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2016年3月26日,这天在湖南韶山的毛泽东广场上,挤满了假期来游玩的旅客。在人群中,很多人意外发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和同行的人一起到了广场中的毛泽东铜像前。
老者虽然年龄很大,但神志清晰,在他的胸前,一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徽章和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显得格外亮眼。
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都被老人吸引,老人神色严肃地看着毛主席的铜像,他在随行人员的帮助下,为铜像敬献了花篮。随后他更是对着主席的铜像深深鞠了三躬,并当场大声朗诵着主席的代表作《沁园春·雪》。
老人的这一系列举动,让在场的人们都非常感动,很多人纷纷过来希望能跟老人合照。在和老人以及随行人员的交谈中,人们这才得知这个老者原来是个日本人,今年已经96岁了。
得知此事后,人们对老者更加好奇,有人就问他为何要这么做,老人听到后,他眼含热泪,哽咽地说:“我是一名八路军。”
这位老人的事情很快就成为国内舆论的焦点,很快,人们就知道了这位老人的故事。老人的名字是小林宽澄,现在的他已经是中日两国有名的反战代表,为了两国的和平而积极奔走多年,为此还得到中央嘉奖他的抗战70周年纪念章,也作为抗战士兵的代表,受邀参加了中国70周年的阅兵式。
然而,曾经的小林宽澄原本是一名侵华日军,那么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他会说自己是一名八路军呢?
1919年9月2日,小林宽澄出生在日本一个僧侣家庭中。在日本,和尚是可以娶妻生子,并让儿子继承自己衣钵的。因此,小林从小就开始接受僧侣教育,他的父亲希望让他来继承自己的事业。
小林从小就聪明好学,在父亲的教育下,很快就通过了僧侣律师的考试。这让他有了开办事务所的资格,可就在他畅想未来的时候,侵华战争的到来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命运。
小林的哥哥率先被征召入伍,很快哥哥就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被遣返回国。小林的父亲很快也去世,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小林,必须要撑起一家人的生计。
然而,日本此时已经陷入疯狂,政府恨不得把所有人都派上战场。原本小林作为僧侣,是可以躲避兵役的,可军部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他们把僧侣等各类职业的男丁都征召入伍,小林也因此被强招入伍。
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和其他的战友被送到了青岛,随后在潍坊开始接受军国主义的洗脑,又进行了数月的军事训练。
由于当时战事吃紧,小林这伙新兵也没时间接受更久的训练,就直接被送到了战场上。接受洗脑思想的他,扛着一挺机枪开始到处跟着部队烧杀抢掠,然而就在一次战斗中,他们部队被打散,剩余的人被八路军包围。
眼看着自己无路可退,小林和一个同伴选择为了天皇尽忠,于是纷纷自杀。可小林运气非常好,子弹并未打死他,八路军发现了他还活着,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立即对他进行了抢救。
就这样小林成为了八路军的俘虏,当时尽管日军在国内无恶不作,但八路军还是坚决贯彻了优待俘虏的政策。小林却对自己成为俘虏的事情感到非常羞愧,于是他几次三番想要逃跑,可都没能成功。随着他与八路军相处的时间久了,他发现八路军并不像长官描述得那样可恶。
他也意识到,这些人都是好人,而他们这些日军,所做得并不是什么正义的事业,而是赤裸裸侵略。此后,小林的思想也渐渐转变,他开始积极学习共产主义思想。八路军战士们对他也非常友善,大家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随后,小林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正式加入了八路军,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粉碎军国主义的可耻行径。他成为反战联盟的支队长,开始在日军占领区到处宣传反战思想,并不断劝说日军放弃侵略。
小林有着很出色的演讲能力,一次他冒着生命危险到一个日军据点进行宣传,在他的宣传下,这伙日军虽然没有投降,但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再出来扫荡。
在战争期间,他多次出生入死,在日占区进行了大量宣传。他的宣传攻势让很多日军内心动摇,开始质疑这场战争的正义性,甚至有很多日军被他说动,放弃侵略的行径。
他的这些努力,自然让日军高层非常恼怒,他们开始悬赏重金要小林的命。为此,组织也非常重视保护小林的安全,小林先后辗转多地开展工作,很多群众都知道他的工作,大家没有因为他是日本人而恨他。
就这样,小林在中国一直生活着,他完全融入了这里。
随着日本宣布投降,小林的梦想也终于实现,在抗战结束后,他被组织派到济南外事处。开始为了东北解放而努力,负责遣返日侨等诸多工作。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经过组织的批准成功入党,还在战友的介绍下,与四野的一名护士结了婚。
原本小林在战争结束后就能回国,可他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为了解放中国更多的地方而努力着。随着他的活动越来越成功,他也成为反战联盟内的代表性人物。最终,在他做完一切工作后,他带着妻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小林回到了祖国,但他心中从未忘记中国,从出征开始,他前后在中国生活了十五年。对于他来说,这里不仅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更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为此他回国后依旧致力于反战宣传,他不断奔走呼吁,试图让更多的同胞意识到侵华战争的本质,意识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
由于小林这些行径,他最初在日本的生活非常艰难,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日本政府的严密监视。为了入党,他也放弃了自己家族产业的继承权,日本的单位也不会为他介绍工作。
小林丝毫没有怨言,而是继续一边宣传反战,一边找着工作。随着后来日本局势的缓和,他的生活才有了很多起色,可他依旧没有忘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于是在他的努力下,反战同盟也不断壮大。
很多日军战俘都曾加入过八路军,他们后来也都成为反战同盟里面的骨干力量。有小林作为代表,越来越多抗战老兵纷纷加入同盟,共同呼吁和平,揭露日本政府在战争中的丑恶行径。小林也从未掩饰过自己党员,八路军的身份,在他的眼里,正是八路军让他重获新生。
他曾经说过:“从我被八路军俘虏的那天起,旧的我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有中国人民赋予新生的我,日本八路是我终生的骄傲。”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林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他心里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再次回到中国,去看望曾经的战友,乡亲们。
可由于中日关系一直非常紧张,他这个愿望很长时间都没有达成。随着中日破冰建交,两国的来往也开始多了起来,小林这才有机会重新回到中国。此后,他多次往返于中日两国之间,作为反战同盟的领袖,为两国的和平而努力。
他也不断批判日本政府试图掩盖侵华战争的行径,他的诸多行为,让中国政府对他非常欢迎。中国一直希望能重建中日友好的关系,小林作为两国的和平大使,又是党忠诚的战士,自然也成为双方和平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
随着小林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也无法像之前一样频繁来中国。可他还是有机会就过来,他先后去了四川,山东等地,看到了这些地方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他也想起曾经在这些地方奋战的事情,他还特意去了沂蒙,曾经他遭到日军的部队追捕,在一沂蒙两个革命家庭的帮助下才能幸存,他也与这两家有了深厚的友谊。如今,物是人非,小林也只能通过往昔的一些遗迹,去怀念故人。
小林的故事很快就被中日两国民众所熟知,人们都记住了这位曾经在中国当了十五年八路军的日本老兵。随后在中国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七十周年的庆典上,中央都特意邀请小林来参加。
在09年,央视更是专门为他拍摄了纪录片,以此感谢他为中国人民做得一切。在2015年,小林参加完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庆典后,专门来到了毛主席的故乡韶山。
在这里他向毛主席献上了深深地敬意,也让人们再一次认识了这位和平战士。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很多像小林一样的日本人,他们受到军国主义的欺骗。可随着他们逐渐认清了军国主义的本质后,便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中,为反法西斯做着更多的努力,这些人无疑是中国人民永远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