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3名士兵杀害7名战友后叛逃台湾,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发展尚未成熟,在世界也没有站稳脚跟,以当时的国际形势来说对中国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这一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不承认新中国的存在,企图孤立、制裁新中国,恰好当时刚好是中国与苏联关系紧张的时候,苏联带兵在我国北部边境示威,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领土安全问题。
另外,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逐步推翻了蒋介石集团,成功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战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只好退居台湾,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陆和台湾一直以一种相当紧张的关系对峙着,台湾问题成为海峡两岸人民一直牵挂的问题。
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在外国不法分子的支持下,时不时地在背地里搞些小动作,不断与大陆进行反抗和斗争,企图分裂国家,甚至不惜用“糖衣炮弹”的形式哄骗大陆立场不够坚定的人员投靠他们。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贼心不死的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分子创办了一个名为“台湾之声”的电台广播,与美国的“美国之音”共同联合,对大陆一些立场意识薄弱的军官士兵灌输“糖衣炮弹”的思想,以这样一种小人行为给立场飘忽不定的人员进行“洗脑”,企图从他们身上获取有利情报,渴望自己能够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台湾之声”通过利用声音甜美、温柔的女主播进行广播播报,向大陆接听广的人传播“只要对国民党投诚,不仅可以升官发财,还可以有美女常伴身边”等诱惑信息。不少意志不坚定的人听了觉得有利可图,便心向往之,没有想到这只是国民党反动派设的一个圈套等着傻子往下跳罢了。
吴文献、吴珍加和吴春富三兄弟正是属于这一类人之一,他们禁受不住宝岛上纸醉金迷生活的诱惑,为了贪图这一点儿蝇头小利,不惜残忍杀害7名昔日同穿军袍的战友,罔弃国家的大义而不顾,只为追求奢靡个人的私生活,向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举起了白旗投降。
他们这一自私至极的恶劣行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周总理得知这三人叛变祖国、残害同胞的恶劣行径之后十分愤怒,当即下令追杀这三个罪大恶极的叛徒,不能让他们的计谋得逞。
当时在福州担任空军副参谋长的曾幼诚接到军中有人残杀战友准备叛逃台湾的报告,表示决不容忍这类杀害军中袍泽的叛徒成功与台湾接应,一定要击杀叛徒为战友们报仇雪恨。
经过与国民党十六个小时的空海搏杀,我方人员终于成功击中敌方运送叛徒飞机,飞机残骸坠落大海,飞机上的人员无人生还。报刊把这一消息散播之后,全国人民都欢呼不已,总算是惩治了十恶不赦的叛徒,也算是为死去的7名军人报仇雪恨了。
此次事件是人民海军建立后发生的第一件震惊全国的叛逃事件,人民解放军及时拦截击毙叛军,一方面既维护了祖国领土安全不容侵犯的尊严,给不少蠢蠢欲动立场摇摆的人一个威慑,另一方面又是对台湾国民党试图搞小动作的一个警告,让他们知道国家大义不容亵渎。
吴文献、吴珍加、吴春富三人均来自福建莆田地区,三人是同乡关系,从小一起玩到大,感情十分要好,后来三人也一起参军了。
