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上海的人生百态





你好,魔幻的一天

FOR 上海
这篇文章开始之前
想先和大家分享
几个真实的小故事


4月1号,上海浦西全面封控。
李娜运营的便利店,疫情期间坚持不打烊,此刻也锁上了大门。
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天意味着痛苦的宅家生活的开始。但对于李娜来说,却是守店多日后,终于可以回家的日子。
李娜今年32岁,安徽淮南人,13岁那年来到上海,现在是闵行一家罗森便利店的店长。

以下以李娜的口吻描述:
我和老公住在虹梅南路,离工作的店不远。我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小儿子才2岁,大女儿已经上小学了。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孩子们平时都跟奶奶住在浦江镇。
3月8号是小宝的2周岁生日,那天我早早的把小宝接到家里,全家人陪他过了个生日。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去了浦江镇。可没想到,3月9号我们住的小区就被封闭了,从那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两个孩子了。

3月9号早上,我跟平时一样去店里上班。10点多突然接到小区的通知,召回全部在外人员,开始只进不出的封闭式管理。
当时居委会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催我回家,但我一直走不开。当时店里有好多人,都在囤物资。大家都感觉到这次疫情严峻,人心惶惶的。
我在这家店里做了两年多了,和周边小区的居民都很熟悉,就像朋友一样。他们一直发消息问我,便利店会不会关门,还能不能来买东西。我们这片是学区,附近住了很多学生,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喝牛奶补充蛋白质、营养均衡,有的孩子还比较挑食。其实大人倒也无所谓,主要是考虑到孩子。
我自己也是妈妈,很理解他们的感受,就想着干脆住在店里吧,能撑一天是一天。拣货、收银、配送......但我完全没想到顾客的需求这么大,我一个人渐渐有点力不从心。本来呢,店里加上我有三个店员。但一个小姑娘陪妈妈回老家做手术去了。另一个大姐住的小区被封了,到现在也没能出得来。所以,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为了让便利店运转下去,继续给大家提供物资,从3月9号到3月31号,她在没有床,没有淋浴的店里住了整整23天。直到浦西全面封控,她才被顾客“求着”回家。因为顾客多,她每天工作至少20个小时,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她依然在用自己的力所能及温暖着周边的人。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她的辛苦,因为人多又在疫情严重期间,她要求顾客排队进店,有一次因为提醒一个顾客戴好口罩而激怒了他,不仅对她破口大骂还砸了她的收银台,当时她就委屈哭了。不过事后她对顾客的行为表示理解,因为疫情形势严峻,每个人都不好过,有时会发发脾气也正常,何况服务行业哪有不受气的呢?
往往是这些底层员工,拿着微薄的收入,坚守着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



疫情,还在上海高位运行。
而疫情之下,父母们也是最焦虑的一群人。
4月1日,上海浦西开始全面封控。
一个疑似上海被单独隔离的婴幼儿哭闹视频在网上疯狂传播。
画面里,几十个孩子挤在同一个病房里、病床上,有些孩子已经开始哭闹,但是身边并没有任何家长陪同的迹象。
甚至有父母为了陪同孩子去隔离想尽了办法:
有一位年轻妈妈。
她的孩子只有一两岁,被确诊了新冠。
在孩子被带走隔离之前,她拼命地亲吻孩子、舔孩子用过的勺子、吃孩子啃过的苹果,想让自己也确诊,希望能和孩子一起被隔离。
但直到孩子被带走,她的核酸检测结果都正常。
孩子被带走之后她才确诊,最终她还是没能和孩子在一起。
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
看到上面那张图了吗?
有网友说,自己和孩子妈妈目前的应对策略是:
孩子每天早上刷牙后往盘子里吐两口唾沫,然后父母各舔一下。
“自己身上掉下的肉,不嫌。”



在这里,转发两条上海疫情求助信息!!!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疫情当下,普通人的生活让人动容,善良的人们,我们都要好好的,会过去的
上海之所以是上海,不仅因为有咖啡和红酒,也有这样的善良和友善。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只要生活在这座城,我们就要一起用心用行动去爱她

资料来源:
外滩TheBund:我一个人,在上海便利店住了23天
上观新闻:在网上求助的那些上海市民,最后都得到救助了吗?最新调查
→微博博主:
@脊梁in上海SH
@好会一男的: #上海疫情# 三岁小朋友高烧,求看到! 
“怎样快速感染新冠?”上海幼童被带走,无数母亲正在苦苦求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