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良:老山战役中的功臣,转业后遭恶霸欺负,他笑着说了6个字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如今的台州消费者协会,有一位憨厚耿直的大叔,名叫杨启良,对于当地人来说,他是正直的“老娘舅”。
平均每年处理多达四百起消费投诉案,大多数人心中的“老娘舅”算得上是讲道理、办实事的朴实公职人员。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下雨阴天时的“老娘舅”,大腿会隐隐作痛,而这是当年战斗时残存在体内的弹片所致。
杨启良从未炫耀过自己曾身为军人时取得的成绩,直到一次消费调节遭遇恶霸欺凌,面对不公对待,短短“军人能屈能伸”6个字在众人面前揭开了这位英雄光辉的过往。
这位曾在中越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英雄,凭借一己之力坚守阵地4小时,单枪匹马之际出其不意大喊:“向我开炮”,与后方火力完美配合,一举歼敌18人。
中越战争早已远去,可杨启良却在复员之后继续传承着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昔日的战斗英雄也是如今的时代楷模。
在身边人看来,“老娘舅”杨启良最可贵之处便在于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气度,并不是每个人在建功立业之后依旧能够坚守谦逊与低调。
而到底这位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英雄,一路走来有着哪些值得传颂的故事呢?本文笔者将带你重温难忘的英雄岁月。

1983年,杨启良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如愿离开故土台州黄岩,他终于可以到部队历练自己,随即成为了步兵第1师2团3连的一位士兵。
刚刚来到部队,还只是新兵蛋子的杨启良就随大部队接到了战前紧急训练的命令,而此时,正是中越关系最为紧张之际。
说起当年的中越冲突,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只能算第一阶段,从那以后,中越边境时常出现骚乱,老山轮战更是长久存在的军事冲突。
经过训练后,参军不到一年的杨启良跟随部队进入老山战场区域,紧张的作战环境对于老兵来说并不陌生,可对于杨启良这些新兵来说,大多数人还是很恐惧于硝烟迷茫的战场。
战场之上,倒下的战友让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死亡气息,可对于杨启良而言,亲如兄弟的战友牺牲在了越军的枪口之下,怒火中烧的他誓死也要多杀几个敌人来告慰那些逝去的英灵。
打仗向来讲究稳扎稳打,初入战场的杨启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便是适应极端恶劣的作战环境,尤其是猫耳洞带来的考验。
作为中越战场上极为特殊的战壕,猫耳洞内部阴暗潮湿,人体如果长期身处其中很容易引发下肢溃烂,除此之外,猫耳洞通常还充斥着许多蚊虫,一旦被叮伤后,伤口不易愈合还极容易引发炎症与感染。
对于当年来到中越战场上的每一位新兵来说,猫耳洞的严酷考验便是他们要经历的第一课,每每下雨时更是犹如身处水帘洞一般。
可对于杨启良来说,他却总能很快适应这些糟糕的作战环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品质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枪林弹雨中,杨启良的成长比曾经身处大后方时还要突飞猛进,随着大量实战经验的迅速积累,杨启良也逐渐将自己打磨成了我军一柄极为锋利的宝剑。
1985年春,随着我军展开851作战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东山地区的越军被我军打击得节节败退,趁热打铁之下,我军又迅速展开852计划,旨在重新布局老山的防御态势,也是为了进一步拔除掉越军的据点。
而此次战役恰恰给了杨启良最好的向敌人报仇雪恨的机会。
当时,杨启良所在的2团,正面便是越军313师以及356师,还有一支炮兵连队,我军士兵在战壕中远远望去,看似平淡无奇的大山与森林实则藏着无数双眼睛。
当时的越军毕竟与我军打了多年交道,我军很多优良的作战传统也被他们学了个七八分,借着高山与密林做掩护,越军组成了上中下三层立体火力网,随时都有可能让我军阵地陷入战火之中。
这样不占优势的敌我对峙面前,我军只能采用最经典的夜袭战术才可以给越军出其不意的打击。
3月8日凌晨,根据事先气象部门给出的气候预判,我军向敌军据点发起了隐蔽前进与潜伏,2时30分,我军将士逐步进入预定作战的区域,随即静悄悄地向地方目标摸去。
又过了一个小时,离越军越来越近的解放军将士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越军的攻势,而杨启良所在的2团3连,此次执行的任务便是夺取清水河门户166号阵地,并对167号阵地进行有效进攻。

终于等来了如此宝贵的作战机会,当时杨启良的内心丝毫没有恐惧,而是不断复盘着各种各样的战术,对于他来说,这一刻真的等得太久了。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那一次打击行动中解放军采取的特殊战略,我军大胆采用步兵先潜入越军阵地后再进行无线电干扰的战术,当越军发现异常时早已被我军步兵包围并切割,如此关门打狗的军事术语便是分片围剿。
恰恰是这一战术的采纳,为后来杨启良创造战斗奇迹埋下了伏笔。
当时,心潮澎湃的杨启良望着166阵地的4号洞口突然发现,眼前这一越军防御工事实则是一块特别难啃的骨头。
杨启良如此思考的确是有原因的,因为4号洞口恰恰是借助悬崖的优势建造的,算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下创造出来的防御工事。
杨启良凭借过往丰富的作战经验预判,4号洞口理念的通道一定会极为复杂,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保护越军士兵的同时对我军行动造成影响。
当信号弹升空之时,我军迅速开始执行852行动计划,一场焦灼的战事已经不可避免。
虽说开战前杨启良已经对打击4号洞口做好最坏的打算,可真实作战的难度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因为他所在的队伍对越军这一防御工事束手无策,原本十分顺利的战局也受到了整体影响。