巧合的是,他们三人同时被分到了福州军区的同一个部队,还在同一艘军舰上服兵役。依照他们福建军区守备七师的士兵的身份,倘若他们能够本本分分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多年后说不定会成为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军官。
可惜造化弄人,这三兄弟一直心术不正,在服兵役前在家乡经常一起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进入部队后,他们对当下艰苦困难的部队生活难以适应,经常对生活富裕的人家流露羡慕的神情,总是想着自己要像他们一样过上安稳富贵的生活。
当时他们所待的部队是由不同的部队共同组建的,中间还被进行了很多次改变和调整,所以守备七师这一支部队在纪律管理上也是非常混乱和懒散的。于是他们利用这一漏洞常常违背军中纪律,干些偷贪的肮脏事,让自己的部队生活轻松一些不那么艰苦。

偶然的一次机会,吴氏三兄弟偷听到了台湾方面的电台,电台上播报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令他们心神驰往。
而兄弟三人早就厌倦了军队又苦又累的生活,再加上他们头脑不够灵光,很快就被外界信息的干扰和蛊惑了,听完广播他们对里面所描述的富贵生活深信不疑,于是萌生了背叛大陆投奔台湾的念头。
他们哪里知道,“台湾之声”只是蒋介石集团设下的一个圈套,专门哄骗像他们这种急于追求功名利禄贪图享乐的大陆士兵投靠台湾罢了,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慢慢瓦解大陆解放军的军事力量,从而向大陆发动进攻再次卷土重来。
原本解放军对此类电台有着严格的把控,是不允许军官士兵接收这种敌方信息的,一般来说广大解放军战士们都对国家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严格遵守部队的指令要求,大家都很自觉地不去听不去看敌军的诱惑宣传,做到对敌人的“糖衣炮弹”置之不理。
吴氏兄弟三人听说投靠台湾不仅能收到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还能实现他们享受荣华富贵的梦想后人心动不已,于是相约秘密谋划一起投靠台湾,期待着能在那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
自此,兄弟三人利用他们在军中的职务便利展开了一场残害同军袍泽、背弃祖国大义叛逃台湾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活动。
1966年1月8日,福州军区的守备七师接到一个运送任务,要求将一批军火等物资用军舰从马尾送到霞浦。运送物品的军舰正是吴文献、吴珍加、吴春富三人所待的F131号军舰。
三人在船舰上担任的位置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作战机会。吴文献是船舰的领航员,其余两人是轮机兵和机炮手,况且他们还负责保管武器仓库的钥匙,正是这种情况,才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这时他们想要掌握这艘船舰的指挥权就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了。
当时负责护送的人员除了吴氏三兄弟,还有另外七位船员,其中有六位战士正在船舱内睡觉,只有负责驾驶的艇长甘久郎一人醒着。
吴氏三兄弟瞄准了这个机会,选择在大家降低防备的午夜展开行动。

他们三人先对正在开船的艇长行凶,杀死艇长后又进入船舱内拿起冲锋枪对着正在熟睡的六名战友进行一阵疯狂扫射,这七位战士怎么也不会想到,杀死自己的并不是敌人,而是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
确认7名战友没有了生命迹象后,兄弟三人驾驶运着军用物资的F131号军舰奔向妈祖岛。驻守在妈祖岛的国民党军金门防卫司令部发现有军舰驶过来,立马派人对这艘军舰进行侦察。
国民党军队惊讶地发现,这艘来路不明的军舰不仅没有按照惯例进行灯火管制,反而将照明灯打开了,再一看舰上的桅杆上飘着一条白色床单,示意投降。
国民党士兵登上军舰搜查发现一个小黑板上写着“起义投诚,望君接应”八个大字。
得知吴氏三兄弟是大陆叛逃台湾的士兵,国民党军队乐开了花,马上把三兄弟迎接到妈祖岛上,将他们安排在一个叫“大陆义胞接待所”的特务机构,给他们理发洗澡换上新衣服,送他们锦旗和横幅拍摄照片,同时给上级领导汇报他们的情况。
