寓意“要做世界之友”,还一度被传为佳话。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军经过艰险的长征终于在甘肃胜利会师,更重要的是,长征胜利意味着曾经曾带领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彻底破产,可对于当时任职红四方面军师长的许世友来说,来自周遭对于红四方面军大多数将领的质疑让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此时,军委开始组织红军干部进入红军大学进行二期集训,另外还要开展对于清算张国焘罪行的斗争。
对于许世友来说,由红四方面军派出的西路军在河西走廊被马家军围攻到全军覆灭,是一件相当痛心疾首的事情,他还为此绝食过一天。而在许世友看来,当时的红四方面军大多数将士都没有与张国焘同流合污,尤其是自己,内心更是紧紧跟随着中央领导的指挥。
可在清算张国焘的罪行过程中,红一、二方面军开始对红四方面军的学员产生相当尖锐的矛盾。
因为许世友在传达西路军失败通报大会上放声大哭,当场的很多学员认为这是红四方面军学员同情张国焘的表现,甚至认为他们对于张国焘的罪行揭露程度不够。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双方的感情出现严重的对立,甚至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当对于张国焘的清算扩张到对很多红四方面军学员清算之时,作为张国焘心腹爱将的许世友更是遭受着大会批、小会批的折磨,可许世友无比清楚地知道,自己与很多同僚都是被冤枉的。
在一次揭发张国焘逃跑主义罪行大会上,再也忍受不住批斗与非议的许世友冲到了主席台前,大声说出了自己的质疑:“为啥张国焘就是逃跑主义?中央红军不也是从中央苏区撤退下来的吗?非要说我们逃跑,那就应该都说成是逃跑!打不过就换个地方再打,怎么就非得说成是逃跑主义呢?”
没想到,面对许世友的“出言不逊”,台下的学员们开始高喊:“打倒许世友!许世友是张国焘的徒子徒孙!许世友是红军队伍里的托洛茨基!”
一句句高声呐喊震碎了许世友的心,回到寝室的他浑身发抖,垂头丧气地与同僚王建安说:“在红军真的是没法待下去了!”

当天晚上,许世友做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决定,他找来詹才芳、王建安、吴世安等一些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将领,决定带着他们一起投奔四川的刘子才。
其实,许世友做这一决定的原因特别简单,他只不过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红四方面军的大多数将士从未有过贪生怕死的念头,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开拓一块革命根据地,让红军看到红四方面军对于革命的勇气与决心。
原本出走计划定在1937年4月4日晚22时,可就在4月4日下午,当时任红四方面军政委的王建安幡然醒悟,他将许世友的这一重大计划汇报给了红军大学的保卫处长。
当校长林彪向毛泽东汇报这一情况时,毛泽东也为之震怒并立即下达了命令:“这还怎么得了,马上把许世友他们给我抓起来!”
被抓捕的当天晚上,许世友接受了第一次审讯,审讯他的正是当时红军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当傅钟质问许世友:“在红军队伍中,密谋出走是很严重的罪行,你知道吗?”许世友愤愤不平地回应道:“我这么做还不是被他们逼的?我就是受不了这份窝囊气,要说我们犯法,你们也应该好好审问审问他们!”
当傅钟问起许世友准备带着这群人去往哪里,还有谁和他一起密谋了这件事,许世友的回答也是相当的硬气:“我们要到四川打出一块根据地出来,让你们都看看,到底谁是真革命!计划都是我一个人做的,与别人无关,要杀要剐你们随便!”
说完,许世友就将自己事先写好的给毛泽东的信扔给了傅钟,还大声地说道:“拿去吧!你们可以把这当成我谋反的证据!”
审讯结束后不久,许世友便从老房看守口中得知了让他无比愤恨的消息。原来,这一次的密谋出走被党中央定性为“许世友反革命集团案件”,大家甚至谣传许世友准备组织暴动,甚至还要将延安夷为平地。

当时的中央已经针对此事成立军事法庭,最终裁决给予许世友枪决的处分,得知这一消息后,时任延安县妇女部长的许世友妻子雷明珍也向他提出了离婚。
由此,许世友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而他此时最为记恨的就是毛泽东,这位不怕死的农民英雄一心想要找到毛泽东复仇!
不过,当时的毛泽东并没有如同其他红军将领那般武断与冒进,他很清楚地知道,许世友一众人的“蓄意谋反”更像是“逼上梁山”,要不是红一、二方面军的学员将事情做得太绝,许世友也不会做出如此极端的决定,恰恰是看过了许世友写给自己的信后,毛泽东更是改变了对于此事冒然定性的看法。
所以,毛泽东还是决定对许世友等人认真做思想工作,把他们唤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没想到的是,这一决定实施起来却是相当的不顺利。
为此,毛泽东专程看望了许世友并准备好好与他谈谈心。刚一进门,毛泽东便亲切地对许世友打着招呼:“许师长好啊!”可许世友却头也不抬地回应道:“我现在就是个阶下囚,马上就要挨枪子儿了,还好个屁啊!”
毛泽东见状依旧语气平和地说道:“许师长,我知道这些天你受了很多苦,我今天来也是代表中央给你和红四方面军的同志道歉来的!”说完,毛泽东还向许世友鞠了三个躬。
此时,依旧怒火中烧的许世友哪里懂得毛泽东的一番好意,在他眼里,毛泽东此刻就是在作秀,心里还想着:“当初把我们抓进来的是你,现在上嘴唇搭下嘴唇,赔礼道歉的还是你!”
再加上自己数日来遭受的各种严刑拷打,最爱的妻子也离开了自己,许世友看着眼前“不怀好意”的毛泽东更是有些火冒三丈,由此,他呼啦地从炕上一跃而起,挥舞着拳头朝着毛泽东的脸上打了过去!
好在,当时站在一旁的警卫罗瑞卿快许世友一步,一把上前挡在了许世友与毛泽东中间,随后,几名卫士上前给许世友来了个五花大绑。此时,许世友依旧骂个不停:“要杀要剐老子就没怕过!可你毛泽东算个什么东西,老子现在有枪非毙了你不可!”