毫无疑问,此时的166号阵地已经成为了这场战役的老大难,而杨启良所在的敢死队强行达到山洞下时进一步发现,洞口深处地形之复杂导致他们根本无法打击躲在其中的越军。
不幸的是,此时的侦察排排长阵亡在洞口处,遗体更有随时被越军拖走的危险,多重原因之下,紧急爆破4号洞口成了决胜此次战局的关键。
一番精准打击依旧没有对4号洞口形成致命打击,此时的我军改变战略,决定先用火力孤立该山洞,再做进一步战术调整。
终于,靠着后勤部队运送上来的四百斤硝铵炸药将4号洞口彻底炸毁,这也让挡在166号阵地的我军将士松了一口气。
对于越军来说,瞬间痛失多个阵地让这群宵小之徒变得越发穷凶极恶,3月9日当天,越军又一次集结大量兵力开始向166、156、168号阵地进发。
而杨启良所在的3连恰恰处于这场激战的最中心,当越军投来的炮弹如大雨倾盆般坠落时,疯狂炸裂的场面有如世界末日。
坚守1号哨位的杨启良艰难地击退了越军三轮进攻,此时的他才发现,10时45分,六位敢死队员仅剩他还能继续战斗,其余五人中,有三人当场牺牲,还有两人身负重伤。
看着战友身上鲜血淋淋,杨启良压抑多时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随之而来的还有报话机中团长的临危受命:“敌炮火太猛,预备队上不去,你一定要守住阵地!守住阵地!”
对于杨启良来说,这样的指令更像是一次无法完成的任务,没等杨启良做出回应,新一轮的炮弹袭击便击中了他的左腿,而此时的杨启良毅然会回应道:“人在,阵地在!”
聚集身边一切可以用上的枪支弹药,将左腿伤口进行简单包扎,接下来,杨启良需要独自一人面对如潮水一般涌来的越军新一轮攻击。
这一次的杨启良毫不手软,平日里的严格训练在此时派上用场,凭借一己之力,越军居然在他的火力打击上抬不起头来。

令人感动的是,杨启良甚至将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经典画面还原在了老山战场。
当看到占不到便宜的越军准备发起最猛烈的攻击时,杨启良深知战斗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只见他对着报话机高喊:“敌人太多!向我开炮!快向我开炮!”
由此,我军后方的炮兵团以杨启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进行轰炸,一时间,他的眼前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火墙,如此特殊的战术不但没让杨启良伤及分毫还瞬间报销了相当一部分的越军有生力量。
就这样,在越军久攻不下之际,杨启良凭借着自身能力以及后方重火力的支援,单兵作战杀敌十八名,此后,“老山王成”便成了他的绰号。
那一次的“852行动计划”,双方鏖战三天三夜之多,可我军愣是没让越军占到丝毫便宜,杨启良也因此得到了中央军委的表彰,还被授予一等功勋章。
从那之后,杨启良继续在部队发光发热,不可否认,中越战场上,由于他的存在,我军士气大增,日常严格的训练以及战场不拘泥的战术风格,都注定了越军不是我军对手。
1996年,杨启良功成身退,回到地方的他进入了老家台州工商系统工作,2010年,他又被调入消费者协会工作,虽说过上了太平日子,可那股忘我奉献的劲头却一点都没变。
与他共事过的人们只知道这位憨厚大叔曾是解放军战士,至于杨启良当年在中越战场上的飒爽英姿并无人知晓。

直到2011年3月,一起消费纠纷让杨启良的身份公开,身边人都为之震惊不已。
原来,在这起4s店投诉案件中,车主声称店家没有把车修好,杨启超则在调查取证中发现车主说谎的事实,可当他不再受理此案时,车主却对他开始了极为不友好的辱骂:“让你丢了饭碗,看你以后吃什么,等着吧!”
面对如此非待,杨启良不以为意,可那些为他打抱不平的同事们却感到很是意外,为何杨启良会如此淡然,当他回应“军人能屈能伸”时,大家在表示敬佩之余,又意外地发现报纸上刊登出杨启良英雄事迹的报道,
此时,大家才知道,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娘舅”杨启良,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功臣,是单人抵挡越军四次进攻的英雄。
对于杨启良来说,这些辉煌战绩如今都已成为过去,只不过,每逢下雨阴天,大腿隐隐作痛依旧在时刻提醒着他昔日战场的惨烈。
“大腿下雨天就会疼,但这个还是好的。我闭上眼睛就是枪林弹雨,夜里睡不好,一辈子跟开你……好多战友都牺牲了,我能够活下来已是很幸运的了。我不敢以英雄自居,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没有豪情壮志,只有踏踏实实,在消协工作的杨启良总是最认真的那一个,经他处理的消费投诉案件,每年多达四百余件,是同行业人员平均工作量的四五倍之多,最重要的是,如此敬业的杨启良还会时常遭到职业举报人的闹事行为,甚至是被威胁。
对于这位从战场中走来的英雄而言,消协工作的非待根本不能与当年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相提并论,而杨启良秉承的一直都是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
说起他头上“老娘舅”的称号,是因工作优秀被提拔为消协秘书长后大家起的,毕竟,消协的工作充满矛盾与荆棘,也只有如杨启良这样能够秉公办事还能有效化解矛盾的工作人员才能得到如此亲切的称号。
在很多人看来,英雄迟暮总会有些苍凉,可对于杨启良来说,他的精神可以让人生随时成为战场,而这位让当年的越军闻风丧胆的英雄也会一直保持王者的荣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