国民党的领导人们听闻这一消息欣喜若狂,心想不枉费这么多年来开设的电台,终于有叛徒来投诚了。他们立马派了一架专机飞到妈祖岛计划将兄弟三人接到台湾。
台湾新闻界听到消息也蠢蠢欲动,立马也租了一架“蓝天鹅”即PBY,要到妈祖岛采访这三人。对此,台湾国防部自然乐见不疲,正好借着媒体的宣传鼓舞士气,吸引更多大陆人员投诚。
然而经过对比,国民党所记录的情况与我们这边有所差别。国民党声称一共有七个人参与叛逃事件,他们按照计划在途中对舰长和两名战士进行袭击。

虽然他们在行动过程中成功将舰长和两名战士杀害,但谋划叛逃的七个人当中有四人在混战中被枪杀了。之后国民党一方还冠冕堂皇的地为这四名“投诚”的士兵颁发了六十两黄金作为他们投诚的奖励。
然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国民党所说的七个人叛逃只不过是台湾有关部门为了抢取功劳而夸大其词,顺便利用这件事的影响进行宣传,以提升其部门的地位,同时也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向他们投诚。
后来我方人员经过多番调查,确定参与这场叛乱的人员只有吴文献、吴珍加、吴春富三兄弟。
这一天,福州军区将军曾幼诚在指挥所做好交接班工作刚往椅子上一坐,便接到了福州军区副司令皮定均的电话,说我们一支运送军用物资的船舰上出现了几个叛徒,杀害战友并劫持船舰开往妈祖岛投奔国民党去了。
曾幼诚一听心想大事不妙,自从“金门炮战”发生后 ,该地一直战乱不断,国共之间的关系一直僵持不下。何况现在出现这种杀害同袍的叛逃事件,岂能姑息。收到指令后曾幼诚迅速判断分析叛徒的逃跑路线,对叛徒展开长达十几小时的追击。
这边皮定均司令向曾幼诚说明叛徒情况后立马向中央报告,周总理得知此事非常震惊和愤怒,下令一定要追杀这三个杀害战友的叛徒。
虽然对这兄弟三人的劣迹行为十分愤怒,周总理还是很客观地向曾幼诚司令下达命令:“你也不用有太大压力,就这三个无耻之徒,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就根据情况办吧,如果能拦截最好。”

其实周总理内心也是非常愤怒恨不得杀了这三个叛徒为牺牲的战士们报仇雪恨的,但妈祖离台湾只有半个小时的飞行路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追捕叛徒确实有不小的难度,为了不给曾幼诚过大的压力,总理只好叫他们尽力抓捕就好,根据情况来办,必要时可以击毙叛徒。
接到周总理下达的作战指令后 ,福州军区空军指挥所开始制定作战计划,曾幼诚想到这三个叛徒毫无人性残忍杀害同军战友便恨得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将叛徒拦截下来给牺牲的战士们一个交代。
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得知,妈祖有一个简易的机场,已经先后有两架运输机在此机场降落,而后又有一架水上飞机停靠在海湾。曾幼诚将军更加坚定之前判断国民党会用飞机将叛徒接回台湾的想法,于是更加坚定了空中拦截叛徒的作战计划。
正如曾幼诚将军判断的那样,海湾这边国民党方收到叛徒投诚的报告之后,立马在1月9日凌晨派了一架型号为C47的运输机到达妈祖岛将吴文献三兄弟接回台湾,但这架飞机在降落时由于操作失误起落架被折断,翼尖也因为擦地受损,这一连串的故障让他们的接人计划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随后台湾又派来了第二架飞机,因为试图对故障的飞机进行维修,这架飞机上还带了一位维修人员。
除此之外,飞机上还有台湾新闻记者以及国防部门的军官士兵,加起来大约有40人。经过维修人员鉴定,破损的C47破损十分严重,已经无法再次起航。可是第二架飞机的承载力有限,无法一次性将岛上四五十人一次性运回台湾。各部门都不愿意与叛徒分开搭乘,唯恐自己部门的功劳被其他人抢去。

无奈之下,国民党只好又派出一架大型的水上飞机HU-16信天翁专机前往妈祖岛接人。
正当台湾这边各部门人员与三名“义士”正在商议如何搭乘飞机逃离妈祖之时,未曾想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被福州军区盯着,空中指挥部已经接到周总理的指令:“确定叛徒在哪架飞机中,要是有把握就把它打下来!”曾幼诚将军亲自落实了此次截机行动,安排了两架歼-5和两架歼-6战机迅速展开空中拦截计划。
