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击非法盗猎活动,藏野驴的数量逐渐增多。藏野驴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蹄类物种,主要栖息于高寒草原上。夏日的羌塘草原上,随处可见藏野驴自由奔跑、嬉戏的身影。
一头受伤的藏野驴在羌塘无人区境内被当地牧民发现,伤势严重。根据现场受伤的藏野驴情况判断,受伤的藏野驴是被野狼追捕,并啃食了大腿的肉,而这头藏野驴成功逃脱,猎杀它的狼放弃了继续追捕藏野驴,最终藏野驴体力不支倒在地上,正好被路过的群众发现。
01看起来呆蠢萌:头大耳较长,它们的毛还会“变色”
藏野驴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四肢较粗,体长可达2米多,头体长182-214厘米;尾长32-45厘米;肩高132-142厘米;重量250-400公斤。
作为青藏高原的大型草食动物,它们的头很大,耳朵较长,有一个钝的口鼻和一个凸起的鼻子;吻端圆钝,颜色偏黑;鬃毛直立,相对较短。
它们的皮毛还会“变色”。皮毛呈深栗色,冬天颜色较深,夏末时呈光滑的红棕色,冬季皮毛长度约是夏季皮毛长度的两倍。
像骏马一般,靓丽夺目。腿部、腹部、口吻末端和耳朵内侧都是白色的;背脊上,一条深色条纹从鬃毛处一直延伸到尾端,尾巴上有一簇黑色细丝状的毛。
02警惕性高,擅长奔跑,极耐干旱,可以10多日不饮水
他们擅长奔跑,警惕性很高。其听觉、嗅觉、视觉均很灵敏、能察觉距离自己数百米外的情况。若发现有人接近或敌害袭击,先是静静地抬头观望,凝视片刻,然后扬蹄疾跑。跑出一段距离后,觉得安全了,又停下站立观望,然后再跑。总是跑跑、停停、看看然后再跑。
藏野驴常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草甸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
藏野驴是食草动物,以草和莎草为食,特别喜欢吃针茅与苔草。在草量较少的地区,它们也吃地上挖出的灌木、草本植物,甚至棘豆根。
极耐干旱,可以数日不饮水。尽管它们有时会从水坑中喝水,但这种水源在青藏高原是十分罕见的,它们大部分水分都来自于食物中的水分,也可能是冬天从雪中获取的。
每年的7-12月份为繁殖季节,藏野驴进入繁殖交配期时,雄驴性情变得很凶,频频嘶叫,为争夺交配权时常发生激烈的咬斗。繁殖力比较差的,雌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时体重可达35公斤,3-4岁性成熟,然后一直活到二十岁左右。
03天敌:野狼要想品尝到西藏野驴的肉,得有耐心等它们落单
藏野驴就不同了,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带的它们体型保持得非常完美,奔跑速度并不比野马慢,甚至在耐力方面还更好。
此外,藏野驴的耐寒能力和生命力也非常顽强,在夏季的时候它们一般在海拔达5000米左右的高寒荒漠地带活动。尽管这些区域食物短缺也经常找不到水喝,但是却可以成功躲避它们真正的天敌——野狼。
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食物和水源相对比较比较充足了,但大型食肉动物都会盯上它们,当然野狼想要吃到肥美的藏野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藏野驴会通过围成一个圈来保卫自己,它们头向下,后蹄猛踢出去。
所以,一般狼通常会攻击离开群体的单个藏野驴,由于野狼有本事比藏野驴跑得更快,所以多数情况下,也就只有羌塘野狼等少数动物能够成功品尝到藏野驴的肉。
04历史谜题:藏野驴是否是国内家驴祖先?
藏野驴分布在在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部的昆仑山之间,在拉达克和锡金地区,以及尼泊尔北部边境沿线,发现少量西藏野驴的生活气息。
按照动物分类学,藏野驴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这个种属在野外三类,藏野驴、野马、蒙古野驴。除了藏野驴外,野马及蒙古野驴均属于濒危物种,在野外罕见。
按照史料,中国的家驴驯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是自秦代开始逐渐由我国西北及印度进入内地,当时当作稀贵家畜。
那么当时的家驴是否就是由藏野驴驯化而成的呢?这个谜题,有待动物专家去研究。
05濒危原因:为了驴鞭,至今又成了盗猎者的新目标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自然保护区严打盗猎藏羚羊行动的深入,羌塘境内盗猎藏羚羊案件明显下降,但盗猎分子罪恶的枪口又对准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
蓝天白云下,一头藏野驴惊恐而无助,身下已是血迹斑斑。而它的背后站着个戴墨镜的男子满手鲜血,一副肆无忌惮的神情。
羌塘、可可西里那些盗猎分子实在太可恶了,先是杀害藏羚羊,为的是羊绒,现在又盯上了藏野驴,为的是驴鞭。
藏野驴成为盗猎者新目标,原因是由于藏野驴是青藏高原的稀有野生动物,具有药用价值的藏野驴鞭在国内市场是抢手货,藏野驴鞭的市场价格不断飙升。
结语
在羌塘无人区里,时不时看见前边有一小群藏野驴,一直在与汽车平行的间隔上相向飞驰。其实,藏野驴就是有股子犟劲,它们看到汽车就想与你赛跑,一比高低,不跳过汽车不罢手。好像在说,在羌塘没有什么动物能跑过我们的。
表面上看来似乎要和车较量速度,实际上,藏野驴比你想象的还要聪明很多,别以为它呆、蠢、萌,藏野驴的世界我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