楞在一旁的毛泽东默不作声,木然地思索了良久才离开。可当天晚上许世友的胆大妄为还是迅速传遍了延安,党中央更是决定从重处理许世友,做出了立即枪毙的裁决。
执行枪决那天,执法官康生准备让许世友在执行文件上签名。许世友面对执行文件只说了一句:“枪毙我可不怕,上了这么多年的仗,老子从来没想过会活着回来!今天就要死了,我就有一个要求,再见毛泽东一面,不为别的,我就想再和他好好理论理论!”
其实,就在准备执行枪决时,毛泽东还是想要挽救许世友的,对于当初许世友的大打出手,毛泽东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也是源于许世友被关押后,毛泽东通过别人的口中得知,许世友虽有些武断、鲁莽可也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农民英雄。
所以,毛泽东还是同意了许世友的见面请求,可许世友得知后却依旧误以为这其中有诈,为了验证毛泽东是否真的是诚心诚意与自己见面,他居然对康生这样说道:“毛泽东给我面子,我必须领情,可还是麻烦你再问一句,我许某人可是红四军的师长,能不能带枪去见他?”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许世友真的有些丧心病狂,康生甚至想要就地处决许世友,好在执法战士张明义提出抗议。而知道这一消息的毛泽东经过仔细考量后给康生下达的指令:“执行法令收回,我同意和许世友见面,他可以带枪来见我,枪里也可以上子弹!”
许世友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无理取闹居然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当看到红军警卫局长罗瑞卿送来了自己的驳壳枪还将子弹上了膛,许世友的内心都是颤抖的。此刻的许世友已经被毛泽东宽厚的胸怀彻底折服,要知道,一向出生入死的他还没对哪个人如此敬佩过!
这也才有了开篇提到的许世友跪在毛泽东面前的一幕,在毛泽东面前,这位铁血硬汉终于低下了自己的头,可这一次的他却真的是心甘情愿的。

毛泽东扶起许世友后,语重心长地说:“许师长,这么多天,我对你也有了很全面的了解。你的出身和性格我都特别欣赏,我是个文人,要是没有你这个武将打配合,闹起革命来不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了吗?”
许世友听后立即挺直了腰杆向毛泽东发誓:“我许世友向您保证,以后只要有您一句话,无论刀山火海,我都绝对没有一句怨言!”
毛泽东拍了拍许世友的肩膀微笑地说:“你的性格很可爱,不过,我也要送你两句话,你可要一直记住,只会用鼻子闻认不了菜,只会发脾气找不到好朋友!”许世友破涕而笑,两人冰释前嫌。
随后,两个人对于张国焘以及之前发生的很多误会做了深入的沟通,许世友内心的疙瘩就这样被毛泽东一个一个解开,许世友也从中获益良多,之后他还在毛泽东的关心之下提前被释放。
当两人再度见面时,毛泽东特意给他打来了一坛好酒,许世友喝过酒开怀大笑:“知我许世友,只有毛主席您一人啊!”直到毛泽东逝世,每当许世友想起这件事都不禁感慨:“是毛主席从那天起给我了新的政治生命!”
事实证明,毛泽东当年挽救许世友之举对于新中国的政局稳定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因为当年的不打不成交,毛泽东收获了一员忠心耿耿的猛将,而许世友也终于找到了值得托付一生的英明领袖。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虽担任要职可从未在北京办公过,就连他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时也一直在南京军区担任着司令员。
当年对于许世友的安排恰恰出于毛泽东对于华东地区战略地位的精心部署,他深知,距离中央千里之外的南京,只有将权力交给许世友这般忠诚可靠的将领才能保证中央政权的高度稳定,即便国防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可东南沿海一带的战略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

最重要的位置一定要安排最可靠的人选,而许世友的存在还帮助毛泽东在应付内忧外患之时多了许多回旋的余地。
尤其在与林彪、“四人帮”两个重要的反革命集团展开斗争时,许世友与毛泽东的配合几乎达到了高度默契的状态,甚至在见面之时,毛泽东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许世友就能迅速明晰主席的心中所想。
在林彪反革命集团拟定好谋害毛泽东的计划后,许世友挺身而出采取了各种得力措施全力保护毛泽东的安全。
1973年12月末,当毛泽东接见八大军区负责人,建议许世友研读《周勃传》时,也只有许世友在认真研读后明白了毛泽东的深意,对于“四人帮”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直到将其彻底打倒!
对于毛泽东与许世友来讲,选择彼此无条件信任对于当时的中国都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两人的合作也堪称是中国史上最好的“文武结合”,也正是源于当年的冰释前嫌,毛泽东也才一直对许世友给予厚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