这次作战,由曾幼诚将军作为这次截机行动的总指挥,指派沈学礼和杨才兴驾驶歼-6战机、李纯光和胡英法驾驶歼-5战机截杀敌人运送叛徒的战机,他们都是具备高超空中作战技术的飞行员。
另外,从设备上来说,我方的歼-5和歼-6双机混合机群,相比于台湾的F-100战斗机群,还是我方作战机群处于上风优势。对于这样一场实力悬殊的截机战,曾幼诚和众多战士们丝毫没有露出畏惧之色,对击落敌军战机更是充满信心。
可问题就出在时间的把控上,此次追击行动十分紧迫,从妈祖岛到台湾的航程非常短暂,只有短短半小时,因此我方必须在半个小时内精准将敌机击落才有可能完成这次截机任务,这对于曾幼诚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曾幼诚等人侦查了许久,都没有发现他们有登机的动静。等到下午2时50分,国民党方和吴文献一从人终于登上了HU-16信天翁专机,然而等这一群人都登上飞机后并没有立即发动飞机起飞,而是在试探我们这边的动静。
接着,敌机先后发送了两次起飞信号,我方人员知道这是敌人想要试探我们的反应,于是我方战士便将计就计一直不为所动。果不其然,敌军看到我们一直都没有动静,于是放松警惕终于在下午3点35分发动了飞机。
我方雷达探测到对方飞机起飞后,立马对其进行监测和追踪。然而敌机在飞行过程中十分狡猾,为了避开我方的雷达追踪,驾驶员竟然将飞机开到了200尺的高度,这是个非常危险的飞行高度,因为飞机与海面的距离非常近,几乎是贴着海面飞行的,稍有操作不慎极有可能会坠毁。
但是敌军别无选择,只能冒着极大的危险继续飞行,试图用高难度的飞行技巧逃脱我方战机的追击,但是他们大意了,我们的飞行员飞行技术也是一流的,即便是冒着生命危险他们也势必要击毁叛徒搭乘的飞机,不让他们的逃跑计划成功,否则愧对7名 被杀害的战士。
虽然对方狡猾的飞行路线给我方的截机计划曾大了不少难度,但是我们的战机群组也毫不示弱,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驾驶着两对战斗机在空中编排开来,对敌机展开攻击。

胡英法先对其打出第一次攻击,但是打偏了,只打到了对方飞机的尾部,难以再次接近对其二次开炮。李纯光根据胡英法的方向,对敌机进行了第二次射击,成功射到了对方的左侧发动机。在我方战机穷追不舍的攻击下, HU-16专机出现大大小小的弹孔,极大地扰乱了它的飞行计划。
由于HU-16专机上没有战斗装备,面对我方战机的猛烈攻击只能尽力闪躲,无法进行还击,驾驶员在慌乱中向台湾发送了求救信号,但是已经晚了。
即使台湾政府现在派出救援飞机,也来不及救出飞机上的人了。我方战机瞄准机会,对敌机猛地一顿扫射,此时已经摇摇欲坠的HU-16飞机冒出一阵滚滚浓烟,飞快的坠入大海中去了。
经过确认,坠海的飞机无人生还,飞机上的吴文献等人跟着飞机一起身葬大海了。福州军区的空军战士们用了长达16个小时的时间,与承载吴文献三个叛徒的飞机展开一场海空搏斗,既成功惩治叛徒为死去的7名战士报仇雪恨,同时也给了那些有一丝叛变国家的人一个警告,给那些想要懂歪心思的人一个震撼的威慑。
经此一战,此前台湾那边所做的迎接“义士”的准备工作也成了一场笑话。
次日,也就是1966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对这次追杀叛徒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刊登。报纸上写到:“九日下午,我军福州区空军部队击落一架窜入我国沿海地区骚扰破坏的美制蒋机。敌机残骸坠入海中,无人生还。”
这一则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新闻很快引发全中国人民的轰动,听闻试图投靠国民党的叛徒吴文献三兄弟已经被杀死,大家欢呼不已,纷纷拍手叫好,可算是惩治了这几个罪大恶极、背叛战友背叛国家的叛徒了!
原本吴文献、吴珍加、吴春富三兄弟想着向台湾国民党投诚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他们不仅因为这次叛逃丢失了性命,还被逐出族谱连累了家人后代受尽白眼。这么一看,他们向台湾投诚的做法还值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