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友谊"是一种扎根于历史的情结。岁月是这段珍贵友谊最好的见证者。无论在苦难辉煌的战斗岁月,还是在卧薪尝胆的奋斗岁月,两国的友谊经历了足够的考验,终究割舍不断,历久弥坚。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一大批朝鲜志士便在我国东北加入我党领导的东北抗联,一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同志、金正日同志多次访华,与老一辈中国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朝鲜的艺术作品《血海》、《卖花姑娘》、《阿里郎》等是老一代中国人心中如数家珍的艺术瑰宝;中朝民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也从未中断。这些,都成为了中朝友谊的宝贵基础,无论世事变迁,岁月更迭,那种一衣带水、共同战斗所积累下的深厚友谊,并非可以随着时间冲淡。
岁月见证下的中朝友谊,有着超强的历史与现实纽带。我们在当下,既要牢牢记住过去的历史,又要在新时代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友谊。
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愿同朝鲜同志一道,不忘初心,携手前进,推动中朝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地区和平发展稳定作出新的贡献。"中朝友谊的巩固和发展,符合东北亚地区稳定发展的利益。
尽管中朝友谊有着深厚的地缘、历史基础,事实上,随着两国国情的变化,对于两国年轻一辈来说,因为不曾有过在烽火硝烟中试炼出来的友情,缺乏在艺术作品上的共鸣,两国青年的感情热度不如上一辈。因此,如何传递好中朝友谊的接力棒,许多人都在探索。
习近平主席给予我们指明了方向。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同志时指出:"双方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两国人民交流往来,巩固两国友好关系民意基础,特别是加强两国青年一代交流,继承和发扬中朝友好的优良传统。"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不是只靠老一辈的情结、同志之爱,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注入活力。令人欣喜的是,已经有不少青年人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试着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这个"神秘"的国度,"牡丹峰"乐团、朝鲜历史遗迹、朝鲜语,这些都成为了青年人了解朝鲜的切入点。而不少朝鲜青年前往中国留学、生活,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只有你来我往的良性互动,友谊之树才会常青。
最后,是"两学一做"时间:
在中朝友谊经受半岛局势考验的时期,由于朝鲜半岛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不断有各种事件与杂音干扰两国及国民之间的相互认识。作为青年一代,必须坚定立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排斥那些敌对势力的舆论攻势,学会分辨真伪。在朝鲜问题上如此,在维护党和国家尊严、维护社会稳定的其他问题上也理应如此。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在舆论战中的渗透!